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宋王朝:烽戎底定(第二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赵宋王朝:烽戎底定(第二部)- 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陛下既然任用了寇某,寇某就要做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地,远对得起太祖太宗,近对得起陛下和百姓的事!今天当着陛下的面,寇某把话说个明白:满朝文武有一个算一个,有谁再敢劝陛下南巡西窜,寇某就以宰相之权砍掉他的脑袋,放在太祖太宗的灵位前头!”
  

第四十七回 王钦若谨守大名(2)
“寇爱卿何必发这么大的火儿?朕并没有想离开汴京啊!”赵恒吓得一个劲儿给寇准解释。“前线战况如何了?”
  “陛下,臣如果今天不来,怕是明天就有人把陛下推上龙辇往西蜀拉了!”寇准怒冲冲地瞅着低头不语的陈尧叟,冷冷说道。“不过陛下说没想离开汴京,臣倒是想让陛下立即离开汴京!”
  “爱卿此话何意?”
  “前线将士们浴血奋战,可主帅王钦若却像个甩手掌柜,每天到庙里去拜佛上香,这样的军队还能打仗吗?如今只有一条路,就是御驾亲征,激励士气!前线的将士们闻得陛下驾临前方,士气必倍。这件事陛下不能再犹豫,一旦失去了战机,等到我大军一溃千里的时候,就算逃到南岭以南,也无济于事了!陛下试想:祖宗千辛万苦创立的基业,能轻易拱手让给契丹人吗?”寇准气宇轩昂,侃侃而论。
  赵恒这才感到事态的严重,如果前线不吃紧,寇准不会急成这个样子。按寇准的逻辑,此时没有皇帝坐镇壮胆,就有破国之虞了!惟其如此,正说明陈尧叟、王钦若料事无误,他们早就看到了这一步,所以寇准、王旦气昂昂地声言抗敌时,他二人不是随声附和,就是缄默不语,有道理呀!可是真从了陈尧叟,丢了江山社稷,又如何面对太祖太宗?寇准说的也有道理呀!赵恒一下子难住了。
  “寇爱卿,你且退下,容朕考虑几日。”
  “不行!”寇准应声说道。“陛下,契丹人已经攻到了冀州,再考虑几日,怕是要攻到汴京城了!”
  “别说得这么耸人听闻!”赵恒嗔了一句,刚想再说,寇准又接上了:
  “陛下,臣有什么必要耸动天听?兵家之事,一日尚且千变,更不用说数日!”
  “你想怎么办?莫非让朕明天就出征?”赵恒话里带些埋怨,又像愠怒,又像委屈。寇准不管这一套,接口言道:
  “臣正是来奏请陛下明天就出征!”
  “什么?你疯啦!”
  “陛下早一天出征,三军将士便早一天有了主心骨,士气就会早一天振作。《左传》里就说过,凡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契丹人为什么能在那么短时间里长驱深入?就是因为有耶律隆绪亲自督战。如今眼看着契丹皇帝挥师南向,而我大宋皇帝却冷眼旁观,从气势上就处于下风了。陛下,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千万不能再迟疑!”
  赵恒不知所措,呆呆地望了望一直没吭声的陈尧叟,问道:
  “陈爱卿,说话呀!”
  陈尧叟苦笑一声,有些不服气地说道:
  “看寇大人的气势,臣是插不上嘴了!”
  “陈大人用不着插嘴,事情再明白也不过了,你只需尽早做些准备,明日本相与你一同随驾北征就是了!你说呢?”
  陈尧叟朝赵恒一揖:“臣惟陛下之命是从!”
  “陛下,快下旨吧!”寇准急不可待地催促。“非常之时,无须再找翰林学士了!”说到这里,自作主张地朝阁外喊道:“阎公公,快进阁听旨!”
  阎承翰一直伏在阁外听着寇准和赵恒说话,闻得寇准招呼,立即走进阁来,局促地看看赵恒,又看看寇准和陈尧叟。
  “陛下,宰相寇准、枢密副使陈尧叟、大内都总管阎承翰均在候旨,请陛下口宣吧!”寇准带头跪地,陈尧叟、阎承翰紧接着也都跪下。
  赵恒没有了退路,无可奈何地说道:
  “传旨中书省、枢密院及京城禁军:朕明天御驾亲征!”
  寇准悬着的心终于落下来,斜了斜阎承翰,问道:
  “听清楚了?”
  阎承翰明白这话是冲着陈尧叟说的,会意地点了点头。寇准起身又对赵恒说道:“请陛下授权给臣和陈大人:枢密院一应事务立即由陈大人去备办,其余诸事,由臣一体操持!”
  赵恒心里乱糟糟的,也没应声,转身出了凉阁。陈尧叟见赵恒出去,哼了一声,也走了,阁里只剩下寇准和阎承翰。
  “寇大人好胆识啊!大人还有什么事要微臣去做?”阎承翰问寇准。
  “阎公公只须做两件事,一是跟定皇上,一步也不要离开。本相料想皇上一定要到刘采苹那里去讨主意,你千万不要让皇上再变;二是派个顶用的太监一刻不离地守住宫门,从现在到明天起驾,任何人不能放进,不见本相亲笔墨迹,连王旦也不行!你记住了!”
  “微臣明白!”阎承翰心领神会。“那微臣就尽责去了!”
  “公公,这一回你笃定要随驾了,本相许诺今天圆你的心愿,没食言吧?”
  “寇大人乃是真宰相!”阎承翰赞了一句,告辞走了。寇准大步出阁,回到宰相府,立即命范雍等人分头传旨禁军将领孙全照率兵扈驾,知制诰杨亿随驾,以备随时书写圣命。其余各司主管也都随驾出征。分派停当,他来到东厅见王旦。
  “王大人,事出急迫,恕寇某专断了!”寇准先向王旦致了歉,然后把前线情况和刚才劝说皇上亲征河北的事向王旦说明,又补充道:“寇某知道王大人做事精细,故而在皇上面前力举王大人留守汴京。开封府的李浚是个很能干的家伙,他会把京城治安搞好,请王大人放心。”停了停,又道:“寇某没来得及和王大人商量就自作主张,王大人不致怪罪寇某吧?”
  

第四十七回 王钦若谨守大名(3)
“丞相说哪里话?下官何尝不想浴血报国?既然寇大人信任下官,委以京城留守之大任,下官一定与丞相内外相协,共保无虞!”
  “好!”寇准握住王旦的手说道。“寇某深知王大人乃是真君子。不多说了,彼此保重!”
  “保重!”王旦深情回应一句,又道:“寇大人既然决定明日动身,也该回府稍做料理呀!”
  “多谢王大人!”寇准与王旦道别,又回到宰相府,直到把各司随驾的事都落实,又亲自到禁军衙门里和孙全照细细商谈,约定明早宫门相见,才骑上马往自家走去,此时太阳已经西沉了。最近几个月,夫人宋氏病情日重一日,他担心明天一走,再也见不到陪伴他半生的妻子了,可是国家危亡之时,他就是有天大的事,也不能不出征!穿过熙熙攘攘的大街进到巷子里,远远见府上老吏正往外走,见到寇准,扑倒在地,大哭着说:
  “老爷,小人正要去寻你呢!”
  “怎么了?”
  “夫人她,她刚刚过世了!”
  “啊?”寇准噌地一下跳下马,踉踉跄跄奔到老吏面前把他拽起来。“你说什么?过世了?今天早晨本相临出门,夫人的精神不是还挺好吗?”也不等老吏答话,飞快地朝府里奔去。“夫人啊!走得这么急呀!”他紧紧抓住宋氏冰凉的手腕,眼泪夺眶而出,旁边伺候的几个丫头也忍不住啜泣起来。
  不知道淌了多少眼泪,寇准一直呆呆地长跪在宋氏榻前,直到月满中天,老吏才上前劝道:
  “老爷,吃点儿饭吧,保重贵体要紧呀!”
  寇准摇摇头,顺手拽过一张矮凳,对老吏说:
  “本相心里不好受,你陪本相坐一坐!”
  老吏乖顺地坐在寇准身边,又开口道:“老奴知道老爷心痛,可是,可是老奴是个废物,帮不上什么忙……”
  “不不!老人家,这一回本相可真得烦你帮忙了!”寇准截断老吏的话,说道。“明日一早,本相就要陪皇上亲征契丹,这是王命,不得不从。夫人殡殓的事,就请你老人家帮本相料理,等本相从前方回来再重重谢你!”
  “老爷,夫人殡天,你总得过了七再走啊!”
  寇准拍了拍老吏的手背,慨然说道:“夫人去的不是时候,本相深感愧疚。可你知道吗,契丹人都快打到大名府了,国难当头,也只能把家事抛开了,我想夫人在天之灵也会原谅的!”
  老吏听罢,答道:“老爷为国事如此操劳,家里的事包在老奴身上,老爷放心走吧!”
  寇准支撑着疲惫的身子站起来,走到门外,仰头一看,月亮已经西斜了。府门外传来清晰的梆子声,三鼓了。他在庭院里来回走了两趟,喟然吟道:忘身许国抛家室,明月飞星照见之!吟罢,回到夫人榻前,凄然说道:“夫人好走,寇准就此告辞!”
  “老爷不是说明天一早才出征吗?”老吏见寇准这就要走,不解地问。
  寇准没有回答,命老吏道:“把本相的马牵过来!”
  他独自一人出了府门,在静夜中缓缓朝皇宫走去,京城的禁夜令十分森严,这一路他碰到五六队巡夜的兵丁。“好!”他心里暗道。“有李浚恪尽职守,京城不会出乱子的!”
  他敲开皇城掖门,把马交给值夜的卫兵,一径朝后庭而来。或许是心有灵犀,他刚刚走近宫墙,一个身影从暗处闪了出来。
  “寇大人,是我,阎承翰!”
  “阎公公,我正要找你。”寇准走到阎承翰身边,压低声音问道:“这一向有人求见皇上吗?”
  “没有。”
  “皇上到刘采苹宫里去了吗?”
  “可真让寇大人说准了,皇上到现在还在刘贵妃宫里歇着呢,头半夜微臣一直守在玉华宫门外,直到熄灯就寝,微臣才跑到这里来伺候!”
  寇准心里发紧,又问阎承翰:“刘采苹是否阻拦皇上亲征?”
  “这回寇大人猜错了。”阎承翰回道。“刘贵妃从一开始就力劝皇上出征。”
  寇准吁了口气,也没多想,说道:
  “那就好那就好!”
  不大工夫,东方露出了第一缕晨曦,阎承翰疲倦地打了个哈欠,寇准顾不得许多,命道:
  “公公,你快到天驷监去一趟,把銮舆拉到这里来!”
  “微臣早就做好准备了,寇大人放心吧!”阎承翰胸有成竹地对寇准说道。又问:“寇大人,你看微臣什么时候去叫皇上出宫?”
  寇准还没答话,已听见车轮的轧轧声,顺着那声音看去,赵恒常乘的那辆车拐过了墙角儿,正朝这边走过来。
  “公公,事不宜迟,你快到玉华宫把皇上叫出来!”
  阎承翰颠颠儿地朝后宫走去,寇准心里七上八下,生怕事到临头再出什么差错。守卫宫门的卫士跑过来向他禀报,说孙全照已率士卒来到掖门外候命。卫士刚刚回去,王旦、孙全照、陈尧叟等人先后来到,彼此无言,只等着皇上出宫了。好大一会儿,赵恒才在阎承翰、蓝继宗、周怀政的簇拥下,走到众臣面前,懵懵懂懂地看了看车子,又看了看寇准等人,突然说道:
  “朕决定今日不去了!”
  “陛下!一切都准备好了,怎能说变就变?”
  “皇后的病更加厉害了,朕怎么能……”
  

第四十七回 王钦若谨守大名(4)
“陛下!”寇准气急败坏地跺跺脚。“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切不能再优柔寡断!陛下有所不知,臣的内人昨晚病逝,臣连殡殓的事都顾不上了!陛下!”
  王旦接着说道:“寇大人说的是。皇后的病已经几年,也不在乎这几日。”
  “陛下,禁军将士就在宫外候驾!”孙全照以一副军人的爽气高声奏道。
  赵恒惊疑地看看阎承翰,阎承翰朝他递了个眼色,说道:
  “微臣紧跟在陛下身边伺候!”
  寇准朝銮舆旁的车夫招招手,嚷道:
  “还不快过来!”
  车子立即来到赵恒面前,谁知赵恒没有朝前迈,而是不由自主地退了两步。寇准对阎承翰吼道:“公公,掀开舆帘!”就在阎承翰刚刚把车帘掀起时,寇准趁赵恒不防,将他往前拽了一步,嘴里念叨着:“快上去吧你!”一手拖住赵恒的肘子,另一肩顺势将赵恒往车上一顶,赵恒立脚不稳,生生被寇准架上了车!寇准见事已就,抡起胳膊朝马背上狠狠一击,大叫:“驾!驾!”两匹马应声迈起四蹄,拉动了车子。寇准一边跟着銮舆朝前走一边回头抱拳与王旦道别,随后头也不回,跟在车后一溜儿小跑着出了宫门。
  这次皇上亲征一是决计仓促,二是排场不大,除了陈尧叟和几十个随行官员之外,只有孙全照几百禁军。如此轻装是寇准一手安排的,他要争取时间让赵恒尽早地赶往前线。
  一行人很快出了通天门,直奔陈桥驿驰去。直到走了一二十里路,赵恒才像从梦里醒了过来,掀开车窗帘探头问道:
  “寇准呢?”
  “臣在!”寇准立即策马靠近窗旁。“陛下有何旨意?”
  赵恒涨红着脸,气愤地嚷道:“你看你像个大臣吗?简直是个不懂人事的疯子!自古至今,有如此粗鲁地对待君王的吗?朕恨不得抽你一百鞭子!”
  “遵旨!”寇准高声回答,叫车夫:“停下!”
  跟在銮舆后的阎承翰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挨近寇准问道:
  “怎么不走了?”
  寇准也不理他,掀开车帘,一脚迈上车把赵恒扶下来,然后顺手拿过车夫的马鞭递给赵恒,跪地奏道:
  “臣寇准失大臣体,请陛下责罚!”
  赵恒这才明白,刚才自己一句气话,寇准当了真。他拿着鞭子在手里掂了几下,然后扬起鞭子往下一抽,没抽在寇准脊背上,倒把地上抽起了一道黄尘。“唉!”赵恒把鞭子扔给马夫,深叹一声,说道:“朕活到今天,连个蚂蚁都没踩死过,怎么下得了手!不过朕以九五之尊,金口玉言,绝不会饶恕你!这顿鞭子权且记下,待朕得胜还朝,再责不迟!阎承翰,你替朕记住了!”
  “遵旨!”阎承翰翻身下马,小心翼翼地把赵恒扶上车。“陛下,还是先赶路吧!”就在这短短的几天里,契丹元帅萧达览率军猛攻,势如破竹,竟突破了冀州,绕过大名府,沿着黄河一直奔到了澶州以北的清丰镇。澶州又称为濮阳,在内黄之南、鄄城之东、韦城之北。假如契丹人真的攻下澶州渡过黄河,汴京城再也无险可守,真的岌岌可危了!裴庄派人飞马到澶州以南来报时,赵恒一行恰好将要渡河,而萧达览大军则过了清丰镇,离澶州只有数十里了!这真是狭路相逢,赵恒听到战报,心里慌乱,把寇准和陈尧叟叫过来,问道:
  “朕意退回韦城县,如何?”
  寇准顾不上回答赵恒的话,问来使道:
  “冀州的张耆为什么不死死拦住契丹军队?”
  来使如实禀道:“张耆将军率兵退守,王钦若大人把张将军兵马调进城中,要他固守大名府。”
  “放屁!这是他娘的什么逻辑!澶州都快失守了,还保大名府有个屁用!”寇准气得直转圈儿,破口大骂了一顿,又问来使:“李继隆呢?李将军现在何处?”
  “回丞相话,李将军率大军咬住萧达览,两军一直在厮杀。如今裴庄将军带兵与李将军东西夹击,把萧达览堵截在清丰镇以北。”
  “陛下,现在不是退不退回韦城县的事儿,依臣之见,还是反旆到蜀中去吧!当此危急之时,臣再不说,就是臣的失职。望陛下三思!”陈尧叟不失时机地插上一句。
  寇准听罢,圆睁双眼吼道:“住嘴!陈尧叟,你身为枢密副使,不以此时敦促陛下激励士卒,反而再献南逃之计,你知罪吗?”见陈尧叟垂下了头,寇准又回到赵恒面前,用不容置辩的口气说道:“陛下,过河!现在就渡河!”
  “那,那契丹人杀进澶州怎么办?”赵恒惊惶地问道。
  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