《盛唐夜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夜唱- 第1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皇甫惟明在陇右;王忠嗣在朔方;这两镇节度兵力几乎有天下兵力的一半;他们又同为太子李亨的密友;而大唐王子将父皇拱去当太上皇;可是有传统的。

    这可是一个残酷的结论;岑参倒还罢了;李白就有些怔忡了:“这个……十一郎;是你瞎猜的吧

    “你随侍天子身边;天子心性如何;你自己仔细想想就知道了。”叶畅想到自己的嫂嫂;最后又补了一句:“太白;三庶人之事;殷鉴不远……对了;今日所言之事;太白你嘴巴紧些;说出去我是坚决不认的”

    高适与岑参都大笑;李白顿时面红耳赤:“我是那种大嘴乱说之人么?”

    “我看是。”叶畅道。

    “我看也是。”高适也道。

    “同意楼上。”岑参跟贴——自然又是和叶畅学的。

    李白垂头丧气:“却不知在诸君心中;白竟然是这等人物——白要与汝等绝交”

    “这是好话;非阔口大嘴;如何能大吃四方;如何能滔滔不绝咏出一篇篇绝唱?”叶畅安慰他道

    “叶十一;你这当真是在安慰我么?”

    “真心;十足真心……”

    几人笑闹之时;确实是没长没幼;高适李白都年过四十;岑参刚刚三十;而叶畅则还不到二十;不过所谓忘年之交;便是如此。他们直到军衙之前才收敛起笑容;叶畅又与高适交换了一个眼色;高适点了点头;叶畅向里迈步而入。

    既然高适已经将一切安排好了;那么……加上又来了个边令诚;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第一卷谁乘星槎破虚空 第170章 人心反复岂可测

    皇甫惟明坐得十分之不自在。

    这几年;他在陇右节度的位置上独断专行惯了;便是王难得这样的悍将;也要窥其眼色行事;这令皇甫惟明充分体会到了权力的妙处。但如今;他却有些不适;虽然他尽可能不让自己眼睛向军衙主位另一侧望去;可眼睛余光;还是映出了那边一张笑嘻嘻圆团团的脸。

    朝中有奸邪

    皇甫惟明当看到公文时第一个念头便是如此;朝中有奸邪;不仅提议派监军使到他这儿来的是奸邪;没有阻止此事的宰相;同样是奸邪

    看来边疆真不能久呆;才几年功夫;朝中就有了如此大的变化;自己还是得想法子回中枢去。

    就在这时;叶畅阔步行入。

    “唔?叶参军;你如何来了;难道说;只是花了三日功夫;你就已经将全部田地都收割完结了?

    “某是来向大夫请功的。”叶畅笑道:“有推镰收割;一镰一日可收十亩;如今已经收割了近两百顷;再有三五日;便可将达化余下诸田都收尽。”

    “哦?这么快?”皇甫惟明讶然。

    这是真惊讶;他知道;叶畅总共造出了几千具推镰;但叶畅手中的人力有限;按照往常经验;这些人能收到六七千亩就了不起;现在来看;一具推镰可以相当于过去三柄镰刀;收割效率;几乎是提高了三倍

    这个速度;他皇甫惟明想不到;犬戎当然也想不到。

    “若真能如你所言;确实是大功一件。”皇甫惟明道:“此事我知之矣;待粮食入仓之后;必折成功勋发放。”

    “只有一事;麦收之后;屯放何处是个问题。”叶畅道:“洪济城中地方狭小;几座囤仓已经都堆满了。”

    “此事易耳;将粮送入化隆;杨景晖”

    诸将中最偏远的一个应声而出;皇甫惟明看了他一眼:“你引你宁塞军;守化隆城;切勿自误

    杨景晖有些没精打采地应了一声;他的宁塞军在诸军中兵力最少;仅有五百兵;马五十匹;还比不得一个守捉使。这让他在皇甫惟明面前地位不高;好的任务向来是没有的;但象是看守粮草辎重之类的;却从来不少。

    “我大军军资;大半皆在化隆;只有一军镇守;不免太少……”王难得听得此语;前出进言道:“大夫;大使;以职下之意;当多遣些兵将才是。”

    “还有;叶参军进献推镰;实有大功;大夫当重赏才是。”有人也跟着道。

    说话的却是皇甫惟明的一个亲信;众人都有些讶然;皇甫惟明不待见叶畅;这是大伙都知道的事情;现在他的亲信却出面来要为叶畅请功;莫非叶畅收粮收得好;让皇甫惟明对他改观了?

    却见皇甫惟明不耐烦地推了推手:“推镰确实是功劳;但不过是一器械罢了;此功且记着就是…

    “皇甫大夫;此秋防之时;有功即赏;这才合乎兵法吧?”旁人没有开口;有一个人坐不住了。

    边令诚的话;让皇甫惟明愣了;也让军中诸将愣了。

    几乎没有谁会喜欢一个阉人来当监军;边令诚来此才不过半日;什么情形都不明白;就开口说话;无论他说得有理没理;都不受欢迎。

    就连叶畅都不欢迎他此时开口。

    “边大使;边疆之上;战功第一。”皇甫惟明脸也抽了一下;面色不悦地道:“军中事务;自有本官作主;若是本官有错;汝可以禀报天子。”

    边令诚哈哈笑了起来:“哪里的话;方才边某说了;天子派咱来之前还专门交待;咱来就是代天子慰劳前线将士的;除此之外;都听大夫的。”

    皇甫惟明横了他一眼;心中暗道算你知趣;自己却看着叶畅:“你也算是辛苦了;这样;你负责押运粮草;将已经收割下来的麦子都送至化隆;然后就留守化隆吧——王难得;你手中拨一部人马;一千人随他前往;加上杨景晖的五百人马;有一千五百人;民夫两千;足够支撑了。至于剩余的收割事务;我另安排人手;如何?”

    说到这;他看着叶畅;神情有些深沉。

    叶畅点点头:“卑职听令。”

    “呵呵……”皇甫惟明似乎又想到什么:“守粮太闲;另外匠营你带一大半回化隆去;负责监造推镰;有了此物;我们今后可以在河曲种更多麦子;少了军粮转运的麻烦;也是大功一件。”

    众人当中便有暗笑的;皇甫惟明口口声声说是大功一件;可是在座当中;谁愿回去看守粮草?杨景晖的神情便是明证;看守粮草;完全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战毕论功;既无斩首又无俘虏;论财;也没有掳掠劫获。相反;若是出了什么意外;哪怕是失火;都是大责任。

    叶畅也不愿意与皇甫惟明呆在一起;当下应了一声;那边边令诚看不顺眼了:“这个……皇甫大夫;咱听说行军之时;粮草乃重中之重;当以重兵护卫;只给他一千五百兵……这是不是有些大意了

    “军中之事;汝勿多言。”

    此时监军大使的威风;还远不是后来;边令诚在皇甫惟明这边连碰了两次壁;他嘿然一笑;对叶畅露出卫个爱莫能助的神情。

    这厮是坑队友的典范;原本叶畅是巴不得他早些来的;好压制皇甫惟明;让自己日子好过一些;可现在么;他又觉得这厮还是不出现在这里为好。

    出来之后;李白第一个冷笑:“叶十一;这个皇甫惟明;你是不是得罪了他?”

    “我哪里知道”叶畅也是莫明其妙;他却不知;自己本人虽然没有得罪皇甫惟明;但边疆的主张却让皇甫惟明觉得被打了脸;这纯粹是无妄之灾。

    “他屡次三番为难于你;朝中所用多奸邪小人;边境将领亦是如此”李白说到这;突然仰天长啸:“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他亦啸亦歌;声音高吭;一股悲凉愤怒之意;溢于颜表。

    叶畅唯有叹息;拍了拍他的肩膀:“青莲兄;何必动怒?”

    “能不怒么;有功不赏;有才不用”李白道:“也亏得你能忍住”

    高适抓住李白;压住声音;瞪着他道:“太白;你养气之功;尚不如叶十一这未及冠之人么?”

    “啊?”李白一腔怒意;被高适一句话憋了回去。

    是啊;虽然叶畅的遭遇激起了他的共鸣;可是今日受辱的乃是叶畅;叶畅自己虽然脸带不快之色;终究还是忍了下来。他李白纵是再有共鸣;总不能比叶畅自己更失态吧?

    “况且;事无绝对;或许有转机也说不定。”叶畅含蓄地说道。

    岑参听得这句;若有所思;李白也是极聪明的;皱着眉头想了会儿;指着高适道:“你离去了半日;莫非就是知道在皇甫惟明这边会遇到这等冷落;故此有所准备……对了;监军使?”

    他想到监军使边令诚身上去了;对于太监;他可谈不上好感;因此狐疑地打量着高适。

    高适恼怒地道:“你胡思乱想什么;李太白;你且等着看就是。”

    就在李白一个劲琢磨中;他们离了军衙;赶往匠营。在那边;领来这两日新造出的五百推镰之后;叶畅便下令匠营中大部分收拾好辎重;随杨景晖部回化隆城。这些匠营的工匠们这几日得了他的赏赐;倒是一个个兴奋得紧;只是叶英向叶畅小声抱怨;他们好不容易带上高原的钱;都已经散掉了。

    化隆城在洪济之东;与洪济约相隔不过四十里;早上出发;赶紧一些午后就能到。此地也是唐军的大后方;原是有驻军的;不过这下叶畅领着杨景晖来了;原本的驻军就换防离开。

    与洪济一般;化隆城位于山头之上;面积并不大;周围险峻;易守难攻。叶畅进了城;片刻也不停歇;便拉着那位杨军使欲去查看城防。

    “叶参军;你可连累我了;原本指望着防秋立些功劳;如今却被打发到这边来;叶参军;你还看什么城防;寻逃命之路才是正经。”

    杨景晖一开口;就让叶畅吓了一大跳。

    “逃命?”

    “皇甫大夫将咱们塞到这边来;可是一个饵”杨景晖此时不再是那无精打采的模样了:“他要用咱们来诱出犬戎”

    瞪着眼睛的叶畅;实在没有想到;自己与高适俩个商议出来的计策;怎么就给这个并无名声的边将一语揭穿

    杨景晖没有说错;这便是个饵;饵料就是唐军积存的粮草辎重;为了怕这个饵料不够诱人;皇甫惟明还塞来了匠营——犬戎人对于大唐的工匠可谓求贤若渴;几次骗取和亲;都指明了要大唐派遣工匠去。这些高原上的夷狄尚且明白;工匠对于增加国力的意义;可是大唐执政者却真遂其心意。文成公主进犬戎时;便派去了大批工匠;到那儿才知道;原来犬戎赞普早已经娶了尼婆罗公主为妃。金城公主进犬戎时;同样带去了数以百计的工匠;到了早知道;娶这位十四岁公主的赞普野祖茹(赤德祖赞)才七岁——这不是骗婚这还是什么?

    “凭着我们这一千五百人;如何守得住?”杨景晖又冷笑起来:“叶参军;我不受皇甫大夫待见已经不只一日;我看你也同样如此……你既是在朝中有门路;赶紧遣人回去报信;以备不时。至于你自己;就别瞎操心什么防备了;犬戎不来则矣;一来必是雷霆之势;区区化隆城;能守住几日?”

    “你既是知道;皇甫大夫以我等为饵;那又可必担忧;他必不会坐视化隆城失守。”叶畅定了定神;再次肯定;这些唐时人一样聪明得可以;自己的那点算计;还真需要考虑得更深一些。

    “皇甫大夫无非就是诱出犬戎之后;猛然袭击犬戎后路。叶参军;你不在边关;不知犬戎情形;犬戎当中;亦有智者;岂是这般容易上当?莫看如今你手中尚有一千五百军;皇甫大夫为了能将犬戎诱出;必会再调兵走……”

    杨景晖话音未落;便见一骑飞驰而来;那骑来此之后;便传皇甫惟明之令;要调走王难得的那一千军。

    “你瞧;我说了吧。”杨景晖苦笑:“叶参军;你以为接下来会如何?”

    “这个……杨将军说与某听听?”

    “接下来;皇甫大夫必为迎接监军到来;会在城中摆酒宴乐;然后随军的吐谷浑里;必然会有人去给犬戎通风报信”

    廓州这一带;原是吐谷浑人活跃之所;后来犬戎人势力延伸至此;土谷浑人便分裂;一部投了犬戎;受犬戎赞普之令;据闻还迎娶了犬戎公主。另一部则内附大唐;为大唐效力。这两部吐谷浑当中;互有大唐与犬戎的奸细;双方对此都是心知肚明。

    “然后?”叶畅又问。

    “然后便是犬戎大举来犯……犬戎屯于积石军;骑兵至少过万;再加上附庸的吐谷浑;若是来袭;必是一万五千骑以上。莫说你又被调走了一千兵;便是那一千军在;凭着一千五百人;如何与敌一万五千骑相抗?”

    叶畅哑然。

    “兵多;犬戎必不上当;兵少;则化隆城必不守。无论犬戎来与不来;咱们都是吃力不讨好;若不来倒还罢了;吃力不讨好至少不丢性命;可若犬戎来了;咱们若不早谋退路;必死无疑”

    “越是如此;越要整顿城防。”岑参在旁听得此处;再也忍不住道:“总不能不战而逃”

    “战了再逃;为时已晚”

    李白望着高适;又看了看叶畅;他极聪明的;想起方才高适叶畅所言;顿时想通透了:“来这化隆城;乃是你们给皇甫大夫献的计策;方才那模样;是你们做给犬戎探子看的?”

    叶畅没有想到;一个杨景晖便看出了他们的计策;与高适对望了一眼;便有些尴尬。

    “杨将军;既是你不避嫌疑以诚待我;那我也坦诚相告;太白说得不错;此计不是皇甫大夫所设;乃是我自告奋勇。”叶畅开口道:“我与皇甫大夫假作不和;他将我驱于此处;又令我携匠营来;原就是诱犬戎来攻……只不过却不知他为何会将王难得部调回去”

    “啊?”杨景晖听得这个;也不免有些尴尬:“若是如此……咱们就只有想法子撑到援军来了;援军若来晚了;咱们……可就惨了。”

    叶畅深以为然。

第一卷谁乘星槎破虚空 第171章 诱汝入彀虞诈间

    好在化隆城规模不大;人手虽是略有不足;但是五百精兵加两千民壮;勉强也可以支应。

    如何布置城防上;叶畅纯是外行;虽然他知道棱堡知道交叉火力;可这些暂时都派不上用场。见那杨景晖颇有见识;叶畅便拉着他与高适;让这二位来决定如何布防。李白跟在身边也总是指手划脚;不过大多数情形下都被叶畅无视了;倒是岑参;很是细致地默记;显是在学习如何布置城防。

    到后来;叶畅于脆不管这边的事情了;他跑到了匠营驻地;看着工匠们升起炉火;开始打造兵刃

    在匠营这里转了一圈;吩咐了些事情;然后又去看了一下库房。在这边;叶畅发现了问题;皇甫惟明口口声声说是粮草辎重大多集中于化隆城中;但实际上库房里却甚为空荡;这让叶畅心中一紧:自己不会是被皇甫惟明耍了吧?

    仔细推敲下去;倒真有可能;皇甫惟明没有在化隆存放太多物资;那么抛弃这个诱饵;对他来说只不过是损失了五百不算亲信的士兵;再有就是叶畅这个看不顺眼的人……

    一念及此;叶畅顿时跳了起来。

    他从来是不惮从最大的恶意去推测那些算计他的人;这是他很不讨人喜欢的地方;也让他树了不少敌人。但是;这种性格;同样也让他不只一次在陷入险境之前就嗅到了危险。

    若是皇甫惟明真将他们牺牲掉的话;好一些还可以上报朝廷说他们是奋战而死;不好的话;于脆把化隆城丢失的责任完全推到他们头上。

    反正高适向他献计时;知道的人不多;这样就可以将大败犬戎的功劳;全部收入囊中

    越想不对劲儿;叶畅神情凝重;看来自己最初的打算还不足;还得有更充分一些的准备

    “军械倒是不少;立刻将民壮武装起来;野战是指望不了他们;但守城时在军士带动下还能起到一些作用……”

    一边想着;他一边匆匆回到城上;到城头时;见高适与杨景晖仍在那边讨论;叶畅道:“为备万一;将绞车弩架上城头;工匠那边;我已经令他们加紧制造简易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