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狗贼,竟然如此奸险!恐怕袁术之流,是帮不了自己的了,要不然,还是去投靠他吧!”张绣想到了一个同样十分厉害的人,曹操。“此去许县,恐怕会与曹操交战……”他默默地动起了心思。
张绣回到宛城,首先去找袁术谢罪,毕竟,自己打了败仗么!
“哦!是张绣呀!”预料中,大发雷霆的袁术却没有出现。反而,张绣发现,袁术整个人都是一副红光满面的样子,十分的热烈,好像有着天大的喜事一样。
“无妨,小小败仗,不足挂齿!等到了许县,我军定会改变!从那往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一统……咳咳,张绣,跟着本将军,好好效命,今后,封侯拜相也不是没有可能的!”袁术笑着道,话里有话。
“哼!果然!自以为是的家伙,区区一条谶语就得意忘形了!”张绣心中腹诽道。
不过,他还是装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来,唯唯诺诺,“诺!属下誓死效命于主公!”
自从见了曹操派来的密使,接受了他的一番教导之后,张绣忽然发现,自己装表面功夫的本领大大提高了。不知道,是不是密使交给他的那些措辞,逐渐地影响了他的性格,抑或是他的复仇之心,使得他发生了变化。
“宛城这里,四面受敌,地域狭窄,难以成就大事!所以,本将军决定,迁徙,赶往豫州的许县!许县,位于中原之地的腹心,掌控豫州,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更有人口大批,是一处好地方!我军的霸业,从那里开始,是最好不过的了!”袁术召集了他属下的文臣和武将,下令道。
众人面面相觑,自然知道主君的决定的真实意图,也知道这一行动,离不开那句谶语的影响。
不过,就事论事来说,豫州中原之地,的确比宛城这里的地理位置要好。南阳郡虽然是天下大郡,却是遭受黄巾大乱的主要区域,再说,它西边为武关所阻,南边是强敌刘表的荆州。这样看来,往东去,进入广阔的豫州,也是不错的。
说不定,万一,谶语是真的呢!主公,真的成了呢?
众人想到这里,不禁心头火热,似乎荣华富贵就在眼前。这样,袁术的提议,竟然没多少人反对。
于是,袁术势力,开始了一场大规模的迁移,或者说征伐。
无数的旌旗飘扬,袁术的十多万人马浩浩荡荡,蜿蜒向着豫州而去,沿途的小军阀,土豪,贼匪,都是莫不敢当,纷纷躲避。在这股强大的力量面前,路途上的城池也纷纷屈服。
一时间,袁术大有气吞中原之势,席卷天下之气。
 ;。。。 ; ;
第十四章 郭嘉的犹豫
刘表和吕布,自然乐见其成,纷纷派遣使者,作出了低姿态。一向觊觎南阳郡的刘表,还破天荒地没有对袁术留下镇守南阳宛城的守军下手。瓜熟蒂落,时机到来,他自然会行动,何必着急在现在呢!
这使得袁术顿时得意洋洋起来,看来,代汉者,非我莫属!才刚开始向许县进发,一向敌对的吕布和刘表都低头了!看来,我就是真命天子!许县,才是我袁术的兴起之地!
袁术干脆把许县改为了许昌。
但是,处在兖州的曹操势力,可不像吕布和刘表这样想。
他们对袁术的行动,充满着警惕和敌意。
由于吕布的谍报组大力活动的区域,是袁术的宛城,而后就是豫州的许县。这两地,都是袁术的势力范围,至少目前是。远在兖州的曹操,毕竟不是神仙,不是能够完全掌控天下大势的。
曹操军,目前的根基,依旧是兖州之地。
等到袁术开始行动之时,曹操才收到情报,可是已经迟了,袁术的人马已经出发!面对着袁术对毗邻的豫州的进犯,曹操以及他的核心团队,再次展开了秘密的商议。
“袁术虽然受到荆州刘表的压力,可是,这一次这么突然的的大规模迁移,此事定有蹊跷!”曹操首先道,目光扫过众人,最后,停留在程昱之上。
“此事,和袁术势力所处的形势有关,不过,起着直接作用的,是一条谶语。代汉者,当涂高,涂高昌于许。”程昱朝曹操点点头,解释道。
“可曾察觉出什么来?”荀彧询问道。
“所料不差,似乎是吕布的人,从中做了手脚,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程昱认真道。
“竟然也是驱虎吞狼,而且,做得比我们更为出色!”曹操冷笑道,“看来,吕布军中,也是有着能人呀!莫不是公达?”他转向了荀彧,似笑非笑。
“此事,不好下定论,也有可能是贾诩和李儒。”荀彧淡淡回道,言语和神色并无变化,似乎,荀攸不是他的家族之人一般。贾诩和李儒等人投靠吕布,曹操军中,自然不会一点也不知情。
“也是!”曹操点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
“无妨!袁术,墓中枯骨尔!我曹孟德正好要拿下豫州的广大区域,这袁术。不过是主动送上们来了而已!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的区区十几万人马,不算什么,待我领军破之!”曹操哈哈一笑,充满着霸气与自信。
“主公神武!”众人被激起了斗志。
“不过,吕布一直在动着手脚,要来对付我军,我们也得给他一些麻烦才行!逆来顺受,可不是曹孟德的性格!”曹操又说道,“如何,奉孝,可有良策?”他又转向了有些沉默的郭嘉。
“这……”郭嘉有些欲言又止,颇为沉吟。
“但说无妨!”曹操鼓励道。
可是,事情似乎没有曹操想得那么简单,郭嘉的犹豫,并不是来自于对自己谋略的怀疑,而是另有更深的含义。
“待属下回去好好思虑良策,目前,还是要以击退袁术为主。另外,据说,青州似乎有了一些变动,刘备已经成了北海太守,正在努力的发展壮大自己,他是世间枭雄,不得不防!”郭嘉道,有些顾左右而言他,并没有正面给出对付吕布的计策。
但是,在座的众人,都知道他有,只是在顾虑着什么,而没有说出来。
“没错!我等还是来商议一番大战的准备吧!”曹操微不可查地皱了一下眉头。他打算独自和郭嘉谈谈。
众人撇下吕布之事,继续商议着。
待到事务商议完毕,郭嘉却被曹操单独留了下来。荀彧和程昱很忙,他们望了一眼郭嘉,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迅速离开了。这里,就剩曹操和郭嘉两人了,有些安静。“来!奉孝,喝点酒!”曹操呵呵一笑,道,打破了沉默。
“还是主公知我!”郭嘉也是一笑,捧起酒杯,虚敬了曹操一下,饮了起来。
“奉孝,你可信我?”看着他喝完,曹操忽然严肃道。
郭嘉不禁一愣,“当然相信。”他道。
“我也相信奉孝。”曹操盯住郭嘉,认真道。
“有人说我,清平之贼,乱世之英雄。当时,我也是沾沾自喜,颇为得意。但是,自董卓乱政,我在陈留起兵,到现在,已经三年了。董卓不是我打败的,天下更没有被我安定。披荆斩棘,浴血奋战,几乎竭尽全力,所取得的成就,不过就是兖州一地罢了。”曹操感叹道。
“主公不必过谦!天下之大,能称英雄者,不过数人,而最后安定天下的,定会是主公!”郭嘉一惊,连忙道。
“那是当然,为何?那是因为除了我曹孟德之外,我还有着荀彧这样的张良之才,有着奉孝这样的萧何之才,有着大批的能臣,猛将,勇士!所以,奉孝,你一定要助我!”曹操哈哈一笑,道。
“愿为主公效命!”郭嘉心有所触,连忙道。
“先前,你似乎很有顾虑,现在,可以说了吧!”曹操又问道。
“诺!”郭嘉一愣,而后道。
“此事,原本不是郭嘉不愿意讲,只是,不愿意主公为难而已。吕布之心,已经是很明确了,他要限制我军的发展,他有大志!但是,尽管吕布在关中很有气象,却仅限于关中。天下的诸侯和大族,对其并不如何的认可。因为他的声望不足。”郭嘉道。
“声望不足?”曹操奇道。
“没错!他杀害丁原,投靠董卓;又杀害董卓,投靠王允;现在,他和王允又分道扬镳,如果王允……”郭嘉意有所指。
“如果王允也被他所杀……那么他就是世间的恶贼!无论他取得何种的成就,天下人,也没有多少人再认可他!司徒王允,资历,威望,都非常重,非常高!只要……”曹操不是笨蛋,顷刻反应过来。
他也马上明白过来,为什么郭嘉开始的时候,不愿意说出来了。
因为司徒王允有大功,有资历,有声望,郭嘉或者说曹操,竟然想着谋算于他,是不是,太过分了?
“看来,是我错怪奉孝了啊!”曹操道。
“无妨,主公不必客气。”郭嘉连忙道。
那,到底要不要谋算王允呢?曹操也犹豫了。
 ;。。。 ; ;
第十五章 暗战
但是曹操毕竟是曹操,他的犹豫,没有持续多久。因为,他是曹操,杀伐果断的曹孟德,乱世之奸雄。
曹操在朝廷做官,担任北部尉的时候,就和王允认识了,可是,那时候,双方也并无太大的交情。更甚者,曹操作为大宦官曹腾的孙子,并不是很受王允的看待。当然,那时候的王允,也还没有担任三公的高位。
曹操和王允的真正交集,开始于那个夜晚,一场夜宴。王允和一种大臣借着寿宴的名义,聚在一起,商议着对付董卓。骑都尉曹操几乎是不请自来,而且对一众官员大为鄙视。
后来,王允将家传的七星宝刀交给了曹操,曹操也够胆量,去行刺董卓了,可惜,没有成功,这才逃出洛阳,经过中牟县,回到陈留,宣告起兵,掀开了讨伐董卓的序幕。可以说,一切的事情,都从是那个时候开始的。
曹操虽然和王允有旧,虽然王允除掉了董卓,虽然王允德高望重,但是,这一切,都不是曹操停止谋算他的理由。这一切,至多是这件事要非常隐秘的理由,要不能泄露半分的理由。
所以,郭嘉只和曹操一个人说,哪怕荀彧也不行。
“那就去做吧!”曹操道,脸色凝重。
“诺!”郭嘉脸色丝毫没有变化,点头道。
“打算怎么做?”曹操又问。
“此事,倒也没什么难处,写几封信足矣!这也没必要遮遮掩掩,反倒是要直截了当!我们只要将我们的意思传达给司徒就可以了,并不需要吕布真的去杀害司徒,只需要司徒因此而死!”郭嘉轻轻说道,依旧称王允为司徒。
“你的意思是……”曹操马上就明白了。
“是!司徒乃是大汉忠臣,忠于社稷,忠于陛下。吕布阴险,谋夺朝廷大权,肆意妄为,司徒对此,早已经是恨之入骨了。奈何吕布手握兵马,也有谋略,司徒受挫,被免去官职,闲赋在家。只要我们为他指出一条路,一条深深打击吕布的明路,他会去做的。”郭嘉淡淡道。
“原来如此。”曹操点了点头。
是的,这样做就行了,只要指出这一点,王允就不能装作看不见,就不得不去做,这是王允的道德,否则,王允就不是忠臣,王允就不是那个王允了。郭嘉对此,了解的很透彻。曹操对此,也很明白。
但是,原本王允是可以安享天年的。
也就是说,曹操和郭嘉,为了自己的目的,特意指出,“司徒要为大汉尽忠”,从而,很不光彩地将王允逼迫到死路。
所以,郭嘉和曹操,都曾经犹豫过。
“如果司空杨彪也加入,太尉周忠说不得也要加入。这样一来,三公皆死,不亚于长安城城墙倒塌!”曹操想了想,又道。
“没错!卸任的三公同时在皇宫正门处尽节尽忠,一死以明志!必将震动天下,就连陛下,也会对吕布产生敌意和警惕!对吕布整个体系,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天下的诸侯,更是会趁机发难,群起而攻之!”郭嘉冷冷道。
“如此一来,吕布声望大跌,内乱四起,自然无力对我们造成威胁了!”曹操道,却没有喜色。
两人对望一眼,沉默了一阵。
“就由属下来谋划这些书信的具体措辞吧!”郭嘉低着头,说道,既要让王允明白,又不能留下把柄。
“那,就由我曹孟德来写这封信吧!”曹操道,只能他写,才够分量。
书信倒没有什么,哪怕泄露出去,曹操也可以搪塞过去。只是不能将他们谋算王允的这件事情,让人知晓,很是不光彩。
曹操动用了不少暗处的力量,将密信传到了长安,为了免除王允等人的后顾之忧,更是将他们的子孙救出一批。当然,做什么事,都要代价的,做完这些,曹操势力在关中的隐秘力量几乎丧失殆尽。
不要说,曹操没有这种力量,他当年能够逃出董卓的洛阳城,真的只是那么简单?这里面,不一定是探子,也可以是某种暗地里的人脉,门生故旧,受了恩情的人,与关东亲密关系的小家族,等等。
世家大族,不是嘴上说一说的。当然,这一切,没能完全瞒得过吕布,他的人马有察觉。
“是曹操的人,活动有些频繁呀!难道是驱动袁术东进,使他大为警惕了?”吕布心道,不过,这也是正常的,“既然他们想得到一些东西,就让他们付出代价!趁机清除一番!”
留在关中的谍报组和刺杀组,行动了起来,大有收获。长安城的夜里,无数凶杀在上演,出现了不少的尸体。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曹操对付关中,不能那么的游刃有余了,大为空白。不过,对他来说,暗中的利刃,已经出鞘!
“文和,本侯觉得,这件事情,没有那么的简单!”吕布有些不安道。
“曹操的人,不会无的放矢,纯粹上门送死,我们给他来了一套,他自然也会想着来对付我们!”贾诩点点头,赞同道。
“虽然不知道他要干什么,但是也不能什么都不做!”吕布想到了后世的一个法子,那就是全城戒严。只要关闭城门,扼守要地,把守主干道,将民众百姓乃至官员全部封锁在家中,不准他们外出,那么整个长安城就在控制之内!
“准备一个戒严令,以防万一吧!”吕布道,将戒严的状态说了一下。
“诺!如此一来,至少立于不败之地!”贾诩喜道。
这需要一套机制,简单来说,就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要做什么。比如,尚书省下达命令,命令的最快传达,城中兵马接到命令,具体各个部分,怎么行动等等。
而且,事关重大,这个命令,只能是由尚书省下达。
吕布也只是以防万一,不过,正所谓有备无患,正是这,极大地帮到了他。
……
这是普普通通的一天,一切似乎都很正常。
宫门附近,忽然来了三辆马车,三辆还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