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战争史话:菲律宾浴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太平洋战争史话:菲律宾浴血-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0月5日,麦克阿瑟终于等到了从1943年春天以来一直苦苦期盼的那句话:“同意攻打吕宋岛。”
  

“捷”号作战计划(1)
1944年10月15日18时,日本广播电台年轻貌美的女播音员“东京玫瑰”用她那甜美的声音报告了一条举世震惊的消息:
  自10月12日以来,我大日本帝国陆海军在台湾水域重创来犯的美军机动舰队。这次痛打美军机动舰队之战被大本营称之为“台湾海域航空战”。此次空战是继我珍珠港胜利之后的第二个重大胜利,它使美军机动部队损失兵力过半。现在,敌人正在逃遁中。
  大本营海军部就12日以后的战果发表综合战报如下:
  击沉美国航空母舰11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3艘、巡洋舰或驱逐舰1艘。击伤航空母舰8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4艘、巡洋舰或驱逐舰1艘、舰种不详13艘。另外,被确认击中起火物不下12处。
  我方损失飞机312架。
  不明真相的日本国民在听到“第二个珍珠港胜利”的消息后欣喜若狂,激动万分,在东京、大阪召开国民大会,小矶国昭首相在会上高呼:“胜利就在眼前!”日本天皇颁发敕语,嘉奖联合舰队,并宣布全国放假一天,庆祝这场胜利。大藏省对庆祝的国民格外开恩,决定17日~19日对国民饮酒的场所,增加一倍的配给酒。这是两年多来处于紧张战争状态下的日本人第一次享受假日。就连德国的希特勒和意大利的墨索里尼都发来贺电表示祝贺。
  日本海军上层集团制造的这个“弥天大谎”,一时间确实欺骗了不明真相的日本国民,也给在太平洋战场上苦苦支撑的前线日本官兵打了一针强心剂,甚至连日本陆军的高级将领和小矶国昭首相也长出一口气,以为日军制定的“捷”号作战计划初见成效,日薄西山的大日本帝国还可以东山再起。
  与陶醉在“胜利”之中的日本普通民众不同,此时笼罩在大本营陆、海军部高官头上的却是凝重的阴云。
  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到1944年夏天,整个法西斯轴心国都在走下坡路。
  在西方战场,先是苏军彻底粉碎了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包围,开始了战略大反攻,继而是美英军在诺曼底登陆成功,开辟了第二战场。德国失败的结局已十分明显。
  在中国,日本动用兵力41万人、汽车万辆、马万匹,在2000公里的战线上进行了打通大陆交通线作战(“一号”作战),企图“消灭敌有生力量,攻占粤汉及京汉铁路沿线南段的重要地区,捣毁敌空军主要基地,粉碎重庆政府继续抗战的企图”。日军为组织这一“继中国事变后又一次的大规模作战”,不仅取消了从中国战场抽调5个精锐师赴太平洋方面以及另外集结5个师待命的命令,还从关东军抽调了大批部队投入中国战场。结果并未到达战役目的,蒋介石政府仍在抗战,美军利用中国基地空袭日本本土的活动仍然频繁,“把中国大陆变成南北贯通的大走廊,确保本土至南方各地的陆路交通”的美梦破产了。
  在太平洋方面,日本在马里亚纳的海空决战中失败,###陷落,被视为“生命线”的“绝对国防圈”被捅破了,日本本土同南洋各地的联系受到严重威胁,连菲律宾也直接暴露在美国人的炮口下。知悉战争真相的军国主义头目们一时间陷入极度的惶恐之中。他们心里十分明白,美国的远程轰炸机可以以马里亚纳为基地更加频繁地轰炸日本本土和东京,盟军部队可以直接在日本本土登陆。
  这种种的现实与可能,使战争形势急剧恶化,并直接导致了在任2年零8个月的东条内阁倒台。7月18日战争狂人东条英机向天皇递交辞呈,7月22日新一届内阁仓促成立。由原朝鲜总督小矶国昭担任内阁总理大臣,原教育总监杉山元担任陆军大臣,曾任总理大臣的米内光政担任海军大臣。在此之前,原关东军总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已接替了东条担任陆军总参谋长职务。
  小矶首相虽然对战争的前途尚无成熟的考虑,但他要加强政府对战争的影响和控制。8月4日,他在陆海军的支持下,撤销了开战以来一直延续下来的大本营与政府的联席会议,新设最高战争指导会议。最高战争指导会议的正式成员是陆军参谋总长、海军军令部长、内阁总理大臣、外务大臣、陆军大臣和海军大臣。
  

“捷”号作战计划(2)
在大本营的提议下,1944年8月19日,日本当局召开了有天皇裕仁亲临会议的“最高战争指导会议”。会上,决定了《对世界形势的判断》和《今后应采取的战争指导大纲》。
  在判断当前的战争形势时会议认为:“敌方将以短期结束战争为目标,从各方面相互配合,有组织地继续对帝国发动全面攻势。特别是将以对我本土空袭和切断本土与南方的联系为目的,从太平洋及大陆方面采取攻势,以求战局急速进展。在上述形势下,有可能伺机在我本土登陆。”“中部太平洋方面的敌军正在企图随时与我舰队进行决战,向马里亚纳及西部加罗林群岛的要冲推进海空军基地,并企图与从南太平洋方面的进攻相呼应,攻占菲律宾和西南各岛,以切断帝国本土与南方地区间的交通。上述这种进攻很有可能在10月前后实现。”为此,文件中决定,不管欧洲局势如何发展,日本都必须打下去,而且要倾注全力进行决战,“彻底集中现有战争能力以及年底(1944年)以前可以转化为战争能力的国力击溃敌军,粉碎其继续作战的企图……坚决把战争进行到底”。
  在战争指导上最让日本当局头痛的是日本的国力衰败。其中支撑日本经济和生产的原料匮乏问题日益尖锐,运输战略物资的船舶日见减少。自开战到1944年7月,船舶的损失达到450万吨,而这期间新造的船舶仅有209万吨,损失是补充的2倍以上。再加上陆海军作战不断征用船舶,使原本紧张的船舶更加紧张。原料不足导致军工生产困难。现在,不用说前方作战急需的飞机、大炮和舰船缺口甚大,就是部队现有的飞机与车船都因缺少燃料而陷入困境。
  种种严峻的现实与积重难返的问题让日本的军政当局感到窒息,感到恐慌,但是他们又不甘心失败,不愿意举手投降。怎么办?只有拼死一搏,与美军寻求决战。
  对于大本营来说,要与美海军进行决战,就必须回答两个问题,一个是用什么力量决战?另一个是在哪里决战?而这两个问题都使军方首脑和参谋们大伤脑筋,他们已经为此有几个月没睡过好觉了。
  对于第一个问题,大本营的参谋们首先想到了航空母舰。
  曾经利用航空母舰的优势在偷袭珍珠港一战中取得胜利的日本联合舰队,从珊瑚海海战开始,就走上了下坡路,先后损失了“祥凤”号、“赤城”号、“加贺”号、“苍龙”号、“飞龙”号、“龙骧”号、“大凤”号、“翔鹤”号和“飞鹰”号等9艘航空母舰。现在只有“瑞鹤”号、“瑞凤”号、“千岁”号和“千代田”号航母,“云龙”号和“天城”号8月份刚刚竣工,但是经过严格训练的有战斗经验的舰载机飞行员基本消耗殆尽,大多是刚刚补充进来的新飞行员,有的甚至还没有掌握舰载机在作战时的起飞和降落的技术。
  依靠仅存的这几艘航母,能够与已经拥有35艘大型航母的美国机动舰队抗衡吗?这简直是不可能的。
  大本营的参谋们把目光又集中到航空作战上。
  在航空作战方面,日本有三种空中作战力量,一是舰载机部队,二是海军陆基航空部队,三是陆军航空部队。在太平洋战争中,日本海军一直把舰载机部队视为主心骨,但是经过马里亚纳海空战之后,舰载机部队基本消耗殆尽,现在正处于重建之中。陆基航空部队同样损失很大,但还有指望,虽然目前兵力有限,如果和陆军的航空部队结合使用,或许能形成具有威胁的空中力量。
  大本营按照这个思路,大力整备陆基飞机的作战力量,认为只要能搞到3000架飞机,其中陆军1700架,海军1300架,就可以松口气了,但无奈设想与现实差距太大,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七拼八凑地搞到了1000架。
  海军准备用于“捷”号作战计划的陆基航空力量有两支部队,一是第1航空舰队,二是第2航空舰队。其编制序列如下:
  基地航空部队编制
  (1944年8月1日)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捷”号作战计划(3)
第1航空舰队
  司令官:寺冈谨平中将;大西泷治郎中将(10月17日以后)
  东加罗林航空队
  澳北航空队
  菲律宾航空队
  马里亚纳、西加罗林航空队
  小计:飞机494架。
  第2航空舰队
  司令官:福留繁中将
  台湾航空队
  西南诸岛航空队
  小计:飞机560架。
  第1航空舰队的兵力,已在塞班、提尼安和关岛的战斗中丧失过半,刚刚进入重建之中,估计能够投入作战的兵力不会超过300架。
  第2航空舰队是###作战后新组建的部队,正在九州方面进行训练,很多飞行员是新手,只有T攻击部队算得上精锐部队,计有飞机560架,但能够投入作战的也不过300架。
  日军能够拿总数1000架的航空兵力,和拥有精锐舰载机1300架的美国机动部队抗衡吗?结论是否定的。
  无奈之下,日军大本营想到了日本惟一的一点优势——战列舰,日本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级战列舰“大和”号和“武藏”号!
  超级战列舰“大和”号和“武藏”号是日本海军传统作战思想“以战列舰为核心进行海上决战”的产物。1937年11月4日“大和”号在吴港造船厂秘密开工,1941年12月竣工。“武藏”号于1942年8月竣工。在日本投入作战的总计12艘战列舰中,就其战术技术性能看,“大和”号和“武藏”号确实是出类拔萃的,基准排水量比其他战列舰大一倍,主炮由360毫米口径改成460毫米口径,舰载侦察机和观测机由过去的3架增加到7架,对空火力和舰体防护力均有很大加强。
  在“大和”号和“武藏”号的建造中,充分体现了日本海军的“大炮巨舰”思想。其标准排水量为万吨,长256米(水线长),宽米(水线下最大幅),平均吃水米,动力为15万匹马力,速度27节,续航距离7200海里,乘员2500人,水线部装甲最大厚410毫米,主炮460毫米口径炮9门(三联装),副炮155毫米口径12门(三联装)、127毫米口径12门(三联装),25毫米机枪24门(双联装)、13毫米机枪4门(双联装)。
  他们认为,“大和”号和“武藏”号战列舰的主炮有效射程在40公里以上,每发炮弹重吨,2分钟3个齐射,27发炮弹可形成宽90米、长400米的火力控制区,其“九一”式穿甲弹直接命中时可击穿任何舰船,只要“大和”号和“武藏”号能突入敌舰聚集的海区,就可以发挥它们的可怕火力,对敌舰队进行毁灭性打击。就这样,日本的军事家们把自己拉回到了自纳尔逊时代形成的“大炮巨舰主义”的思维模式,企图依靠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两艘超级战列舰击败美国人,为日本在莱特海战中埋下了彻底失败的种子。
  当然,大本营也知道用战列舰对付航空母舰的难度,于是绞尽脑汁,提出了“捷”号作战的基本思路,即以战列舰为主力,强行突入敌主力部队海域,依靠近战火力歼灭敌人,同时为减轻主力舰队突入时的压力,实施大规模的陆基飞机攻击作战和佯动作战。
  对于第二个问题,日本军事家们的思维模式倒有些超前。
  当时,大本营对美军下一步的进攻方向判断不清(美军自己都没有确定下来,指挥太平洋战争的几位美国将军——金海军上将、麦克阿瑟、尼米兹正在为此争论不休),但是确信仗肯定要打,因此在7月24日大本营制定了《陆海军今后作战指导大纲》,提出了一个可以随机应变的“捷”号作战的设想。
  该设想的出发点是“无论敌来自任何方向,均能随时集结陆海空军事力量,进行迎击并将其击溃。”根据这一设想,日军大本营预想了4个决战方向,并相应制订了4套作战方案。它们是:菲律宾方向的“捷-1”号作战计划;台湾和琉球方向的“捷-2”号作战计划;日本本土(北海道除外)方向的“捷-3”号作战计划;库页岛、北海道方向的“捷-4”号作战计划。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捷”号作战计划(4)
那些终日紧盯着作战地图的日军参谋们认为,这套周全的作战计划可以保证无论敌人来攻上述任何地点,均能随时集结陆海空军事力量,进行迎击并将其击溃。
  围绕着“捷”号系列作战计划,日本大本营要求南方军总司令官、台湾军总司令官、本土防卫军总司令官等与海军协同,在8月至10月间迅速完成“捷-1”号至“捷-4”号作战的准备。
  与此同时,大本营根据已往的作战特别是失败的教训,开始研究作战重点、战法,调整作战指挥关系。其主要变化如下:
  一是把菲律宾方向作战列为重中之重。
  在最高战争指导会议上,小矶国昭首相对当时战争形势的判断是:“今后敌之对我海上交通的破坏作战,将与驻华空军的活动相配合,将对西南各岛及菲律宾方面集中使用潜艇并辅以机动部队的挺进攻击,因而我方船只将增加损失。但是,只要敌方在西南各岛及菲律宾方面获得空军基地的企图不能实现,则本土与南方地区之间的海上交通大体上仍能保持。”根据这一判断,他得出结论说 :“第一、在太平洋方面,消灭向我进攻的美军主力。第二、固守南方各重要地区,排除万难,保护我国防圈内的海上交通。”总参谋长梅津美治郎则明确表示,“西南方面作战的重点是菲律宾决战”。
  二是掌握一定的机动力量,随时可向不同作战方向实施增援。大本营下令南方军以1个旅在菲律宾北部待命,随时准备调往台湾或西南诸岛方向;台湾军以1个旅为基干的部队,随时准备调往菲律宾北部或西南诸岛方向;本土防卫军分别以1个团(内含3个步兵营、1个炮兵营)在鹿儿岛和姬路附近待命,准备向西南诸岛或小笠原岛方向调动;大本营调1个师在上海附近待命,随时准备向菲律宾、西南诸岛或台湾调动 ;大本营以47师驻弘前,随时准备调往本州岛东北或北海道。
  三是改变以往两军种航空兵绝少相互配合的局面。大本营海军部和陆军部达成协议,“当敌来攻时,两军种航空兵力集中在决战重要地区,发挥整体战斗力,捕捉并击溃敌之进攻兵力。”协商期间,海军部曾向陆军部提出把陆军的全部航空兵置于海军的指挥之下,但陆军一直把陆军航空兵视为自己的命根子,不愿把它们全部交给海军。况且,陆军航空兵的飞机装备和飞行员的训练也未必适应海上作战。双方经过多次讨价还价,终于达成同一地区的海、陆军航空兵部队在作战时积极协同的原则:在海上作战时,统一由海军方面指挥 ;在陆上作战时,统一由陆军方面指挥。
  四是接受###作战的教训,改变过去的“水际滩头”防御为“纵深梯次”防御。从海岸到纵深,依次构筑岸边阵地、主抵抗阵地、预备主抵抗阵地、二道防线阵地,力图尽一切手段削弱敌军战斗力,不失时机地转入反攻,一举击溃敌军,在不得已时也能长期持久作战 ;改变过去将航空兵主要用于歼灭敌航空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