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万夫- 第1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丞相,还请下令,阻止淮南侯……”



    司马懿,此时就坐在文席第四席,却是仅在郭嘉、荀彧、荀攸之下,倒是当即听到众人的纷纷震惊劝阻,司马懿竟还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摆弄着手中的黑羽扇,不断摇头轻笑。



    也不知道,此刻的司马懿在笑什么。



    “够啦!!都不要吵了!!!”突然,在这时,曹操猛然开起口来。



    当下议政厅顿时又寂静无声,曹操这时一一将那些议论的文武看在眼里,随即看了看文席一旁的几个人……



    郭嘉还是一如既往的剧烈咳嗽着,看来是说不了话了,而荀彧则紧皱着眉头一言不,荀攸倒是没有皱眉头,可也似是在思索着什么,至于程昱在叹气。钟繇在摇头,而司马懿……



    忽然,曹操的目光顿时锁定在了司马懿的身上。“仲达,如之奈何啊??”



    司马懿顿时在席间微微一笑,却只说了几个字,“双曹辅政,为明公耳!”



    此话一出,还没等得众人有所明白,主位上的曹操竟是双目陡然一亮……



    显然。司马懿的这番话没有人听出意思来,但曹操听出来了。



    “仲达机智,不错……”曹操当下也是一笑,这次,则是看着议政厅的众文武。高声说道:“其实此事早已通知于我,安民派人送亲笔信,信中安民跟我说……‘如今汉室,朋党为乱,吏治乏陈,于私不公。良才取舍,利令智昏。四百汉室,为势者所居……古圣贤德政,乃举能者为先,丞相举海内之望。现陛下未清朝纲,不理朝令,如我辈者流,自当……



    自当……废武帝察举。奸清乱贼,唯才是举!扶正中兴!!’”



    一纸言辞恳切的书信。其中将朝廷吏治骂的一干二净,曹操顿时从怀中取出信件,狠狠的掷在了大厅之中。



    却是直到此刻,所有人才明白,明白为什么司马懿说了那句话,曹操会那般的认同,更明白了,淮南侯曹信此举,更是作为丞相的曹操,最想看到的结果。



    虽说是清君侧三字格外的沉重,但其中意味更是包含了大胆的改革想法,曹操没有想到的事情,曹信想到了,而且在旁人看来,是曹信调动八十二营将士的,但实际上看,其实曹操早就传达了同意的念头。



    清君侧,清的不是君,而是清除皇帝身边的小人,谁是小人?



    这自然是曹操眼中钉、肉中刺,只是平时因为某些原因曹操没有动也不好动的人,但是今天,曹信为曹操出手,做这个大胆的人,更是那信中所说唯才是举四个字,更是让曹操甚为认同。



    可见此一遭,曹信玩了一手好棋。



    “李典、乐进!”曹操此刻在主位上猛然起身。



    “末将在!”



    “命你二人,各率一千人马,锁住武城门,掩护安民除贼!”“末将遵命!”



    “夏侯惇、夏侯渊!!”“末将在!”



    “你二人率军直入长乐宫!!让陛下拟写天子诏!”“诺!”



    “曹仁、曹纯!”“末将在!”



    “你二人即刻率本部人马,将陈莹、6林、董固等辈一律满门处斩!!”“末将领命!!”



    ******



    时至子时一刻,皇宫内外大乱。



    “来人!!将这一**党全给我杀了!!”太学府门前,曹信一脸的杀意盎然,右手断然一挥。



    “杀——!!杀呀——!!!”



    几千名曹军士卒将整个太学团团围住,原先本是一群天子门生讨论经学典籍之地,仅在曹信一声令下,瞬时变成了一片血海。



    “作孽呀!!呜呜呜呜……这些都是古人留下的经典……不可烧啊……”



    “少废话!!去死!”潘璋手起刀落,将一个老学官的头颅砍落在地,脸色狰狞之中,血红的大刀浸湿了一片。



    “呜呜呜……你等为何到此!!如此圣人极地!岂是……岂是你等蛮夫所能玷污的!!”



    被两个曹军士兵制服住,一个年轻的学官不断在地上挣扎着……眼里更是写满了不相信和恐惧。



    曹信冷冷的来到那人身前,淡然道:“本侯得知你等以巫蛊为患,公然咒骂丞相与我,今日便是尔等奸佞死期!”



    “你……你胡说!!我乃许昌陈姓大族!乃陛下的老师!你敢动我吗?”



    对方一脸的不屑,从随帝迁都许昌以来,处处都是人上之人,哪里受过这样的气,虽然如今身子被制服动弹不得,但一直以来作为太学学官的骄傲之气却没见半分消逝。



    但曹信,却是听到这话,杀意更甚,“清……君……侧!”



    血光迸溅,一只利刃从曹信的手中拖出,刹那间便穿透了前者单薄柔软的身躯,哪怕你是皇亲国戚也罢、皇帝的老师也罢,那又如何呢?



    原本傲然的年轻学官,到自己人生的最后一刻,还是一脸的不敢置信,不知道曹信为什么要来,为什么要烧杀堂堂太学,更不知道自己堂堂士族大家子弟,就此一命呜呼了。



    但就像曹信之前说的那样,清君侧,这一夜……还没有完。



    许昌陈家大宅。



    “曹……曹仁将军!!你……你为何要杀我等……”



    曹仁一席冷铠,与副将曹纯赫然屹立在屋内门口,而另一边角落,竟是陈莹等一家数口人战战兢兢的不知所措。



    “哼,陈莹,汝赚得刺客!敢暗杀丞相!今日就是你许昌陈家的死期!”



    “我没有!!我没有哇!!!”陈莹顿时欲哭无泪,连番喊叫着。



    却是曹仁的脸上,顿时闪过一阵厉色,不禁冷笑起来,“我……知道你没有……”



    霎时间!话音未落,拖着一个刀影,曹仁的身体如闪电般飞朝着陈莹杀去。



    “什、什么!?”



    陈莹临死都想不明白,自己好歹是朝廷历代的大族,曾经私自借用士族权利,提拔的一些官员,此时都没有出现,更没有半点反应,这些人就像是猛地从天而降一般。



    却是只听得最后,曹仁口中的话……



    “清!君!侧!”



    (注:士族为什么会与察举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那是因为察举制度在当时多为士族把控,成为拉拢人才的权柄,因为当时没有科举制,因此士族才有权利任命所谓的‘状元’,汉代也叫孝廉,而那些往往被士族举荐的孝廉,也就正式的成为士族的人,为士族的利益为先,便是在汉代士族的力量已经强大到了非常恐怖的地步,其中陈莹就是此一类,靠着举荐孝廉,让自己的士族越壮大,扩充门第与阀阅,形成汉代特有的门阀制度,势力与军阀不相伯仲。孝廉:亦是人才选举制度,非考试多为高官举荐,在东汉末年察举制已**不堪,被士族利用。)(未完待续)
第三卷 曹信用兵 第302章 清君侧(二)
    建安三年,二月,许昌自此生了一件,足以决定后世几千年的大事件。



    整个帝都许昌城,此刻犹如一场炼狱,随着曹操主政,曹信辅政,喊出清君侧口号,由太尉陈莹为,余党三千众尽诛,所与国舅董承一系牵涉之众,满门抄斩,杀家眷家将者众,余数万人,一时血流成河。



    许昌,东城。



    漫天的火光,照耀在许昌的平凡街道上,然而如今的夜晚,已经没有了半分的人影,只是一个个官家大宅中,不断地起火……不断地起火……



    “救命啊!!尔等行为!天理不容啊……”



    忽而又是一间官宅,十几个老弱妇孺被曹军将士拉了出来,宁死不断挣扎,却是一口口浸染血水的大刀,在一处等待着。



    浮华汉朝梦,一朝天子一朝悲歌。



    曹信将这一切一一看在眼里,即便表面上无动于衷,因为为了改革,改革就必须要流血,但这内心里,却也写满了一种感慨,这场大乱,注定是一个沾满血污的丑陋行径,不管目的是什么,这就是乱世的真正面目,谁也不容许反对。



    “君侯,不必悲伤……这些士族子弟,虽有一些无辜之人,但这些门阀党羽不可有漏网之鱼,君侯你要知道,你做的没有错。”



    徐庶,一身单薄的素衣,就站在曹信的身后,似乎同时,从对方的脸上看到了什么讯息,方才劝说道。



    的确,之所以让徐庶看出来,是因为曹信虽然面目平静的看着这场大屠杀,但一丝眼泪却还是出卖了他。



    这估计是曹信第二次落泪,第一次落泪还是在早年前。当典农校尉的那段时光,父亲下狱、军士含冤,自己则是受了重伤,借以在无盐城仰天悲泣……



    但这时更与曾经不同,曹信是个穿越者,他没想到一个改革会引来这样的血水,他当初只是想弄走一批骄纵的士族门阀,但一旦牵涉进来,叔父曹操竟要足足让自己杀死四、五万人……



    望着那一众众血泊之中的尸骨。望着面前东城一大片的火海,这才刚要入春季节,曹信却更像是如秋天一般……



    萧瑟……还是萧瑟。



    “玉都东城焚似愁,无心潇潇始于秋;大汉四百君王业,尹框从来不藏头。人臣折戟为长安。江都封王不曾查;古来英雄枭雄泣,千古霸业浪淘沙。”



    不知不觉间,曹信脱口而出,原来现自己也能写诗,不过这种感慨、这种感觉还是第一次,这一刻,曹信才真正明白古人是怎样的心情。也明白自己是怎样的心情……



    “好一句汉朝悲歌……君侯……有心了。”



    徐庶匍匐在地,此刻亦是无比的动容。



    ******



    同一时间,长乐宫,长乐大殿。



    数百名带甲武士。冰冷冷的走到刘协与董承的面前,却是如今这君臣二人亦是害怕的缩在了龙椅。



    “陛下!还请拟定诏书!告令天下!!”



    夏侯惇与夏侯渊顿时上了壁垒,一般臣子是不能走上壁垒前的,但今日似乎就像是许昌的大乱一样。没有了任何的规矩可言。



    “朕……朕要写些什么?”刘协一脸的惊惧,看了看身旁同样脸色惨白的董承。



    见此。夏侯惇倒是冷哼道:“哼,今许昌奸佞横行,丞相搬出清君侧!为的就是扫清陛下身边的奸邪!如今许昌部分党羽已经尽皆伏诛,陛下!你还等什么?赶紧下诏吧!!”



    “这……朕该如何写才是?”刘协颤抖着双手,变得格外六神无主。



    “下诏!陈莹、6林、董固等人,谋逆犯上!一律党羽尽灭九族!凡州郡太学门第学子,擅自撰写大逆不道之文,已令朝堂上下举足大乱亦有谋反之心,丞相深知是吏治之错!恳请陛下废除察举,将所属谋逆之辈,一律满门诛杀!”



    “这……这察举可是武帝留下的呀……朕!朕……岂能违背祖意?”刘协当下从龙椅上站起来,目瞪口呆的看着夏侯惇。



    但后者却是一连冷笑,“陛下说笑了,自古祖训乃是天子拟定的……陛下难道不是天子吗?”



    “天……天子……天……天子……天子?”当即听到这番言语,刘协的身子略微踉跄了一下,随即苦笑着,又颓废的坐回了龙椅之上。



    一旁的董承此时看到这里,终于怒声说道:“混账!!什么谋逆犯上、吏治之错!都是尔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夏侯惇猛然怒道:“董承!!若不是丞相说不要杀你!本将军早就把你这老儿给生吞活剥了!!哼哼,今日汝党羽家眷皆被诛连!汝不可在妄言!”



    “哈哈哈哈哈……”许久仰天长笑,董承的身子剧烈的颤抖着……似是如今,想到了一件非常可笑的事情一般。



    这一下,在夏侯惇、夏侯渊二兄弟看来,更是杀意迸。



    却是董承,当下咬牙切齿的道:“就算是死!也要拉人陪葬!岂不知此刻丞相府!应该没有多少兵力了罢!”



    “你说什么!?”夏侯惇二人听闻顿时一惊。



    ******



    许昌西城,司马府。



    “主子,你回来啦……”



    停在府门前的一辆马车上,此时下来一人,当即看到老管家上前来询问,顿时点了点头。



    这个人不用看,自然是司马懿。



    “如今许昌东城一带大乱,主子为何不在曹丞相身边?而要回府?”



    听到那老管家说话,司马懿却是不由叹了一口气,“如今士族正是大祸之际,我司马一族又怎好插手,再者说了,丞相不会重用于我的……”



    踱步走进了府门内,这司马府邸是不久前刚建好的,司马懿说来说去还只是曹丕的一个老师,而这个府邸也正是司马懿平日与曹丕一起生活的地方。



    “二公子呢?现在在干什么?”



    刚走进别院之中,司马懿刚这么一问,突然从院子内出现了一个少年身影。



    “老师,回来了吗。”一个十二岁的呆滞少年,外表看起来平平无奇。



    司马懿一看到对方,心中便是来了一个警惕,要知道自己所教导的这个徒弟,可没有外表看来那般的简单。



    “二公子……”



    然而,司马懿刚要笑着走上前,却是从府门外,一个心腹护卫,竟突然慌忙的跑了过来。



    “报——!!!不好了不好了!!党羽众多一时难以平叛,董固等人已经杀到了丞相府了!!”



    “你说……什么?”当下看到那慌忙的护卫,司马懿等在场众人纷纷一阵巨惊,更是曹丕面露惊惧。



    “不好,老师,我们必须赶去救丞相!”曹丕没有任何的犹豫,当下知道事情不简单,小小的身子顿时拔出腰间佩剑,想要立刻去营救。



    “等等!此事有蹊跷!!”



    但下一刻,司马懿却忽然道。
第三卷 曹信用兵 第303章 清君侧(三)
    “不准去!!!”



    妖艳的容颜,闪过一丝不容置疑的冷静,司马懿当下喝道。



    曹丕整个人一阵呆滞,方才缓缓收回了腰间佩剑,小小的身子,却是冷然道:“老师这是何意?为何不让我去救父?”



    此刻别院中只有曹丕师徒二人,以及寥寥几个家丁,当即看到这一幕一时也不好说话,只见良久之后,司马懿淡然的道:“此刻许昌都是曹军的人马,丞相府不可能被包围,如果真是被包围,唯有一个解释……那便是有了细作,所以你不能去!!”



    听到这话,却是曹丕突然一阵大骇,“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