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太平公主-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众兵丁听了都说:“公主殿下对我们恩如父母,我等发誓忠于殿下,若有告密者,共同诛之。”
  但是太平公主还是不放心,因为太子重俊逃脱,要是逮了回来,岂不坏事?幸好,当晚就听说,太子逃到荒山,被左右所杀,首级已悬于玄武门。没有想到,昨晚还与他温存,今夜他就做了刀下之鬼。太平公主心里有说不出的苦楚。
  叛乱平定后,论功行赏,加封杨思勖为光禄大夫,杨再思为中书令,宗楚客为中丞;反过来,宗楚客等上表,称中宗为应夭神龙皇帝,韦氏为顺天翊圣皇后,就连那个玄武门也改称为神武门,玄武楼改称为制胜楼。君臣皆大欢喜。韦氏因失去情夫武三思,安乐公主失去驸马武崇训,扭着中宗,中宗下令厚葬他们,还封武三思为太梁宜王。但韦氏母女不以此为满足,她们要求追查余党。
  魏元忠是第一个被追查的对象,虽未抓到真赃实据,因他的儿子魏升被胁参与,牵连进去,他又被贬出京城。
  太平公主知道要轮到自己头上来了,但她一点也不怕。
  平叛胜利,皇宫摆宴庆贺,太平公主应邀进宫。她明白,今天是去赴鸿门宴。她穿了紧身软甲,藏了锋利短剑,带上几个女兵,毫无畏惧地进了皇宫。
  今天的宴会摆在含元殿,警卫森严,气氛与往日大不一样。
  殿正中是中宗、韦氏的席位,左手是相王李旦,右手是太平公主,依次下来的是上官婉儿、安乐公主,以及宗楚客、杨再思、杨思勖等十几位朝中大臣。
  宴会开始,重复老一套的程式,只不过换上粉碎叛乱、皇上洪福齐天、天下永享平安之类的内容。酒过数巡后,御史冉祖雍见安乐公主递过来眼色,便从座位后面站出来,向中宗奏道:“吾皇万岁,万万岁,臣冉祖雍奏陛下,重俊、李多祚谋逆虽被粉碎,然其余党尚未清除。臣奏请陛下,为社稷计,应除恶务尽,以免后患。”
  中宗尚未开口,韦氏便说:“冉卿所言极是,俗话说,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这次太子谋乱,同谋者仍在朝堂之上,今后必为大患。”
  中书令杨再思马上接话道:“顺天翊圣皇后圣谕极是,太子谋乱,绝非偶然,请皇上下旨,务必查出主谋,以保我大唐江山之永固。”
  在这些人讲话时,太平公主注意到殿堂上下目光都朝自己集中,情知今天必有一场好戏,她装着若无其事地问道:“杨大人,请问今天是元宵节吗?”
  杨再思被问得发懵,回道:“不是。”
  “既不是元宵节,为何各位出灯谜叫大家猜?什么同谋呀,主谋呀,余党呀,真叫人猜不透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请你们干脆把谜底拿出来,也兔得大家费心思。”
  太平公主这一说,半晌无人回话,大殿上鸦雀无声。
  只见安乐公主在坐位上气得直跺脚,连给宗楚客递了几个眼色。宗楚客似有几分无奈地走到大殿中央,向中宗皇上奏道:“启奏陛下,刚才太平公主殿下所言极是,今日朝堂之上,当着皇上皇后,有话明讲,臣听说太平公主和相王都与太子谋反案有些牵连哩!”
  坐在中宗旁边的相玉,一听牵扯到自己,吓得慌忙走下座位,匍匐在中宗面前,只是痛哭流涕。
  坐在韦氏旁边的太平公主听说把相王也牵扯了进来,心中大喜,不觉哈哈大笑道:“启奏皇兄陛下,相王兄及小妹我都被告谋反,今天在这大殿上,请宗大人把证据拿出来。如果拿不出来,这诬告皇上宗亲谋反之罪,可不是儿戏。宗大人,请当面拿出证据!”
  宗楚客平日只听说太平公主厉害,尚未与之交过锋,今见她声色俱厉,说话寸步不让,便有几分胆怯,后悔不该受安乐公主指使惹这母老虎,便把求救的目光望着安乐公主。
  今天这场戏,全由韦氏和安乐公主策划。事已至此,安乐公主只有硬着头皮站出来了。她离座走到殿前,向中宗叩拜行礼后说道:“启奏父皇母后,儿臣曾把几张写有相王和太平公主与太子重俊合谋造反的帖子呈给父皇,不就是见了这帖子,才有了准备,反贼才未得手么?”
  中宗听了点头说:“这倒是实,还全靠那帖子透了消息,要知道写帖的人,朕要重赏。”
  太平公主忙说:“启奏皇兄,小妹就知道那帖子是谁写的,请皇上赏赐。”
  “谁?”中宗急切地问。
  “安乐公主。请皇上赏赐她。”太平公主不慌不忙,意味深长地说。
  安乐公主愣住了,当她醒悟过来时,声明说:“那帖子不是我写的,那是无头帖子。”
  太平公主说道:“既是无头帖子,那定是好人所写,意在挑拨皇兄与弟妹的关系,只是碰巧遇上太子谋逆罢了。”
  “皇妹所言有理。”中宗一向没有主张,说话又偏向太平公主。
  其他许多大臣也点头称是。
  这冉祖雍有所不甘,说道:“陛下,臣以为,对这种碰巧的事也应查个水落石出才对。”
  太平公主看了他一眼说道:“这位大臣,怎么越看越眼生。从其衣着绯色看,不上三品,没有资格参加今天的皇家饮宴。我要问,你是受谁的邀请和指使,在这个大殿上发难的?”
  一句话提醒了中宗,便问宫闱令杨思勖:“今日宴饮名单是谁定的?”
  杨思勖很为难,半天才说:“启奏陛下,是太后定的。”
  一听是太后,中宗便打住了,不再追究,只对冉祖雍吼道:“还不快退下!”
  “慢!”太平公主说:“陛下,这冉祖雍为首发难诬告相王兄及小妹,是十恶不赦的大罪,对此,先皇早有圣旨。”说着,太平公主从怀中拘出一张圣旨念道:“圣历二年武则天圣神皇帝诏曰:太子显、相王旦,太平公主,共立誓文如下:情同手足,不得相残,有离间者,格杀勿论。铭之铁券,藏于史馆。”
  念罢,又取出一张圣旨说道:“此乃中宗皇兄亲拟的诏书,上面写道:”朕与相王旦、太平公主,乃手足之情,应相互扶助,共兴国运,永不背叛。如有离间者,立即赐死。钦此。神龙元年五月。‘大家都听清了,两道圣旨,都有规定,要对挑拨皇上兄妹关系的人格杀无论。请陛下按圣旨对冉祖雍治罪!“
  太平公主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念罢两道圣旨,吓得冉祖雍心惊肉跳,伏地不敢抬头。就连宗楚客、杨再思也跪在殿下不再开口。安乐公主则低头跪在那里,不知所措。甚至高高在上的韦氏,也六神无主,不知该说什么好。
  中宗只感到头晕。
  这时,御史中承肃至忠走到殿前,向中宗跪奏道:“陛下乃一国之主,富有天下,统治万民,难道容不下一弟一妹吗?如被奸人利用罗织成罪,无端究治相王和太平公主,岂不贻笑朝野?想当年相王由则天圣神皇帝立嗣,他数日不食,坚辞不受,定要让给陛下,这是天下共知的;太平公主助陛下诛灭二张,奉陛下登基,也是有目共睹的。陛下不应听冉祖雍一面之词,而应给诬告者以严厉的惩治。否则,此风一长,朝廷必乱。”
  中宗听了,觉得有理,正准备下旨对冉祖雍治罪,身旁的韦氏见了,慌忙踢了他一脚,中宗便改变主意说:“冉祖雍先行退出含元殿。今日之事容朕想好后再办。”
  说罢,赶快下座扶起相王,又对太平公主举杯说:“皇妹,今日之事,不必计较,请皇妹开怀畅饮……”
  太平公主怒目扫视韦氏、安乐公主和殿下的宗楚客、杨冉思等一眼后,说道:“皇兄陛下,今日之事明显有人预谋,如不查个水落石出,按先皇及皇兄的圣旨严惩诬告者,相王和我,定然不依!”
  说罢离席,拂袖而去。所有殿上的人想挽留,她都不听,头也不回地走出含元殿。
  太平公主回府的路上,不停地打喷嚏。原因是在殿堂上她的内衣全都被汗湿透,出来冷风一吹,便感冒了。
  她骑在马上,睥睨着一切。韦氏、安乐公主、宗楚客、杨再思,统统不在话下。还有那个婉儿,躲在角落里,简直不敢说一句话。
  她又打了两个喷嚏,真的感冒了。
  感冒,不过是小毛病,她不在乎。
  第十七章 一曲悲歌《郁轮袍》
  太平公主爱色,更爱才,著名诗人王维,就是在她极力推荐下当上状元的。一曲“红豆生南国,”唱尽人间相思苦。
  长安城东南角新修了一座十分宽敞豪华的山庄,其规格品级之高,可以与皇宫比美。大门,就像一座皇城的城门,上面同样有城楼和箭垛。进门后,便是一个长宽各数十丈的广场,专为停驻车马和操演之用。正对广场是大殿,几乎与皇宫里的大殿一般大小。左右两边,是大大小小的院落和房舍,好似皇宫里的东官西宫。向后,则是庞大无比的花园,楼台亭阁,书斋画室,戏台绣楼,星罗棋布地分布在曲江池的岸边和水中。那曲江池占地千亩有余,中间还有几个小岛,都有弯弯曲曲的石桥相连。园中树木花草,茂密繁盛;池中野鸭天鹅,嬉戏其间;林中麋鹿黄羊,奔跑跳跃。专供游猎和观赏。曲江池中有游船来往,船中桌椅齐备。摆上酒撰,饮宴荡舟,神仙过的日子也不过如此。
  谁敢修如此大规模高规格的山庄?
  除了太平公主,还有谁?
  武则天皇帝死后,唐国都随着她的灵柩从洛阳搬回长安,太平公主嫌城里的公主府太狭窄,便选了曲江边修了这座山庄,专供她居住和享乐之用。
  武三思被杀后,韦氏势力有所减弱,权力的天平又向太平公主方面倾斜。虽然曲江池边的这所山庄离长安城中心地带较远,但因为这里住的是掌握着朝廷大半个权力的太平公主,一年四季山庄门口车水马龙,比赶集还热闹。
  到山庄来的人中最多的是赴宴。太平公主最爱热闹,招贤纳士,广交朋友,一口小宴,三日大宴,多时几百人,少时也有好几十。如果加上家眷随从,队伍更是庞大;其次是来求官谋职的,他们带来成车成驮的厚礼,献给公主,讨得她的欢心。只要她点了头,哪怕是你想当宰相,她也能办到。朝中不少大官都出自她的举荐;还有是来商讨朝政的。中宗是个平庸贪耍的皇帝,遇事拿不出主意,又懒得动脑筋拿主意。他对来请示政事的大臣说:“你们先去问问太平公主。”于是他们便来到太平公主的山庄,议论一番后,太平公主说:“就这么办。”便一锤定音;再有一种是来求功名的,他们多是些书生,带些薄礼,然后向公主呈上自己的著作,请她批评指正,目的是望她对主考官说句话。只要她点了头,高中就没有问题,哪怕是状元,也是她说了算。
  太平公主住在宽大豪华风景如画的山庄里,在许多美貌男宠的陪伴下,过着神仙般的生活,又手握军国大权,按说,她应当心满意足了吧?可是不,她还想要当皇帝,坐御座,威仪四海,号今天下。
  她的皇帝梦醒了做,做了醒,已反复过好多次了。有一次,她甚至已完全打消要当皇帝的想法了。
  那是神龙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则天大圣皇帝生命的最后一天。她把什么事都交待后,专门把太平公主叫到身边,用极其微弱的声音说道。
  “我的遗诏说得清楚: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太平,我的乖女儿,你的名字是我取的,愿你太太平平,也愿天下太太平平……”
  这是太平公主永远也忘不掉的,像母亲那样雄才大略,坚强果敢的女人她没见过,没听说过,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就是她,已经当了十几年皇帝的她,临终时竟要削去帝号,改称皇后。可见,作为女人,那皇帝的宝座是多么不好坐。
  她觉得就这样也不错,有个中宗这样完全听命于自己的懦弱皇帝,比自己当皇上也差不了多少,还少操好多心。早朝,想去就去,不想去就在家睡觉。一个冬天,一个夏天,虽说殿上有火炉,有冰块,冻不着也热不着,可在路上那冷、那热,也是够受的。再说,真的当了皇上,那些谏议大夫们,这个说你这样不对,那个说你那样欠妥。又是祖制,又是律令,把你管得死死的;还有一帮专拣好听的说,什么皇上英明啦,万岁远见啦,陛下一言如拨乌云见青天啦,等等,听得你晕晕乎乎,也不知道他们肚里到底是什么打算,说不定正在算计你捣鼓你,要从你那里捞到点什么哩!
  她决定不去花心思冒风险去争什么皇位了。
  然而,宫里一连串出现几件怪事,又勾起了她的雄心,而且使她想登基的念头比任何时候都强烈,都急不可耐。
  说起来,这也是唐朝历史上的一桩笑话。
  这天,宫女们在收拾韦氏皇后的衣服时,发现裙子上有一团迹印。那裙子是浅红色的绸子做的,因为那时染色工艺比较落后,大概不注意漏下几滴水或鼻涕或口痰或其他什么液体,漫开去变成了深深浅浅的图案。几个宫女见了便你一言我一语议论开了:“像张树叶。”
  “不,像朵花。”
  “都不像,五颜六色的,还镶了边,明明像朵云。”
  “那简直就是一朵云,一朵五彩祥云。”
  “皇后裙子上出现五彩祥云”的消息便在宫里传开了。
  这是象征吉祥的大事,中宗皇上下旨:马上呈上来他过目。
  宫女把裙子叠得平平展展,把有五色祥云的那面放在上面,又把裙子放在供盘里,恭恭敬敬,举案齐眉,端给皇上御览。
  中宗皇上忽远忽近,远远近近,看了个仔细。他总觉得这如五色祥云的一团迹印很眼熟,有时也在皇后皇妃和其他宫女的裙子上看见过。啊,他想起来了,昨晚他在皇后那里过夜,迫不及待留下的一团秽迹,怎么又成了五彩祥云了?他感到实在可笑,但又实在不敢笑。一向胡里胡涂优柔寡断的他,第一次表现出非凡的聪明,非凡的果断:既然都说是祥云,那就是祥云吧。并立即传来宫中的太监画师,叫他画出来。
  宫中的太监个个都是些看风使舵油光水滑的货色,经过这些大手笔,即使是皇后屙的一泡屎,也会画得金光闪闪,香气扑鼻。果然,在他们的艺术处理下,一幅冉冉欲飞的“五色祥云图”便画出来了。皇上看了很高兴,上朝时把图挂在殿上,让文武百官瞻仰。
  一听说是皇后裙子上出现的祥云,群臣纷纷围上来观看。
  “啊,真是吉祥的预兆呀,明年定是一个大丰收年。”
  “啊,这是皇上皇后洪福齐天,是臣民百姓的莫大幸福。”
  “我都快八十了,从没见过这种奇事,都说人见稀奇事,必定寿诞长。我也算沾皇后的光了。”
  一阵赞不绝口的恭维话后,便动起真格的来了。
  侍中韦巨源奏道:“皇帝陛下,皇后衣裙上有五色祥云凝聚,实在是我朝非同一般的祥瑞,请皇上下旨,布告天下,让万民都分享这个好消息。”
  宰相宗楚客接着说:“皇帝陛下,有如此好的祥瑞,该大赦天下,让万民受福。”
  中书令杨再思说:“皇后衣裙上出现祥云,是天下女子的福音,可以对五品以上官员的母亲、妻子加封,对百姓中八十岁以上的妇女授群县乡君的称号。以示庆贺。”
  中宗一律准奏,命上官婉儿拟诏,布告天下。
  于是臣民百姓,皆大欢喜,衷心希望皇后的裙子上多出现几次“祥云”。
  “祥云”余波继续向外扩散:有人献歌,称颂皇后;有人献词,赞美皇后;有人说皇后的伟大贤惠连黄帝妃螺祖、周文王妃太姒都比不上,“德容美备,千古第一。”
  中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