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风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风云- 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作霖向〖中〗央重负靠拢,与他的儿子,即东北军少帅张学良不无关系。可以说,真正想归顺〖中〗央政府的就是张学良。
    这下,国仇家仇集到一块了,张学良还会投靠〖日〗本吗?
    七月七日,张作霖遇害的第子天,张学良就在沈阳宣布,无条件拥护〖中〗央政府,并且命令东北军易帜。
    三天后,〖中〗央军开进沈阳。
    虽然直到一九二二年初,即八国联军干俄行动以失败告终,最后一批日军才撤到鸭绿江以南,但是在一九二一年底,随着东北军易帜,〖中〗央军已经控制了东北,完成了统一大业最为重要的一步。
    从某种意义上讲,在平定东北之后,〖中〗国已经实现了全面统一。
    当时,不在〖中〗央政府控制之下的,只剩下西藏与外méng古地区。虽然这两地,差不多占了〖中〗国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但是人烟稀少,而且自然环境极为恶劣,对〖中〗国的国力并没有多大贡献。
    可以说,利用八国干俄实现国家统一,是冯承乾在战略策划上的重大胜利。
    到这个时候,吴铁生才明白,冯承乾为什么要顶着压力拒绝参与干俄战争,以及冯承乾的主要目的。
    正是如此,冯承乾的地位与威望达到了如日中天的程度。
    别的不说,从此之后,在重大战略问题上,吴铁生就再也没有与冯承乾对着丰,几乎完全听取了冯承乾的建议。
    也正是如此,才有很多人认为,冯承乾才是平国的统帅,吴铁生只是台上的木偶。
    当然,除了上面这些看得见的好处,还有一个看不见的好处。
    这就是,在两年的干俄战争中,〖中〗国的经济、特别是工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使〖中〗国一跃成为全球第十工业国。
    原因很简单,在八国联军干俄期间,绝大部分军事物资都得就近获取。
    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
    虽然〖日〗本已经有不错的工业基础,但是与〖中〗国相比,却没有地理上的优势。加上德意志第二帝国企业在华开办了大批工厂,而且德意志第二帝国是干涉行动的盟主,联军在〖中〗国订购军事物资,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才是冯承乾看重的机会。!。

第七章 重工业
    在很多人眼里,冯承乾是个伟大的战略家与天才的军事家。
    只是,在其他方面,冯承乾的才能都不在人下。
    比如,在经济建设上,冯承乾做出的贡献就丝毫不亚于创建〖中〗国海军、收复东北与统一全国。
    最突出的,就是在两年干俄战争期间,冯承乾为〖中〗国工业发展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一九二零年八月,吴铁生还在积极向西北进军的时候,冯承乾就通过宋靖国,邀请了数十家德意志第二帝国的企业代表来到北京,开出了一个让企业家不能拒绝的条件,即共同垄断干俄战争的军需供应。
    到年底,已有二十七家德意志第二帝国企业与〖中〗国政府签署了协议。
    虽然莓份协议的内容都不一样,但是大致相似,即〖中〗国政府为这些德意志第二帝国的企业提供在华投资、发展的一切便利条件,而企业则要尽全力争取来自八个干俄国家的军事订单,并且在〖中〗国建立工厂进行生产。
    企业家都知道,战争是最大的财富源泉。
    更何况,这是一场由八个主要工业国挑起与发动的战争。
    此外,〖中〗国拥有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因此与〖中〗国政府合作,能够最大限度的替企业实现利益。
    到一九二二年初,干俄战争结束时,二十七家德国企业在华建立了上百座工厂,雇佣了近三十万名工人,生产的物资不但供应了八国联军,还返销到德意志第二帝国、美国、甚至是英法等国。
    当然,〖中〗国政府也是这些企业的大客户。
    只不过,有一点不能忽略。
    这就是,按照〖中〗国政府出台的规定,任何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建厂,都至少要与一家〖中〗国本土企业合作,而且〖中〗国本土企业所占股份不得低于百分之五十。也就是说,那一百多座工厂中,有一半以上的股份属于〖中〗国的民族企业。如此一来,大批〖中〗国民族企业在这场战争中捞到了第一桶金。
    当然,精明的不仅仅是德国企业家。
    在德企大举进军〖中〗国市场的时候,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企业也不敢落后,甚至连〖日〗本企业也想分上一羹。
    两年间,西方企业在华开办的工厂就达到子近三百家。
    这是个什么感念?
    在一九一八年到一九二零年底的三年间,外资企业在华开办的工厂,总共不到一百家!
    如果以开办工厂的速度为准,那么这两年的发展,相当于以往九年。
    要是算上其他因素,这两年间取得的成就,恐怕相当于平常情况下十年、甚至二十年。
    当时,〖中〗国获得的不仅仅是大批工厂,还获得了其他好处。比如,在这些工厂里劳作的工人超过了一百万,算上民族企业、手工作坊的工人,〖中〗国的工人队伍达到五百万,总量甚至超过了荷兰、西班牙与意大利。
    工人队伍发展壮大,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国民素质整体提升。
    要知道,产业工人都受过基本教育,哪怕是成年后的教育,才能掌握劳动技能,而教育本身就能提高人的素质。
    二十年后,这些工人将是中华民族最强大的动力源泉。
    此外,还有一个让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的好处。
    这就是,通过与外资企业合作,〖中〗国工业的技术水准大幅度提高,以制造业为代表的重工业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在此之前,〖中〗国工业的核心是纺织业等轻工业。
    说白了,轻工业的技术含量非常低,而且对国家、特别是军事实力的贡献很有限,任何一个强大的国家,都不可能靠轻工业起家。即便是当年的英国,也是利再由重工业支撑的坚船利炮轰开了其他国家的国门,才让强大的轻工业获得了发挥的机会,从而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的关键一步。
    因为国际环境已经大不相同,所以〖中〗国不可能走英国的发展道路。
    对〖中〗国来说,首先就应该把重工业搞起来。
    事实上,这也是冯承乾一直强调的重点。
    问题是,发展重工业,除了需要巨额投资,还需要先进技术。
    拿建造战舰来说,仅仅能够生产出足够的钢铁还不够,还必须拥有能够用来生产装甲钢的轧机、生产大口径火炮的áng、生产炮弹的炸药厂等等,没有这些,就算有足够的钢铁产量也建造不出强大的战舰。
    可惜的是,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这些技术都是国家的根本。
    没有绝对必要,根本不可能转让给其他国家。
    别的不说,〖中〗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关系非同一般,冯承乾与德皇的关系、宋靖国与德国企业的关系都非常良好,但是在技术转让上,德意志第二帝国依然留了一手,根本就不愿意为〖中〗国提供先进技术。
    所幸的是,八国干俄战争,让德意志第二帝国不得不做出让步。
    这里面,各种新式战争武器的出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大战中,坦克就表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结果就是,在八国干俄的时候,德军投入了数百辆坦克。问题是,坦克技术还不完善,除了对战场环境要求较高之外,在正常使用中都非常容易出故障。显然,不可能把所有坦克都运回德意志第二帝国进行维修,因为来回运送都需要huā上几个月,等到修好再送回来,早就错过战机了。如此一来,只能就地维修,也就得在〖中〗国开办坦克维修厂。一九二一年底,
    克虏伯公司就在哈尔滨开办了一家专门用来维修坦克的工厂。虽然当时这家工厂只有维修能力,但是利用这个机会,由宋靖国精心挑选的一批工程师偷师学艺,甚至对坦克的一些零部件进行了逆向测绘。两年之后,这家工厂就组装了第一辆坦克,并且在一九三零年之前完成了第一种坦克的设计工作,在一九三三年就制造出了第一辆全新的坦克。
    这家工厂,后来就是非常有名的北方重工集团。
    要知道,在后来的大战中,北方重工集团生产了数万辆坦克,其坦克产量占到了〖中〗国总产量的百分之六十。
    因为师承德意志第二帝国,所以北方重工设计生产的坦克,有很浓烈的德国sè彩。
    除了坦克,还有一种在这场战争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的作战武器。
    这就是飞机。
    在大战中,飞机的应用范围比坦克还要广泛,并且在大战期间细化,出现了战斗机、侦察机、轰炸机等各种机型,而且飞机的重要xìng也得到了广泛认同,并且在战后成为各国争相发展的主战兵器。
    干俄战争期间,除了德意志第二帝国投入了数百架飞机,其他七个国家也总共投入了一千多架飞机。
    问题是,这个时代的飞机,航程都非常有限。
    当时,除了〖日〗本投入的飞机能够经朝鲜飞回〖日,或者是运回〖日〗本进行维修,其他七个国泉的飞机都的就地维修。
    结果就是,在一九二一年,德美英企业在长春、沈阳与锦州各开办了一家飞机维修厂。
    虽然这些工厂最初只能维修飞机,但是与克虏伯的坦克维修厂一样,参与维修的〖中〗国工程师趁此机会学到了很多先进技术。在美国bō音公司的飞机维修厂,〖中〗国工程师冯如甚至拿到了一套战斗机的图纸。
    有趣的是,干俄战争结束后,因为经营不善,bō音公司把沈阳的飞机维修厂卖给了合伙的〖中〗国企业。后来,这家企业改组成为“沈阳飞机设计生产公司”、也就是有名的沈飞,而该企业在下一场大战中,是〖中〗国产量最大的飞机制造厂,总共生产了近十万架飞机,占〖中〗国飞机总产量的百分之四十七。
    因为师承美国,所以沈飞设计制造的飞机,带有很浓烈的美国sè彩。
    除了技术方面的收获,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好处。
    别忘了,工业发展离不开交通。
    在两年干俄战争期间,〖中〗国政府完成了东北地区的道路与铁路交通网规划工作,并且启动了东北铁路网修建工程。虽然在干俄战争结束的时候,只修建了不到五百公里,但是在随后二十年,东北铁路网成为了〖中〗国最有效的铁路交通系统,并且以此使东北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区。
    当然,这也与东北的委源有关。
    干俄战争结束不久,铁岭就发现了一座储量惊人的矿山,随后又发现了煤矿、铜矿等矿藏。到一九二五年,随着大庆油田被发现,东北地区获得了成为重工业集中地的所有资源条件。
    从某种意义上讲,东北的资源布局,最有利于成为重工业中心。
    虽然山西的煤矿最多,但是没有铁矿与石油。虽然天津有石油,但是没有其他资源。虽然四川发现了天然气、还探明了不少煤矿,但是交通极不便利。虽然江西有煤、铁、铜等战略资源,但是没有石油,而且交通也不便利。
    可以说,只有东北才具备所有资源条件。
    欠缺的,仅仅是交通基础设施。
    也正是如此,在东北修建交通网,特别是铁路网,成为干俄战争之后,〖中〗国政府面临的头等大事。!。

第八章 三权
    借助发展东北地区的重工业,冯承乾提出,应该由政府进行全面规划,并且以时间年限为标准。
    由此,〖中〗国〖中〗央政府在一九二二年底,出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从时间上看,〖中〗国的五年计划在布尔什维克俄国之前。因为到一九二四年,布尔什维克政权才基本上铲除了国内残余的白俄势力,要到一九二七年,布尔什维克政权才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可以说,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的经济与工业发展才算走上正轨。
    更重要的是,利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基础建设项目,〖中〗国已经出现了一个需求较为稳定的国内市场。由此产生的直接利益就是,众多民族企业不再需要盯着海外市场、以及来自政府与军队的订单,依靠基础建设所产生的庞大内需,就能稳步发展,甚至能够获得比出口更大的好处。
    间接好处就是,〖中〗国市场变得更有吸引力。
    别的不说,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仅东北地区就要修建总长度为二千四百公里的两条铁路干线,而这两条铁路线的总投资超过三百亿华元,能够产生数十亿华元的利润,带动上百万个就业岗位。
    第一个五年规划出台之后,冯承乾把注意力转到了另外一件事情上。
    一九二三年初,在冯承乾的推动下,〖中〗国进行了第一次有限制的全民选举,并且按照临时宪法规定,在此基础上产生国民议会。在国民议会成立之后,将进行第一次具有法律意义的大选。
    在政治体制上,冯承乾选择了美国模式,而不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模式。
    事实上,德意志第二帝国到一九二三年的时候,都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政治,议会只是一个象征xìng的机构,由德皇任命的首相仅仅向德皇负责,而普鲁士政府主宰着德意志联邦,而在德意志联邦名下的议会,连监督机构都算不上,最多只能出台与提交一些毫无意义的法案。
    说白了,在德意志第二帝国,德皇依然是至高无上的权威。
    虽然在大战结束之后,德皇也开始进行改革,但是受到来自帝国内部的阻力,特别是把持着帝国经济命脉的容克集团的反对,政治改革进行得并不顺利,连支持政治比革的贝特曼都在一九二零年被迫辞职。
    至于英国模式,根本没就没有学的价值。
    原因很简单,英国不管是在人口数窭上、还是在国土面积上,最多只算得上是一个中等程度的国家,根本无法与中美相比。
    从实际国情出发,能学的也就只能美国模式了。
    正是如此,临时宪法明确规定,国民议会实行上下两院制。上议院由各个省级行政区各选举产生两名议员,每界任期四年,每两年进行一次选举,更换半数议员。下议院由各个省的人口数量决定,每十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以次调整各省的议员数量,每界任期两年,每两年进行一次选举。
    在权力分配上,下议员略高于上议院,即下议院与上议院都有权否决对方通过的法案,但是只有下议院有权力启动弹劾总统的程序,并且得在三分之二的议员投赞成票之后,才能弹劾总统。除此之外,下议员推选出来的议长,为国家第三号领导人,地位仅此于总统与副总统。
    从根本上讲,国会为立法机构。
    在行政机构上,总统自然为首。
    最初的时候,冯承乾没有打算仿照美国,即通过直选的方式产生总统,而是打算采取英国模式,由国会推举产生总统。冯承乾这么想的原因很简单,即〖中〗国还没有进行全民直选的文化与思想基础,百分之九十九的国民甚至不知道选票是什么东西,也就不可能知道选举权的重要xìng。
    只是,在与参与临时宪法制定工作的民间代表商计之后,冯承乾认识到,他之前的观点太肤浅了。
    不可否认,在一九二零年代的〖中〗国,确实不具备直选的基础。
    问题是,谁能否认,在几十年之后,也不具备直选的基础?
    更何况,美国的政治体制形成的时候,照样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