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现在的情况与斯科特初的推断截然相反。
第21舰队没有留在远洋,而是主动靠近印度本土,甚至是在从加坡港出发之前就已经做好了这样的安排。
那么,第21舰队的指挥官肯定想与第二印度洋舰队决战。
重要的是,第21舰队的指挥官相信第二印度洋舰队不会前往南非,也就没有机动到马尔代夫群岛南面。
做出这些判断后,斯科特立即意识到,对手已经做好了决战准备。
重要的是,对手抓住了主动权,并且发起了挑战,就等着第二印度洋舰队主动送上门去。
立即北上?
冷静下来后,斯科特当然不会这么做,因为这等于主动送死,等于在毫无希望的情况下与敌人决战。
虽然斯科特也渴望一场舰队决战,而且好是势均力敌的决战,但是他并不希望大一场没有胜利希望的决战。
正是如此,在二十四日上午,第二印度洋舰队没有转向。
到了下午,斯科特收到了一条至关重要的消息,即中国海军的第22舰队在当天上午轰炸了珀斯港。
斯科特收到消息的时候,珀斯那边的战斗还没有结束。
第22舰队有两艘舰队航母,舰载机接近两百架,即便留下足够的防空战斗机,也能够组织两支规模在八十架以上的攻击机群。也就是说,第22舰队能够在白天连续发动四次空中打击。
这个时候,斯科特命令第二印度洋舰队转向北上。
显然,他初做出的判断没有错,中国海军确实把重点放在了南印度洋上,而且以轰炸珀斯港的方式来阻止美军撤兵。
到了傍晚,斯科特收到了加确切的消息。
在白天的战斗中,第22舰队发动了四次攻击,总共出动了三百多架次的舰载机,投弹量超过一百五十吨,在轰炸结束的时候,珀斯港已经变成火海,港口基础设施遭到了严重破坏,停泊在港湾里的十多艘船只全部被击沉。
显然,美军不大可能在近期从澳洲撤离了。
这个时候,斯科特必须考虑一种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即第22舰队在瘫痪了珀斯港之后会不会返回北印度洋。
如果会,那么第二印度洋舰队的处境就不大妙了。
当然,这还不是糟糕的情况。
如果第21舰队的任务只是牵制住第二印度洋舰队,即等待第22舰队驰援,那么在轰炸了珀斯之后,第22舰队还有可能直接横跨印度洋,前往南非附近海域,在那边等着逃往南非的第二印度洋舰队。
总而言之,留给斯科特的时间不算充裕。
即便他有信心击败第21舰队,也没有足够的把握击败第22舰队,因此他的唯一机会就是在第22舰队返回之前击败第21舰队,而且还得在此之前前往南非,离开第22舰队的攻击范围。
可以说,斯科特没有好的选择。
如果与第21舰队纠缠下去,第二印度洋舰队的结局肯定不会好到哪里去。
这样一来,斯科特就得尽找到第21舰队,并且击败第21舰队。显然,他已经顾不得第21舰队的舰载航空兵了。如果能够在二十五日与第21舰队决战,他就有足够多的时间离开印度洋。要是拖上几天的话,就算他希望与第21舰队决战,第21舰队的指挥官也不见得会给他决战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章 前出侦察
第三百二十章前出侦察
二十四日傍晚,第二印度洋舰队转向北上,并且在入夜后不久,把航速提高到二十节。
显然,这不是第二印度洋舰队的最快航速。
不是斯科特不想赶时间,而是他不知道第21舰队的确切位置,因此也就不知道到底采用多快的速度才算合适。此外,根据他做出的推断,如果第21舰队没有在二十四日下午转向撤退,那么第二印度洋舰队全速北上,将在二十五日清晨进入第21舰队舰载航空兵的打击范围,而到时候第二印度洋舰队与第21舰队的距离有数百公里,根本没有办法威胁到第21舰队。
如此一来,采取一个适中的航行速度更加合理。
对斯科特来说,最理想的情况是在二十五日傍晚与第21舰队遭遇,然后在夜间利用航速上的优势逼近第21舰队。别忘了,第二印度洋舰队的最高航速为二十九节,而第21舰队受小型航母拖累,最高航速在二十节左右。更重要的是,现在是北半球一年中夜间最为漫长的冬季,一天中有接近十四个小时是黑夜,而在这十四个小时中,第二印度洋舰队能够帮距离缩短一百海里以上。如果第21舰队没有在入夜后转向撤退,那么双方就很有可能在天亮之前遭遇。
当然,斯科特并不指望在夜间击败第21舰队。
在他看来,能够在天亮前逼近第21舰队就很不错了,因为他的快速战列舰有足够的速度优势追上小型航母。
要知道,小型航母上没有液压弹射器,而且航行速度过低、飞行甲板不够长,因此在起飞舰载机、特别是重载的舰载机的时候,必须全速迎风航行,而在遭到攻击的时候,小型航母不见得有机会迎风航行,也就不可能出动携带了重磅战斗机,舰载航空兵将因此成为毫无价值的摆设。
显然,斯科特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这就是,第21舰队里有两艘速度不亚于“乔治五世”级,火力与防护甚至强于“乔治五世”级的快速战列舰。如果受到这两艘快速战列舰的阻挡,那么斯科特就不可能顺利逼近第21舰队的小型航母,舰载航空兵也就能够获得升空的机会,从而使第二印度洋舰队的反击变成自寻死路。
只是,斯科特必须忽视这个因素。
原因很简单,如果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那么第二印度洋舰队就没有什么胜算,也就没有理由去找第21舰队决战。
当然,斯科特没有忽视最关键的问题。
这就是,第二印度洋舰队严重欠缺远程侦察手段。
虽然在第二印度洋舰队里有不少的水上飞机,但是这些水上飞机不但速度慢,而且航程也不够远。
更重要的是,水上飞机并不适合执行侦察任务,特别是远距离侦察任务。
这下,问题来了。
如果不能找到第21舰队,又如何攻击第21舰队呢?
做为英国皇家海军中的头号航空作战指挥官,斯科特首先想到的是尽可能的利用水上飞机执行侦察任务,但是他很快就发现,即便他把所有的水上飞机都派出去,而且通过战术安排让这些水上飞机的侦察效率达到最大,也只有不到百分之三十的概率找到第21舰队,而这等于不可能及时发现第21舰队。
显然,必须改变侦察方式。
斯科特能够想到的,就是派遣侦察舰。
问题是,第21舰队里没有多少战舰适合执行侦察任务,轻巡洋舰只有六艘,虽然驱逐舰数量众多,但是都没有安装雷达。
所幸的是,斯科特身边并不缺乏有才能的参谋。
当时,第二印度洋舰队的作战参谋提出了一个办法,即让轻巡洋舰搭载水上飞机前出到舰队前方执行侦察任务,以此拓展水上飞机的搜寻范围,而且轻巡洋舰也能用雷达搜索周围海域。
虽然这个办法依然不可能保证找到第21舰队,但是要比其他方式好得多。
更重要的是,斯科特没有更好的选择。
也正是如此,斯科特才把舰队的航速定为二十节。道理很简单,如果两艘快速战列舰跑得太快的话,执行侦察任务的轻巡洋舰就无法前出。
夜间八点左右,六艘轻巡洋舰就脱离了编队。
因为附近海域有很多中国潜艇活动,所以斯科特还为每艘轻巡洋舰安排了一艘驱逐舰提供反潜掩护。
要知道,英国皇家海军的轻巡洋舰并不适合用来执行反潜任务。
从某种意义上讲,轻巡洋舰也是“华盛顿条约”的产物,属于“条约型战舰”。
在日本海军与美国海军大力发展重巡洋舰,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着重发展以破交为主的大型巡洋舰(也就是袖珍战列舰)的时候,英国皇家海军却以轻巡洋舰为重。原因有二,一是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财力衰竭,根本没有能力建造过于昂贵的战舰,而重巡洋舰的造价要比轻巡洋舰高得多,作战效率却不见得高出多少。二是英国在战后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地宗主国,其拥有的海外殖民地的面积是本土的数十倍,因此需要在世界各地维护其国家利益,也就需要足够多的战舰,显然轻巡洋舰更加适合用来对付殖民地的叛乱,维护英国的国家利益。
在大战爆发前,英国皇家海军的轻巡洋舰主要扮演的是“炮舰”的角色。
比如在二零年代与三零年代,英国皇家海军的轻巡洋舰就参与了镇压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作战行动,甚至进入了印度河与恒河,为镇压叛乱的地面部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援,是平叛成功的主要力量之一。
显然,这些轻巡洋舰并不适合执行护航反潜任务。
事实上,英国皇家海军也从来没有想过用轻巡洋舰来对付潜艇。
虽然在大战爆发后,特别是在英国参战之后,反潜压力超过了一切,但是英国皇家海军需要建造更多的主力舰与航母,根本没有多余的能力来建造大型反潜战舰,甚至连建造反潜驱逐舰都有点力不从心。
别忘了,美国在参战之前就以租借的方式为英国提供了上百艘驱逐舰。
受此影响,英国皇家海军在大战期间建造的轻巡洋舰并不多,也就不可能让这些数量有限的中型战舰来执行反潜任务。
此外,轻巡洋舰在英国皇家海军中还有着更加重要的用途。
这就是,为航母护航。
在“鹰”号被击沉的那场战斗中,为其提供掩护的轻巡洋舰就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虽然最终没有能够挡住德舰,但是英国皇家海军却由此认识到,如果有更多的轻巡洋舰为航母提供掩护,那么航母就有足够的时间逃出敌舰的炮火打击范围。在马尔代夫海战之后,英国皇家海军更加认识到了轻巡洋舰的重要性,即在航母战斗群中,轻巡洋舰是名副其实的多面手,即能在防空作战中成为防空支承点,还能担任前出警戒任务,必要的时候甚至能够成为航母的护航战舰。
当然,这也与英国皇家海军严重缺乏防空战舰有关。
要知道,英国皇家海军没有多少重巡洋舰,而几艘快速战列舰都有更加重要的用途,不可能用来掩护航母。
可以说,英国皇家海军能够用来顶替快速战列舰的,也就只有轻巡洋舰了。
由此可见,英国皇家海军的轻巡洋舰在战术使用上与中国海军的轻巡洋舰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
在中国海军中,轻巡洋舰一般不担负防空任务。如果遍在航母战斗群里,轻巡洋舰的主要职责是担任防空警戒任务,次要指责则是反潜。事实上,在中国海军中,轻巡洋舰的主要用途就是反潜。当然,这与中国海军的驱逐舰吨位偏小,反潜能力偏弱有很大的关系。在中国海军的护航舰队里面,至少会有一艘轻巡洋舰,而且在没有护航航母的情况下,这艘轻巡洋舰肯定是舰队旗舰。
也就是说,中国海军的轻巡洋舰具有很强的反潜作战能力。
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了。
在派出了六艘轻巡洋舰与六艘驱逐舰之后,留下来为两艘快速战列舰提供反潜掩护的也就只有四艘驱逐舰了。
正常情况下,这不算少。
要知道,四艘驱逐舰能够掩护一支规模在二十艘左右的船队。
问题是,第二印度洋舰队不是船队,是一个更加具有吸引力的目标,因此也就更容易遭到潜艇攻击。
更重要的是,当时在附近搜寻第二印度洋舰队的中国潜艇有十多艘。
显然,对于面对的水下威胁来说,四艘驱逐舰远远不够。说得直接一点,如果第二印度洋舰队遭到潜艇伏击,那么在驱逐舰无法把潜艇挡在鱼雷的射程之外的情况下,两艘快速战列舰用来应对潜艇攻击的唯一手段就是二十九节的最高航速了。不管怎么说,当时没有一艘潜艇能够达到这个速度。
当然,如果与中国潜艇遭遇,那么第二印度洋舰队的行踪也就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了。
事实上,这个时候,卓宇凡也不清楚第二印度洋舰队的情况。
当时,两位舰队指挥官都忽视了一点,即双方的实际距离与猜测的并不一样。
第三百二十一章 迷雾
原创第三百二十一章迷雾
到了二十五日凌晨,卓宇凡基本上放弃了与第二印度洋舰队决战的想法。╱оΟ
这个时候,即便侦察舰发现了第二印度洋舰队,卓宇凡也不见得会迎战,好的选择是拖到天亮,让舰载航空兵出击。
只是,直到天亮,侦察舰都没有发来消息。
这时,卓宇凡不得不考虑另外一个问题,即英军有没有在夜间修复野战机场。
六点半左右,两艘小型航母各出动了四架战斗机,并且让剩下的战斗机做好了升空的准备工作。按照卓宇凡的部署,如果英军在夜间修复了野战机场,那么在上午就得出动舰载机压制英军的岸基航空兵。如果英军没有修复野战机场,舰载航空兵就得为迎战第二印度洋舰队做准备。
八点过,分成两批的战斗机到达了英军野战机场上空。
虽然英军试图在夜间修复机场,但是进展并不顺利。根据侦察机观察到的情况,英军仍然在努力修复被炸毁的跑道,只是仍然没有平整出足够的长度,而且机场上也没有多少英军的战斗机。
这下,卓宇凡稍微放心了一点。
到十点钟左右,他收到了由航母编队发来的确切侦察报告。参谋在判读了战斗机拍下的照片之后,确认两座野战机场不可能在二十四小时之内修复,而且两座机场上可用的战机数量不到二十架,且主要是一些性能落后的战斗机,并没有能够用来攻击第21舰队的轰炸机与攻击机。
显然,第21舰队暂时不会受到来自空中的威胁。
问题是,直到这个时候,卓宇凡都没有能够找到第二印度洋舰队。
在夜间前出的两艘轻巡洋舰已经在九点左右返回,而在白天执行侦察与搜索任务的水上飞机在八点前就出发了。
要不要安排舰载战斗机执行侦察任务?
卓宇凡有点犹豫,毕竟可用的舰载战斗机并不多,如果派出部分执行侦察任务,那么剩下的战斗机不见得能够组成一支有足够威胁的攻击机群。再说了,只有一名飞行员的舰载战斗机不太适合执行侦察任务。
考虑良久,卓宇凡还是没有动用舰载战斗机执行侦察任务。
战后,很多人都认为,卓宇凡在这个时候错过了完败第二印度洋舰队的佳机会。
原因很简单,当时第二印度洋舰队就在主力编队南面大约三百公里处,在航母编队西南大约四百公里处。如果卓宇凡在这个时候安排舰载战斗机执行侦察任务,而且重点搜索南面的马尔代夫群岛海域,那么在下午两点之前就有可能发现第二印度洋舰队,也就能够在天黑之前发动一次空中打击。
也许,仅靠几十架并不适合用来执行攻击任务的战斗机发起攻击不见得能够取得多么理想的战果,但是只要能够重创第二印度洋舰队里的两艘速战列舰,哪怕只是让这两艘战列舰的高航速降低几节,那么在二十六日凌晨,卓宇凡就能率领主力编队追上去,用重炮干掉第二印度洋舰队。再退一步,即便主力编队无法在二十六日天亮之前追上逃跑的第二印度洋舰队,航母编队也有能力在二十六日上午再次发起攻击,由舰载航空兵来葬送第二印度洋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