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殇-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两人一来一往,顺口溜一般胡诌,编到中间一句,韩绮梅不知如何接,田君未求之不得,立即说,这一句,我来。

  戴三百度仍失足的男孩俨然多智星在女孩眼里。

  韩绮梅笑,多智星的智慧我怎么没看出来?

  田君未催促快接下一句。

  韩绮梅:东游西荡摇摇摆摆欣欣然随他攀上久违的石壁。

  田君未:已是入梦时分山水静默湖色苍茫树叶都寒凉了。

  韩绮梅:滔滔不绝雪莱志摩现实未来男孩一急学青蛙叫。

  田君未忽地摘下眼镜揣进口袋,嘴里说着我什么时候学青蛙叫了,伸手去抓韩绮梅,那里手还没到,这里人已跑老远。

  韩绮梅到宿舍,室友说,你的罗老师来啦,人家可是从外地赶来气没喘匀就来看你,等了多时才走,还背着他的萨克斯。

  韩绮梅笑,什么“你的罗老师”,老师就是老师,不是“你的”老师。室友们笑,是我们的罗老师了,我们享受了一次音乐盛宴。

  回宿舍,田君未把“久违的男孩”一字一句地忆录,发现胡诌的十二个句子每句二十字。他将其抄录工整后又用小篆体誊写一遍,玩味良久方满足地睡去。

  半夜却醒了。

  窗外,月光婆娑,朦朦胧胧,星星特别鲜亮,窗口几枝瘦竹趁了夜深低声细语,婆婆妈妈,它们的絮叨吵醒了他。那是小女人私秘的声音,阴柔琐碎。他的睡眠有生以来就是高质量的,松涛海啸不能奈何的,何以被这点声音吵醒了?眼光从竹叶边擦过投在深邃的天幕。他想这天幕下指不定这一刻有多少人与他同时醒了。她也醒了吗?应该睡得很香,你看她那么能睡。

  目光擦着竹叶回来的时候,已看不到月亮,月已西去吧,那竹叶的摩挲竟有点相见时难的急切。眼光落在竹叶,久久的。絮叨不那么难听了。

  月亮在哪逗了一圈,回来悬挂窗外。一只蝙蝠从月亮中心划过,张爱玲“苍凉的手势”就潜入了意识。胸口有些闷。他后悔看书太多,那些沉迷灵魂的深渊散步的人,写出来的句子都像巫咒,想起那些句子就压抑,这压抑让他力不从心,譬如今夜,他的意识就在一个“苍凉的手势”的末端颠来倒去,再想到韩绮梅沉睡时的模样,他忧心如焚。原来睡眠与死亡如此相似。这星月争辉的夜晚,似乎有些阴暗。

  她是睡着,还是醒着呢?

  最好,像他一样的醒着。

  

二、湖边燃起离别的篝火

  第二天上午,红色字幅消失,风卷走了一般。

  《哲学》公修课。

  每次上课总比老师到得迟的田君未,破天荒早早到了。他将一个洗得发白的又旧又皱的黄书包搁在身边座位。

  对这班学生而言,上《哲学》课是对耐心极为残酷的考验。这样说不是因为哲学有什么不对,所有的原因全在上《哲学》课的方老师适合于上亲子课却上了哲学。方老师做母亲功德圆满,每堂课的开场白总有办法将弯子绕到她一双儿女身上去。她有一个在新西兰奥克兰理工大学深造的儿子,还有一个在天津大学就读“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女儿,她家这点子事在师院已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最让人难受的是她在标榜之时故作的谦逊之态,踌躇之中因骄傲而起的红晕与娇态,与她的年龄及发福的体形实不相称,这于多少有点唯美思想的年青人的视刺激自然是难以言说的痛。学生强烈要求换老师。《哲学》开的是公修,毕业考试又是开卷,对学生的申请,校方总有理由驳回。

  田君未曾对这一事件作出如下明确结论:之所以学习哲学,是因为在每周一个小时的哲学课上我们被智慧抛弃,当我们怀着乡愁在哲学课上流浪的时候,社会现实真实荒诞的部分便在我们眼前显现,这将引导我们在未来世界以哲学先知的思想破旧立新。

  每遇《哲学》课,田君未不是迟到就是病假,今天一早就到了,同学们惊讶不已。

  田才子,今天是不是又发诗兴要采集素材啊?

  田君未,这堂课不会就讲考试内容吧?

  今天怎么不巧没生病啊?

  ……

  经过田君未身边的人几乎都有一个问题,田君未一律哈哈相对。一男生要坐在他放书包的位子,他忙说,对不起,对不起,同宿舍的要我占的位子。

  田君未不时往门口张望,韩绮梅出现,他立马站起来,直朝韩绮梅打手势,示意坐到他身边去。韩绮梅佯装没见,径直往女生较多的一排走去。

  一百多号人挤在一个不算宽敞的教室,如鸭在圈,嘈杂的闹声里听不清一个完整的句子。田君未正张嘴,铃声响起,方老师夹着精致的公文包迈着相当权威的步子进来了。

  田君未有点沮丧。起立坐下。未等及方老师开口说话,田君未就从书包里抽出一本《白朗宁夫人十四行诗集》。

  同学们,方老师润了润嗓子,今天我们要讲的主题是“从歌德的《浮士德》看歌德的哲学思想”……

  一个新颖的命题。

  许多学生抬起头,正了正身。田君未合上书页,端正了神色等下文。散漫的课堂一时肃静许多。

  方老师对这一变化非常感激,少女化的音质里多了些花蕊未开的娇柔。她说,最近我在新西兰的孩子回来了一趟……

  此话一出,哗然四起,方老师对此种状况司空见惯。来岩霞师范学院读书的孩子,乡下的多城镇的少,读师范不用花钱,每个月还包伙食。眼前的学生听说人家出国念书深造,还不等于“下里巴人”听到“阳春白雪”,刘姥姥初进大观园,犁地的听说“和平”号空间站升空,哪有不为之动容的。教室又恢复先前的散漫。少有几个一幅洗耳恭听的模样,却又面相痴呆,眼神无华,三魂七魄至少有三魂离形:一魂窗外观云,一魂月下散步,一魂在图书馆内找情书情词。

  这次的变化方老师并未留意。

  她接着说,最近我在新西兰的孩子回来了一趟。有天晚上,我们母子俩聊天时,谈到了一个十分严肃的课题,那就是对宇宙的认识,我儿子的话对我很有启发,他说,宇宙是无数活跃的精神原子,每一个精神原子是一个独立的小宇宙,在他里面像一面镜子反映着大宇宙生命的全体。当时我想,歌德的生活与人格不就是这样一个精神原子么?

  方老师讲到宇宙认识,田君未埋下的头颅抬了起来。方老师讲到“精神原子”,他脸上露出了一些诡秘的笑意。一个即将恶作剧的孩子,为要付诸行动的作弄自鸣得意。在方老师话音停顿的间隙,田君未举起右手,斜斜地直伸前方,郑重到滑稽的手势令人想起《七根火柴》里英雄高擎的手,一面旗帜牵引了全场的目光,也收回了那已离散的三魂七魄。

  那位同学,请站起来,有什么问题吗?

  对不起,冒昧打断一下。田君未推推眼镜,文质彬彬。您刚才讲的话对我很有启发,很敬佩您的儿子在宇宙观上超越常人的见解,由此联想到歌德也是合情合理。我最近在看一本有关艺术创作的书,书中的一些章节谈到了歌德,我想在此转述一些观点,或许对您刚才所讲是个补充。

  方老师极不情愿地挤出两个字“请讲”。

  歌德是一个生活在矛盾中的人,他的一切矛盾之最后的矛盾,就是他对生命的真实与形式的和谐有同样强烈的感情。他在哲学上受斯宾罗沙泛神论的影响,他乱糟糟的心借此清醒一些,大宇宙的秩序帮他整理了内心的秩序。但歌德从自己生动活泼的生命所体验到的,与斯宾罗沙倾向机械论与几何化的宇宙观迥然不同。所以,歌德的精神一方面有柏拉图式的超越,一方面有对世俗生活的着迷。这种矛盾体现在浮士德的身上,就是神与魔的矛盾。神与魔同时存在浮士德的身上。神向往星空,向崇高的境界飞翔,魔沉溺人间,固守尘世。

  田君未停顿,对周围巡视一眼,一时掌声雷动。

  或许是因为学生田君未的表述过于流畅过于完整,方老师有点不安。

  田君未接着说,歌德自己的生活与人格最终实现了德国大哲学家莱布尼兹的宇宙论,也就是方老师从新西兰奥克兰理工大学回家的儿子与方老师闲聊时所表述的内容。 

  田君未在语调安排上将“新西兰奥克兰理工大学”放在重中之重。又是一片哗然。

  韩绮梅一会盯着田君未,一会看看方老师,流露出一些惊奇一些兴奋。

  方老师肥硕的脸上飘起两片艳丽无比的绯云。有学生在揣测,那两片绯云,这一次是骄傲呢,是羞涩呢。

  田君未正视方老师,补充了一句:

  方老师,为维护作者的文名起见,我申明,刚才所讲内容全来自哲学家、美学家宗白华先生所著的《艺境》一书,当然,是再创性的转述,不是原文。

  方老师脸上分不清晴雨,她坚持向田君未打了个优雅的手势。

  田君未坐下,翻开诗集,摆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同学们出了久憋在心的恶气,轻松了许多,明朗了许多,宽容了许多,眼神中对受挫的方老师起了些谅解和同情,一个个坐姿端正起来。

  好不容易挨到下课。田君未拎着书包在人流中连推带挤赶到韩绮梅的身边。韩绮梅低头收书。田君未将一张叠得方方正正的纸伸到她眼前。韩绮梅抬头,怎么?要我代你向方老师递悔过书?

  田君未扶了扶眼镜,收回手,把脸偏向门外,如果你对我就这么点认识,老同学的名份也可不要了。说完就朝门外走。

  韩绮梅慢条斯理地整理她的书包。迟迟出门,还是撞上了田君未。

  田君未立在教室外,背对教室门。韩绮梅一出门,他就转过身来抱怨:

  我说韩同学,不是为了见你一面,我就不会把自己硬塞在教室遭那份洋罪,歌德跟我有什么关系?宗白华又跟我有什么关系?下课急着跟你套个近乎,你不同情我为你做的牺牲,还取笑?

  韩绮梅回说,在你与方老师之间,被魔攻击过的方老师唤醒的同情心好像更为强烈。

  田君未笑,我是英雄,不需要同情心。

  韩绮梅忽然叹息一声,似是自语:小心出头的椽子先烂掉。

  田君未不相信地看着韩绮梅,你对英雄并无好感?就是先烂掉,我这椽子也已经出头了。话毕,手伸进包里,取出一本诗集,从诗集中抽出了那张方方正正的纸,递与韩绮梅,道,第一次合作,瞧瞧,蛮有意思。

  纸上是昨夜的即兴之作,用小篆体精细誊录,眉额左边书“韩同学惠存”,下续《久违的男孩》。

  久违的男孩

  灰色黄昏充满灰色思绪灰色中走来久违的男孩

  他说寂寞烦恼有甚要紧做做扩胸运动就可排开 

  感情落寞干吗拉长个脸不妨来几个深呼吸试试 

  呼出废气呼进氧气然后歌山韵水让悲哀见鬼去 

  无星无月四围沉寂独有细雨飘飘洒洒夜色如凉 

  他说夜宵去四个花卷两份水饺吓得女孩吐舌头 

  出食堂七张菜票还余五张证明他只有书生肚量 

  葱油饼拌在水饺里快速歼灭抹抹嘴巴找仙境去 

  戴三百度仍失足的男孩俨然多智星在女孩眼里 

  东游西荡摇摇摆摆欣欣然随他攀上久违的石壁 

  已是入梦时分山水静默湖色苍茫树叶都寒凉了 

  滔滔不绝雪莱志摩现实未来男孩女孩学青蛙叫

  页脚右边书“荒田野鹤学书”。

  一首随意拼凑、着意打趣的诗一经刻意,有些别样的意味,韩绮梅嘴上说着真是糟蹋了这么漂亮的字一首歪诗哪用得着如此精致的雕琢,一丝淡淡的欣喜已在脸上舒展开来。

  田君未双手插裤兜,看着韩绮梅,眼神浮一层疲倦,那疲倦的背后却有一个春天在无端地激荡,流得湍急的春水几乎要从他眼里溢出来。他扶了扶眼镜,他十分讨厌这个动作,但他此刻扶了扶眼镜,一板一眼地说这是我第一次在认真地做一件事,平时写字习惯了一笔而成,昨晚,写得很拘谨。

  停顿稍许,又道,很久没练过小篆了,希望没见笑于内行之家。

  韩绮梅要说什么,上《哲学》课之前要与田君未同座的男生忽然闯过来,在田君未肩上重重地拍了一掌,好你个田才子,要你占位子的同宿舍的同学原来是韩绮梅啊!

  韩绮梅笑意顿失,脸上浮起一层冷冷的雾气。

  田君未未及反映,那人已跑老远。

  韩绮梅一声不响地弃他而去。

  田君未一脸茫然。韩绮梅转过身去的刹那让他喘不过气来,离开前拂过他鼻梁的眼神让他顿觉人群中他原来是孤身一人。她的身上始终笼罩一种荒凉刻骨的冷漠,那冷漠是孤寂柔软的,无声无息地从你脸上滑过,没有寒流的刺骨,却如秋后的第一场冷,让感觉到的人很难浮现重享温暖的希望。这突如其来的冷漠在田君未的心里留下沉甸甸的神秘岛屿,萦绕在岛屿四周的清冷的雾气反而让他的血液骤然灼热。那岛屿悬浮在他的心尖上,一点一点地碰触,一点一点地下压,他觉得他的神经为那个离开的背影莫名地忧伤和痛楚起来。他固执地认为他和这座冰冷神秘的岛屿在同一宇宙之中,他的情感与岛屿浮泛的雾气进入了同一云系,某些部分已经冷暖共存,他想到了江南的锋面雨,冷流强烈一点,暖流就会急剧升腾,而云团的冲并作用,终有一天会让他们形成混合云。田君未对未来充满希望,一阵茫然之后,他对着头顶一朵白云咧嘴欢笑。

  韩绮梅进宿舍大门时,已有同学拿了饭盒下来,一些男生站在大门口等女友一起用餐,往食堂去的路上,男男女女,成双结对,欢声笑语。这情景看上去真是环海内男欢女爱,普天下莺和凤鸣。这场景让韩绮梅想起了田君未,接下来他是不是也要把饭盒寄存在女生宿舍,也要在女生宿舍门口排队,也要和一个唤作韩绮梅的人肩并肩的一起去大块朵颐?

  想到情侣共餐,便想到王哲霖。大一时,有两次两人“偶然”坐一块。第三次“偶然”,王哲霖给了韩绮梅一张纸条,上写,我跟别的女同学同座,不是兴味索然就是旁若无人,跟你同座,心跳加速,心跳急迫且不规则,不知为什么?韩绮梅回函,去卫生所拍心电图,医生可明示。其后,韩绮梅再不敢与他同座,怕落了“偶然”的陷阱。王哲霖则发起全面攻势,积极摸索韩绮梅的学习规律,在图书馆、语音室、教室为韩绮梅占座位,多此一举的冲锋陷阵。几乎在所有的公共场所,韩绮梅在哪,王哲霖就在哪。韩绮梅被搅得烦恼不已,跟室友商量,401室从此对王哲霖实行闭关政策。一女友忍不住道出了秘密,人家王哲霖好像有女朋友嘛?还是岩霞市委哪个领导的千金,在岩霞市五州商厦当营业员,今天正巧来了,听说王哲霖每次都带女朋友在小食堂吃饭。

  小食堂即教师食堂,伙食比学生食堂高几个档次,有小卖部供应饮料点心,有小炒部现炒现卖熟食。“小”在这里令人备觉亲切,“小”有做精致了的意思,与“小”沾上边,很有些享受挥霍的快意。师院的男生带女生到这就餐就有另一重含义了。刚有点感觉的来此处,那是急于求成,把就餐视为感情投资的捷径,脱不了物质引诱的干系。已盟誓不离不弃,还要来此就餐的,就有悲壮意味。负责买单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