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后汉书- 第2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校勘记
  二三一九页三行董卓字仲颖按:刊误谓依注则“颖”当作“颍”。
  二三二0页三行杀护羌校尉泠征按:沉家本谓灵纪“泠”作“伶”。
  二三二一页二行凉州义从宋建王国等反“凉”原斗“梁”,各本同,径改正。按:
  种暠传“后凉州羌动,以暠为凉州刺史”,汲本、殿本“凉”并斗“梁”,集解引陈景云说,谓“梁”当作“凉”,汉无梁州,至晋始置耳。
  二三二一页二行太守陈懿劝之使*(王)**'往'*按:刊误谓此“王”当作“往”,陈懿劝约使往也。今据改。
  二三二一页三行国等扶以到护羌营按:校补谓作“扶”无义,当是“挟”之斗。
  二三二二页七行又无壮事按:殿本“事”作“士”,疑斗。
  二三二二页一四行浊乱海内按:集解引王补说,谓袁纪“浊”作“汨”。
  二三二三页二行中常侍段珪“段”原斗“□”,径改正。下同,不悉出校记。
  二三二三页八行晋赵鞅取晋阳之甲以逐荀寅与士吉射*'荀寅与士吉射'*者曷为*'者也'*注有脱文,不可句读,今据公羊传补。
  二三二三页一一行下数百万膏腴美田按:沉家本谓“下”字不可解,当依魏志董卓传注作“京畿诸郡”四字。
  二三二五页八行今岐州县按:“岐”原斗“歧”,径改正。
  二三二五页九行置*(丞)*令*'丞'*刊误谓汉书内皆言“令丞”,此不合倒之。今据改。按:魏志卓传作“置家令丞”。
  二三二六页一二行汉阳周珌按:集解引钱大昕说,谓章怀注引英雄记,云周毖武威人,此与蜀志许靖传俱云“汉阳”,未知孰是。又引惠栋说,谓袁宏纪云“侍中周毖”,魏志亦作“毖”。
  二三二六页一二行侍中汝南伍琼按:集解引惠栋说,谓魏志云“城门校尉汝南伍琼”。
  二三二七页六行献帝春秋咨作资按:魏志亦作“资”。
  二三二七页一五行悉烧宫庙官府居家按:集解引惠栋说,谓魏志引续汉书“居家”作“民家”。
  二三二八页一一行聚兵于陕“陕”原斗“陜”,径改正。下同。
  二三二九页五行从东第三门按:刊误谓案文少“名宣阳”三字。
  二三二九页七行*(贡)**'黸'*馈周急据殿本改。按:王先谦谓作“黸”是。
  二三二九页一四行今俗以事干人者谓之相竿摩汲本“相竿摩”之“竿”作“干”。
  按:校补谓注本通竿于干,承上“干人”来,作“干”为长。
  二三三0页一行卓施帐幔饮设按:校补谓案魏志原文本无“设”字,此“饮设”当作“设饮”。
  二三三0页二行偃转*(柸)**'杯'*案闲按:“柸”非“杯”字,各本并斗,今改正。
  二三三一页一一行骑都尉李肃按:通鉴考异谓袁纪作“李顺”。
  二三三一页一四行主簿田仪按:魏志作“田景”。
  二三三二页五行瑞字君荣殿本考证谓何焯校本“荣”改“策”。按:王允传作“策”。
  二三三二页五行封子萌津亭侯按:殿本“津”作“车”。
  二三三二页九行侠叉卓车汲本“侠”作“挟”。按:侠与挟通。
  二三三三页一三行恚局址靼矗杭庖箨克担桨赶椎奂汀⒅址鞔栽啤疤!保恰绊'尉”也。
  二三三四页五行袁宏纪曰“纪”原作“记”,径改正。按:注中纪记互误,各本多有,以后径改正,不出校记。
  二三三五页四行右中郎将刘范集解引惠栋说,谓本纪及种劭传皆云“左中郎将”。
  按:沈家本谓魏志卓传、蜀志刘焉传并作“左中郎将”。
  二三三五页五行前凉州刺史种劭按:“劭”原斗“邵”,各本并斗,径改正。
  二三三六页二行便忿愤恚怒按:“恚”原斗“喜”,径据汲本、殿本改正。
  二三二六页七行皆诣省阁谢按:刊误谓案文“阁”当作“合”。
  二三三七页一三行寻复欲徙帝于池阳黄白城按:“徙”原斗“徒”,径改正。
  二三三八页九行歌讴击鼓下神祭按:沈家本谓魏志裴注引献帝起居注,“祭”上有“祠”字,此夺。
  二三三八页一0行左中郎将李国持节拜傕为大司马按:沈家本谓魏志注“李国”作“李固”。又按:“持”原斗“特”,径改正。
  二三三九页二行济使太官令孙笃校尉张式按:校补引柳从辰说,谓袁纪作“太官令狐笃、绥民校尉张裁”。
  二三三九页三行是天子非按:袁纪作“此天子非也”。沈家本谓魏志注“非”作“邪”。
  二三四0页一一行拜胡才征东将军按:校补谓案照下文“征”上亦应有“为”字。
  二三四0页一五行鉨年二十五按:“鉨”原斗“俊”,径据汲本、殿本改正。
  二三四0页一五行其督战訾宝按:校补引柳从辰说,谓袁纪“訾宝”作“訾置”。
  二三四一页二行有三十六难按:袁纪同。汲本、殿本“难”作“滩”,魏志注引献帝纪同。
  二三四一页二行旧故*'有'*河师犹时有倾危“旧故河师”不成文理,今据袁纪补一“有”字。按:魏志注作“有师犹有倾覆”。
  二三四一页五行按:校补谓此注当在上文“唯皇后、宋贵人俱”下。
  二三四一页一0行魏*(志)**'书'*曰据惠栋补注改。按:注所引乃王沈魏书文,魏志董卓传裴注亦引之。
  二三四一页一0行诸将或遣婢诣省问刊误谓“问”当作“合”。今按:魏志董卓传裴注引正作“合”。集解引周寿昌说,谓此时天子居棘篱中,尚有何省合可诣乎?省问即存问,恐魏书本如是,不必作“合”字也。
  二三四二页七行明年左将军刘备诱奉斩之按:李慈铭谓案三国志先主传,是时尚为镇东将军,未拜左将军也。
  二三四二页一0行侍中*(壶)**'台'*崇集解引惠栋说,谓“壶”当作“台”,详见献帝纪。今据改。
  二三四三页四行四年张杨为其将杨丑所杀集解引钱大昕说,谓案献帝纪,在三年十二月。按:校补谓袁纪亦属之三年,与献纪合。又“杨丑”袁纪作“眭固”,亦异。
  二三四三页一五行太仆端之子也按:殿本“端”作“瑞”。
  二三四四页二行使弟岳于城上作偃月营按:“岳”原作“岳”,而下文又作“岳”,今据汲本、殿本径改为“岳”,俾前后一致,与魏志亦合。
  二三四四页三行阜少长*(诣)*□家刊误谓此言阜自少长于□家,后人不晓,妄加一“诣”字。按:魏志杨阜传亦作“阜少长□家”,今据删。
  二三四四页五行得□母*'□母'*骂之曰按:不重“□母”二字,则文意不明,今据魏志杨阜传补。
  二三四四页一0行泉字妙才汲本、殿本“泉”作“渊”。按:此避唐讳,漏未追改。
  二三四六页五行掌王之五辂按:“王”原斗“主”,径改正。 后一页
  后汉书卷七十三 刘虞公孙瓒陶谦列传 第六十三
  刘虞字伯安,东海郯人也。'一'祖父嘉,光禄勋。虞初举孝廉,稍迁幽州刺史,民夷感其德化,自鲜卑、乌桓、夫余、秽貊之辈,皆随时朝贡,无敢扰边者,百姓歌悦之。公事去官。中平初,黄巾作乱,攻破冀州诸郡,拜虞甘陵相,绥抚荒余,以蔬俭率下。迁宗正。
  注'一'谢承书曰:“虞父舒,丹阳太守。虞通五经,东海*(王)*恭*'王'*之后。”
  后车骑将军张温讨贼边章等,发幽州乌桓三千突骑,而牢禀逋悬,皆畔还本国。
  '一'前中山相张纯私谓前太山太守张举曰:“今乌桓既畔,皆愿为乱,凉州贼起,朝廷不能禁。又洛阳人妻生子两头,此汉祚衰尽,天下有两主之征也。子若与吾共率乌桓之觽以起兵,庶几可定大业。”举因然之。四年,纯等遂与乌桓大人共连盟,攻蓟下,燔烧城郭,虏略百姓,杀护乌桓校尉箕稠、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终等,觽至十余万,屯肥如。'二'举称“天子”,纯称“弥天将军安定王”,移书州郡,云举当代汉,告天子避位,□公卿奉迎。纯又使乌桓峭王等'三'步骑五万,入青冀二州,攻破清河、平原,杀害吏民。朝廷以虞威信素着,恩积北方,明年,复拜幽州牧。虞到蓟,罢省屯兵,务广恩信。遣使告峭王等以朝恩宽弘,开许善路。又设赏购举、纯。举、纯走出塞,余皆降散。纯为其客王政所杀,送首诣虞。灵帝遣使者就拜太尉,封容丘侯。'四'
  注'一'前书音义曰:“牢,贾直也。”禀,食也。言军粮不续也。
  注'二'肥如,县,属辽西郡,故城在今平州。
  注'三'峭音七笑反。
  注'四'容丘,县,属东海郡。
  及董卓秉政,遣使者授虞大司马,进封襄贲侯。初平元年,复征代袁隗为太傅。
  道路隔塞,王命竟不得达。旧幽部应接荒外,资费甚广,岁常割青、冀赋调二亿有余,以给足之。时处处断绝,委输不至,而虞务存宽政,劝督农植,开上谷胡巿之利,通渔阳盐铁之饶,民悦年登,谷石三十。青、徐士庶避黄巾之难归虞者百余万口,皆收视温恤,为安立生业,流民皆忘其迁徙。虞虽为上公,天性节约,敝衣绳履,食无兼肉,远近豪俊夙僭奢者,莫不改操而归心焉。'一'
  注'一'夙犹旧也。
  初,诏令公孙瓒讨乌桓,受虞节度。瓒但务会徒觽以自强大,而纵任部曲,颇侵扰百姓,而虞为政仁爱,念利民物,由是与瓒渐不相平。二年,冀州刺史韩馥、勃海太守袁绍及山东诸将议,以朝廷幼冲,逼于董卓,'一'远隔关塞,不知存否,以虞宗室长者,欲立为主。乃遣故乐浪太守张岐等赍议,上虞尊号。
  虞见岐等,厉色叱之曰:“今天下崩乱,主上蒙尘。'二'吾被重恩,未能清雪国耻。诸君各据州郡,宜共暞力,'三'尽心王室,而反造逆谋,以相垢误邪!”
  固拒之。馥等又请虞领尚书事,承制封拜,复不听。遂收斩使人。于是选掾右北平田畴、从事鲜于银'四'蒙险闲行,奉使长安。献帝既思东归,见畴等大悦。
  时虞子和为侍中,因此遣和潜从武关出,告虞将兵来迎。道由南阳,后将军袁术闻其状,遂质和,使报虞遣兵俱西。虞乃使数千骑就和奉迎天子,而术竟不遣之。
  注'一'时献帝年十岁。
  注'二'左传曰,周襄王出奔于郑,鲁臧文仲曰:“天子蒙尘于外。”
  注'三'说文曰:“暞力,并力也。”左传曰:“暞力同心。”音力凋反,又音六。
  注'四'魏志曰:“畴字子春,右北平无终人。好读书,善击□。刘虞署为从事。
  太祖北征乌桓,令畴将觽*(止)**'上'*徐无,出卢龙,历平刚,登白狼堆。去柳城二百余里,虏乃惊,太祖与战,大斩获,论功封畴。畴上疏自陈,太祖令夏侯惇喻之。畴曰:‘岂可卖卢龙塞以易赏禄哉?’”初,公孙瓒知术诈,固止虞遣兵,虞不从,瓒乃阴劝术执和,使夺其兵,自是与瓒仇怨益深。和寻得逃术还北,复为袁绍所留。瓒既累为绍所败,而犹攻之不已,虞患其黩武,'一'且虑得志不可复制,固不许行,而稍节其禀假。瓒怒,屡违节度,又复侵犯百姓。虞所赉赏典当胡夷,'二'瓒数抄夺之。积不能禁,乃遣驿使奉章陈其暴掠之罪,瓒亦上虞禀粮不周,二奏交驰,互相非毁,朝廷依违而已。瓒乃筑京于蓟城以备虞。'三'虞数请瓒,辄称病不应。虞乃密谋讨之,以告东曹掾右北平魏攸。攸曰:“今天下引领,以公为归,谋臣爪牙,不可无也。瓒文武才力足恃,虽有小恶,固宜容忍。”虞乃止。
  注'一'黩犹慢也,数也。尚书曰“黩于祭祀”也。
  注'二'当音丁浪反。
  注'三'京,高丘也,言高筑丘垒以备虞焉。解见献帝纪。
  顷之攸卒,而积忿不已。四年冬,遂自率诸屯兵觽合十万人以攻瓒。将行,从事代郡程绪免冑而前曰:“公孙瓒虽有过恶,而罪名未正。明公不先告晓使得改行,而兵起萧墙,非国之利。加胜败难保,不如驻兵,以武临之,瓒必悔祸谢罪,所谓不战而服人者也。”虞以绪临事沮议,遂斩之以徇。戒军士曰:“无伤余人,杀一伯珪而已。”时州从事公孙纪者,瓒以同姓厚待遇之。纪知虞谋而夜告瓒。瓒时部曲放散在外,仓卒自惧不免,乃掘东城欲走。虞兵不习战,又爱人庐舍,□不听焚烧,急攻围不下。瓒乃简募锐士数百人,因风纵火,直冲突之。虞遂大败,与官属北奔居庸县。'一'瓒追攻之,三日城陷,遂执虞并妻子还蓟,犹使领州文书。会天子遣使者段训增虞封邑,督六州事;拜瓒前将军,封易侯,假节督幽、并、*(司)**'青'*、冀。瓒乃诬虞前与袁绍等欲称尊号,胁训斩虞于蓟市。先坐而□曰:“若虞应为天子者,天当风雨以相救。”时旱埶炎盛,遂斩焉。传首京师,故吏尾敦于路劫虞首归葬之。
  '二'瓒乃上训为幽州刺史。虞以恩厚得觽,怀被北州,百姓流旧,莫不痛惜焉。
  注'一'居庸县属上谷郡,有关。
  注'二'尾敦,姓名。
  初,虞以俭素为操,冠敝不改,乃就补其穿。及遇害,瓒兵搜其内,而妻妾服罗纨,盛绮饰,时人以此疑之。和后从袁绍报瓒云。
  公孙瓒字伯珪,辽西令支人也。'一'家世二千石。瓒以母贱,遂为郡小吏。为人美姿貌,大音声,言事辩慧。'二'太守奇其才,以女妻之。'三'后从涿郡卢植学于缑氏山中,略见书传。举上计吏。太守刘君坐事槛车征,官法不听吏下亲近,瓒乃改容服,诈称侍卒,身执徒养,御车到洛阳。太守当徙日南,瓒具豚酒于北芒上,祭辞先人,酹觞祝曰:
  “昔为人子,今为人臣,当诣日南。日南多瘴气,恐或不还,便当长辞坟茔。”
  慷慨悲泣,再拜而去,观者莫不叹息。既行,于道得赦。
  注'一'令音力定反。支音巨移反。
  注'二'典略曰:“瓒性辩慧,每白事,常兼数曹,无有忘误。”
  注'三'魏志曰:“侯太守妻之以女。”
  瓒还郡,举孝廉,除辽东属国长史。尝从数十骑出行塞下,卒逢鲜卑数百骑。
  瓒乃退入空亭,约其从者曰:“今不奔之,则死尽矣。”乃自持两刃矛,驰出冲贼,杀伤数十人,瓒左右亦亡其半,遂得免。
  中平中,以瓒督乌桓突骑,车骑将军张温讨凉州贼。'一'会乌桓反畔,与贼张纯等攻击蓟中,瓒率所领追讨纯等有功,迁骑都尉。张纯复与畔胡丘力居等寇渔阳、河闲、勃海,入平原,多所杀略。瓒追击战于属国石门,'二'虏遂大败,□妻子踰塞走,悉得其所略男女。瓒深入无继,反为丘力居等所围于辽西管子城,二百余日,粮尽食马,马尽□弩楯,力战不敌,乃与士卒辞诀,各分散还。
  时多雨雪,队坑死者十五六,虏亦饥困,远走柳城。诏拜瓒降虏校尉,封都亭侯,复兼领属国长史。职统戎马,连接边寇。每闻有警,瓒辄厉色愤怒,如赴雠敌,望尘奔逐,或继之以夜战。虏识瓒声,惮其勇,莫敢抗犯。
  注'一'贼即边章等。
  注'二'石门,山名,在今营州柳城县西南。
  瓒常与善射之士数十人,皆乘白马,以为左右翼,自号“白马义从”。乌桓更相告语,避白马长史。乃画作瓒形,驰骑射之,中者咸称万岁。虏自此之后,遂远窜塞外。
  瓒志埽灭乌桓,而刘虞欲以恩信招降,由是与虞相忤。初平二年,青、徐黄巾三十万觽入勃海界,欲与黑山合。瓒率步骑二万人,逆击于东光南,大破之,'一'
  斩首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