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苍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苍穹- 第1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须臾,诺亚的反坦克火箭筒终于开火了。这种步兵武器自身并不具备夜战瞄准辅助功能,因此,随行的布鲁尔能否充分利用红外夜视仪的观察作用协助其定位就非常重要了。

    在林恩充满期待的目光中,火箭弹在夜空中拖着明亮的尾焰斜穿街道,一炮中的

    “干得好”

    林恩低吼一声,迅即转过身朝布吕克那边作出“干掉第5辆坦克”的手势,然而他很快意识到自己在突击队训练营的同窗并没有像之前那样接收信息,甚至没有在瓦砾堆中看到此人的身影。林恩唯恐有失,连忙爬起身来朝“虎王”那边猫腰快跑,等他已经跑出了十几步,第一辆虎王再次开火。这个时候,他只好一边弯着腰向前跑,一边略显狼狈地回头观察——随即看到街道上有一个黑影闪起了爆炸的光亮,却不能确定它是否就是那唯一一辆仍有战斗力的T…34。好不容易冲到了第一辆虎王身前,照着布吕克的样敲了敲驾驶员舱盖,等到德军驾驶员打开舱盖探出头来,林恩喘着气大声说:“第五辆……你们应该打第五辆坦克还有,后来的那些苏军重型坦克躲在正前方大约300米的废墟地带,小心它们的炮弹可能有四辆约瑟夫。斯大林型”

    发动机沉闷的轰响声并没有影响驾驶员的听力,他随之用车内通讯线路向车长——也即这双车战术小组的指挥官,汇报了林恩所说的情况。考虑到接下来的战斗很有调整的必要,林恩没有离开,而是冒险等着车长的回话,在这期间,远处的苏军又射来几发炮弹,林恩却只是像躲避鞭炮一样侧身往虎王车身旁边挪了一点。片刻之后,驾驶员给了回话:“我们后撤一个街区,重新设伏”



………【第157章 这也是命数】………

    第157章这也是命数

    “撤退兄弟们,撤退”

    残破无边的废墟中,林恩大声招呼着身旁的士兵们,这些不尽是直接归属自己指挥的,但他的从容、他的镇定乃至他的洪亮声音,俨然成了这些德军战士寄予信任的指引。强敌当前,时不时有炮弹呼啸着落下,爆炸的声威乃至光亮都震人心魄,他们却没有一窝蜂地向后逃命,而是井然有序的j替退步、彼此掩护,尤其是背负方形蓄电池盒的夜战兵,当然不让地肩负起了断后的危险担。

    困境中的秩序,本该让任何一名指挥官都感到由衷的欣慰,然而长久以来,林恩喊得最多的恐怕就是“撤退”和“后退”。同样是指挥官,谁不愿意意气风发地高呼“进攻”、“前进”?

    随着步兵们的行动,两辆在敌人炮火中有如钢铁炮台般岿然不动的“虎王”重型坦克亦倒车后退,格外吵杂的轰鸣声中,沉重的钢制履带铿锵响动,车身上的砖块碎石亦纷纷滑落,再加上出气孔喷出的阵阵烟尘,这场面看起来颇有气势。为免在后撤过程中被对手击杀,德军坦克手们在纵座驾退出废墟后,仍尽可能保持车体和炮塔正面向前,如此后退了大约二十米,它们依次倒入介于两条大街道之间的残破小街巷。并排战斗横队变成了一前一后的纵队,却不是完全笔直的直线纵队,而是前面一辆紧靠街巷左侧、后面一辆紧靠右侧,不论敌人战斗车辆出现在哪一个方向,都至少有一辆可以获得地形的庇护。

    紧随殿后的“虎王”,林恩既要关注正前方废墟地带的动静,又要不时地关注士兵们的状况,反倒是稍稍忽略了脚下,拌蒜的情况频频发生。这街巷平时也就能容纳两辆汽车迎面穿行,只是拜盟军的猛烈轰炸所“赐”,瓦砾碎块基本填平了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的台阶,从而变相拓宽了街道的行车空间。街巷两侧仍矗立着不少三四层楼的建筑物,乍一看巴洛克风味十足,然而这些建筑无一例外地呈现出焦黑惨淡的…泽,窗户玻璃自是一片不剩,除了一些耐高温的金属窗户框还能看到,其余和窗户位置都只是留着各种形状大窟窿,夜幕下,仿佛各种鬼怪张大了嘴巴想要吞噬从街巷走过的任何活人。

    德军撤退之后,苏军那边的炮火并没有持久地肆虐空的废墟,他们显然注意到了德军阻击火力的“消失”,林恩很快从红外望远瞄准器里瞧见一些谨慎而敏捷的身影——他们虽然超出了红外夜视仪的有效作用距离,有纵横j错的炮火以及远处时不时刺破夜空的照明弹所提供的光线就足矣进行非jn确定位的观察。如林恩所料,不多会儿,“咻”的一声尖啸惊hún而至,瞬间击中街巷右侧的一栋建筑,爆炸产生的光焰刹那间照亮了一些德军士兵的身影,偌大的水泥块和石块随之砸落下来,仿佛这一带正经受最猛烈的地震侵袭。

    “注意躲避”有人着德语大声提醒同伴,好在那旁边并没有士兵经过——然而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命在这种险情不断的战场上熬到最后,在短促而尖利的“咻”叫声中,威力强劲的炮弹接踵而至,更多建筑在这种比地震更加狂暴的摧毁手段中崩塌碎裂,大大小小的水泥块和建筑商使用的经打磨雕琢的天然石材使得这街巷像是遭到了冰雹袭击,被砸中之人轻则疼痛、重则受伤,有的甚至被直接砸晕过去。在这种情况下,两辆虎王坚厚的躯体成了士兵们唯一值得依赖的庇护,但在倒车过程中,没有后视镜指引的坦克驾驶员无法观察到后方的情况,一阵极其刺耳的金属扭曲声中,左侧那辆径直碾过一辆遭到废弃的垃圾车,紧接着又撞上了已经没有水压的消防栓。这还不算,当敌人一发高爆弹砸落车前,驾驶员大概是因为紧张而出现了作上的失误,导致坦克在继续后撤过程中产生了向右的偏转,屁股硬生生地撞上建筑物外墙,而这堵看起来又高又厚的墙体却如同腐朽的枯树干,一撞既倒。纷繁落下的大块水泥砸在“虎王”炮塔和车身上部噔当作响,让人不禁捏了把汗。要知道这动力系统复杂的大家伙一旦熄火,即便是经验丰富的驾驶员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将其发动起来。

    “嘿,洛夫,往我这边来”

    看到灰头土脸的同伴差点被己方的“虎王”暗算,林恩情急之下很是大声地吼道。

    布吕克之前在关键时刻并没有故意玩失踪,而是差点被苏军炮火掀起的尘屑活埋掉,右u也被水泥块狠狠砸了一下,这会儿走起路来还一瘸一拐。

    撞破了墙,“虎王”坦克后面一半都入到了建筑内部,它旋即停了下来,经过一阵咕隆咕隆的怪异响声又猛然向前开动。比起驾驶普通汽车,驾驭这六七十吨重的庞然大物果然要费力得多。只见它重新回到街巷上,缓慢行进艰难地顺时针转向,紧接着重新挂回到后退档,开了几米,驾驶员又意识到位置还是不够正,只好又顺时针地转了几度,这样能在不改变方向的情况下沿着街巷顺利后退。

    如此麻烦的折腾,林恩看了都有些担心,可这辆“虎王”除了背后多了一些砖头石块,完全跟什么都没发生一样顺顺当当地沿路倒车,偏偏是另一辆循规蹈矩的“虎王”在两分钟之后莫名其妙地熄了火。听那咕隆咕隆的声响,几乎所有人都觉得它会在下一秒重新启动,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大家伙仿佛抱定了主意要在这里睡上一觉,任凭驾驶员在车上还是下车折腾,怎么也不肯走了。

    “真要命”

    已经退出了三四十米,林恩却只能看着半途熄火的“虎王”干瞪眼,他端起突击步枪,在红外线望远瞄准镜里看到有两三个模糊的大黑影出现在他们先前阻击T…34战斗小队的废墟地带,至于数量难以准确估计的苏军士兵,打头实施战斗侦察的似乎已经进入这条街巷了——他们说不定已经发现了这辆停在原地的“虎王”,而自己是绝没有可能阻止他们向后面的苏军重型坦克甚至炮兵部队报告的。

    面对这种战场上随时可能出现的突发*况,每一秒的犹豫都可能导致战术主动权的易手。难道要就这样放弃宝贵的重型装备、巷战利器吗?

    这是一个林恩决定不了的问题,他无比纠结地看着另一辆“顽皮却健康”的虎王退到了街巷的拐角,从容地将屁股连同大半个身躯隐入两栋坍塌建筑之间,那里简直是城市为它量身订造的战斗掩体

    以虎王的战斗程,掩护同伴自是手到擒来。这时候,包括林恩手下在内的二十多名德军士兵已经后撤到了附近,加上那些自由战斗的小团队和个体,能够配合两辆“虎王”阻击苏军的也有四五十人。林恩决意一战。

    “大家就近占领击阵地,听炮声再开火”

    在无差别地发布作战指令后,林恩又单独点了下属士兵们的名字,让坦泽带上狙击步枪找个偏僻而隐蔽的位置,不人只灯,并让找了支冲锋枪使用的特奇梅尔为其提供近战掩护;背负红外夜视仪的布吕克、布鲁尔以及使用反坦克火箭筒的诺亚连带他的临时装填手紧跟自己。接下来,他径直穿过街巷,在右侧的建筑群间快速而隐蔽地穿行,带着这一小队jn锐的战斗人员来到了那辆熄火“虎王”的斜对面,潜伏待机。F@



………【第158章 小队放光芒】………

    第158章小队放光芒

    为了节约所剩无几的蓄电,林恩谨慎地关闭了红外探照灯,如此一来,自己的视线便与常人无异。小心翼翼地从半壁残墙边缘探出从喀秋莎火箭炮车拆下的后视镜,这时候已经可以看到不少沿着街巷推进的身影。

    其实苏军士兵并不都如想象中那般身材魁梧,只是大个所占的比例较高,单瘦或是矮胖、矮瘦的亦有不少。在四处飞窜的枪弹和弹片面前,他们的中弹几率只在理论上存在不同,实际情况则无限倾向于“弹不长眼”——或许也只有在枪炮面前,生命真正实现了平等。

    因为苏军步兵的出现,守在街巷周围的德军士兵们正以手中的武器进行阻击。在巷战的战场上,每个单调或者连贯的枪声听起来都十分清晰。只要静下心来,军人是很容易辨别出哪些是德制武器,哪些是苏军枪械的,而一直以来,林恩都对一个现象感到好奇,那就是苏军步兵配备“b*沙”冲锋枪的比例高到了让人惊讶的程度,余下的再减去使用捷格加廖夫轻机枪和德什卡重机枪的战斗小组,真正使用莫辛。纳甘手动步枪的只占了很少一部分。单纯“纸上谈兵”,这似乎意味着苏军地面部队的轻火力集中在了200米以内,轻重机枪又难以和德军的制式装备对抗,按理说不论进攻还是防守,相近数量和质量的德军士兵对战苏军部队时应该是占有很大优势的。

    从半壁断墙右侧进行了观察,林恩随即转身从沃夫鲁姆身旁擦过,匍匐两步,绕到左边探出后视镜,这一侧并不直接面对街巷,而是位于街巷右侧的一排建筑物,它们中间两栋已经完全坍塌,另外几栋要么是留着靠内或靠外的几面墙,要么是还侥幸地保留着主体,以至于这看上去就像是孩童换牙期的牙槽,严重参差不齐。穿过这些建筑同样可以向德军推进,何况残墙断壁和成堆的砖块瓦砾能够随时提供掩蔽之处,出现一些苏军士兵的声音不足为奇。

    肩负特殊而重要的作战任务,林恩为自己的小队选择了一处距离街巷路面约百米的废墟,这是一栋被炸塌的坍塌楼房,支撑建筑框架的外墙部分倒下后大致堆砌成了一圈近乎回字形的“丘陵”,内部是房屋楼面部分以及一些木质家具,高度相对较低。虽然这样的夜战并非漆黑一片,但只要敌人不以拉网式的战线扫过,这里就具有较为理想的战场隐蔽

    为免反光镜引起从这一侧经过的苏军士兵注意,林恩迅速收起了家伙,背靠这栋建筑仅剩的最后一段残垣,冷静地琢磨攻击时机。老兵沃夫鲁姆斜端着P44突击步枪,同样背靠着墙,和林恩肩并肩地坐着,从他们的位置正好可以看到布吕克,专业的夜战jn兵对于这样的战斗应该是得心应手的。

    须臾,街巷那边的“虎王”连连发出声势浩的咆哮,而随之传来的爆炸声却一点都不猛烈,甚至有些“柔和”之感,这便让人轻易判断它们是在用穿甲弹攻击敌方的装甲目标。林恩没有听到非常清晰的发动机轰鸣声,所以猜测它们攻击的仍是出现在先签字阻击阵地那片废墟的苏军坦克,过了一会儿,正准备探出反光镜瞧瞧情况,却看到废墟堆中的布吕克在朝自己做手势:近处有敌人

    林恩当即侧耳倾听,勉强摒除了远远近近的枪炮声干扰,果然有行走在瓦砾堆中隐约脚步声,尤其当皮靴踩过玻璃碎屑,那种细微却刺耳的声音让林恩高度警惕起来。他双手紧握着突击步枪,准备随时跃起——以自己的反应能力和击准度,加上周围同伴的配合,迅速歼灭七八个苏军士兵不成问题。可那样的话,埋伏攻击的意图将随之暴即便他们能够凭借红外夜视装备帮助从容撤走,要想另寻一处伏击阵地就难了。

    忍受着仿佛随时都会爆发的紧张气氛,林恩紧盯着布吕克那边,他做完手势后面低头伏下,从而将自己更好地和环境融为一体,而这也说明敌人距离确实很近。就这样熬了极其漫长的两三分钟,终于看到布吕克以左手小幅度的摆动做出第二个手势:警报解除

    压力锐减,林恩连喘了好几口气。紧接着,只听这一侧枪声骤起,间或听到苏军士兵们相互喊着自己听不懂的作战口令,但他并没有向身旁的沃夫鲁姆求助,而是继续靠墙等待,直到j烈枪声的背后传来那种金属摩擦与机械轰鸣j织的声音。

    看到布吕克摆出“目标出现”的手势,林恩不动声…地伸出反光镜。由于德军机枪和突击步枪火力的有效封锁,街巷正面原本看不到走动的人影,只是两侧的建筑物多有苏军士兵从窗口、弹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屏障后面与德军对片刻之后,视线中突然出现了贴着街巷边沿朝德军那边移动的苏军步兵,第一个黑漆漆的大家伙也随之出现,它速度缓慢,在并未停留的情况朝前方开炮,明亮的火焰从炮口两侧喷涌而出,用这个优劣同样明显的构造证明了自己的身份。

    “果然是…2”林恩小声对自己嘀咕说,在二战时期,苏军仅有屈指可数的三四种战斗车辆安装有炮口制退器,坦克之中唯有约瑟夫。斯大林和型获此“殊荣”,自行火炮则有U76和U152,但U76的威力偏小,更多是担当步兵支援任务,U152的制退器构造长且呈多排竖孔状,开火时产生的光焰与普通双孔制退器是截然不同的。

    靠着墙垣稍候片刻,林恩又一次伸出反光镜,前一辆苏军坦克隆隆地向前开进过去,这也意味着它和那辆抛锚“虎王”的距离拉进到了不足200米。对于两辆同样拥有强大火力的重型坦克而言,这完全算得上是一场近身的搏战,若不是光线昏暗加上街巷地形复杂,双方早就该分出胜负了。

    眼见时机临近,林恩举起左手,收拳向下顿了顿,示意“开始按计划战斗”。布吕克随即匍匐向后,将位置让给了扛着88毫米反坦克火箭筒的诺亚。在他从瞄准到攻击甚至于有机会进行二次、三次攻击的过程中,林恩和沃夫鲁姆、布鲁尔和黑尔维希这两个双人战斗组将肩负起直接掩护的重任。

    顺手将反光镜在上衣口袋里,林恩拧开红外线装备的旋钮,侧身向外挪了一步,顺势端枪而起。在图像略显暗弱的红外望远瞄准镜中,街巷右侧的人影不少,但大多数人都在竭力突破德军阻击向纵深推进,试图完成对德军坦克的侧翼包抄。在诺亚发第一枚火箭弹之前,这些将注意力集中在前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