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一比,意大利舰队自然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只是,英国当局并不这么看。
要知道,英国皇家海军的敌人不仅仅是意大利海军,还有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而且后者的威胁更大。
说得简单一些,如果在截击意大利舰队的战斗中遭受了惨重损失,英国皇家海军肯定没有能力战胜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照样会丢掉北海的制海权,而德意志第二帝国肯定会借此机会攻打英国本土。
也就是说,英国皇家海军必须击败意大利舰队,还得尽可能的避免遭受严重损失。
这样一来,四艘战列舰显然不够。
为此,英国海军大臣向美国海军部长提出,即便美军要从大西洋抽调战舰,也至少应该在大西洋保留两艘快速战列舰,而且最好是战斗力更加强大的快速战列舰,即将在一九四四年初服役的两艘“依阿华”级战列舰。
显然,英国皇家海军的这个要求非常过分。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八章 雪中送炭
原创对于英国皇家海军提出的要求,美国海军没有全部答应。╱оΟ
十一月底,英国海军部长金上将借前往英国视察部队情况,与英国海军大臣详细探讨了大西洋战场上的情况。在这个时候,英国海军大臣当面提出,希望无论在任何情况下,美国海军至少应该在大西洋上保留两艘快战列舰,而且最好是能够全面压倒“腓特烈三世”级的新式战列舰。
如果以“腓特烈三世”级为对手,英国海军大臣的要求并不过分。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腓特烈三世”级是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在建造了“俾斯麦”级之后,针对“俾斯麦”级存在的缺陷而进行改进设计的一种战列舰,在本质上与“俾斯麦”级没有太大的差别,算不上新式战列舰,但是从战斗力上讲,“腓特烈三世”比“俾斯麦”级了很大幅度的提高。
前面提到,在最初的时候,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希望为“腓特烈三世”级配备口径在十六英寸以上的主炮,而且当时克虏伯公司也在进行相关方面的研制工作,但是到“腓特烈三世”级完成设计的时候,克虏伯公司没有完成四百零六毫米舰炮的设计工作,更别说进行正式生产了。至于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更想获得的四百四十毫米舰炮,连完整的设计图纸都还有呢。
受此影响,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不得不退而求其次,选择了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的三百八十毫米舰炮。这种代号C34的舰炮已经用在了“俾斯麦”级战列舰上,实战证明其威力已经足够应付现有威胁了。
只是。“腓特烈三世”级没有采用“俾斯麦”级的火力配制。
当时,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依然希望有朝一日,能够为“腓特烈三世”级换上口径更大的主炮。
受此影响。“腓特烈三世”级的主炮火力空前强大,在前后共安装了四座三联装炮塔。
这是个什么概念?
“俾斯麦”级只有八门主炮,而“腓特烈三世”级达到了十二门,比“俾斯麦”级高出了百分之五十,比“乔治五世”级多了两门,比美国海军的快战列舰多了三门。如果以弹药投掷能力计算,“腓特烈三世”级过了当时所有的快战列舰,绝对称得上是世界上火力最强大的战舰
当然,由此也导致“腓特烈三世”级的排水量十分巨大。
与“俾斯麦”级相比。“腓特烈三世”级的排水量增加了百分之三十左右,标准排水量高达五万三千吨、满载排水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六万四千吨,不但过了当时美英的所有战列舰,比“依阿华”级还要高出一大截。在建成的战舰中,“腓特烈三世”级是最大的,而把未建成的算上。也只仅次于“大和”级。
巨大的排水量,除了用来增强火力。还用来增强防护与提高度。
当时,英国皇家海军掌握的情报是,“腓特烈三世”级采用了倾斜设置的主装甲带。而且厚度高达三百五十毫米,比“依阿华”级厚了百分之十五,因为有更好的外形,实际防护效果提高了百分之二十以上。此外,“腓特烈三世”级总共有三层水平装甲。总厚度在二百四十毫米以上,也远过当时的任何一艘快战列舰。更重要的是,“腓特烈三世”级采用了更好的抗沉设计标准,其装甲隔舱的厚度在二百二十毫米以上,主炮炮塔的正面装甲与司令塔装甲的厚度都在四百毫米左右。
可以说,英国皇家海军任何一艘战列舰上的主炮都难以对付“腓特烈三世”级。
当时,能在火力上与“腓特烈三世”级抗衡,而且能够打穿其装甲的,也就只有配备了最新式的十六英寸主炮的“依阿华”级,而且还得使用新式穿甲弹,“北卡罗来纳”级与“南达科他”级的主炮因为无法使用新式穿甲弹,即便口径也为十六英寸,在对付“腓特烈三世”级的时候都相当吃力。
至于航,英国皇家海军获得的情报是不低于三十节。
当然,这只是保守估计。“腓特烈三世”级的主机推进功率高达十八万马力,加上采用四座炮塔拉长了舰体,有着良好的流体动力性,因此其实际最高航很有可能在三十一节以上。
只不过,这根本不重要。
重要的是,“腓特烈三世”级的综合战斗力肯定压倒了当时美英的所有快战列舰。
说得严重一些,即便是“依阿华”级,也不见得能与“腓特烈三世”级抗衡,因为“依阿华”级的最大问题就是防护较为薄弱,不然在战后也不会有人认为“依阿华”级根本不是快战列舰,而是世界上最大的战列巡洋舰。真正能与“腓特烈三世”抗衡的,只有被英国皇家海军取消掉了的“狮”级、以及美国海军还没有决定是否建造的“蒙大拿”级,只是这两种战列舰都不可能在一九四四年服役。事实上,直到战争结束,“蒙大拿”级都停留在设计图纸上。
当时,只有“依阿华”级勉强具备与“腓特烈三世”级抗衡的能力。
主要就是,“依阿华”级配备的是MK7型五十倍径十六英寸舰炮,而且其药室是按照使用新式穿甲弹设计的。在射美军研制的新式穿甲弹的时候,MK7型要比使用在“北卡罗来纳”级与“南达科他”级上的MK6型强百分之三十以上,具备在通常交战距离内打穿“腓特烈三世”级主要部位装甲的能力。如果换成了其他战列舰,根本不可能对“腓特烈三世”级构成致命威胁。
问题是,两艘“腓特烈三世”级就能改变北海的局面吗?
要知道,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就只有这两艘快战列舰了,而能够与之配合作战的仅仅是两艘“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
不可否认,“腓特烈三世”级非常强大,但是数量太少了。
更重要的是,英国皇家海军先要考虑的不是来自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的威胁,而是意大利海军。
显然,对付“维托里奥维内托”级战列舰,根本用不了“依阿华”级。
此外,即便本土舰队去拦截意大利舰队,也不大可能受到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的威胁。
主要就是,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要在这个时候采取行动,而且收到效果,就必须让公海舰队冒险穿过英吉利海峡。显然这是不大可能的事情,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根本无法承受这么巨大的风险。
据此,美国海军部长明确提出,“依阿华”级肯定不会留在大西洋上。
当然,美军也不会丢下英国皇家海军,毕竟来自意大利海军的威胁已经迫在眉睫,因此美军将在大西洋上保留两艘快战列舰,只不过是两艘“北卡罗来纳”级,用其协助英国皇家海军作战。
如果只是对付意大利舰队,两艘“北卡罗来纳”级与四艘“乔治五世”级就足够了。
问题是,在对付了意大利舰队之后,谁也不能保证不会再次与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的公海舰队决战。
显然,“北卡罗来纳”级并不是合适的战舰。
要知道,当时美国海军并没有对两艘“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做大改,而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肯定从中国获得了新式穿甲弹。也就是说,再次交战的话,“北卡罗来纳”级不见得打得过“沙恩霍斯特”级。
当时,英国皇家海军已经获得了确切情报。在十月底的时候,中国海军就通过海运把一批弹药物资送到了埃及的红海港口,然后通过陆路送往亚历山大港,在十一月中旬,这批弹药物资就经意大利送到了德意志第二帝国。在这批弹药中,主要就是难以通过陆路进行长途运输的大口径炮弹。
显然,这里面肯定有二百八十毫米与三百八十毫米新式穿甲弹。
这样一来,两艘“沙恩霍斯特”级的战斗力将明显增强,甚至具备了与快战列舰直接抗衡的能力。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美英双方都让了一步,即英国皇家海军不再要求美国海军把两艘“依阿华”级留在大西洋,而美国海军则表示将留下两艘“南达科他”级,并且在必要的时候再增派两艘战列舰。
正是如此,在十一月底,美国海军就决定把已有的四艘快战列舰派往太平洋。
在确定两艘“依阿华”级快战列舰,以及两艘“阿拉斯加”级大型巡洋舰均能在一九四四年初服役之后,美国海军做了调整,决定把八艘主力舰编在一起,在一九四四年初再派往太平洋。
对太平洋舰队来说,这无疑是雪中送炭的天大好事。
虽然当时,太平洋舰队最需要的不是快战列舰,而是舰队航母,因为能够夺取制海权的只有舰队航母,但是对于严重缺乏大型战舰的太平洋舰队来说,特别是在必须守卫夏威夷群岛的情况下,快战列舰也有极大的价值。说白了,即便快战列舰无法从中国海军手里夺回制海权,也能在岸基航空兵的配合下阻止中国海军攻打夏威夷群岛,从而争取到足够多的时间。
当然,关键是如何使用这些主力舰。(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九章 灰心绝望
当时,尼米兹没有打算把即将到来的战列舰交给斯普鲁恩斯…
虽然斯普鲁恩斯已经用行动证明,他是美国海军中最出色的舰队指挥官,但是在过去的两年多里,斯普鲁恩斯从来没有指挥过主力舰,其才华主要体现在航空作战方面,没有人清楚他是否是一名合适的主力舰舰队指挥官。
所幸的是,在美国海军中,并不缺乏这方面的人才。
十二月中旬,第72舰队的指挥官莱特少将就来到了珍珠港,而此时的第72舰队还仅仅存在于行政文件中呢。
来到太平洋舰队司令部,莱特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向尼米兹提出,第72舰队的主要价值不是去跟中国舰队争夺制海权,而是协助其他部队守卫夏威夷群岛中的关键岛屿,遏制中国海军的进攻势头。
显然,这正对尼米兹的胃口。
要知道,以当时的情况,任何与反击有关的言论都是没有意义的,甚至是有害的。美国海军能做的,就是脚踏实地,充分认清现实情况,踏踏实实的打好每一仗,用夏威夷群岛来阻挡中国海军。
当然,这也正是斯普鲁恩斯一直坚持的主张。
问题是,斯普鲁恩斯并没有因此而感到开心,因为他已经意识到,莱特不但对他本人构成了威胁,还对他指挥的第71舰队构成了威胁。要知道,莱特表现得如此抢眼。摆明就是要引起尼米兹的注意。
当然。斯普鲁恩斯并不是在争风吃醋。
斯普鲁恩斯担心的是,莱特设法引起尼米兹注意的意图。
显然,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早在莱特到来之前,斯普鲁恩斯就判断出,中国海军肯定会攻打中途岛,而且获取的情报也证明了他的判断没有错。虽然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中国海军按兵不动,部署在关岛阿拉普港的第三舰队也没有得到增强,但是这并不表示中国海军已经放弃了中途岛,只是暂时没有能力攻打中途岛而已。
显然。中国海军会在完成了印度洋的作战任务之后攻打中途岛。
到时候,中国海军最少都会投入六艘舰队航母。至于小型航母,肯定在八艘以,此外还会动用其他大型战舰。
在此情况下。太平洋舰队根本没有机会夺得制海权。!。
甚至可以说,就算第一批四艘“埃塞克斯”级在一九四四年初服役,太平洋舰队也不见得能够击败中国舰队。
显然,斯普鲁恩斯与尼米兹也不指望能够夺取制海权。
正是如此,斯普鲁恩斯早就提出,守卫夏威夷群岛的关键是舰队与岸基航空兵能否有效配合。也就是说,舰队只能在岸基航空兵的掩护下活动,其主要任务不是夺取制海权,而是阻挠中国海军攻打中途岛。
这样一来,第71舰队就显得无关紧要了。
八艘小型航母。最多只能搭载两百多架舰载机,而且还无法搭载性能出色的F4战斗机,只能搭载F6F。当时,莱桑岛的机场已经完成了扩建工作,最多能够容纳近三百架战术飞机。因为F4无法舰,所以当时太平洋舰队获得的F4都部署在机场,而且主要就部署在莱桑岛。
显然,莱桑岛的岸基航空兵拥有更强的战斗力。
要知道,F4在不携带副油箱的情况下,航程都超过了两千公里。如果搭载一具副油箱的话,则超过了二千五百公里。也就是说,F4从莱桑岛起飞,能够飞到中途岛西面大约五百公里处。如果搭载副油箱,而且把巡逻半径缩小到三百公里。则能够执行一个小时的巡逻任务。如果仅仅前往中途岛执行防空任务,则能够在不搭载副油箱的情况下战斗一个小时。在搭载副油箱的时候还能战斗一个半小时。
可以说,F4的航程,已经不比远程战斗机差了。
如此一来,完全可以用部署在莱桑岛的战斗机去掩护中途岛,根本用不着动用舰载战斗机。
要知道,F6F的最大航程还不到一千八百公里,如果战场在六百公里外,其战斗时间还不到半个小时。
由此可见,第71舰队在守卫中途岛的战斗中,实际没有太大的价值。
当然,这不仅仅与战斗机的性能有关,还与另外一个因素有关,即第71舰队的八艘小型航母都无法搭载新式俯冲轰炸机。
说白了,第71舰队的攻击能力非常有限。
如此一来,就算获得了有利机会,第71舰队也未必能够击败中国舰队,更谈不从中国舰队手里夺回制海权。
要不然,尼米兹与斯普鲁恩斯也不会如此消极。
在第72舰队组建之前,第71舰队无论如何都是太平洋舰队的骨干,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与地位。
随着第72舰队出现,第71舰队的地位受到了影响。
当时,斯普鲁恩斯已经想到,很有可能出现一种对他、以及对第71舰队极为不利的情况。
这就是,为了守卫中途岛,尼米兹很有可能牺牲掉第71舰队。
道理很简单,如果让第72舰队单打独斗,同样没有可能击败中国舰队,甚至无法阻止中国军队登陆中途岛。但是,只要给予有效的配合,就算第72舰队不能扭转乾坤,也有能力阻止中国军队登陆中途岛。这就是,只要让第72舰队杀入登陆场,就能在两个小时之内解决掉聚集在一起的登陆舰艇与运输船只,让中国海军失去登陆中途岛的能力,也就不可能攻打中途岛。
关键就是,如何让第72舰队杀入登陆场。
显然,需要一支配合力量,而且不是岸基航空兵,因为岸基航空兵只能为第72舰队提供空中掩护,甚至起不到作用。原因很简单,第72舰队肯定在夜间作战,而岸基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