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碧成朱江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看碧成朱江薇-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点儿也没有得到?
  秀芝走过来,诧异地看着谢明珠气呼呼远去的背影,问:“姑娘,谢二姑娘怎么了?”
  “没什么,走吧,咱们也回去。”
  仍回韶华院,刚到门口,谢二姑娘和二姑娘、三姑娘一起出来。
  看到阮碧,谢二姑娘生硬地偏过头。
  二姑娘疑惑地看看谢二,又看看阮碧,说:“五妹妹,明珠要回去了,今儿就散了吧。”
  “是,二姐姐。”阮碧又对谢明珠说,“谢二姑娘慢走。”
  谢明珠鼻孔朝天,不理不睬。
  二姑娘、三姑娘带着谢明珠去跟大夫人和老夫人辞别,阮碧带着秀芝慢慢地往蓼园走去,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轻松,原主和她的命运便是因为谢明月交织而成,如今这事终于了断。此后,天高地阔,便都是她自己的人生了。
  “姑娘怎么这么高兴?”秀芝看着她,“可是因为方才赢了钱?”
  “是呀。”
  “姑娘,你知道方才总共赢了多少吗?”秀芝攥着沉甸甸的荷包问。
  “六两三百文。”
  秀芝钦佩地看着她,说:“姑娘脑子真好使。”
  从前跟多少数字打交道过呀……阮碧笑笑说:“等一下回屋里,你给她们发三百文作赏钱,你自己拿五百文。”
  “也给刘妈妈吗?”
  “嗯。”
  秀芝不乐意地努努嘴,说:“姑娘,肯定是她跟大夫人说你不做绣活,你还要赏她呀?”
  这个阮碧自然清楚,也想过把刘嬷嬷弄走,但她走了,还会再来一个嬷嬷,都是大夫人派来的,指定不会偏袒着自己的。先用金钱养着她吧,反正也不用多久了。
  原本,她是打算再等等的,看看能不能等到兰大姑娘的消息。算算时间,如果冬雪路途上没有耽误太久,应该一个月前就到广州,广州再传书信过来,也就是半个月内的事情。不过,她太厌烦目前的处境了,不想再等下去了。
  办法昨晚睡梦中她想到了,只是不完美,容易留下后患……唉,走一步算一步吧。
  “秀芝,你明日去向何嬷嬷请个假,回家一趟。”
  第二卷 步步为赢 第三十三章 一个交易
  秀芝诧异地说:“姑娘,好端端叫我回家做什么?”
  “自然是有事。”阮碧说,“我想让你替我跑一趟玉虚观,给紫英真人送封信。”
  秀芝默然片刻,说:“姑娘,咱们别跟这个真人来往了行不?”
  阮碧不解地问:“为什么?”
  “我瞅着她似乎不怀好意,怕她有天把姑娘诳去做道姑了。”
  阮碧失笑,说:“放心吧,她诳不了我。”
  说话间,已经走到蓼园门口,汤婆子打横里走出来,拦在她们的面前,满脸堆笑地行礼。“五姑娘好。”
  “汤婆婆好。”阮碧清楚她的作派,拦下自己必定是有什么消息要卖给自己,于是朝秀芝使了一个眼色。
  秀芝从荷包里摸出三百文搁在汤婆子的手里,说:“汤婆婆,姑娘方才赢钱了,见者有份,这点钱给你买酒喝。”
  “多谢姑娘。”汤婆子接过钱塞进怀里,凑近阮碧,低声说,“姑娘,你屋里的秀水这几天老拎着东西往何嬷嬷屋里钻,说是想调到三姑娘院子里。”
  阮碧有点失望,这个消息真不值三百文。秀水的举动她并不意外,多半是从曼云嘴巴里听说自己要嫁给一个瘫子,所以想着调走。也不是什么坏事儿,大浪淘沙,才能看清楚身边几个丫鬟的真实面目。
  汤婆子见她波澜不惊的样子,知道这个消息份量不够。心里痒痒的,很想把她订亲的事情说出来,但想到事关重大,若是五姑娘闹起来,大夫人知道是自己说的,那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阮碧说了几句好听的,暗示她以后有什么消息尽管拿来卖,然后才带着秀芝回东厢。
  一进里屋,秀芝黑了脸说:“没有想到秀水是这样子的人,既然她想调走,姑娘,那赏钱也别给她了。”
  到底只是个十五岁的姑娘,容易意气用事。阮碧也不想跟她解释,说:“快去发赏钱吧,别罗嗦了。”秀水无所谓,关键是她的表姐曼云,实在是个妙人。
  秀芝不乐意地努努嘴,带着一把钱出去了。一会回来,脸就更黑了,看着阮碧泫然欲泣。
  “怎么了?秀芝。”
  “姑娘……”一开口,秀芝的眼泪落了下来。“方才我问秀水……为什么想调到三姑娘院子里,她说……她说姑娘要……要……”
  “要嫁给一个废人了,是不是?”阮碧皱眉,本来觉得秀水不忠心也无所谓,没想她的嘴巴还这么不严实,什么话都敢拿出来说。这种人留在身边太危险,还是让她赶紧调到三姑娘身边吧。
  秀芝惊愕地睁圆眼睛:“姑娘……你早知道了?”
  阮碧点点头。
  “姑娘你这么好,大夫人和老夫人怎么可以这么狠心呢?”秀芝眼泪流的更凶了,“不行,我要去找老夫人求求情。”说着,转身就要走。
  “站住。”
  秀芝顿住脚,泪水涟涟地看着阮碧。
  阮碧心里一暖,低声说:“别哭了,这桩亲事不会成的。”
  秀芝不相信地看着她。
  “明天你去帮我送信给紫英真人,不用多久,你就知道了。”
  秀芝抹抹眼泪,点头说:“我明天一大早就去。”顿了顿,看着阮碧说,“姑娘,从前你问我的事,我心里有数了。从此以后,秀芝就是姑娘一个人的秀芝。”
  再冷静内敛,这一刻阮碧心里也是微微激荡。
  郑嬷嬷没有让她失望,秀芝也没有。
  秀芝请了两天假。
  这两天阮碧除了睡觉吃饭,都呆在四姑娘的绣房里,和她一起做针线,也顺便对四姑娘的各方面都再观察了一番。这是她从前养成的习惯,知此知彼,方才百战不殆。
  四姑娘除了绣活了得,诗书也不差,偶而言谈时会满口锦绣。不过大多数时间,她都在藏拙。常常笑,但是笑意不一定会达到眼底。她指点阮碧针线倒是不遗余力,在她的指点下,阮碧进步神速,用两天完成人生的第一件绣活。
  素白绢布用黑线绣着几朵荷花,虽然针脚不匀,构图也相对简单,但是简单素雅,乍一看象是墨笔画成的。。
  四姑娘凑过来看了一眼,说:“说起来五妹妹真是兰心惠质,怎么想到只用黑线绣呢?这么一来,倒好象是一幅水墨画。”
  “是姐姐指点的好。”阮碧说着,把手绢从绣架上取下来,又前前后后地看了一遍,十分满意。明天可以拿给大夫人看了,昨天和今天早上她拿过去的东西都是秀芝平时绣的。其实大夫人每回都只是扫一眼,可见她真实用意,就是想帮刘嬷嬷打气。不过自从那天阮碧赏了刘嬷嬷钱后,她就不大出声了。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颠扑不破的道理。
  “五姑娘。”秋雁在外面传,“你屋里的寒星来了,说是秀芝回来了。”
  “知道了。”阮碧收起手绢,拿着圆形的小绣架,跟四姑娘说,“姐姐,我先回去了,明天再来找你做针线。”
  四姑娘点点头,叫秋兰送她出门。
  寒星在门口站着,赶紧接过阮碧手里的绣架。许是因为生活安稳了,她比刚来那阵子胖了一点,脸色也好看多了。
  回东厢进里屋,秀芝正打开包袱,拿出油纸包着的一包东西搁在案边。听到动静,转过身,笑着说:“姑娘,快来尝尝我娘专门给你做的芝麻大饼,很多芝麻的,我娘说,你吃了,肯定头发又滑又黑。”
  “你娘有心了。”阮碧走过去,拿起一块芝麻大饼咬了一口,又香又脆。
  秀芝又让寒星拿出去分给刘嬷嬷、茶妹、秀水三个吃,然后低声说:“姑娘,我亲自送的信,可是没见到紫英真人,也没有给我回话。”
  “你确定信到她手里没?”
  秀芝点点头。
  “那就行了。”阮碧笃定地说,“至多再等三天……”
  没想到三天都不用,隔天大早,她刚用过早餐,老夫人院子里来小丫鬟,叫她过去一趟。
  阮碧带着秀芝到老夫人的偏厅,就老夫人、大夫人、曼云、宝珍四个人在。老夫人坐在榻上,正面朝着门,脸色不豫。大夫人坐在榻沿,背对着阮碧正和老夫人说话。
  听到脚步声,两人停止说话,都看着阮碧,神情都有点纳闷。
  阮碧行完礼,在旁边的圆墩上坐下。
  大夫人轻咳一声,说:“五丫头,我问你,你跟紫英真人……到底谈些什么?”
  “不过说些道法自然的事情。”
  大夫人皱眉说:“你一个小丫头片子,只学了几本四书五经,懂什么道法自然?”
  阮碧信口胡诌:“原先也是不懂,那场大病后忽然就懂了一点。”大病一场是个好东西,什么都可以往上面扯。
  大夫人沉吟片刻,转眸看着老夫人,说:“母亲,你看怎么着?”
  老夫人摆摆手说:“不行,咱们家的姑娘整天在外头跑成何体统?”
  大夫人为难地说:“可是这紫英真人……毕竟不是一般人,先帝都给过她封号,太后和惠文长公主都跟她是道友。要不,这回还是让五丫头去吧,我再修书一封给她,就说五丫头要跟我学管家,以后没有空去谈玄论道了。”
  老夫人虽然不情愿,也只得点点头说:“就按你的意思办。”
  大夫人看着阮碧说:“真人派了马车过来接你,就在大门外等着,你把刘嬷嬷也带上。”
  “是,母亲。”阮碧面色如常地应了一声。
  紫英真人派来的马车,还是上次那辆,脚程很快,到玉虚观还没到中午。
  知客许是得了交待,把秀芝和刘嬷嬷引到前殿喝茶,让小道姑引着阮碧到扶疏精舍。
  紫英真人盘腿在蒲团上打坐,听到响动,睁开双眼,带点嘲讽地说:“五姑娘好大面子,居然要我派马车去接。”
  “这也是没有办法,谁让真人面子大?若我跟母亲说想来玉虚观,指定是不准的。”阮碧边说边坐下。
  紫英真人微笑地说:“我早说过姑娘只有回头路可走,行,我即日会送你入宫的。”
  “真人,我不会入宫的。”
  紫英真人脸色微变,说:“那姑娘又为何而来?”
  阮碧正色地说:“我听说真人从不收徒,所以今日前来,是想请真人收我为俗家弟子,并且要举行盛大的收徒仪式,广传天下。”
  紫英真人怔了怔,然后大笑几声,说:“五姑娘,没错,我十分欣赏你,但是我为什么要收你为徒?”
  阮碧笑盈盈地说:“因为我有个等价的交换条件。”
  第二卷 步步为赢 第三十四章 路遇暴雨
  阮碧走出紫英真人的精舍时,已过正午。今日多云,山风微微,芭蕉叶随风而动,象无数的青罗扇绕身舞动。她深深地吸口气,方才与紫英真人说话,费了无数口舌与脑力,好在她到底答应了。
  大周皇朝初立时,佛教发达,寺庙林立。寺庙占有大量功德田地,僧尼又享有特权,不事生产,不纳租赋。当时皇朝周边强敌环伺,北汉、后蜀、南唐等等与大周时起干戈,而兵源有限,国库空虚。于是周太宗下旨“限佛”,毁坏寺庙,勒令大量僧尼还俗,或从事生产或加入军队,国力因此而得以复苏。此后,佛教一度式微。
  倏忽一百多年过去,大周皇朝国力鼎盛,物产丰富,佛教和道教也获得极大的发展。许是周太宗的关系,皇族更偏爱道教。特别是先帝宣宗皇帝,晚年时候,经常召道士入宫谈玄论道,练制丹药。
  紫英真人便是宣宗在世时得的封号,全称为“金门羽客通真达灵紫英真人”。
  至于她的来历,阮碧却一直探听不出来。只知道她十二年前在玉虚观出家,甫一出现,便声名大噪。半年后,得宣宗封诏,常出入宫闱,为诸位妃子讲经,其中便有当时的瑞妃娘娘,如今的太后。
  成为她的俗家弟子的好处不言而喻,坏处就是从此与她捆绑在一处了。不过,世事从来没有十全十美的,先解决燃眉之急,以后再徐徐图之吧。
  阮碧边走边想,到前殿与刘嬷嬷和秀芝汇合,再一起到点座(食堂)用过饭,小憩片刻,起程返回阮府。
  仍然坐的是玉虚观的马车,行了约摸一里,天气渐暗,阮碧从窗口看远处天空,云层如积灰,一层又一层。及待驶出十里,灰云变成铅云,沉甸甸的似是随时要掉下来。
  阮碧隐隐感觉会有暴雨,跟刘嬷嬷商量:“妈妈,我看这天色,许是要下暴雨,要不返回玉虚观里吧?”
  刘嬷嬷想起大夫人的叮咛,说:“姑娘,这天色看起来是可怕,但不知道几时会下雨,离着城里也就二十来里了,指不定能在下雨之前赶回去呢。”
  她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阮碧只得作罢。
  谁知道两里不到,就开始下暴雨了。黄豆大小的雨滴噼哩啪啦地打着车厢,一时间头顶好象炸开无数的小鞭炮。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下过雨,土地干涸,雨一掉下去,尘灰飞扬,恍眼望过去,一片灰濛濛。
  刘嬷嬷隐隐有点后悔,不安地扭动着身子,看着窗外,期盼着暴雨快点结束。
  驿道都是泥路,一下雨便成泥泞,马车在泥路上驶的异常辛苦,要不忽然陷进一个坑里,要不忽然打滑。如此又行两里,转弯时候马匹也失了方向,往田里奔去,车夫又是吁,又是勒绳,堪堪停在水田这。他抹一把脸上的雨水,回头大声地说:“姑娘,这雨实在是太大了,前面都看不清路了,要不先找个地方躲躲吧?”
  阮碧揭起帘子一角看了看,风雨如晦,水气迷濛,确实看不清楚路了。“行,师傅,只是这附近有地方可以躲雨吗?”
  车夫大声地说:“有,我记得前面拐弯处有个小庙。”
  “那行,赶紧吧。”
  车夫重新挥鞭,两匹骏马嘶叫着跑了起来。马车跌跌撞撞地驶出几里,车夫所说的小庙在雨雾里若隐若现。确实是个小庙,门匾写着城隍庙,约摸一个农家小院大小,围墙残破,瓦上都长着青草,两扇褪色的大门虚掩着仅留一缝。
  大门有门槛,马车进不去,只能在大门外下车。
  刘嬷嬷把帷帽拿出来给阮碧带上,和秀芝一起跳下马车,伸手来搀扶阮碧。
  阮碧正要下车,庙里有人粗声粗气地问:“外面什么人?”
  跟着又响起一个清越的声音:“余庆,别大呼小叫,许是有人来避雨,去看看可有什么要帮忙的?”
  “是,王爷。”
  脚步声啪啪啪地响起,跟着吱呀一声,大门被拉开,一个侍卫打扮身材魁梧的年轻男子走出来,威风凛凛地扫到阮碧等人一眼,声若洪钟地问:“有什么要帮忙的吗?”
  刘嬷嬷赶紧摇头说:“没有,没有。”又对阮碧说,“姑娘,咱们还是在车里坐一会儿吧。”
  阮碧方才已听出,里面的人是晋王,当下点点头说:“好。”
  车夫却有点不乐意了,说:“姑娘,我这两匹马可受不起呀。”
  阮碧说:“师傅,你把车下了,我们坐车里,你牵马去里面避雨就是了。”
  车夫感激泣零地说:“多谢姑娘,多谢姑娘。”当即下了马,牵着马进庙里。
  余庆见了,也转身回庙里。
  阮碧等三人坐在车上,听着外面暴雨打着车厢,期盼着它早点过去。谁知道雨却越来越大,天也越来越黑了。
  刘嬷嬷着急的不行,说:“姑娘,这可怎么办?”
  阮碧也着急,却又无可奈何。
  庙里又有脚步声响起,啪哒啪哒地走到车厢边停下,还是方才的余庆在外面说:“这位姑娘,我家王爷说了,这雨怕是一时半会儿停不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