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北部的道路情况相对来说,比起南部要稍好一点,不过就算是这样,在这群山之中,也处处都显得险峻狭窄,大军通过十分困难,再加上春夏交际,雷雨乍然出现,弄得路面湿滑无比。还好。赵军没有趁机出来偷袭秦军,原因就是他们人员驳杂,指挥混乱,意见根本就不统一。完全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很快,胡殇和摎就抵达了井径关下,关上的赵军经过一阵慌乱,也在官员和世族的安抚之下。安定了下来。
井径关前道路狭窄,容不下太多的军队。好在井径关建造之初,是用来防范北方胡人的。因此针对南面的防御相对来说就不是那么严密了。胡殇这一次连试探都免了,直接亲率一万军队攻关。
赵军刚开始气势还是挺足的,毕竟井径关这里偶尔也会有战斗发生,不管是军士还是老百姓,都能很快的适应战争气氛。
胡殇手中的弯刀一挥,身后的秦军将士呼啦的就往关墙冲了上去。赵军早已在关墙上严阵以待了,看到秦军冲上来,连忙用弓弩、滚木礌石招呼。
秦军的几次进攻都被打退,就连胡殇亲自上阵都不能够幸免。这一下,胡殇觉得大失颜面,立刻就勃然大怒,“投石车、火药、猛火油准备!”
原来,因为要在太行山中行军,携带粮草物资极其困难,而秦军的时间有限,不可能征发大量的民夫来运送物资。因此,胡殇携带的火药和猛火油有限的很,本来他还打算留到攻打灵寿的时候用呢,毕竟灵寿曾经是中山国的都城,绝对不是那么好攻打的。
可是现在顾不了那么多了,倘若过不了井径关,还谈什么攻打番吾和灵寿。
秦军的速度很快,过了一会儿井径关下就立起了五座投石车。鼓声响起,令旗齐挥,呼啦几声响动,只见关墙上下,几声炸响,将赵军惊得混乱不堪。
其实投石车的数量太少,而且还没有准头,五个炸药包,只有一个碰巧落在了关墙上,最后只炸死了一个挨的最近的倒霉蛋,另外有两人受了伤,威力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可惜北面的赵军还没有见识过火药,第一次乍然遇见,顿时如见鬼神,茫然不知所措。
各级将领倒是早都得到了秦军有一种暴烈炸开,能够发出巨响的武器的消息。之前一直都不以为然,今天见了,虽然当时也被惊得愣住了,不过很快就恢复了过来。他们眼见士卒混乱,立刻就上前弹压,可惜赵军由各种各样的人组成,之前又没有受过相应的训练,这些军官威望不足,哪里能够弹压的下去。
胡殇见到赵军大乱,顿时大喜,“立刻进攻!”
当秦军的攻城梯再次搭上关墙的时候,只有寥寥几个赵军前来阻截,其他人依然还没有从惊慌中醒过神来。关键是这种炸裂的声响太过惊人了,一时超出了他们的想象,现在根本就适应不过来,再加上秦军威势逼人,赵军上下的压力何其之大,这跟压紧的弦一下子就被那几声巨响给崩断了,焉能不乱。
秦军很快就攻上了关墙,井径关这时也成了一个不设防的雄关。胡殇不敢怠慢,连忙率军去占领北门,随后大军主力入关,秦军终于翻越了太行山。
从此以后,秦军就再不受地形的钳制了,前面就是番吾,番吾和灵寿相距不远,中间仅仅隔着一条呼池水。
秦军只用了半天的时间就攻下了天下雄关井径关,这一下立刻就震慑住了代地的赵军。直到胡殇率军抵达番吾城下,赵军也没有敢出城来骚扰。
接下来的日子,胡殇只不过就是依着老办法,先用火药和猛火油来震慑住赵军,然后挥军猛攻,很快就占领了番吾和灵寿。(未完待续。。)
ps: ; ;昨天出了一趟差,直到晚上12点才回家,今天早上起来就感觉自己病了,到现在为止打火机的感冒都还没有好,chayexs。。chayexs。更新少了点,还请敬谅。
第八十五章 决战柏人
代地的战事还没有结束,秦军就对櫆砥防线发起了迅猛的攻势,而主攻的方向,正好就是柏人城。平乡的赵军早已经完全撤退了,他们不认为能够在秦军的猛攻之下守住这做残破的小城。
柏人城位于砥水南岸,在这战国年代,算不上什么大城,不过如今秦赵大战,赵王逃往临城,他的位置一下子就重要起来了。它的东北方向是隆尧,而西北方向却正好就是临城,他和临城仅仅隔了一条砥水罢了。柏人——隆尧——临城结成一个三角防御阵型,作为防守上来说,完全可以做到相互呼应,气势上绝对足够。而三城之中,柏人城更是直面秦军的主力大军,也必然成为秦军主攻的方向,柏人倘若失守,临城和隆尧都危险了。
赵军已经没有退路了,这里即将成为血与火交融的连接点。
凡守城必守山,可惜的是,柏人城外虽谈不上一马平川,但能够称得上山的,一座都没有,几个高低起伏的土丘倒是有,不过凭借这玩意儿挡不住秦军。河倒是有一条,可砥水在城北,秦军根本就不从那个方向进攻。
单凭一个柏人城是挡不住秦军的,明眼人都知道这个问题。但赵军也不会坐以待毙,因为他们还有一个英明神武的王,还有一群能征善战的将士,还有百战不悔的信念。
负责守卫柏人的赵军主将是许历,站在他旁边的正是他亲手提拔起来的最年轻的大将李牧。
要说李牧,前不久还是一个百人将,只因为赵国损失了一大批能征善战的将领和军官,在紧急扩军之下,他才能成为一员裨将。而正是他这员裨将将手下的新兵训练的最好,才受到了许历的重视。
柏人城失去了地利的优势,再加上军队也是紧急扩编而成。谈不上精锐。想要凭借这支军队打退秦军,唯一的就只有在装备上想办法了。
这次许历就是听从了李牧的建议,将雪藏在沙丘的,那些差不多已经生锈的战车给全部拿里出来,准备给秦军一个惊喜。
柏人城外一马平川,秦军的大风阵缓缓压近,赵军也在南城不远处摆开了阵势,打算要跟秦军一决雌雄。
旌旗招展,角鼓雷鸣,黑压压的秦军像狂风骤雨一般。向整个赵国东部地区席卷而去,大战一触即发。
只不过现在没人看好赵国了,连前不久嚷着要合纵的五国也都偃旗息鼓了。没有五国支援的赵军拿什么来打,无奈他们有不得不战的理由,不战就退回去守城,守城就是等死了。秦军总兵力超过五十万,还有什么城池是攻不下来的。
在白起的一声令下,秦风阵中万弩齐发,遮天蔽日箭矢带着呼啸之声向赵军飞了过去。箭矢转瞬即到。‘噗噗噗。。。。。’,尽管赵军有盾阵阻挡,但也有很多人中箭倒下。
紧接着,赵军的箭阵也开始发威了。可惜赵国在弓弩的制作方面,比起秦国来,却是差远了,就连飞射出来的箭矢。气势上的威势也远远不足。如果说秦军的箭阵是狂风暴雨,那么赵军的箭阵就成了毛毛细雨。
双方你来我往的用箭雨招呼着对方,直到秦军架好了投石车。等到秦军的炸药包和猛火球落到赵军的头上的时候。赵军隐藏在右翼的飞骑出动了。
赵军飞骑准备从侧翼迂回,避开秦军的弓弩箭阵,斜插秦军的中军,至少要拖住秦军的左翼,不能让秦军展开两翼包围。
赵国自胡服骑射以来,飞骑一向都是他们最强大的部队,虽然主力已经没落了,但从代地过来的这些飞骑,军魂依然还在。
万马齐奔的场面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不过他们却不知道秦军早已经有了望远镜,虽然看得不是很清楚,但赵军的调动一丝一毫都没有逃过秦军的眼睛。
秦军这时也派出了骑兵拦截,而且秦军早已经装备了马鞍、马镫和马蹄铁,再加上每个人手里都有一把三发连射的骑兵弩。双方还没有接触,秦军的箭矢就让赵军懂得了什么叫奔射。
两军之间的距离,对于骑兵来说很短很短,双方的骑兵还没有把速度完全提起来的时候,就已经狠狠的撞在了一起了。
不过双方刚一接触,赵军就又吃了大亏。秦军本来就兵力充足,再加上不管是马具,还是身上穿的皮甲套棉甲,都不是赵军单纯的皮甲能够比拟的。何况,赵军本身本身里面就充斥着大量的新兵。
但不管怎么说,赵军的勇气也是无可挑剔了。虽然一开始就处于下风,但他们还是不顾一切和秦军拼命。双方的厮杀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谁也没有留手,谁也没有退缩的意思。
白起见到赵军的右翼已经行动了,他也连忙派出己方的右翼准备对赵军的左翼展开侧翼包围。秦军的重甲步兵缓缓靠近,遇到赵军的轻步兵,却是一面倒的屠杀。秦军的铁甲,刀砍不进,箭射不透,赵军拿着一点办法都没有,完全是靠人命去延缓秦军的攻势。
赵军主将见到这样的情况,只是无奈的摇头。赵军不管是作战能力,还是武器装备,根本就不是和秦军一个档次的,再打下去也不会有好结果。他连忙下令,让李牧率军行动,生死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李牧率领战车部队,从柏人城的北门出发,绕了一个大圈,渐渐的迂回到了秦军的后方。
大军后方绝大多数都是一些二线部队,甚至还有一些工匠和民夫,他们只不过负责武器的组装和维护,物资的搬运工作罢了。
赵军的突然出现,顿时就让秦军惊慌失措,好多工匠和民夫还丢下手中的物事,准备逃窜,不过他们很快就被坚守阵地的军官给镇压了。
站在战车上的李牧裂开嘴呵呵一笑,在这种平原地带,战车是无敌的存在。不过他很快就高兴不起来了,因为他看见秦军在军官的指挥下,正在用运送物资的马车和堆积的物资,准备要砌成一条阻拦战车的防线。
李牧哪能让他们如愿,连忙催促战车加速向秦军的后翼冲了过去,准备要一举冲乱秦军军阵。
秦军仓促的应战,只有一阵绵软无力的箭雨,哪里能够阻拦赵军的战车。眼看赵军就要冲到眼前了,秦军将领一声令下,躲在车辆旁边的秦军士兵连忙引火点燃了马车上的物资,然后纷纷向后撤退。
他们的撤退之下,立刻就露出了一片空白,空白的平地上矗立着一个个不规则排列的鹿岩和拒马。
李牧一见到鹿岩和拒马,立刻就大吃一惊,头脑无比灵活的他,立刻就知道己方的意图,秦军早都知道了,已经给自己准备一个大大的陷阱,等着自己去钻了。
可惜奔跑起来的战马是不可能一下子停下来的,何况战马的身后还拉着战车呢。一旦战马停下来,后面的战车可是不会停的,足够的冲力完全可以把战马辗死,战车上的军士也活不下来几个。
“冲!一定要冲过去!”
赵军已经没有回头路了,不论付出多大的代价,一定要冲乱秦军的军阵,为赵军主力争取那么一丝一毫取胜的机会。
赵军的战车堪堪到达秦军的马车防线,轰然几声剧烈的炸响,前面的几辆战车立刻就被炸得飞了起来,重重地摔落地上。
爆炸过后,整条防线还燃起了熊熊烈火。无论战马调教的多好,它们始终也是畜生。畜生天生怕火,何况还是如此猛烈的大火,它们根本就跃不过去。再加上刚才剧烈的爆炸,早已经让它们惊了马蹄。
赵军的战车大阵立刻就乱做了一团,前面的战马想要逃离,后面的战车滚滚的辗压过来,狠狠地撞在一起。轰的一声翻了几个跟斗,又把旁边的战车给撞翻了。
赵军就彻底乱了,就算名将有如李牧者,拿着眼前的战局也没有一丝一毫的办法。
这个时候,秦军隐藏在后面的一支轻骑队出动了,他们扑上去,准备追逐后面想要逃跑的赵军战车。
战车再快也快不过骑兵,赵军仅有的几辆战车很快就被追上了,在秦军的奔射之下,最后一名赵军士卒也被射杀了。
被许历寄予厚望的战车,连一个浪花都没有显现,就这样消失了,他知道赵军已经败了。现在对于他来说,不再是要跟秦军决战,而是如何退回柏人,尽量的争取时间,等待那虚无缥缈的机会了。
可是这个时候,秦军的重甲骑兵开始出动了。虽然他们的速度并不快,但他们带给赵军的压力,有如泰山一般沉重。
随后秦军的整个大阵,除了右翼还在厮杀的骑兵,都随着重甲骑兵开始行动了。
许历知道,这个时候绝对不能够撤退,一旦稍有后腿的迹象,整个军阵随时都可能奔溃。
“赵国的儿郎们,生死存亡的时刻到了,为了大赵!为了我们家中的父母妻儿,杀!”
秦军没有将领站出来,用高亢的声音来鼓动士气,只有如雷般的鼓声和号角。
“风!风!风!大风!”
随后,两支大军狠狠的撞在一起。。。。。(未完待续。。)
第八十六章 李牧
柏人城下的决战匆匆落下帷幕,赵国失去了最后一个在战场上取胜的希望,接下来就不得不退回去做最后的防守,以等待那虚无缥缈的机会。
这段时间以来,赵王派出了几路使者前往五国求援。可惜的是,五国君王就连合纵都不感兴趣,何况还是无偿的援助呢。虞卿率领的赵国使团费尽唇舌,虽然没有招到明确的拒绝,但却是得到了一个个毫无诚意,一无是处的许诺。如果许诺有用的话,还拿刀剑来干什么。
当嬴荡得到这次决战的结果之后,就知道灭赵已经没什么悬念了。剩下的就是要担心的五国随时可能会出兵相救;或者是在这个节骨眼上,那些胡人得了失心疯,突然出兵南下捣乱。
对付五国好办,一番威逼利诱,不能说让他们都老实起来,但想要做出点什么出格的事情来,还得仔细的掂量掂量。胡人有点难办,那些个都是脑袋一根筋的家伙,这些年又来被秦国给欺负的狠了,他们不撞南墙是不会回头的。
嬴荡匆匆忙忙给嬴稷送去一道密旨之后,立刻就率领御林军五千,新兵三万,开始巡视西部和北部边防。他已经接到密报,胡人的军队已经开始在集结了,一旦他们商量好各自的利益分配,随时都可以南下,这一次不知道他们能来多少人。
他第一个巡视的就是九原城和高阙关,九原是是秦国的铁器生产基地,二十年来,秦国在这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高阙关不仅是九原城的屏障,更是秦国西北方向最重要的关防,它是抵御来自西北胡人威胁的第一道防线。
如今的九原城再不是当初那个边境小寨了,虽比不上咸阳和长安那般规模宏大,气势磅礴。但也算是秦国北方最大的一个城市了。这里不仅仅有秦国的铁矿基地,同时也是秦国北方最大的贸易中转站,前往北方经商甚或劫掠的商人,世家都在这里留驻了贸易点,除了冬天之外,这里南来北往的人口,可以说是络绎不绝,一幅繁荣盛世图。
唯一令嬴荡不满意的是,这里的人富裕了,可惜对战争的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