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陆少华没事可做,只在街上到处乱逛,逛着逛着,马路边上有一个‘旧书摊’,他才停下脚步,眼睛朝地摊一的书扫了一遍,突然,他猛的蹲下,右手快速的伸出,朝一本看起来有些破旧的书抓去。。。。。。。。。
“老板!这本书多少钱?”当把书拿到手里之后,陆少华才呼了口手,稳定激动的情绪才问道。
“哦,这本阿!5块。”那个‘旧书摊’的老板先是看了看陆少华,接着再看陆少华手中的书,眼珠转了转说道。
“给,这是十块钱,不用找了。”陆少华从口袋拿出一张‘十块’面额的纸币扔给那位老板,然后转头就走。
当陆少华的身影走远了之后,那个‘旧书摊’的老板才喃喃自语的说道:“早知道就说二十块了,哎。”
。。。。。。。。。。
回到商铺之中,陆少华没去理会其他人,走进房间,把房门关上之后才拿出刚才在‘旧书摊’掏到的旧书。旧书的封面看起来破旧,但是封面那两个金光灿灿的大字还是清晰可见的,“金融”,没错,那两个大字正是‘金融’两个字,当陆少华看到这两个字的时候,他终于知道接下一年多的时间他要干什么了,那就是研究金融方面的知识。
不知道是因为陆少华太过专注了,脑中不断的分析、理解、整合着的知识,完全没有察觉到旁边不知何时站着陈国邦。“咳、咳。”陈国邦站了许久,见陆少华没有发觉到他,只能咳嗽两声把他从书上拉过神来。
“大哥!你什么时候进来的?”陆少华被咳嗽声拉回过神来,抬头一看才发现陈国邦已经站在他旁边了。
“呵呵,我站在这里都好久了,只是你没发觉罢了。好了,书是看不完的,赶紧去吃饭吧。”陈国邦有些好笑的说道,他也是第一次看到陆少华看书看得这么专注,但眼看就快一点钟了,他也只能把他从书上拉了回来,叫他去吃饭。
“呵呵!好的,这就去吃。”陆少华恋恋不舍的放下手中的书,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他也没想到时间过得那么快,一下子就几个小时过去了。
。。。。。。。。
午饭过后,陆少华又把自己关进房间里面,专心的吸取书上所讲的金融知识。虽然他是带着记忆重生过来的人,但只是对某次金融风暴的涨跌和爆发的时间比较了解而以,而对金融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懂,所以当他在旧书摊看到这本书的时候,他才会表现得那么紧张,生怕被别人先抢去一样。
渴望金融知识是一方面,而另一方外是在八十年代,国内有关于金融这方面的书籍是少之又少,好不容易才能碰上一本,可以说是可遇不可求。
厉时两个多月,陆少华也终于把那本‘金融’书基本看完,也对金融这方面有了个大概的了解,至于要想理解透彻,那还得在实际中真真切切的实践才能算是透彻吧。。。。。。
不知道是因为对金融知识的渴望还是迷恋了金融,当陆少华把那本旧书看完之后,好像上了隐一样,每天都游走在各个‘旧书摊’之间,可是每次都让他很失望,因为找不到他想要的金融书籍。“哎呀!‘金融’书的确是可遇不可求阿!”陆少华几乎把附近的‘旧书摊’都逛了个遍,可是就是找不到,只能无奈的自言自语道。
“哎,我怎么把这个给忘了。”正想走回的商铺的陆少华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大声的喊道,把旁边路过的人吓了跳。
“哎!这么小就‘疯’了,真可怜阿!”路人A说道。
“是阿,是阿,看样子长得这么可爱,就这样疯掉了,太可惜了。”路人B附合A说道。
听到两个路人的谈话,陆少华无语,他也懒得跟他们计较,小跑的回商铺。
。。。。。。。。
等待的滋味的确不好受,陆少华回到商铺的时候是下午4点钟了。而他只能等,等到晚上9点多的时候,才出去外面的车站让司机带话回家让陆昌帮忙找一些关于金融方面的书,毕竟陆昌是大学生,认识的同学很多,再加上他读大学的时候是在省会读的,找关于这方面的书应该容易多了,这也是陆少华刚才为什么一惊一乍的原因了,因为他想起了这个注意。。。。。。。
至于陆昌能不能帮他找到,陆少华压根就不相信找不到。。。。。。。
第三十二 桔子热潮
第三十二桔子热潮
当陆少华收到陆昌寄给他的书时,已经是一个多月后了。自从陆少华带话回家给陆昌,陆昌也不知道陆少华为什么要关于金融这方面的书,但在他想来,陆少华要那些书固然有用,但对于他这个大学生来说,要书证明是用来学习的,他当然是大力支持了,于是,联系以前的同学,发动所有的关系寻找金融方面的书,可是一个月之后,也只找到可怜的十几本而以,也只能无奈的先把那十几本寄下去深圳然后再继续找了。
而在另一边的陆少华,心里却是激动得不得了,十几本阿,那是什么概念,他在深圳几乎找遍了附近的旧书摊和图书馆,也才发现仅有的一本,而现在陆昌一下子寄下来了十几本,他能不激动嘛!
。。。。。。。。。。。
时间眨眼便逝,年关已至,陆少华也在书上度过了整整六个多月,现在的他,可以说对金融有了全方位的了解,也从书中一些经典的案例吸收到了很多经验,欠缺的只是实际操作罢了。“哎呀!过年快到了,今年看样子得在深圳度过了。”陆少华合上最后一本书喃喃自语的说道。
走出门口的陆少华深吸了一口气,伸了伸腰,抬头望向天空。蓝色的天空,一朵朵白云组成形形色色的图案,随风而动。周围的建筑工地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不见了,只有一座座高楼大厦屹立在原地。“呼!没想到深圳的变化可真快阿,一年前还是一遍空地,现在却变成高楼大厦了。”
看着一座座的高楼,陆少华也是感慨良多,想起一年前刚到深圳的时候,早上经常被建筑工地的机器吵醒,不过后来也慢慢习惯了,但经过六个月的‘闭关’之后,发现这一切变得太快了,快得连他这个见识过21世纪高速发展的人也不得不吃惊。
。。。。。。。
回到商铺当中,陆少华先跟陆家辉招了声招呼,然后走到陆家成旁边说道:“三叔!你有没有叫家那边收购多点桔子?”
“没有。”陆家成摇了摇头说道。
“噢!那今晚带话回去吧,桔子有多少收多少运下来吧,估计没有三千斤是不够卖的。”陆少华听到没有,平静的说道。他可是知道国内的习俗的,每当过年,每家每户要去拜年的时候都要带三样礼,而桔子代表着‘大吉’的意思,是必不可少的,所以陆少华敢肯定,没有三千斤是不够卖的。
“嗯,晚上来货时再跟司机说吧。对了,刚才那个港商来找过你,说是要运一车桔子过去。”陆家成先是应了陆少华一声,再接着说杨建隆来过的事。
“哦,那就先安排一车给他吧,其他的我们自己留着零售吧。”陆少华对香港那边的习俗不了解,但现在杨建隆要一车,大概也在一千多斤之间,这么大的量,陆少华敢肯定香港那边的习俗也跟国内的差不多。
。。。。。。。。
两天之后,桔子一车一车的到达深圳,除去杨建隆运往香港的一车,还有三车在深圳零售,陆少华也不在悠闲的看书了,也跟着一切在忙,虽然人手加上他还有六个人,但还是有点忙不过来的。
看着门口聚集着来买的客人,陆少华想起了刚运荔枝下来深圳那时,也是聚集了大量的客人,来买的人络绎不断,而现在呢?毫不夸张的说一句,人流量比当时还要多两倍,挤得买好的客人想出去都很难。
“老板,帮我装50斤。”突然,一个穿着西装,打着领带的中年男子朝陆家成喊道。
“好勒,你稍等。”陆家成随口应了一声,突然感觉有点不对劲,以为是自己听错了,有点疑问的朝那位中年男子问道:“这位大哥,是50斤吗?”
“没错,就是50斤,呵呵,好不容易排队排到现在,不买多点过几天还得过来排队。”那个中年男子呵呵的说道。
“哎呀!大哥,你买这么多干嘛!”陆家成也被吓到了,肯定自己的耳朵没有听错,心里有些奇怪,一个人买那么多干嘛呢?
“呵呵,亲戚多阿,本来是想买一点,然后不够再过来买,可是等着买的人这么多,我就干脆买多一点回去,省得又来排队。”那个中年男子正色道。
陆家成一听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原来是亲戚多。“好勒,我这就给你装去。”
。。。。。。。。。。
就这样,陆少华跟着忙忙碌碌到除夕下午才停了下来,运下来的桔子也卖得所剩不多了。“哎!终于可以放松过年了。”
“是啊!都忙了十几天了。”旁边陈国邦附合道。
“是啊!是啊!”陆家辉他们也都同口异声的说道。
“嘿嘿!现在忙完了,去文德哥那里刷一顿吧?”陆少华也知道大家这些天忙得脱不开身,再加上今天是除夕,是应该庆祝一下咯,所以这才提议道。
“嗯,小华说得对,是应该去刷一顿了。”很少说话的陆家成此时也笑笑的说道。说完之后转过头,看到张海鑫和李小飞还在收拾着桔子叶,赶紧喊道:“我说海鑫兄弟,小飞兄弟,那些留着明天再慢慢搞吧,先去刷一顿。”
“还是收拾完再去吧!”张海鑫看了看地上到处都是叶子和枝头,有些难为情的说道。
“是阿,我觉得收拾完再去,明天就可以清清静静的过个好年了。”李小飞也附和道。
“嗯,说得有道理,三叔、四叔,我觉得还是收拾完再去吃吧,那样也安心多了。”陈国邦想了想,觉得他们两个说有很有道理,也提议道。
“好!那就收拾完再去吃,动手。”
。。。。。。。。。。。
翁文德的餐厅包厢里。。。。。。
“文德哥,恭喜发财阿!”陆少华笑嘻嘻的说着,手却抻到翁文德的面前,那意思再明显不过了,要红包。
“给、给、给。”翁文德那么精的人怎么会不知道陆少华的意思,无奈的从口袋掏出一个红包塞给陆少华,嘴里喃喃自语的说道:“钱赚我比我多,红包还是我来发,没天理阿,哎呀!谁叫我比人家大呢?”
“哈哈哈。。。。。。。。。”
“哈哈哈。。。。。。。。。”
整个包厢的人笑成一团。。。。。。
第三十三章 迎接
第三十三章迎接
1986年的除夕在一顿丰盛的晚餐结束,当陆少华睁开眼睛的时候,已经是第两天的早晨了,不由的有些感慨的说道:“呼!一年就这样过去了。”
洗刷完毕之后,陆少华看了看房间,发现陆家辉和陈国邦还睡得死死的,他也没有去打扰他们,轻手轻脚的找了张椅子坐下,双手当抱在脑后,双脚翘起,闭眼养神。记忆如同潮水般不断的盘旋在他的脑中,从五月份运荔枝来深圳卖,生意红火,出口荔枝,接着又是空手套白狼,之后又是出口大量的水果。这些仿佛像昨天刚发生过的一样,清晰可见。。。。。。
。。。。。。。。。
春节过后,商铺也恢复了正常营业,但生意不像卖荔枝时那么火爆,因为在这个季节,稀有的水果比较少,也是水果‘淡季’。由于‘淡季’的原因,导致商铺的生意并不是很好,所以在年后,陆家辉就回家帮忙盖房子去了。其实在过年之前,陆家耀早就让人带话下去说家里要重新盖房子,叫人回去帮忙,多一个人多一双手嘛,盖起来也比较快。
陆少华听到说家里要重新盖房,他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而赞成的原因是:“他不想再‘打地铺’了。”想想这个原因也真够可笑的,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一个住习惯高楼大厦的人,突然搬进一个不到能八十平米的小房子住,肯定是很不习惯的。(注:呵呵,在现在,来深圳打工的人,那个不是住在高楼大厦的。呵呵)
水果碰上‘淡季’,出口香港当然也停止了,杨建隆也没什么事干,整天就呆在陆少华的商铺里闲聊,也算是为了跟陆少华把关系更拉进一点吧。杨建隆跟陆少华做了差不多7个月的生意,他可是赚了不下百万阿,资产也突破了300万大关,对于陆少华这个‘财神爷’,他也是百盘讨好,生怕得罪了他,终止生意。
“我说少华老弟阿,你爸爸要下来深圳你怎么不早告诉我阿,我也买点礼物嘛。”杨建隆说着,着急的向门口走去。
“哎呀!至于嘛!”陆少华看着杨建隆那着急的样子,摇了摇头苦笑道。其实他也是昨晚才得知陆家耀要下来深圳的。这不,在跟杨建隆闲聊时,无意中提起,杨建隆才急忙的向门口走去,看样子是去买礼物了。
。。。。。。。。
晚上九点多的时候,客车下车的马路边站着四、五个人,有的穿着西装打着领带,有的穿着很随和,看起来格格不入,路过的行人不知道以为发生了什么事,都远远的观望,不时朝这边指指点点。
陆少华看到旁人朝这边一个劲的指指点点,心里冒出一阵无力感,他早就跟翁文德他们说过不用出来接人了,可是翁文德却一句话把他堵回去了。“他是我叔叔,做为小辈出来接下人是应该的。”而杨建隆的借更是合理。“他是我的合作伙伴,接下是必须的。”
没错,马路边上站着正是陆少华、翁文德以及杨建隆和陈国邦,这么晚了站在马路边当然是为了接陆家耀了,不然他们可不会大半夜的站在那里吹冷风。
“来了,来了。”陈国邦突然喊道。
陈国邦这么一喊,陆少华才回过神来,定眼一看,果然是从家乡开往深圳的客车,不由的呼了口气,心里暗想:“不用再被旁人指指点点了。”
。。。。。。。。
“爸!”
陆家耀刚走下客车的车门,就听到熟悉的声音,抬头仔细一看,才知道是陆少华,乐呵呵的说道:“你这小鬼,这么大冷天的,不好好呆着,跑出来干嘛,我自己又不是找不到地方。”
此话一出,陆少华先是白了陆家耀一眼,心里暗暗鄙视一番,嘀咕的道:“要是不出来接你,你能找得到地方嘛?”
陆少华嘀咕声并没有传进陆家耀的耳朵里,因为翁文德生怕陆家耀不知道他也来了一样,大声的叫了一声,“叔!”
“哎哟!文德也来了阿!”陆家耀这才仔细看了看,发现站着四、五个人。翁文德,陈国邦也在,还有一个是他不认识的,眼睛不由的多看了几眼,心里暗暗想道:“这人是谁阿?”
看着陆家耀眼睛盯着他,杨建隆抻了左手,用那不是很流利的普通话说道:“你好,你好。”
陆家耀看着杨建隆这个样子,当然知道是要和他握手了,虽然他长期在农村,但电视上演的电视剧,握手是经常能见到的,于是陆家耀也抻出手握了握,但是没有开口,不是他不会开口,而是他不知道对方是谁,不知道说什么。
见陆家耀没有开口,陆少华赶紧介绍道:“爸!这位就是我们出口水果的香港商人-杨建隆。”
“噢!你好!你好!”陆家耀的反应也不慢,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