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周围看热闹的平民觉得奇怪,孔德德同样觉得奇怪,这货怎么一个人跑过来了,大明帝国皇帝陛下呢?
施维拉可不管孔德德奇不奇怪,他上前一把拉住孔德德的胳膊,焦急的道:”孔德德,快让你的卫队退出港口,不要站这里碍事。“
孔德德大惊道:”你说什么?我这可是迎接大明帝国皇帝陛下,一个仪仗队都没有像什么样子?“
施维拉撇了他的卫队一眼,不屑的道:”你这也叫仪仗队?看看人家大明帝国远征军第一军团,比你们有仪仗的多。“
孔德德撇了一眼不远处穿着新式军装,排的整整齐齐,威风无比的大明帝国远征军第一军团将士,有些心虚的道:”他们可是大明帝国一等军团,我手下这帮雇佣军肯定比不上啦。“
施维拉有点不耐烦的道:”知道比不上就对了,快点叫你的人退后,还有你也别站中间碍事,大明帝国皇帝陛下的仪仗队多着呢!“
孔德德看了看四周,不解的问道:”能有多少仪仗队,这块站一两万人都够了,为什么让我的人退后?“
施维拉一把拽着孔德德的胳膊,拖着他就往后退,边退还边劝道:”相信我,老朋友,我可没空跟你开玩笑,快,让你的人退后五里!“
退后五里?难道大明帝国皇帝陛下的卫队和随从加起来有十多万!虽然他一点都不信,但还是下令让自己的卫队退后了五里,因为施维拉这货都快把他胳膊拽断了,再不令自己的卫队撤退,自己的胳膊就没了!
其实,孔德德猜的很对,朱慈炅随便摆个谱那都是十多万人,他知道施维拉和孔德德是很要好的朋友,但朋友归朋友,这谱还是要摆的,为了不造成像上次在吕宋那样的尴尬,朱慈炅还特意让施维拉先乘坐一艘战列舰,开足马力,赶过来通知孔德德,把地方给他让出来。
这时,在远处看热闹的果阿平民比孔德德更为不解,这就来了一艘战舰,下来一个人,然后那战舰就开走了,然后葡军的士兵就开始后退了,难道这就结束了吗,那这鲜花是拿来干什么的,难道是总督大人免费给大家发福利?
正当所有人都大惑不解的时候,海面上突然出现一排密密麻麻的黑影,好多船啊!
等那些黑影逐渐靠近,不管是果阿的平民还是孔德德手下的官员都看傻眼了,好多战舰啊!
等舰队再靠近一点的时候,不禁有人发出惊呼,哦,买糕的,中间那巨大的黑影是什么,难道也是战舰,怎么可能有这么巨大的战舰!
等舰队靠近港口的时候,大家终于看清楚了,是战舰,真是战舰,一艘巨大无比的战舰,后面还有两艘小点的,但也远比一般战舰大,再看战舰上的旗帜,日月龙旗!哦,买糕的,竟然是大明帝国的皇室,这架势难道是大明帝国皇帝陛下亲临果阿!
他们还真猜对了,接下了无数禁卫军第一军军团的将士登岸整队,然后又是传说中的大明锦衣卫,然后又是传说中的太监,还有传说中大明美丽的宫女。。。。。。。
第十二卷 第十八章 黄金海岸
明皇亲临果阿,真的是明皇亲临果阿,这个消息一经传开,整个果阿都沸腾了,果阿可不同于马尼拉,这里可有大明帝国的远征军团,很多明商都选择到果阿发展,所以,果阿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明商的店铺,果阿的平民也开始慢慢熟悉大明的情况,大明帝国皇帝陛下可是整个大明帝国的拥有者,同时也是无数大明商户口中的神明,这么大一个人物降临果阿,能不引起轰动吗!
朱慈炅自然不知道他的到来引起了轰动,在港口摆过谱之后,他并没有像在马尼拉那样,牵着孔德德到处跑,因为孔德德不同于科奎安,科奎安只是一个普通的盟国总督,跟大明并没有多大的关系,而这个孔德德却是大明真正的盟友。
他曾经和施维拉一起与大明远征军第一军团并肩作战,开拓了迈索尔殖民地;
他曾经为大明提供了无数的铁矿石,使得大明的军工发展没有因为缺乏材料而停滞;
他无条件的开通了果阿口岸,允许大明商户在果阿,甚至是迈索尔等殖民地随意经商;
他还无条件的为大明远征军团提供军需粮草,节约了大明大量的粮食和运输费用,当然,大明远征军第一军团也可以说是无条件的在为他驻守迈索尔,双方互惠互利,这样才叫真正的盟友。
朱慈炅对这样的盟友自然相当客气,他甚至抽出时间与孔德德在总督府的书房内密谈了很久,参与密谈的总共就三个人,除了他和孔德德就只有施维拉,不过施维拉这货是专职做翻译的。
孔德德虽然没有施维拉经商的天赋,但是对世界殖民形势却有独到的见解,他甚至提醒朱慈炅要提防英法这两个传统列强,现在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已进入迟暮,海上霸权必将被其他列强夺取,别看现在貌似势头最凶猛的是荷兰,但本土的人口问题必将拖住荷兰的脚步,它是走不了多远的,最终来和大明争夺海上霸权的必定是英法两国之一。
朱慈炅对于孔德德简直刮目相看,他是知道后面列强的发展趋势,才能断定最强的对手必定是英国,没想到这个时代竟然有人能预测出来,朱慈炅不禁和孔德德越聊越投机,甚至耽误了后面很多行程。
不过他安排那些行程主要就是想在果阿开皇家分号,开学院,没想到,这些问题一经提出,孔德德答应的比科奎安还要爽快,这货本来就有意依附大明,自然不会拒绝大明帝国皇帝陛下提出的要求。
这样倒是节省了朱慈炅不少时间,随后他按原定行程勉励了一番远征军第一军团的将士,将预定的各种赏赐发下,又亲切的会见了一批明商代表,最后又赏赐了孔德德两车崇正通宝,这才继续踏上行程。
接下来就是绕过好望角再沿黄金海岸直抵欧陆了,朱慈炅并未在这段路程上安排什么造访的地方,他对中间的这块大陆并没有什么念想,因为这地方离列强太近,离大明太远,在这里和列强争夺是典型的费力不讨好,有这功夫还不如去抢夺北美呢!
这段路程大概有两万多里,需要二十天左右的时间,感觉有点无聊的朱慈炅真的跟安娜公主学起了西语,大明皇帝学外语,这似乎有点像一个笑话,但是,现在的欧陆皇室却把掌握多种语言作为必修课程,因为这是掌权者的必备素质,要知道欧陆各国的皇室可都有血缘关系,指不定哪天就某个王子或者某个公爵甚至是某个公主就获得了某国的王位继承权,要你去当皇帝或国王,结果你不会说那个国家的话,岂不搞笑!
朱慈炅学外语倒不是为了去继承哪个国家的王位,他纯粹是为了发展的需要,因为大明帝国已经进入列强的行列,与列强的交流必定越来越频繁,老是带翻译毕竟没有自己掌握方便,好在他前世英语学得还算可以,勉强算是精通了一门外语,在语法上倒没有什么难以理解的地方,只是词汇量需要积累而已。
他对中间这块大陆不感兴趣并不代表所有人都对中间这块大陆不感兴趣,施维拉就对中间这块大陆特别感兴趣,一开始他还只是找郑芝龙等随行人员唠叨,穿过好望角之后,他竟然忍不住兴奋,跑来找朱慈炅唠叨了!
朱慈炅其实一开始是拒绝的,但是这货无意间跟安娜公主唠叨了两句之后他又同意了,不过他提出了一个要求:要朕听你唠叨可以,但是你必须每句话都捞到两遍,一遍用汉语,一遍用西班牙语!
老是跟着安娜公主学习西文其实是很危险的,原因大家都懂得,学了几天朱慈炅就感觉有点吃不消了,现在有个免费的学习机送上门来,他自然要让这个学习机帮他好好学学西文。
施维拉对这种说话方式倒不是很反对,只要皇上愿意听他唠叨就行了,他唠叨的主要是黄金海岸,黄金海岸可以说承载着大部分葡萄牙人对殖民地的梦想,这里到处都是金矿,金沙随处可见,葡萄牙在这里夺取了无数的财富,他们还在这里相继修建了埃尔米纳、阿克西姆、阿克拉等殖民堡垒,但是,现在这个梦想却随时面临着破灭的危险,因为在崇正十年,也就是去年,他们在黄金海岸修建的第一座殖民堡垒被荷兰人夺走了!
荷兰人还在继续打其他堡垒的主意,大有一举把葡萄牙赶出黄金海岸的架势,对此施维拉表示十分的愤慨,荷兰人的确太嚣张了。
听到这儿,朱慈炅算是听明白了,这货是想求他去把埃尔米纳夺回来,然后把荷兰人赶出黄金海岸。
朱慈炅要做到这一点是很容易,三十万大军,四百多艘战舰,整个荷兰所有军队全部集结起来都不一定干的过,何况只是一个小小的殖民据点了,他要夺过来简直是不费吹飞之力,但他还是很遗憾的拒绝了,因为黄金海岸跟大明几乎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为此而撕毁合约跟荷兰开战,实在是有点划不来。
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这次是专门来劝人打架的,而不是来参与斗殴的,在离欧陆这么近的地方跟人开打,不被卷进欧陆战争才怪!
第十二卷 第十九章 欧陆的形势
朱慈炅虽然无意帮葡萄牙争夺黄金海岸,但是他发现这种学习西文的方式相当的管用,总共才学了不到一个月西文的他竟然能听得懂简单的西文了,这无疑是个意外的收获,他干脆将欧陆使节团的使节们也召集过来,大家用西汉结合的方式交流,当然,这次不再讨论黄金海岸的问题,而是分析欧陆的形势。
这几个人,怎么说呢,施维拉是早就臣服于大明帝国皇帝陛下了,欧陆使节团的使节们这次也被大明帝国皇帝陛下的威势给折服了,他们自然是不敢违背朱慈炅的意愿,分析起欧陆的形势来也十分的中肯,从不胡说八道,只是除了施维拉其他人都很拘谨,基本上不问到他们,他们就不会开口。
这点朱慈炅倒不是很在乎,多提问也是一种锻炼方式,他们不主动开口那就多问嘛,正好多练练口语,朱慈炅的西文这几天是突飞猛进,但欧陆的形势却让他越来越担忧了。
综合这些人的分析结果,现在欧陆的形势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几乎整个欧陆都在和哈布斯堡王朝作对!
哈布斯堡王朝可以说是欧陆历史上统治领地最广的皇室,他们曾先后统治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公国、匈牙利王国、波希米亚王国、西班牙王国、葡萄牙王国,还有意大利若干公国和曾经的尼德兰。
哈布斯堡王朝全盛时期,统治着欧陆近半的领土,再加上世界各地的殖民地,可以说哈布斯堡王朝几乎统治着半个世界,而现在,也就是崇正十一年,除了尼德兰已经独立为荷兰,上述所有领地仍处于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之下,也就是说,这几年哈布斯堡王朝刚刚度过巅峰时期,但仍然处于全盛时期。
所谓盛极必衰,正是因为哈布斯堡王朝太强大了,所以招来了列强的羡慕嫉妒恨,而欧陆的三十年战争正是欧陆列强与哈布斯堡王朝争夺欧陆霸权引起的。
这场战争的起因是老牌列强法国暗地里支持神圣罗马帝国属下的一部分新教诸侯反抗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最终的结果就是信奉新教的诸侯组成了新教联盟,信奉旧教的诸侯组成了天主教联盟,哈布斯堡王朝治下最强大的国家神圣罗马帝国顿时处于分裂的边缘。
而这场战争的导火索却是捷克爆发反哈布斯堡王朝的起义,这个捷克就是上面所说的波希米亚,其实波西米亚爆发的反哈布斯堡王朝的起义只能说是神圣罗马帝国帝国的内部战争,因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同时也是波希米亚的国王,所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镇压波希米亚起义跟其他国家没有任何关系,但是,欧陆列强却以此为借口,发起了战争。
法国一直在图谋和哈布斯堡王朝争夺欧陆霸权,丹麦和瑞典是不想看到邻国神圣罗马帝国回复强大从而威胁到他们,英国则是为了和哈布斯堡王朝王朝争夺一个公国的控制权,而荷兰早就因为闹独立和西班牙干上了,于是这五个国家组成了反哈布斯堡联盟,一场席卷欧陆的大战正式爆发。
首先是英国、法国和荷兰出钱、出武器,丹麦出兵,直接对神圣罗马帝国控制的德意志西北部地区发动了进攻。当时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二世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帝国大军节节败退,眼看着就要顶不住了,这个时候他想到了一个天才:华伦斯坦。
这个华伦斯坦是前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提亚斯的首席公爵侍从,对帝国忠诚无比,此时,他正在波希米亚镇压反哈布斯堡王朝的起义。那种小起义不痛不痒的,让他们去闹吧,这丹麦大军才要命啊,于是斐迪南二世直接下令,召回华伦斯坦。
华伦斯坦接到皇帝的诏令,立马率领三万雇佣军从波希米亚赶回来,他果然不负天才之名,他的雇佣军不需要装备,不需要粮草,而且越打越多,短短时间就变成十万大军,准确的说,是十万蝗虫大军,以战养战,打到哪儿抢到哪儿,简直如同蝗虫过境。
这样的天才丹麦自然干不过,所以,他们灰溜溜的走了,这样的天才肯定会遭妒忌,最终斐迪南二世迫于压力,解除了华伦斯坦的职务,华伦斯坦也灰溜溜的走了。
貌似战争就这样结束了,但是反哈布斯堡联盟怎会轻易罢休,英国、法国、荷兰接着出钱,这次出兵的是瑞典,这个时候的瑞典同样有一个军事天才,他就是瑞典历史上最杰出的国王古斯塔夫二世。
这古斯塔夫二世也不负天才之名,率领瑞典军队长驱直入,打得神圣罗马帝国大军溃不成军,连帝国大军统帅蒂利伯爵都被他干掉了,神圣罗马帝国岌岌可危。
绝望的费迪南二世不得不重新启用被赶回老家种地的华伦斯坦,这下那些妒忌华伦斯坦的人不说话了,华伦斯坦重掌帝国大军,最后,两大天才在吕岑爆发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战。
华伦斯坦和古斯塔夫二世这两大天才到底谁更胜一筹到现在还没有定论,因为他们的第一次相遇便成为永别,吕岑会战,华伦斯坦被打退了,但古斯塔夫二世被打死了!
天才总是寂寞的,古斯塔夫二世阵亡,瑞典大军溃散,华伦斯坦已然无敌;但是天才同样少不了遭人嫉恨,这次嫉恨华伦斯坦的人给他安的罪名是图谋造反,甚至连费迪南二世都相信了,于是忠于帝国的军官纷纷离他而去,而忠于帝国的士兵竟然直接冲进他的卧室,把他给杀了!
两大天才的表演就此落幕,神圣罗马帝国再次获胜。
这两位主角都离场了,貌似这场战争也该结束了,但是,这个世界上从来不乏自命不凡的人,这种人一般都认为他们才是主角。
比如,法国国王路易十三的宰相,一直在幕后操控这场战争的阴谋家黎塞留公爵就是这么认为的,你们这些小白脸,配角都干不过哈布斯堡王朝,那就只有本主角亲自登场了。
主角登场自然要不同凡响,他直接向整个哈布斯堡王朝宣战了,包括神圣罗马帝国,包括西班牙王国!
第十二卷 第二十章 难续的战火
反哈布斯堡联盟的主角出现了,那哈布斯堡王朝中有没有主角敢站出来与之演对台戏呢?答案当然是有的,这位主角不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费迪南二世而是西班牙国王的腓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