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道果- 第1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待日头西沉。赵轴见天色不早,才告辞离开。

送走了赵轴,邱言回来时,见到刘怀靠在正堂门前。抽着旱烟、哼着小曲,一副欢快模样,整个人散发出欢愉的情绪波动。

“舅父今日倒是开心。”邱言便上前交谈。

“言儿你有出息。舅父当然开心。那赵轴赵公子,是咱剑南道有名的大闲,文道翘楚,却上门拜访,与你相谈甚欢,可不就是戏里的往来有鸿儒么?我赵怀辛苦一生,做的是卑业,没想到老了老了,家里却如书香门第一般,岂能不乐?”

话落,他又抽了口烟,满脸欣慰。

邱言心里生出暖意,二人说了几句,刘怀又想起一事,道:“对了,你去看看小云儿的功课,莫耽误了他的学业。”刘怀口中的小云儿,便是郑重森之子郑云。

邱言将郑云领回来后,只说是故人之子,拜自己为师,并未提及年龄,所以刘怀只当是普通孩童,格外疼爱。

提起郑云,邱言顺势就道:“舅父说的是,不过,有件事要先告诉舅父,过两日我要送云儿去青昌,交给他的伯父照看。”

这件事情,刘怀也是知道的,但现在却有些舍不得,忍不住就道:“人伦天理,自然要送,但小云儿现在还要做学问,是不是先缓一缓?”

邱言则道:“做学问首重基础,我已写了几篇学帖,让云儿拿回去静心研读,日后才好学高深的东西。再过几日,我就要整理行装,北上进学,来年参加会试,让云儿留在这反而不便,舅父若是想念云儿,日后可以让人带来重聚。”

“科举是大事,确实缓不得,”刘怀听到这里,只好点头,“你说的是正理,理该如此。”

见刘怀有些疲态,邱言便上前一步,扶着刘怀回屋。

而后,门外突然传来敲门声,门开之后,就见张钰、刘框两人站在外面,手上更是大包小包的拎着东西,脸上挂着谦卑、讨好的笑容。

………………

同一时间,从刘家宅子离开的赵轴,径直回了下榻的客栈。

他一进房间,迎面就走来一人,开口就问:“那邱生的学识如何?”

“学识上佳,”赵轴点点头,由衷夸赞,“我与他闲聊时,不着痕迹的扩大话题,但此人却都能一一回应,博闻强记,有些见解更是独到,让我有不少收获,若能收入书院,打磨一番,日后成就不可限量!”

“果真如此!”那人听了,反而露出焦急之色,“那就不能拖了,我刚刚得了消息,说那邱生今日遇见了甄知佐!”

“理宗甄知佐?”赵轴闻言色变,“他不是回来省亲么?怎么会来远宁?又如何与邱言碰上的,莫非是……”

“不错,此人定是有了收邱言入理宗的念头。”那人点点头。

赵轴眉头一皱,当机立断:“既然如此,那事不宜迟,我这就修书一封,让书院派人来正式游说邱言,争得先机!”

ps:感谢“不惊不挠”的打赏!


第二百三十三章性命文武

青昌,郑家。

此时,已是赵轴拜访后的第三天,邱言在那天后,便开始收拾行囊,和刘怀等人交代好了事情,随后便带着小郑云一路南下。

一路上小郑云的话不多,总是捧着本书默读,就算到了郑家之后也不例外。

“邱老爷,真是麻烦您了,大老远的送来。”

郑重森的堂哥郑杰是个个头不高的中年人,五官普通,见到邱言、搞清楚来意之后,显得有些畏畏缩缩的,连大声说话都不敢。

他是在县衙当差的捕快,消息灵通,知道邱言在剑南道的名声如日中天,更拿下了乡试解元。

但凡举人,就已能被称为老爷了,何况解元?

邱言见对方这个样子,便道:“郑大哥你不必这般客气,我与郑兄情同手足,云儿更是我的侄儿,哪里能叫麻烦。”

两人说话的时候,郑家院子里,却是冒出了一个娇小身影,远远的站在门边,小心翼翼的打量着邱言和郑云,眼神灵动。

邱言立刻有所感应,抬眼看去,入目的是个小女孩,约莫五六岁,扎着两个羊角小辫,大大的眼睛、白白的面庞,注意到邱言的目之后,小女孩立刻缩在门后,过了几息才重新探出头来,显然很是怕生。

邱言朝小家伙微微一笑,引得对方又是一阵躲藏。

前面,郑杰搓了搓手,有些局促的道:“贱内已经烧了几道小菜,小人斗胆请邱老爷留下吃酒,您看……?”

邱言笑道:“都说了,郑大哥你不必如此客气,你是郑兄的兄长,就是我的兄长,不必称呼老爷。太过见外,叫我慎之就行了。其实就算郑大哥你不说,我也是要叨扰一下的,毕竟还要交代一下云儿的功课。”邱言的这番话,运用上来一丝魂道手段,安抚郑杰心神。

“云儿真是好运,能拜邱老爷……慎之你为师。”郑杰看了自家侄子一眼,眼神复杂,口中刚说道“老爷”两个字,却被邱言的眼神镇住。赶紧改口。

二人说着,走进院子,小郑云紧随其后。

很快,郑杰和妻子,便招呼着邱言吃饭。

一桌子饭菜很是丰盛,有菜有肉,还摆着半壶酒,席间邱言与郑杰交谈,说了一些小郑云日后读书要注意的地方。那郑杰都一一记下。

酒过三巡,那个原本躲着偷窥的小姑娘也跑了过来,流着口水的看着桌上饭菜。

“这是我的女儿,名唤丫娘。还没有大号。”郑杰宠溺的摸了摸小女孩的头,对邱言介绍起来,“来,丫娘。叫世叔。”

小女孩怯怯的叫了一句,声音细如蚊呐。

“是个有福之人。”邱言细细打量了水灵灵的丫娘一眼,由衷赞道。

如今的邱言。三魂半步融合,再加上三日前心生感悟,全身劲力通透,感知大涨,已能在白日里直接运用魂道手段,去感知他人的大概运势。

这边,两个大人说着,那边,丫娘却是一脸好奇的看着默然不语的小郑云,开口说着话,但郑云却有些爱理不理,不过等这一顿饭吃完,两个孩子倒也熟络了不少。

饭后,邱言将郑云叫过来,语重心长的嘱托着。

这些日子的相处,多少让郑云对邱言有了一丝依赖,虽然竭力掩饰,依旧能看出些许不舍,但他也知道邱言外出求学是正事,所以并不多说。

“云儿,好生在这里呆着,不要忘了每日温习功课,好好练字,我会时常派人来取你的功课,拿回去检验,不可懈怠。”

“云儿明白。”

看着小郑云乖巧、懂事的样子,便是邱言也忍不住心生爱怜,摸了摸对方的脑袋,笑道:“你刘爷爷有时想你,会派人接你回去住几天,若是受了委屈,就都说与刘爷爷听,知道了么?”

小郑云点点头。

交代了几句,邱言就告辞离开,郑杰一脸笑容的送出去好远,对他来说,邱言今日上门拜访,还在自家喝酒吃菜,这就是个不小的事情,传扬出去,能帮他在衙门里提高地位,心中当然欢喜。

郑家门边,郑云站在门前,孤零零的看着邱言远去的背影,情绪略显低沉,这时候,他的小手突然被人碰了一下,一转头,就看到了丫娘的灿烂笑脸。

………………

离了郑家,邱言便一路回到了自家宅子。

邱言离开这老宅也有些时日了,但院内院外干净整洁,显然是时常有人打扫——邱言在离开的时候,就找了人过来暂住,顺便帮着打扫。

此时,那人见邱言回来,赶紧上前行礼,口称老爷。

如今,邱言得了解元的消息,早就在剑南道流传开来了,作为他的家乡,青昌县甚至还庆祝了一番,邻里街坊都知晓了这个消息,都道邱言是文曲星下凡。

“张叔,这阵子麻烦你了。”

与那人说了几句,邱言就回到书房,整理了书架上的书籍,接着来到屋中角落,将一块砖头移开,从里面拿出了一颗通红珠子。

这颗珠子,通体晶莹,内里光影流转,看似平常,但被邱言握在手里,用指甲微微划动,立刻传出澎湃的气血波动,引得他浑身血气翻腾,头上腾腾的冒出白烟!

来来回回、仔仔细细的观察了几眼,又用感知,甚至魂儿半出窍,去试着捕捉珠中气息,过了好久,邱言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不错,这颗血珠已被神力彻底炼化、凝聚,里面的气息全部内敛,不会透露出来,带在身上不用担心会召来不必要的麻烦。”

话落,他从怀中拿出一枚玉佩。

这枚玉佩材质普通,是邱言在远宁府买的,佩上有孔,稍微用力,就将那颗红珠子“啪”的一声,镶在上面。

顿时,玉佩泛红。晶莹剔透,被邱言悬在腰间。

这一颗看似普通的红珠子,可不简单,来历不凡,乃是那妖王施间慧魂飞魄散时,被诸多冤念拉扯、撕咬,最后凝结而成!等于是一颗铸丹境大妖的妖丹!

先前被神灵本尊带走,日夜炼化,随后差妖送到书房,隐藏起来。留给分身。

施间慧此妖的虚实,邱言在与其交手之后,也已经猜出了大概。

这个妖王当初修行,凝了妖丹,甚至练出真元,但很可能受了重创,境界跌落,勉强保存了部分真元,然后便去转世。可又将前世妖身留了下来。

转世后,受胎中迷影响,人身和妖身有了隔阂,所以她就将妖丹、真元渡给了人身。缓缓蕴养,想要有朝一日尽复旧观。

“我与妖王交手时,她表现出的是铸丹二层,虚丹的修为。却可运用真元,想来是前世遗留,如今真元与妖丹被练成一珠。又被神力凝练、转化,带在身上,好处无穷,能加快武道修行!我眼下正需要提升武道,让文武平衡,好建立道心拳意……”

想着想着,邱言坐了下来。

“我在剑南道待不了多久了,要提升名望,加速神道晋升,单靠一道远远不够,在剑南道名声再响,传出去也往往不被人承认,事倍功半,终究是要走出去,接触到士林上层圈子,嗯,今日不如整理一下思路……”

想到这里,他在桌上铺开纸,研磨拿笔,沉吟了一下,抬手在纸上写下了两个字——

性、命。

“性”字飘渺、灵动、多变,一如念头。

“命”字沉凝、饱满、方正,好似骨血。

又想了一会儿,邱言再次落笔,写下两字。

在“性”的下面又写了个“文”,顿时文思涌动;

在“命”的下面则写了个“武”,登时气血充盈。

文武隐隐相合,但却还有隔阂,似在逻辑上并未统一。

邱言摇摇头,闭上眼睛,凝神细思,心底记忆流转,前世和今生的记忆如潮水般呼啸,随后一点灵光从中飞出!

他猛地睁开眼睛,笔尖一动,又写下两个字!

“文”下为“知”,流露出一股探究、了解、领悟的意境;

“武”下为“行”,散发出一股实践、尝试、把握的意境!

轰!

知行二字一成,邱言的感知轰然一震,那通透全身的劲力竟是向内渗透,心内通明,感知飘动而升,宛如魂儿出窍!

额头上,一道细细纹路渐渐浮现!

“嗯?”院外,响起两声惊咦!

………………

与此同时,剑南道西北大城,兴元府,泉佑书院。

赵秉承和另外一名老者,端坐室中,看着面前的几幅字,默然不语。

过了几息时间,赵秉承叹息一声,满脸苦涩的道:“事到如今,只能先用这些外来之文了。”

另外一人也叹了口气,无奈的道:“谁曾想到,咱们泉佑书院会落到如今这步田地,门下弟子,竟写不出一篇能供奉给圣贤堂的文章。”

赵秉承摇头苦笑:“我这次外游,以圣贤手稿为引,收罗了这几篇经文、诗赋,就是为了防止此事发生,事不宜迟,期限将至,这便过去吧,若还不行,只能求助其他书院了。”

“若真个求助,泉佑的名声就全毁了,现在正是争夺儒家正统的关键时刻,此事一出,万事休矣!”

两人说着,将几篇文章整理、拿起,向外走去。

在这几篇文里,赫然有邱言当初在武信城写下的那首《悯农》!

ps:感谢“orisun”、“qlizhipeng12”投出的月票!

感谢“taishang0”、“火山1889”的打赏!


第二百三十四章圣贤堂

泉佑书院,地处兴元府。

这座书院有着悠久历史,相传是祖龙一统时建立,建立者曾先后向三位圣贤求学,立下宏愿。

百多年前,泉佑也曾有过执掌儒家正统的时期,但如今却已没落。

不过,即便没落,依旧没人敢于轻视,原因就在于这座书院建有圣贤堂。

有圣贤堂,就是儒家正宗,有自己的道,有自己的学说。

泉佑书院的圣贤堂,建在院后山上,沿石阶一路向上,过棂星门,绕泮池,走大成门,入大成殿,周围亦建有明伦堂、尊经阁等,一如府学,但论规模远远胜过,更有文思气缠绕,人一来到,就感心思沉凝、念头纯净。

赵秉承与那老者高冠博带,带着几篇文章,一路走上来,后面跟着一众学生,个个面容肃穆,神态恭谨。

入了大成殿,诸学子分成几排,两老上前,朝神案上的三座泥塑圣贤像上香祭拜。

随后,两人深吸一口气,面容严肃,紧绷心弦,平心静气。

过了几息,赵秉承方才上前,将手中几篇文章,放在案上盒内,另外一个老者,同样如此作为。

做完这些,两人立于神案之前,不言不语,只是瞪着眼睛,看着那盒里的文章。

一时间,整座大殿,气氛凝重。

诸多学子,收摄呼吸,不敢发出半点声响,连大气都不敢喘,静静等待。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名老人的表情慢慢有了变化,从一开始的紧张、患得患失,到后来的焦急,随后慢慢平静,但眼中却流露出失望之色。面色灰暗。

“莫非,真的要向外求助?如此一来,我泉佑书院,我蜀学一脉,岂不是……”

两个老者心中黯然,口上叹息。

赵秉承摇摇头,就要上前将盒子里的文章拿出,没想到脚下刚动,整个大殿就轰然一震!

“嗯?”

这一震来的突然,但在场诸人却没人感到惊讶。反而纷纷露出喜色,那赵秉承亦停下脚步,目光一转,视线落在盒上。

同一时间,在场诸人的目光,都聚焦此处!

接着,就见那盒中的一篇文章悬浮起来,纸上光影重重,一枚一枚的文字从中飘出。在半空徘徊!

“是高靖的《论民》!”

见到那一枚枚凌空之字,赵秉承一眼就将之认出,脸上露出笑容。

旁边的老者亦面露微笑:“不愧我兴元府才子,一篇书论。让圣贤意志认可,有了反应!”但旋即收敛,摇头叹息,“可惜。此人已入德学……”

赵秉承也露出惋惜之色,但还是劝慰道:“张兄不必为此烦恼,且先度过眼前难关。你我还是先引导圣贤教诲吧。”

那老人点点头:“说的不错,不过,由此也可看出,你这次外出,碰到的几名后起之秀里,当以高靖为尊,可惜这次剑南乡试,没有拿到解元。”

在二人对话间,那三座泥塑圣贤像齐齐一动,随后有经义、奥理流淌出来,非字非音,而是种纯粹感悟,直达人心,同时辐射四方,有四散飞出的趋势。

赵秉承与老人见状,分别凝神,口中念着圣贤文章,那纯粹感悟便被牵引,在大成殿中徘徊、聚散,萦绕不去!

二老身后的诸多学子,显是早有准备,感受着那一丝一丝的感悟,都跪坐下来,有的堵耳,有的闭目,各自凝神静思,要驱散心中杂念。

不同的是,有的人很快便坐定,心中通明,将萦绕殿中的感悟收入心中,心底因而浮现出与民有关的灵光;但也有的学子,心中焦急,急切入定,反而难以成功,急的抓耳挠腮……

这股感悟来的突然,去的也快,只持续了不到十息时间,就彻底消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