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华南杂论》杂志编辑,我姓张。你寄到我们杂志的稿子已经收到,我初步看了一下,大体还可以。不过,如果要发表的话,还要作一定程度的修改。主要是方向问题可能要稍稍调整。”张编辑在电话中说道,停顿片刻,然后语气更加委婉,“你看可以吗?”
“谢谢你打电话来,这样吧。我明天正好要去广州,我到你们编辑部来,你当面给我说,行吗?”刘芸的回答出乎张编辑的预料。
刘芸这样说是有原因的,她认为这种事情一时片刻没法说清楚,而且她很想和全国著名的时评杂志建立更多联系。刘芸心想,作为一个省级电台播音员,今后的工作决定了她必须对时事、政策和民生等有高度的关注。
这天是周末,当天晚上刘芸恰好要去广州,那里有一位重要客人需要她去陪伴。所谓重要客人,就是刘芸阴影职业的服务对象,只不过和其他男人一样,刘芸的客人都是不缺金钱和权势的达官贵人。
张编辑不知道这些,与不会去太关心人家的私事,自然就回答道: “当然好,你到广州之后,直接来编辑部找我。”
“好的,谢谢你。”
“不客气,再见。”
刘芸是七天前给《华南杂论》编辑部投稿的,那天,她在犹豫中把她的一篇杂文投寄给《华南杂论》编辑部。
刘芸没有想到,这么快就收到《华南杂论》的电话了,他们编辑还给她打来电话谈修改的事情,刘芸感觉特别高兴。
编辑给作者打电话,这无疑说明了杂志社对于文章的喜爱,表明对她文章的重视,这完全可以理解为,文章的被录用是肯定没有任何问题的,只是时间早晚而在于已,能不高兴吗,这可是全国有影响的刊物。
刘芸心情舒畅地吃过中餐后回到宿舍,从抽屉里找出了投给《华南杂论》编辑部的文章底稿,仔细地看起来。
文章标题“改革要有大气魄”。正文:职业是谋生的途径,无论从现实还是传统来说,三陪这个职业是没有任何社会地位的。但是不可否认,有人愿意从事三陪职业,同样不可否认的是许多人在某些时候需要三陪小姐为其服务。
有人会说三陪是堕落,是贪图享受的表现,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正确,因为没有人会真正拒绝享受。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更不能有堕落之说。不偷不抢,不危害社会,也可以成为正当的执业者。满足社会中部分人群的现实需要,符合自然人性的逻辑,为何不行?
政府对社会的良好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管理应符合这样的原则:即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不侵害他人利益,如此才有利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所有满足这个条件的事情都应该不在法令禁止之例。
社会对于偷盗、抢劫、*犯罪要严厉打击,而性产业显然不属于这个范畴。另外,诸如开办制药厂、设立电视公司和出版社,以及快运、邮政等业务,都应当允许个人或民营资本自由进入。
政府所需要做的是:所有个体、民营机构的工厂和公司必须提供合乎质量要求的产品,达到国内或国际标准。一个社会,限制太多就缺乏活力和创新力,具有创新能力而胆小的人更不敢有所发明创造,倒是那些只为自己谋取私利的人敢于钻社会的空子,攫取更多不当利益。
客观地分析,目前的政策和法律显然不能有效地对上述问题进行良好的防范。法律是社会公共管理层面的事情,其基本要求就是尽可能少些这不能做、那不能做的限制,同时起到保护公民和国家、集体的合法利益。
有些行为,需要个体自身的控制,为了实现某些目标,他会建立一个自我约束机制,对这个机制就应该给予鼓励。举个例吧,吸烟、喝酒有人会出现成瘾现象,但纵观当今中国现状,出现成瘾者的比率较之以前明显减少,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大家明白这些行为损害健康,会直接影响生活质量和未来发展。当一个事情的潜在危害为广大民众所熟知,其市场就会越来越小,管理也趋向于容易。
法律的前提条件是保护公民的自由权。法律首先要合乎人性,其次是要具备可操作性,人人都去违反的法律就该及时废除。针对前面提到的三陪之类性产业,目前的规节制度和执行情况如何,用不着作更多说明,管理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尴尬客观存在、无法回避。
必须加大力度建立全社会的信用体系。缺乏信用的市场经济出现了许多影响极大的事情:假米、假酒、假工程,甚至还有*伪装处女骗嫖客的人造处女膜、处女膜修补术……社会到底怎么了?危害生命和健康的因素随处存在,防不胜防。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当有更大的勇气和智慧面对现状,进行真诚的、无所畏惧改革和创新。
刘芸看完自己的这篇文章,觉得暂时没什么需要改动之处,一切等待和张编辑见面之后再说。
午休过后,刘芸收拾了简单的行李,然后打的前往龙华国际机场。下午五时,由龙华飞往广州的航班正点起飞,冲向蓝天。
刘芸飞到广州后,一辆豪华奔弛把她接到郊区一幢别墅。电子门在刘芸眼前骤然打开,一位男士迎向了她。男士领着刘芸漫步花团锦簇的院落,穿过富丽堂皇的客厅,当一扇房门自动开启,迎接他们进去之后自动关闭时,刘芸感受到了这个房间极尽豪华之能事,屋里的陈设装饰丝毫不亚于五星级酒店总统套房的配置。
在这样一个豪华的私人别墅,刘芸又将一个男人征服,或者说她被一个男人的力量所征服。世界就是这样,各取所需。男士为这一夜所付出的是现金是人民币数万元。
第二天早上,刘芸走出套间前十分钟,男士赠送刘芸钻石项链一条,附8800元的发票,说是留下做个纪念。人与人之间大不一样,有人日掷千金,有人衣不裹体、食不饱腹。
迎着朝阳,刘芸知道她必须奔波她真正的阳光职业生涯了,她今天得去拜见《华南杂论》杂志社张编辑。
这天是星期六,属于周末,学校、政府部门都休息,只有一些公共行业人员在忙碌着。从前的报刊杂志编辑部周末都休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报业竞争加剧,尤其是广告投放成为报社创收的重要一面。为了争取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报刊杂志的工作作风大为改观,因为没有发行量作为基石,广告要根本就上不去,报刊杂志随时存在倒闭关门的可能。这样一来,大家有了紧迫感,那些信誉高,质量好的报刊杂志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不过,再有名气的报刊杂志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这就是一种良好的竞争。人类社会的主体是人,多数人的喜好和利益所在,乃是社会法制和制度要力保之所在。
刘芸很快就找到了位于广州市雨花路的《华南杂论》编辑部。编辑部不算宽大,但包厢式的工作间使这里的一切显得井然有序,大约一半以上的包厢有人,一进门就听见这里的主弦律,是电脑不停打字的“叭……叭”声,虽然较单调,但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倒让人感受到这简单音乐中的文化和知识氛围。
第十一章 女播音员的大气文章
刘芸走近最靠门口的包厢,低声问电脑前的男士:“请问张编辑在吗?”
“你找张致远吗?”男士反问道。
“对不起,我不知道他的名字。”刘芸实话实话,“是我的一篇稿子要找他修改。”
“哦,我们这里就一个姓张的。”男士显得很热情,“你先坐吧,他十分钟之前还在这。对了,他办公的地方就在那里。”男士站起身来,用手指向右边角落的办公包厢,桌上电脑开着,文件铺满了桌面,显然桌子的主人不会走得太远。
“你要不到会客室去坐一下?”男士一边起身一边说,他准备领刘芸去会客室休息。
刚走出办公室大门,迎面走来一个高个男子,个子高得让刘芸必须昂头仰视才行。刘芸看着身高估计超出一米九的男子,心里不免一怔,想着这编辑部里做文字工作的可够高的。
“张致远,有作者找你。”男士立即将刘芸交给张致远,刘芸赶紧向他致谢。
“刘芸!你好,这么早就到了,辛苦了。”张致远微笑着说道。几乎是同时,两人伸出右手,热烈地表示着问候。
“谢谢你给我打电话,我这是来向您请教的。”刘芸的话让张致远很受用。
“不要这么说。我是征求你的意见。”张编辑客气道,“到那边坐下谈吧。”
张致远带着刘芸走进会客室,让刘芸坐下了,而后把空调遥控到25度。接着,张致远从会客室旁边的小房间里取来一罐可乐,打开后插上吸管递给刘芸,一切做得自然而流畅,刘芸感觉很舒畅——高个子的张编辑细腻热情,真是不简单,刘芸心中涌起一股好感。
刘芸轻轻啜一口冰镇可乐——心情很好地坐在沙发上,等候着时机,以便就文章的事情请教张老师。
张致远打量着刘芸,感叹她的好身材,她的淡妆凸现她的雅致和水乳交融的高贵。如此美貌的女子,却能够写出大气磅礴的文章,这大大出乎张致远的预料。
“张老师,请你指正一下我的文章。”刘芸说话了,打断了张致远心中对她的赞美。
“好的,我去拿你的稿子。”张致远快迅恢复常态,“你休息一下,我去去就来。”
五分钟后,张编辑手里拿着刘芸的稿子回到会客室。他落坐在刘芸的对面,将稿子放在两人中间的茶几上。
“你的稿子我已经看过多次,我个人认为很有创意,计划原文照发。不过,在编务会上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见。”张编辑以商量的口吻说继续说,“部分编委认为,文章的立足点需要调整,主要是关于性产业的一些提法要修改一下。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关注性商品化存在的事实,但还没有哪一个公开的刊物明确支持性产业的合法化。所以,最后形成的的意见是:文中的这一观点不宜明确立论。”张编辑说完,将征询的目光投向刘芸。
刘芸从内心深处不想作更多修改,尤其是关于性产业的阐述,刘芸认为现实就是这样,社会管理部门应给予足够的正视,而不是回避。于是,她尝试着维持自己的立场,“张老师,您看如果不去掉刚才说的内容,稿子还有希望发吗?我是说,能不能够原文刊发,我本人文责自负。”
“这完全不可能。主编这几年的指导思想就是开拓和创新,所以只要是新颖的、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观点和提法都会刊登出来。但是,这还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不能太超前,太超前的东西容易被人误会,也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混乱。”张编辑明确地告诉刘芸编辑部的意见。
刘芸明白只有忍痛割爱了,同意暂时放弃自己的某些观点的公开发表。有些将就地说道:“嗯,那好吧。我拿去外面修改一下,再给你送过来,好吗?”
“不用了,你就在这里把你的文章稍微润色和修改一下,届时我再给你编排就可以了。”张编辑处处替刘芸着想。
“谢谢您。”
“没事,你在这弄,我就不打扰你。”张编辑看了一下墙上的挂钟说:“现在是十点半,半小时后我再过来。”
刘芸坐在会客室里修改稿件,很仔细地又看了几遍,然后按照刚才和张致远编辑谈话的思路,把性产业合法化等较超前的提法删除,另外作了点文字修改和段落调整,差不多二十多分钟后,刘芸完成了对文章的修改,也就在这时,张致远推门进来了。
“弄好了?你很快呀。你刚从龙华来,一定累了,待会我们一起吃饭去。”
“嗯,谢谢您!不用客气,张老师,你先看一下稿子吧。”刘芸首先关心的还是自己的文章。她的话让张编辑的手微微抖动了一下,是呀,他为自己的失态感到不好意思,今天是约她来改稿的,倒差点把正事给忘了。张致远拿起刘芸修改了的稿子,坐下来细细地看了。
“很好,没问题,主编会同意发稿。”凭着经验和对主编的了解,张致远果断地说。主编是一个做大事的人,大方向决定下来以后,更细节的事情差不多就可以由各位编辑自由裁量了。
“谢谢您,以后还请张老师多多指导。”
张致远带着刘芸来到广州有名的三里屯食街,他是这里的常客。张致远熟悉地挑选了一个临街靠窗户的位置,请刘芸落座后他自己然后坐下。
服务小姐走过来,“两位想吃点什么?”小姐询问的时候将菜单递给张致远。
“你看喜欢吃啥?”张致远征求刘芸的意见。
“还是您点,我不熟悉的。”刘芸的声音中竟飘荡出一丝撒娇的味儿。
张致远这回当仁不让,对着服务小姐说:“香辣蟹、天香鹅掌、烤鱿鱼各来一份,另外来两份鱼丸吧。”
“喝点什么饮料吗?”服务小姐问道。
“你决定吧。”张致远向刘芸询问。
“妙士牛奶。”刘芸也很快下定了决心,她平时就喜欢喝这种酸奶。
“好的。”服务小姐退下。
第十二章 一见钟情的样子
刘芸和张致远相对而坐,有那么几秒钟,两人谁也没有说话,就那么很自然地看着对方,好象是照镜子的感觉,毫不别扭,理所当然。
张致远感慨上帝对刘芸的宠爱,集美貌、才华于一身,融高贵、经典、现代为一体。都说上帝是公平的,但是如果将哪个女孩去和刘芸比外貌,绝对会感觉这种平等的虚幻,象空喊口号。
张致远从看到刘芸的那一刻开始,就部分地丢失了自己,灵魂仿佛萦绕在刘芸身上,悠悠地随风飘动。当刘芸在编辑部会客室修稿的半小时里,张致远呆在办公室里,竟然什么事也没做成,没有写稿,也没有编稿。这要是换在从前,他可以利用这点时间写出一千到两千字左右的小说稿。
张致远是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已经出版3部都市长篇言情小说,经历了诸多人物的喜怒哀乐,内心里无数次体验了爱恨情仇。可是,当遇见刘芸时,张致远调动自己大脑内存里所有的言语和文字,都无法准确描述内心的特别感受。
面对张致远有些迷离的目光,刘芸的心跳在加速。无论从外形看还是论才华,坐在面前的张致远无疑是非常出众的,如此优秀的男人情意朦胧地看着自己,不知究竟意谓着什么。
优秀的男人从来不缺漂亮女孩的追求,漂亮的男人和漂亮的女人在一起,总会惹人关注,也会多些坎坷。想当初,那白马王子般的初恋男友,在和自己恋爱一年之后,就和一个高她两届的学姐远走美国,这爱似乎没有留下一丝痕迹,但是在内心深处,在刘芸的记忆中,这爱却不时地漫出来,湿润她的心灵。爱过就是爱过,爱过了就不能潇洒无痕地挥手与情感作别。一个人或许可以爱几次,就象电脑硬盘可以无数次使用,但是如果彻底崩盘了也就真正死亡了。
“你们的天香鹅掌好了。”小姐的到来使两人都从心境中回到环境中。
服务员小姐把妙士牛奶倒入两人的杯中后离去。
张致远举起盛满牛奶的杯子,热切地对刘芸说:“来,刘芸,很高兴和你见面。我们干了这杯!”
刘芸以优雅的姿势端起杯子,两人碰了,一饮而尽。
就这么吃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