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范种说,中央军也曾向德国人购买过两艘这种潜艇,只是孟享后世不曾耳闻,可能二战时候,德国人直接就征用了。算算时间,也差不多了。
“不错,近距离观察果然很威武啊去深海处试一试”孟享里外都转了一圈道。
龙五领命带着二十四个克隆水手兵开始了忙碌。普通水手只需要一天的培训,有几个龙战士甚至不需要培训,也能够在实践中掌握一些基本技能,成为合格的水手。
“只是太小了点里边也太狭窄了如果不行,咱们就多花点钱,造一艘最先进的,反正在海底下,也不怕人看见。”孟享虽然心里这么想,但却知道要想建造还没有出现的那些先进武器,就只能有半价的优惠了。一艘潜艇打折后还有数百万,实在不是孟享此时能玩得起的。稍便宜些的2b型潜艇有了八分之一的优惠价格,孟享还能拿出两三艘来锻炼队伍,再多了此时也负担不起啊
“开了分基地,一定要多建造几个船厂,多开几个矿场,好多赚点钱。”孟享想着已经在不断南下的罗马号,不禁又是展开了一阵浮想。
一个个的充气浮筏被固定在潜艇上,当船坞充满了水后,浮了半个身躯的潜艇,已经可以被鱼雷艇拖拽着驶过一些比较浅的海域了。
“普通人就是聪明啊这种法子,让克隆兵们是绝对想不出来的。那个曹翰,是不是曹冲的后代啊。他老祖宗知道秤大象,他也一下子就想到利用浮力上去了”看到这些,孟享不由感叹道。
这两个曾让他为难了几天的问题,在他变换了一下形式,交给唐药师和参谋部的那些人来处理后,没多久就都顺利解决了。这让他不由不感叹。没有感叹自己与他人智力的差距,而是大叹普通人和克隆兵的差距。克隆兵只需要一天的灌输就出军营了,没有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经验积累,到底还是底子薄啊
“学校我们还是需要大量的专业学校,来培养自己的人才。只有经过十几年的专业学习和研究的沉淀,才能架构起完整的科研体系,不断创新,仅仅靠着克隆兵是不行的”
第182章 人口登记
第182章人口登记
“鬼子又增兵了。”孟享拿着这个情报,不断地在地图上搜索着,他现在正在慢慢的学着军事指挥。
“这里,华中派遣军的第第五师团下挪,到了诸城;第一军又把16师团调了回来,他们的行进方向是济南。这两个师团也归入了第二军,第一军。他们这是搞什么?进攻还是南下?”孟享被一大堆的编制的不断调动给搞糊涂了,琢磨了半天后,始终不敢确定自己的判断。
“鬼子这是要干什么?”在指挥部中,茅十八的替代作用又发挥了。
“他们这是准备要南下”范种一下子就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对此,孟享虽然也猜测过,但却不敢确定。
“鬼子一下子增兵了那么多,为什么他们不会来攻打我们?”茅十八又成了好奇宝宝,继续追问道。
“整个二月份,他们是不会来了”范种显得很自信,54军经过了半个月的编练后,此时即使面对三个师团的一起围攻,他相信也能守住。
“从日本人很多的布置中,已经看出了,日本人打算用粮食来拖死我们。唐先生的拖延之策已经有了效果了。”范种看了一眼坐在那里慢慢喝茶的唐药师,“这三天,通过四面一共过来了六万多难民,老弱妇孺居多。他们已经开始用这个方法来让我们的经济崩溃了,应该没有必要再多此一举。即使他们来,我们也不怕。我想他们现在最需要的只是控制周边的粮食,再严密封锁我们的对外联系,并时刻防备我们的反击。最关键的是淮河那里,日军13师团进攻受阻,一直和21和31集团军对峙在淮河沿岸。新成立的华中派遣军的新司令官烟俊六沉不住气了,昨天把第九师团也派了过去。华北方面军也需要有所表示了。”
他说到这里,看了看正听得出神的孟享,和慢悠悠喝茶的唐药师,又重新说道:“我们需要做的只是等下去。老兵正在康复归队,新兵训练最好再需要一个月的磨合。若是我们能顺利等到4月份,至少有八万可用之兵,即使日军有3个师团南下后,配合中央军,我们也有把握把他们一起聚歼。”
“不行,不能等到4月份”孟享率先摇头道,他模糊的记得台儿庄战役是3月份的,那时候大战一起,由不得先锋军置身事外了,不确定性因素太多,必须要提前考虑。即使有了先锋军对他们的军火交易和支持,或许这一次台儿庄甚至徐州会战是另一种局面。但历史的走势已经紊乱,他必须要提前考虑周全。
“我知道,等到4月份有些不现实,粮食问题就必须我们提前解决。”范种对这种计策佩服的同时,也是对孟享一再强调的粮食没问题的保证有些担心。根据地上涌过来的难民可是越来越多,虽然现在只过来六万,但昨天一天却就来了三万多人。每天的人数都是加速增长的,如此,粮食够吗?
“过了铁路,就是先锋军的地盘了”牟平阳举起袖子擦了擦汗,高兴的回头对坐在独轮车上的老娘说道,“到了那里,咱们就不愁吃穿了”
车旁他的妻子刘桂英扶了扶车上正在打盹的儿子,不由担心的问道:“真有管吃穿的事情?”
牟平阳犹豫了一下,又笑道:“别人都说那里保证了不让饿死一个人,开了几百个不要钱的粥铺,又不是一个人说的,那还有假?李大叔去了一趟没几天,又跑了回来,把全家都接了过去,这个总不该有假吧”他心里也有些打鼓,但不多的粮食都被鬼子抢去了,没了粮食,熬不到夏粮下来,反正家里因为给他老娘治病,也没有地了,过去看一下也没有什么坏处。
“那里他们就是说的那个地方,没有鬼子注意,只有伪军。只要不带东西过去,很好说话”牟平阳高兴的指了指前方。
孙启仁打量了眼前的这一户,看了半天也感觉没了多少油水,就把手中的十个铜子收了起来,挥挥手放行了。上边已经有了指示,只要不是夹带东西,一律放行。三天以来,留下的东西倒是不少,但一个个都是穷鬼。
“谢谢长官,谢谢长官”牟平阳一连串的谢着,一边背起老娘,带着妻子赶紧离开了。独轮车被扣住了,幸好人都没事。
津浦铁路沿线三百米都没有人活动,让牟平阳有些心慌。
“干什么的?”走了一里路,前边突然有人喝问道。
牟平阳赶紧放下老娘,独自一人上前,曲腰喊道:“逃难过来的。”
早就注意到了的赵铁蛋,从一处掩体中走了出来,这两三天,过来的人太多了。
“过来登记一下吧”赵铁蛋一招手,转身就走。
“长官”牟平阳急忙跟了上去,凑到了跟前。他看着赵铁蛋身上的军服,虽然有些畏惧,但他还是怯生生的问道:“这里真管饭?保证饿不死人?”
赵铁蛋闻听也是一阵苦笑。这几天过来的人都这么问。
前几天,对于鬼子提前的流言攻击,孟享前两天郑重做出了,保证不让先锋军的地盘上饿死人的许诺。日本人立即就调转了风向,开始在周围帮着大肆宣传,夸张先锋军地盘上的这个承诺,这使得周围很多贫困户纷纷逃难到了这里来觅食。
山东一直就是人多地少,加上土地占有极不合理,造成很多人生活极端贫困。日寇入侵战乱迭起,以及各地灾害不断,又使得难民增多。每年都是几十万人跑去东北等地闯荡。但先锋军做出了饿不死人的承诺后,又在鬼子刻意的推动下,让很多人都选择了到先锋军这里,毕竟这里是更近的乡土。
“哦是保证饿不死但只能保证饿不死,想要吃饱,就要出力气有工作才有饱饭吃。”赵铁蛋最近随着军队中的指导员学了不少的东西,不仅认字多了,说话也能模仿指导员的口气了。
“真要饿不死人就行”牟平阳也不在意,只要熬过了这一阵,凭着自己一把子力气,还是能混碗饭吃的。
“过来登记吧”赵铁蛋指了指前边的一张桌子。后边两个学生兵正在给一位老汉登记。
“姓名?”
“张长工。”老汉堆笑道。
“哪个字?”田玉书停住笔杆,抬头问道。
“俺也不知道俺不认字”老汉耷拉下眉脚道,“俺是弓长张,在俺们村里张举人家干了四十多年的长工,于是人家都叫俺张长工。今年鬼子来了,张举人就全家跑了,留下了俺没地方去,就领着俺这个孙女一起出来了。俺种地特别好,留下俺吧”
他看了看自己孙女身上披着的棉大衣,不禁心里感概万千,坚定下了留下来的念头。
当时,赵铁蛋看着那个**岁小姑娘穿着一件单衣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时,就把自己的棉大衣给她披上了。其实不用他给,不久后,张老汉和那个小姑娘也可以每人申请一件棉衣。为了防止冻死人的现象,先锋军规定了,地盘上的每个人都是可以申请一件棉衣的。
孟享新发现了基地的一个大*ug。虽然军服有数量限制的,但当损坏严重,提交给基地判断不能再次使用后,就可以交给基地回收,并可用双倍的价格来购买新军服。这就一下子解决了根据地冬衣不足的问题。
只要生产一件一战时期的厚实的棉衣,把它拆开,把棉花大面料等抽取一半,保留下回收给基地的至少一半的限制,就可以重新购买一件新的了。有了基地的打折优惠,一战时期的棉衣即使是双倍的价格购买,也是便宜之极。
而拆除下来棉花和面料就可以送到新建起的三个被服厂里,在大批的女工手中成为了一件件的新棉衣。
当然这个棉衣不是白送的,若是白送,即使再便宜,先锋军也要亏死。除了允许直接购买外,还可以赊买,但凡是登记完的人都可以申请赊买一件。虽然赊买的钱款可以在5年内不计任何利息,但却是要记录在档案中的。若是以后没有还账,到时候可就要计算利息了,而且还要把信誉不良的记录留下来。
此时说这些老百姓都不懂,但这种新棉衣赊买的价格很便宜,虽然不算很厚,但足以保障冻不死人了,而且面料不错,一时间广受根据地上的人们的欢迎。即使一些丰实人家也忍不住购买一两件,毕竟这种棉衣比市面上的同等的棉衣要实惠许多。
“张长工”田玉书点了点头,记下了这个名字。
“年龄?”
……
根据地上至少一个月内是没有什么大的战斗了,剩下的需要整合发展民生。规划布置成了重点。
为了保障管理,每个难民都是需要登记记录的,这也是孟享为了进一步开展户籍管理的一步。
后世的户籍管理和人口普查可是让孟享记忆深刻,虽然现在谈论这些都不是很成熟,但地盘上的家底莫不清楚,一些后续规划就容易出现偏差。最起码也得保障数据相差不大。之前韩复榘政府的记录也算中规中矩,但战乱一起,有的人跑了,有的人逃难过来,如此所有的数据都不准确了。最需要解决的是,查清地盘上的人数以及相关的人口结构。
人口统计的重要性,后世的人都知道。孟享凭借着自己的印象,把后世人口普查的内容根据现实的情况调整后,成了一张新的表格。这张详尽全面的新表格和相关制度让周白不由大为赞叹。
但是落实下去,却是很难。有家有业的人好记录,但那些逃难的流民却是很难统计。
孟享推出的饿不死人的承诺其中一个目的也是针对这个来的,他不怕粮食的短缺,对此他早有办法。他干脆就用免费的食物以及赊买的棉衣来借此吸引固定众多流民。到时候一个人一个号牌,凭借着也能大致摸出个数值来。
有了确切的记录,和划定的范围,至少流民中的乱子相对就少了一些。各个势力混进来想要搞小动作,也就困难了许多,后世华夏户籍身份证制度的强大作用,让孟享决定效仿一二,虽然其中有一些弊端,但此时根据地的稳定是第一位的。
凭借着先锋军现在的实力向外扩张也问题不大,但后方根据地不稳,使得孟享一直谨慎小心。若是后方出了问题,就牵扯到了主基地的安危了。
步步为营,这是针对基地最好的描述了。只要有分基地的不断推进,孟享相信自己收复失地不是问题。
“报告指挥官,5号基地车已经到达指定目的地”鼠二边说着,便递给了孟享一份急电。经过几天的跋涉,罗马号上的基地车顺利到达了。
“虽然现在根据地上没有大的战斗,但别处还是需要练练兵的”孟享心中不由想到了先锋军盘踞的其他两个地方。
“独立旅也该扩张一下了还有独立一团,怎么连续十来天一直没有消息?”
队
“那没有什么好怕的!”斯普鲁恩斯站在港口向众多海军士兵讲述道。
一个从海上传来的消息,快速的传遍了整个港口。
海上出现了海怪,横在美军舰队向澳洲邦巴拉登陆的方向,目前已经死了13个人了。
死人并不多,即使美国人再爱惜士兵的生命,但在前线作战,死个成百上千也正常。即使训练中一次事故死个十几人也是太一般了,但是死在海怪之手,而且很可能成为海怪的食物,恐怕连那可能的灵魂也不得安息的死法,让人从心底里觉得恐惧。
斯普鲁恩斯首先察觉到了这股风潮。
美国人整顿了大半天,准备接着日本人放开了海路要登陆澳洲了,却在临出行时,士气大落。很多士兵都在交头接耳,担心在海上出行的时候遇到海怪。即使有战舰跟随,海怪杀死人的几率极低,但对手不是人类,谁知道那海怪不会从碧幽幽的海水下把目标对准自己?
海怪不可怕,可怕的是那股人心底自己吓自己的恐惧感。
斯普鲁恩斯一边汇报尼米兹,一边直接走向士兵,趁着这股风潮还没有彻底卷起来的时候先行安抚。
“那不是海怪,它们只是来自深海的乌贼而已!”斯普鲁恩斯根据前方传回的消息,也摸索出了一些痕迹,把目标直指乌贼,猜测已经**不离十了。
“那么大的乌贼不就是海怪吗?”有士兵喊道,“而且那不是一只,前边传来已经发现了3只了。”
众人一阵喧哗。
“听说,其中一只海怪伸出爪子比护卫舰都要高,其中一艘护卫舰受到的攻击最惨,连舰长都被脱下海去了!”有人的声音大了些,周围又是一阵哄起。
“听说两艘战舰已经回港了!”……
“安静!即使有海怪又怎么样,我们有强大的战舰,有可以轰塌一座山的巨炮。我们不会惧怕任何的海怪,它们只会成为我们的晚餐!”港口之上人多嘴杂,局势很不容易控制,斯普鲁恩斯一见势头不妙。立即抛下了和一些士兵争辩海怪的问题,而是开始激发美国人的英雄主义。
这个时代的人类更加信任科学,而强大的美国人更是相信机器的力量。这个时候的人们也更喜欢用人类的力量去征服大自然。虽然出现海怪的消息在有人煽动下在美军中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只是一时的,随即就被美**队的自信心给抚平了。
孟享也从来没有指望派出的3只大王乌贼和章鱼能阻挡住美国舰队的进攻,要的就是让他们心中有所顾忌。
自从日本人的舰队让开了塔斯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