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宏林带着我的意见去交涉了,不过我知道这种事情不能由一两个代表来决定,看来我刚回国就又要离开,如果我想在这场博弈中获取最大的利益就必须亲自坐镇。谁让我刚刚从玉米第一大产地………美国,刚刚以工业生产为借口吃掉了大量的粮食。
不是我对黄金情有独钟,只是现阶段人们还没有认识到这种贵金属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即便是极为善于使用市场金融手段的美国也不能摆脱对它的依赖,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能否禁受住风险考验,很多时候不在于他们有多么完善的制度,而是看这个国家有多少黄金储备,所以在我所熟知的上辈子美国政府不会为一次金融危机就焦头烂额,毕竟他们的储备超过其他国家总和!
——
第二卷、飞扬的青春 第三百四十四节、小人得志
因为二战的关系,美国跃居世界黄金储备第一大国,在金融运作中只要有一份的准备金,就能发行十倍的纸币,所以这也是美元最早横行天下的基本,不过后来的一些事情让美元与黄金脱钩,至于个中得失我们暂且不论。''至少那庞大的黄金储备时美国人横行天下的底气。
说他们的储备比其他国家加起来还要多这的确是夸张了,不过至少前五名的总量加起来也比不过它,咱们国家的储备与庞大的国土相比显得有些可怜,这主要是当年日本人和委员长大人的三光政策比较彻底,所以战后他们只要拥有比较宽松的环境就能迅速崛起,而我们则还要在温饱线上挣扎,有时候世界就是这么不公平,弱肉强食才是生存的法则,这一点二十世纪的人都知道,所以当苏联人出现问题的现在,我不介意落井下石。
回家没待两天,我接到了赵宏林的电话,这次不仅父母知道我有大问题要处理,就连还不太明白事理的贞子和雨光也能从我严肃的表情上猜到我要出发了,他们虽然不舍得我这个哥哥再次离家,不过晓清、晓明却对这个消息感到一丝庆幸,因为有我存在的家中,他们总是有些不太自在。不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畏惧的心理会不会同样增长,我只希望他们以后能冷静的看待我们之间的恩恩怨怨。
没多说什么,家中的人都已经习惯了我这个中国首富不定期的消失,老爸和姨夫的位置越高,就越是明白有些事情并不是金钱能摆平的,尤其我身后那庞大的影子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他们也明白现在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之上,必要时当然要回报国家,出身军人地他们更是明白不该过问的东西,就绝对不能好奇。
南苑机场。和我同机的人员很多都是国家一把手,在这架民航的专机上,我也就是个随行企业家的身份,之所以能和他们同行,还是沾了我对苏贸易的光,赵宏林早已习惯了在这些大佬面前谈笑风生,尤其很多老人还亲切的拍拍他地肩膀叫声大侄子。只是他这次的身份只是我身边的随行秘书而已,所以不少人也不能将我晾在一边,可以说这次能不能达到预期地目的。我这个民营企业家也有着重要地作用。】
“怎么,不习惯和他们聊天吗?”飞行在云端之上。安静的机舱中赵宏林小声的在我身边嘀咕着。
“对,尤其是他们总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和我说话,这让我很不爽!”我也同样压低了声音回答着。
“习惯就好了,毕竟他们的职务地确比你高!”
“为人民服务都喊了这么多年了,他们怎么还是觉得当了官就了不起呢?”这句话我也就敢在他面前发发牢骚。
结果他也只能苦笑一下:“别问这种幼稚问题行吗?再说又不是所有的人都和他们一样。还是仔细考虑一下我们地计划吧。”
有什么可考虑的,这种出访我是没有决策权的。最多也就是摆个样子等待着政治家们达成协议而已。
经过漫长的飞行,我们终于降落到了莫斯科,接待方用一个简朴却隆重的仪式欢迎我们,说它简朴那是因为我没有见到一名记者,这种会谈当然是秘密进行的,的确没有被外界知道的必要,而说它隆重,则是苏联方面不仅出动了三军仪仗队,还派遣了空军在苏联境内进行全程护送,这一方面是想展示一下自己的军力。另一方面却是炫耀自己的先进武器。期望我们能对其产生兴趣。这可乐坏了我这个半吊子军迷,虽然我能对这些所谓优秀装备地优缺点如数家珍。也知道哪些东西他们自己都没能大规模装配,但还是那句话这里没有我说话地场合,我也只能眼冒金光的站在一旁饱饱眼福。
第一天显然不能谈妥任何事情,而且代表团还要倒时差,按说我们会在苏方地安排下住进专门的宾馆,不过这时显示出我这个大老板的好处了,在莫斯科我可是拥有一个巨大的贸易集散中心。安排住宿这点小事还不是手到擒来,尤其是国内早有命令,在苏期间的生活需要由我解决!
“其实我们这里虽然是全苏联最大的中转基地,但是房间的规格还是差了点,不知道首长们能不能适应?”一个留着大胡子却有一双精明黑眼睛的工作人员很不好意思的介绍着我们临时的住所。
他是早期进入苏联建立贸易站的工作人员之一,也是当年参加过老山轮战的老兵,百万大裁军的时候被王老头硬塞给我的复员军人,他们这批人很多都已经回国发展了,但还是有人留了下来,他就是其中之一,据说令他乐不思蜀的原因是他觉得在这里找到了优越感!
房间说是简陋,但是以宾馆的标准来看怎么也够得上星级水平了,按说在这个绝对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不可能出现这么大的私营业务的,但我的贸易站就是个例外,一方面这些年苏联越来越依赖我们提供的轻工产品,他们对某些事情当然会特事特办。另一方面这里的领导人物也不是铁面无私、清正廉洁的圣人,很多时候我们的糖衣炮弹比大量的产品更有说服力。
老家伙们对他这个曾经的士兵很有好感,自然也不会过于挑剔,只是他们并不知道,本来这里是在苏外国人员经常出入的聚会场所,毕竟一个并不是苏联人控制下的空间对于这些外国人来说很重要,但是这几天门口却挂上内部检修停止营业的告示。
“这个人可以信赖吗?”回到我们自己的卧室时,我有些担心的看向赵宏林。
“放心吧,他可是侦察兵出身,政治上绝对没问题,又受过全面的训练,反侦察手段娴熟,要不是他们这些留下的眼线,我可没有那么多关于苏联经济的报告给你!”他很惬意的往自己的床上一躺:“我们到来的消息早就被国外的间谍知道了,所以才故弄玄虚的安排这种此地无银的假象,为的是麻痹那些谍报人员,让他们以为咱们还不知道自己的行踪已经暴露。”
中国和苏联的国旗都是红色的,西方国家当然担心这两个国土庞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过于亲密,不过以他们的职业素质来说,当然也知道苏联政府现在所面临的问题,甚至可以说很多不满情绪的煽动者还就是这些隐藏在合法外衣下的家伙。只不过有时候潜藏的规则对他们起到了庇护的作用,而我这个看似是酒店的地方则变成了问题人士的集中地,我们能更好的探听到一些消息,而KGB则更容易监视他们。
谁都不是傻子……
“好了,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到这个名义上是我财产的地方。”我一边说着,一边急不可耐的拔下自己身上的正装,换上一身轻便的睡袍:“现在你可以交代了吧,我究竟要做什么?”
“很简单。”看上去很疲惫的赵宏林似乎不打算先洗个热水澡而是直接将毯子拉到了胸前:“先做个好梦,然后展示一下你奸商的嘴脸吧……”
睡得并不是很舒适的我难掩脸上的疲惫,不过我还是像个暴发户一般穿金戴银的走上了苏联的街头,我的身边自然有保镖跟随,他们一个个都身着统一的黑西装,带着能遮住整只眼睛的大墨镜,耳麦卷曲的线缆伸进领子里边,配上我这个招摇过市的造型看上去就像港台片中的黑社会太子爷,负责导游的苏联翻译都有些不敢正视我。
“基里杨诺维奇同志你知道吗?在我还很小的时候总是听人说莫斯科有个红场,现在看来还是比**广场小了一点,我一直都有个愿望,那就是在红场举办一个盛大的酒会!我听说苏联人都是很爱喝酒的,而我们中国人的饮食文化可以说是天下第一,所以我们不妨让两种悠久的生活习惯共同出现在这伟大的地方,算作是对我们良好的伙伴关系的一种祝贺!”拿腔作势的我看上去不仅像太子,甚至那种欠扁的神态连我都快装不下去了,不过我还是站在熊熊燃烧的火焰旁用一种带有蔑视意味眼光提议着。
眼前这个有些心力交瘁的瘦高个子努力的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态才认真的说道:“您的提议很有趣,不过我想在红场举办酒会这很难如愿,不如我们选择一些热闹的地方如何?我觉得您的酒店就很不错,而且守着厨房很近我们也能吃到热腾腾的中国饭菜!”
我知道他现在一定在心中对派他来的领导咒骂了无数遍,但外交无小事,他只能忍受着我那种骨子里的优越感,现在我倒是明白那个不愿回国的家伙为什么觉得在这里很有尊严了,你也许并不被人所接受,但只要对方有求于你,那种一朝扬眉吐气的感觉的确不错。
“在我的饭店吗?地方太小了吧……不过为了让所有的莫斯科人民和我们一起联欢,不如就延长一点时间吧?嗯……一个星期如何?”
——
第二卷、飞扬的青春 第三百四十五节、垂死挣扎
我一直都很渴望在苏联的街头漫步,看一看这个世界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分裂前的市井百态,我现在好像实现了这个愿望,真可惜周围的苏联民众似乎并不打算欢迎我,也许他们很想跑出来将我扔上天空以示庆祝,但碍于站在街头造型明显的便衣警察所以保持了应有的克制。现在对外宣称我这个大老板突然跑到了莫斯科检查下属工作,所以酒店才封闭了一个晚上,而“慷慨”的中国老板决定举办个盛大的酒会来庆祝自己在对苏贸易中的阶段性成果。而酒店要按照我的想法重新布置一番,所以现在继续封闭。
我们都知道这是个谎言,是掩盖考察团真实身份的烟幕,每天我在外边夸张的表演一番吸引别的人目光,而考察团的人在集团的掩饰下每天进出酒店而不被人怀疑,其实是怀疑也没有用。我这次同行并不仅仅是用来掩护谈判,必要的时候我也是重要的谈判代表,所以苏联方面并没有拒绝我的理由,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了我这个看似无关紧要的要求。
其实我们之间的贸易都是和政府之间的往来,大多数苏联人并不知道我和他们交易了什么,只有城里的居民才能看见那些打着中文标签的方便食品,所以对他们来说,我的那些贸易站并不是什么前来帮助同志的革命战友,最初也就是某个兄弟国家派来的代表驻地,只是我们这个敌对了二十多年的邻居加兄弟似乎在苏联境内的驻地也太多了点。直到后来对苏贸易越来越大,各种小道消息逐渐充斥于苏联的各个阶层,我们的身份才被广大的普通群众所了解。而那些方便食品和日用商品的中文标签也有了统一的解释。
这个过程很漫长,其中还有那些驻苏人员散播消息的功劳,只是我下手比较早,苏联当局一开始也没有想到这种逐渐侵蚀自己统治权威地事情发生,直到事情发展到不可收拾的时候他们也离不开对我的依赖了,这个时候索性就坦然承认我们的合作关系,让民众看看现政府努力改变现状的姿态。所以说我们之间的平衡才没有被打破。
在那之前我曾经指示过各各贸易站要多多地展开这种和当地居民的互动工作,他们也很好的执行了我的命令,毕竟不是在花自己的钱,他们自然也没有心疼的道理,一开始居民们只是被这里提供的免费食物或者赠送的小玩意所吸引,逐渐的他们发现我提供地东西无论是饮食还是日用百货都和传统常见的商品不一样。这其中包含了一种铁幕之后生活百态的信息,他们看着这些冲击自己固有观念地东西逐渐的想了解更多外面的世界,但是谁也不敢明目张胆的表示出自己的渴望,只能打着交换商品的旗号从我这里兑换一些东西,毕竟免费提供的东西越来越少,人参与的人却越来越多,大家都想利用这个机会尽量的多得到一些物资,没想到当初那种自发性地行为却逐渐的发展成独立于苏联商品制度,类似于跳蚤市场的民间商品交易集散地!
一开始我们都还有些遮遮掩掩。大多数人也是用手中的卢布换取急需的食品和生活物资,而我们将这些卢布集中起来就地购买工业原材料,苏联政府不能不承认自己印刷的钞票没有购买力。所以最后我们并没有吃亏。后来这种交易的规模越来越大,逐渐演变成了围绕当地贸易站,周边地区全都参与的大规模市场买卖活动,临管会当局也曾想干涉这种违反计划经济的行为,只是最后只能有心无力地默许了市场的存在,不过也只是承认每周我们举办的所谓的“交流活动”的合法性而已,其他时间的买卖活动都属于非法!
自从我宣布要举办一个星期的酒会,莫斯科和周围卫星城的居民们都高度的兴奋了起来,按照“传统”这意味着一个星期地黑市交易可以合法化!要知道他们现在手中攥着卢布却没能在国营商店里买到更多地东西。如何能保证自己的生活质量?答案是肯定地,只要这些中国人还在,那么他们就有机会换取更过的生活必需品,甚至是难得一见的奢侈品,比如小巧的录音机!
如果能有更长的时间让我将这种贸易扩大,那绝对会成为一股不可逆的潮流而席卷整个苏联,到时候恐怕那个只会准备战争的政府也没有能力再干涉市场经济的兴起,只可惜他们没有更长的寿命来达到我的目的了,那么我只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更大的推行自己跌影响力。以免苏联解体之后市场被外国同行们瓜分,好在我的那些同胞也不是吃干饭的,他们很多都看出来我这种打着民间交流旗号其实是大规模倾销的商业行动,在苏联逐渐放宽对中国商人管制的情况下,不少眼光敏锐的家伙都带着自己的家当参与到了这每周一次的倒腾大军中来,这其中的主力自然就是我所熟知的倒爷大军,只是这辈子他们的规模和影响力远没有上辈子那么大而已。
现在全莫斯科的人都行动了起来,因为我宣称为了准本足够的食物供这一周的使用,酒店现有的厨房不能满足需要。所以我提出了一个“妥协”方案。既由我提供原材料,而莫斯科的其他酒店、餐馆甚至是面包房替我进行加工。而报酬则是标准的卢布。我这个方案一提出来就受到了广大基层的相应,毕竟谁都知道这些地方因为缺少粮食而开工不足,现在能有机会赚取更多的外快自然是求之不得,而他们也不用对拿到手的钱感到担忧,这些在短时间内都能从集会上消费出去,而且我提议由于时间长涉及的人口过多,所以希望附近的几个街区在活动的一周内都能成为会场,以便容纳下这么多的人流量,对此莫斯科市政当局现实莫能两可的搪塞着,可没几天他们竟然痛快的答应了,不过代价是由我支出在这段时间内维持现场秩序所需警力和环卫工人的食品配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