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潜奶奶在那哭的时候陶潜他们也没有劝她,一年也难得哭一次,就让奶奶好好泄一下,这样还有助于健康一些。
依旧拜祭放炮完毕,现在又恰好在陶潜开的荒山上,陶潜便带着大家去看看自己规划的荒山。
只见下半山全是绿油油的,完全没有冬日的景象,一片生机盎然,那些绿油油的地被划分成一块一块的,种了不同的农作物,看起来也比较有规律。而那最大的一片绿地当然就是陶潜特地种来喂养动物的草地,那草地的一块当中正有许多的山羊在吃着草。
“陶潜啊,这么久,我还是给你开荒的时候来过这里,没想到你把这里打理的这么好。”陶潜大伯赞叹着说道。
“你是怎么让这些东西在这大冷天里生长的啊?”陶潜的父亲问道。
“我特地考察过,这地方地形不错,就在大渡河旁边,冬天因为风都被山给挡住了,温度也不是那么低,加上旁边就是水流,要稍微提高一些温度,我就试着种了一下这些东西,没想到都能成活,所以我就大量的种了一些,没想到效果还不错。特别是这些种来喂羊的
谓是一年四季都不会枯萎,这样我便可以一年四季都了。
”陶潜给大家解释道。这些理由其实陶潜早就想好了,这么奇怪的事情,如果没有充分理由解释那也是说不过去的。
虽然这些理由有些牵强,但并不是不可能,陶潜大伯也说道:“就是啊,我之前怎么没想到把这荒山给开开呀。”
陶潜顺便去把店里留下的两只山羊牵了过来,打算一会儿回去地时候给大伯留一只,然后自己再带一只回镇上,这样也让大家也尝尝羊肉。
“你们要吃羊肉的时候叫上大山和鱼娃子一起,让吴大伯来帮着做,明天到镇上的时候一定要叫上吴大伯一起啊。”陶潜说道。
陶潜大伯点头道:“知道了,你说了不止一次了。你这娃,对谁都好。”
参观完陶潜地荒山之后大家先也是回到祖屋,因为要回镇上,陶潜这时便把给大家买的礼物拿了出来,陶潜给奶奶买的衣服是最好地,一件专门为老人家制造的大衣,里边都是传说的天鹅绒,陶潜花了八百多买下的,不过陶潜也不会告诉老人家价钱,如果告诉她这件衣服要管八百多,保证老人家舍不得穿,放在家里看柜子了。
陶潜也给大伯大娘买了衣服,小家伙地在买的时候就已经自己拿去了,至于给父母买的,陶潜还是决定回去再给他们。
易云是第二天给陶潜大伯他们一起上镇上去,而小家伙今天也跟着一起上去了,所以一家人倒也热闹,特别是林弱水和陶潜母亲,一路上都在聊着女人的一些话题,陶潜他们也插不上嘴。
而小家伙因为途中一直赶着一头山羊,小家伙也没有无聊的时候,时不时的去逗那只山羊玩,还好这山羊地脾气特别好,没有火,不然的话有小家伙好受地。
陶潜和父亲手里一人提了一个竹笼,里边各关着一直灰色的野兔,陶潜告诉父亲这是自己和易云下地套子套到的,这山上别地不多,就这野兔相当的多,特别是在他种的草里边,那野兔是窜来窜去的,陶潜父亲也看得出来,之前在参观陶潜的荒山的时候他就露出过惊讶的表情。
“你要在老家展就好好的弄,我也听说你和大山他们在乐山开了个羊肉汤锅店,我看你们也能赚钱,但在外边也要小心一些,别得罪了人才是。”陶潜父亲关切的说道。
陶潜点点头说道:“知道了,我基本上都在老家搞养殖,那经营的事情都教给大山和鱼娃子他们,你看大山那个派头,没有人敢去惹事的。”
“有的事情也说不清楚,反正你们几个是一起长大的,除了你大哥,你的感情和他们算是最好的了,甚至比你大伯家的两个哥哥还好,这么深厚的感情要把握啊。”陶潜父亲继续说道:“还有那个易云,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像你说的那样是个山里的孤儿,你看他自己住在那里太孤单你才让他下山来和你们一起去的,但好人坏人我也是分得出来的,看他的表现,想来也是一个十分老实的人,你们也要好好的保持下去。”
陶潜再次点了点头。
“人出了社会,都要围一些自己的人,那样以后办起事情来才方便一些,虽然你现在的这些朋友都只是刚出社会的,但保不准那天就能获得成功,到时候说不定别人随便拉你一把你也就起来了。所以待人一定要真诚,不要老是动一些歪心思,小聪明。”
陶潜的父亲很少给他说这些话,但今天确实是语重心长的说的,他也感觉自己的孩子长大了,有的事情自己是过来人,还说得上一些话,能让他懂的就让他学习一下,免得以后走了些冤枉路。
陶潜父亲给他说话的时候陶勇也在旁边听着,对于自己父亲的话他也十分赞同,陶勇是做季节水果生意的,所以对于生意场上的尔虞我诈也见过不少了,虽然自己做的不是太大的生意,所以一些是非没有将自己卷进去,不过要是以后想把生意做大,这些事情是避免不了的,所以陶潜父亲在说这些话的时候他也十分认真的在听。
“二娃啊,等你有空了,来跟着我在外边跑跑,见识一下外边的事情,你那荒山和店子走上正轨过后也不用那么烦心了,到时候就跟着我到全国各地见识一下,顺便帮一下我的忙,我也想把我的生意做大一些。”
陶潜也点点头,说道:“那恐怕要等一些时候去了,这荒山我还没有完全规划好,而且年后我们还商量着要把店子扩大呢。”
“没关系,早迟的事情,我想只要你来帮我,我的生意一定会做大的。”陶勇说道。
一边走一边聊,远远的就看见了远处的城墙,这镇子以前是一座城,周围都是修筑有城墙的,所以这城墙边是这小镇的标志物。
第一百一十四章 除夕夜(一)
子算得上是个古镇,毕竟城墙在那摆着,虽然残破|些城墙确实有些年头了。据说这些城墙还是明朝的时候修筑的,不过没有特意考证,只是口口相传罢了。只要一见到这残破的城墙边知道小镇已经快到了。
大家加快脚步,现在天已经快黑了,吃过饭都是三点多,又去上坟,离开的时候差不多快五点了,这一路上走回来差不多也用了一个多小时,现在的天已经灰蒙蒙的,不过还能看得清路况和远处那标志性的建筑。
虽说小镇有着古老的城墙,但里面却和一般的乡镇没有什么分别,一样的街道,一样的房子,一样的居民。
“陶潜,你们家在什么地方啊?这镇子有多大啊?”林弱水退回来问道。
“我们家就住在镇子里的小学里,镇子不大,有两条街,一个中学一个小学,加上该有的各个部门就差不多这么大,不过要把小镇的郊区算起来,那也不比县城小。
”陶潜回答道。
“还有郊区啊?”林:水好奇的问道。
陶潜点点头说道:“当然,周:有好几个村子和镇子隔得很近,走路的话不到五分钟,你说这算不算郊区啊?”
“恩,这算是吧。呵,没想到你们镇子虽小,还五脏俱全。”林弱水叹道。
“走吧,天都要黑了。小家伙,下来自走了,不能老坐着,进城别人看着还笑你,说你这么大人了还不自己走。”陶潜对着脖子上的陶佳说道。
陶佳听了陶潜地一。也挣扎着要下来。小家伙总想表现得像个男子汉。如果别人说他很弱他简直会和那人拼命。
陶潜他们已经从小路上走到了公上。前面不远已经有人家了。这些人家基本上都住在了城墙地外边。发展这么多年。人们不可能老是局限在城墙里边。
一经过一家人房门外边时候。屋门口地一个小孩就喊道:“陶老师。”
这是陶潜父亲地一个学生。陶潜父亲是小学教师。在学校里也是个公众人物。和学生很合得来。也最会为学生着想。所以很多事情学生都要去找他。不管是不是他班上地学生。
屋里地大人听见小孩子叫‘陶老师’。赶紧走出门来。看见真是陶潜父亲。连忙叫道:“陶老师。进来坐会儿吧。吃了饭再回去吧。”
陶潜父亲也婉言拒绝道:“今天就算了吧。回去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明天学校里还要举行球赛。都来看看玩玩吧。热闹一些。”
那家长忙点头道:“一定来一定来。”
陶潜父亲说的球赛就是陶潜他们要进行的比赛,最近几年每年镇上都要举行。这是政府发起的,私人老板赞助,学校出场地和裁判,共同举行的过年的一项集体活动,为的就是活跃过年的气氛。不然每家人都在家里窝着,就感受不到那过年的气氛了。
一进到镇上的街道上,便时不时传来小孩放炮的爆炸声,小家伙也不示弱,一路走一路放着,而林弱水时不时的捂住耳朵,生怕有鞭炮在自己身旁就爆了。陶潜轻轻的把林弱水拖到自己身旁,也怕吓住了这个自己心爱的女孩。
穿过了一条街道,再拐了一个湾,前面就看见一个学校的大门,大铁门锁着,只有旁边的小铁门开着。
铁门正上方有个弧形的钢铁建筑,上面有几个大字,自然就是这个学校的名字了。进到学校里边,只见到处是小朋友放炮过后的纸屑。这镇上比较空旷的地方就只有学校的操场,所以很多小朋友都跑到学校里边来玩。
刚进校门是学校的上操场,篮球场就在这个操场里边。其实说大操场也是很大,大约能建两个篮球场,不过正对着大门这边没有建,只是靠着学校围墙的那边建了一个。篮筐上的网都已经弄好,不过地上到处是碎屑,可能明天早上特地有人来打扫吧。旁边的城墙顶上是朱红色的,一看就知道是朱红色的砖砌成,不过墙上却涂成了白色的底色,上边正画着一个个卡通形象的运动员,有的在赛跑,有的在跳高,有的在打篮球,还有的在踢足球,反正是一片动感的画面。
上操场和下操场之间是一排平房,这些平房是学前班和幼儿园的教师,墙壁上也画满了卡通形象。
两个操场是由一个过道链接着,过道正对着是小学的一个牌坊,上面画有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景象,上边还有伟大国家领导人邓小平的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陶潜还记得曾经他们几个小孩在操场上踢足球,把那牌坊当球门,结果把牌坊踢得全是足球印子,最后被校长给逮住了,让他们把牌坊擦干净,他们几个都是学校的教师子女,都跑回去拿帕子水桶出来擦,不过有的地方太高了,他们就算是搭着凳子也够不着,所以就只能让印子留在上边了。
不过现在陶潜他们看见牌坊却是干干净净的,明显是有人给擦干净了,就连上边他
着的地方也十分干净。
“这牌坊专门有人打扫吧?”陶潜问父亲道。
陶潜父亲点了点头说道:“放假的时候特地让六年级的用拖把绑在长木棍上擦干净了的。这些天有人特地在学校里守着,不允许那些人到这下操场来踢球。牌坊踢脏了不说,怕把教学楼的玻璃给打碎了,那样学校就的自己掏钱了。”
确实,陶潜他们穿过走廊下来的右手边就是教学楼,教学楼还是那一扇扇小窗户,不是外边学校用的那种大窗户,那底楼教室的窗户已经有几面玻璃都碎了,不知是什么时候碎的。
“那些小孩子,只要你一刻不在,他们就下来玩,虽然有人守着,但那窗户还是被打碎好几块。
”陶潜父亲无奈道。
小孩子嘛,喜欢玩,又不听人的劝说,只要瞧着没人便下来玩,打碎了立马跑了,你也不可能追着他们。
左边也是一平房,这些房子只有少数住的有人,基本上都是一些单身教师的住所,穿过平房的一个走廊边来到学校的教师宿舍区。虽说是教师宿舍区,但也只是有一栋三楼高的房子,每一楼可以住四家人。毕竟是镇上的小学,学生老师都不多,而且有很多教师都不住在学校里边。
陶潜家就在底楼,虽然房子很一,不过好在也有些宽敞,是个三套一的房子,加起来大概有一百多平方,平常只是父母两人住,那时反而显得有些空旷了。
现在人比较多了,不也不算太挤,陶潜母亲早就安排好了,陶勇一家住最大的那间卧室,陶潜和他父亲住一间,陶潜母亲和林弱水住一间。陶潜现在和林弱水还没有发展到那个程度,虽然陶潜父母不像农村那样忌讳没结婚不能在婆家住,但也不想两人现在太过亲密。
“今晚上我们简单的吃点,反正一会看电视的时候有那么多吃的。”陶潜的父亲说道。
“一会儿吃糟吧,方便一。”陶潜母亲说道。
“现在没饿,一会儿再说吧。”陶潜说道。
今晚上最大的事情莫过于看春晚,不过陶潜他们也觉得春晚也是越来越没意思了,每年基本上都是等着那些个小品,其它的一点意思都没有。
陶潜最喜欢的莫过于赵本山和冯巩的小品的,只有这两人的最让人捧腹,什么舞蹈唱歌这些都引不起他的兴趣。
母亲把火炉提过来,放到客厅里,把火门打开着,她怕这两个媳妇和孙子受凉了。炉子是蜂窝煤,煤炭是一块块的模子里做好的,只需要燃透了换掉就是。
这镇上用煤和电比较方便,不过总的说来还是煤便宜些,所以陶潜家烤火的时候基本都是用蜂窝煤。
“再等一会儿春晚就开始了,我去烧水,大家轮着洗澡,免得一会儿都挤在了一起。”陶潜母亲说道。
他们这里的习俗就是带着一个干净的身体,穿着新衣服过新年第一天,所以今晚上大家都要洗澡。
陶潜家用的也不是那种恒热的热水器,每个人洗都要单独烧水,所以相对来说比较麻烦。
陶潜看父母打算洗澡,忙去把给父母买的衣服都拿出来了,陶勇也把自己买的礼物拿了出来。当然,陶潜买了衣服他便没有买衣服之类的,不过他们没料到父母竟然也为自己准备了礼物,虽然不是很贵重,但却是母亲亲手做的。
陶潜母亲基本上每人都给他们打了一双毛线鞋子,不过陶潜不知道母亲是怎么知道林弱水教的大小的,林弱水一穿在叫上就像完全是按照她的鞋码打的。
陶潜知道这段时间这里都流行打毛线鞋子,打好鞋身之后就拿到外边让皮匠把鞋身和鞋底合在一起,其实也不是什么复杂的事情,不过母亲竟然给每人打了一双,这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起码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
林弱水特别喜欢她那双粉红色的鞋子,拿到手后也高兴的对陶潜母亲说道:“谢谢阿姨,阿姨的手真巧。”
陶潜母亲也高兴的合不拢嘴,没想到林弱水这么会说话,不过她也看得出来,林弱水是真喜欢这双鞋子。
“阿姨有空的时候也教教我吧,我回去给我妈也打一双。”林弱水突然想到了自己母亲。
陶潜母亲也爽快的答应了下来,说道有时间一定教她怎么打。
“陶潜,我出去给妈他们打个电话。”林弱水说道。这大过年的,肯定要给家里报报平安,顺便再问问家里人怎么样。
“我陪你出去走走吧,反正春晚开始还有一段时间。”陶潜说着就挽着林弱水的小蛮腰出去了。
打电话其实也没用多少时间,林弱水给家里报了报平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