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调教日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子调教日常- 第1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叶青程?你是文贞的什么人?”

    “臣正是文贞郡主的义兄”。

    “噢,是你,那个什么倾城探花!”

    华太后的声音明显高兴起来,“平身,抬起头来让哀家瞧瞧”。

    叶青程,“……”

    果然名声太大也是个负累啊!

    叶青程又拜了一拜,方慢慢起身,缓缓抬起头来,却依旧垂着眼盯着自己的脚尖,不敢抬眼直视对面的华太后。

    “你”

    华太后疾步上前,叶青程虽低着头,却也能感觉到她的目光正狐疑而急切的上下来回打量着他,心顿时停跳了一拍,这种时候,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

    “你刚刚说你姓什么?”

    叶青程心中不祥的预感越强,却也只得恭恭敬敬答道,“臣姓叶,叶青程”。

    “姓叶?”

    华太后又退后两步,“随哀家来,还有那个探头探脑的小子,一起来”。

    宣“探头探脑的小子”茗,“……”

    “对了,哀家的白加黑跑出来了,你们瞧见了没有?”

    宣茗,“……”

    叶青程扫了一眼袖子里浑身雪白,双耳乌黑油亮的小东西,唔,白加黑什么的,还真是好贴切的名字啊!

    绝对不会认错!

    ……

    ……

    华太后简简单单问了句“你刚刚说你姓什么?”立马被当成了最最十万火急的急报送到了德昭帝面前。

    德昭帝在御书房来回走了几圈,还是下定决心往慈宁宫而去。

    慈宁宫的大门并没有像以往一直紧闭,矮小精干的华嬷嬷亲自候在门口,见了德昭帝躬身行礼,“皇上,太后娘娘有请皇上”。

311 曾经的帝后(一)

    德昭帝心头砰砰直跳,面上却不动声色,随着华嬷嬷进了慈宁宫。

    华嬷嬷一路将德昭帝引到了慈宁宫前花园的暖阁中,便停了脚步,请德昭帝自行往前。

    德昭帝偷偷吐了口气,下意识理了理衣裳,做了下思想准备,这才缓步踏了进去。

    暖阁中,华太后高坐主位,叶青灵侍立一侧。

    宣茗和叶青程则陪在客座,见了德昭帝,忙起身行礼。

    德昭帝摆手,俯身朝华太后长长一揖,“儿臣见过母后”。

    “谢母后”。

    德昭帝又偷偷吐了口气,这才起身抬头朝主座上的华太后看去,这一看就愣住了。

    他上一次见华太后还是好几年前华贵妃病重弥留之时,八年过去了,时光好像在这个高贵而美丽的女人脸上停留住了。

    她竟然和八年前没什么两样,不看那满头的银发,她甚至不像个已经六十多的老妇人,那惊人的美貌宛如凝滞般停留在了她身上。

    世人都惊叹于华韶的美貌,却不知华韶比起他的这位祖姑奶奶尚不及七分,那种跨越了时间,凌驾于一切的美,时隔八年,再一次明晃晃的出现在他面前。

    德昭帝几乎不敢再看第二眼,迅速垂下眼去。

    华太后上下打量了一番德昭帝,开口,“你都这么老了”。

    德昭帝,“……”

    果然再多年不见,这位美貌而高贵的女子说话的方式也绝不会发生半点改变!

    即便她说话的对象是一统四海九五之尊的皇帝!

    德昭帝的思绪忽地就有些飘忽,很多年前,他只是个默默无闻的皇子,不居长,不居嫡,不居幼,不居宠,生母早亡,又出身卑贱,在宫中默默无闻的比得宠的太监宫人还要透明。

    然后,有一天,他和所有其他的皇子被父皇集中到了御书房中,那是他第一次近距离见到自己这位惊为天人的母后。

    他听到父皇对她说,“阿鸢,你仔细瞧瞧,你瞧中哪个,朕就立他做太子!”

    父皇这句话一落,整个御书房似乎连空气都凝滞了,他清楚的听到了周围兄弟们的呼吸都停住了。

    他在众兄弟中,不算聪明,不算英武,不算好看,不算有气质,什么都不出众,根本不敢想那张龙椅,只想着能安安稳稳的长大,然后出京就国,做个逍遥王爷,足够。

    就算封地贫瘠一点,偏远一点,小一点也没有关系,他对锦衣美食、华屋美婢都没有太大的欲…望,只要安稳自在就好。

    因此,在他的兄弟们都只听到了后半句的时候,他反倒只听到了那含情脉脉的“阿鸢”两字。

    阿鸢,真是好听又柔美的名字,十分衬她,却不知道是哪个鸢字,是鸢,鸳,还是……

    然后,他就听到他和他差不多年纪的母后用悦耳优雅却不怎么高兴的声音道,“别叫我阿鸢,生怕我想不起来我华国公府满门是冤死的是吧?”

    直到现在,他还清清楚楚记得自己听到那样一句话时惶恐惊惧的心情。

    他的父皇,虽然在那之前,他很少能见到,却十分清楚,最是个翻脸无情的,即便他表面看起来再温文儒雅温良无害,即便他的尊号德仁帝,取了个仁字。

    他年轻的母后说了这样一句话固然会惹怒父皇,他们这样的旁观者多半也会跟着倒霉。

    “等阿鸢什么时候记得自称本宫时,朕自会改口叫阿鸢皇后”。

    他的父皇并没有发怒,笑意盈盈,仿佛心情很不错的样子。

    他却没有放松警惕,他的父皇从来不会发怒,永远都是温雅含笑的模样,可谁都不知道,他含着浅笑的双唇吐出的下一句话会不会让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阿鸢,你瞧瞧,这个怎么样?”

    父皇指着最小的,尚在襁褓中的七弟问道,他微微惊讶,当初玉门关惨案后,父皇曾许诺继位即迎娶华国公府新寡的姑奶奶为皇后,生下嫡子后即立为太子。

    他当时就暗暗的想,那位新寡的华国公姑奶奶多半是生不出嫡子的。

    果然,帝后大婚后,皇后性子冰冷,不好相处,且惦念前夫,对德仁帝不冷不热的传言便越传越烈。

    帝后不睦,皇后生不出嫡子,自然在情理之中,所以才有了今天这一幕。

    不能有自己的孩子,自然最好是寻一个年纪小的皇子记在自己名下,好生抚养,养大了自然也与亲生的无异。

    何况,七弟刚出生时,生母就产后大出血而死,外家亦不显贵,实在是最佳之选。

    父皇提了七弟,是真心,还是

    “那么小,我怕养不活,我要他”。

    他根本没想到那天大的好处会落到自己身上,眼风都没抬一下,直到感觉到一道道落到自己身上的炙热目光,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愣愣抬起头来。

    不想正好与父皇玩味沉思的目光撞了个正着,他心中一寒,父皇不会以为是他使了什么手段吧?

    “母后厚爱,儿臣感激涕零,只儿臣愚钝,实不堪太子重任”。

    “唔,朕也想知道,阿鸢看中老三什么了?”

    “聪慧内含,大智若愚”。

    “哦?你确定他是大智若愚,不是真的愚?”

    年轻的皇后沉默了,半晌,开口,“这里所有人,只有他最不像你”。

    他敏锐的感觉到父皇落在他身上的目光猛地一厉,甚至隐隐含了杀气,但也只是一瞬。

    下一刻他就听到父皇哈哈笑了起来,“只有他最不像朕,聪慧内含,大智若愚?那朕是什么?精明外露,大愚若智?”

    然后他就听到他年轻的母后疑惑道,“聪慧内含,大智若愚的反义词不是愚蠢外显,大奸若忠吗?”

    那时候还年轻,没见过大风大浪的他,“……”

    好吧,他已经不想对这位年轻的母后说的话做任何评价了。

    这次惨痛的经历,虽然他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却还是提心吊胆了许多年,甚至于在他被立为太子后,犹自战战兢兢,生怕父皇哪一天突然就想起那天的账,一个不爽就要弄死他。

    那天之后不久,他就被记到了正宫皇后名下,成为嫡长子,一年之后,又被立为太子。

    可年轻的皇后并没有因之就对他另眼相看,她依旧整日留在坤宁宫中,鲜少外出,不接受父皇任何妃子的请安,不处理宫务,甚至也不试图和他这个“嫡长子”母慈子孝。

    他甚至怀疑,她是不是已经忘了他的存在。

    当然,他更怀疑的是,这一切不过是父皇设下的局,生生将她困在那华贵美丽的四方天空之下。

312 曾经的帝后(二)

    玉门关惨案,固然叫天下人为华国公府扼腕长叹,却更叫皇室惊惶警惕,以臣子之位险些酿成皇室之倾覆,形同造反!

    而父皇更是成了史上第一个迎娶寡妇为皇后的皇帝。

    他想,不是每个男人都能淡然处之的,更何况那个男人还是九五之尊,是他父皇那般的人物。

    其实,自从他被立为太子后,父皇一直手把手的教他治国之道,教他帝王心术,甚至教他做人处事。

    他从未打骂过他,甚至从未对他皱过眉动过怒,他总是温和而耐心的,但不知怎的,他就是怕他。

    怕到在他死后多年,他也从来没想过要超越他,依旧中规中矩的遵守着他的教导,按着他的方式来治理江山。

    “萧规曹随,”弥留之际,他的父皇这样对他说,“你一定要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你不像你母后夸你的那般聪慧内含,大智若愚,老老实实的照着我说的做,才能坐稳这江山”。

    果然父皇还记着当年母后夸他聪慧内含,大智若愚,却说他愚蠢外显,大奸若忠的仇!

    这是他的第一反应,然后除了这第一反应,他也不敢有其他的反应了。

    甚至于这么多年了,他也还是努力的压制着心底那一点点的不服气的小火苗,老老实实的“萧规曹随”,不敢有分毫逾矩之处。

    宣茗见德昭帝老老实实的站在那里听训,模样着实有些可怜,嗓子就发起痒来,咳了咳。

    叶青灵笑道,“皇上爱喝什么茶,臣女去沏了来”。

    德昭帝还未开口,华太后忽地就指着叶青程道,“除了一双眼睛,他和你父皇几乎一模一样,连说话动作都像了个八…九不离十”。

    叶青灵,“……”

    宣茗,“……”

    叶青程,“……”

    太后娘娘啊!

    不带这样一点前兆都没有,一句铺垫都没有,就这么冷不丁的爆出这样的惊天密闻啊!

    刚刚华太后除了刚开始在问叶青程的出身和这些年来的经历,后来就一直追问宣茗是在哪弄到的白加黑,以及白加黑要怎么养,有没有其他的白加黑,可以让两只小白加黑生出更多的白加黑等等。

    就是刚开始在追问他身世的时候,华太后也未露出异色来,叶青程以为她已经打消了疑心,自己也成功的躲了过去,没想到竟在这等着他,还这么简单粗暴的用一句话扔了出来。

    德昭帝,“……”

    怪不得刚刚说我都老成这样了,原来是在这等着,是说他老眼昏花,连这么明显的事都没看出来!

    这么多年了,这说话方式还是这么的,不留情面啊!

    德昭帝本该集中注意力在明显更重大的事上,思绪却不知怎的又诡异的飘远了,想起了比第一次更加惨痛的与那对帝后短兵相接的第二次见面。

    唔,错了,不是短兵相接,那一次,他好像也还是个旁观者。

    那是一个春日的午后,多日的绵绵细雨终于停了,阳光美好而温暖,让人忍不住想要出门走走,晒晒太阳。

    他也没忍住,于是,悲剧了。

    他来到了御花园,竟然破天荒的碰到了也来散步晒太阳的华太后。

    他记得当时他是有些欣喜的,于是上前见礼,无论真相到底如何,他如今的一切,都离不开她的馈赠与善意。

    两人几年也见不了一次面,说不上两句话,简短的寒暄过后,两人都没话说了,沉默了下来。

    他正绞尽脑汁的想着怎么找个她会感兴趣的话题搭讪,就见他的父皇和新纳不久的美人有说有笑的迎面而来。

    他面色微变,暗叫倒霉,那边父皇也瞧见了他们,面色也变了变,是不是暗叫倒霉说不准,但很快那新纳的美人就自己走了,而父皇则朝着他们过来了。

    父皇还是那副盈盈浅笑温润优雅的模样,笑道,“刚刚许美人正在夸朕犹自龙精虎猛,正巧就瞧见皇后了”。

    然后他就见华太后疑惑上下打量了父皇一番,随即肯定开口,“年少无知”。

    那一瞬,他觉得他一辈子都不会再想到御花园散步了!

    随即不等父皇开口反驳,华太后再次简短开口,“一炷香”。

    想想,又加了两字,“细香”。

    ???

    !!!

    那一刻,他脑海中除了一排加大加粗的感叹号,就只剩一个念头,让他死一死吧,让他死一死吧!

    他要是不死,父皇肯定会让他死的很难看啊啊!!!

    果然,几乎立刻,父皇带着杀气的目光就落到了他身上。

    他都想给华太后跪了,历史上多少后母想废太子,花了多少人力物力心力,甚至流血人命,最后也未必能成功。

    他的母后只需要用四个字(年少无知)+三个字(一炷香)+两个字(细香)就搞定了!

    父皇一定会杀了他灭口吧吧吧!

    以往他只觉得父皇身为一国之君却被迫娶一寡妇为后,有点憋屈。

    那一刻,他只想说,怪不得母后您能以寡妇之身入主中宫,母仪天下!

    绝对不是偶然的啊啊啊!

    然而当时,无论他内心再怎么崩溃,再怎么欲哭无泪,再怎么给华太后下跪,他面上也只能保持一副懵懂无知的表情。

    我很无知,我很纯洁,我根本听不懂你们在说什么啊啊啊!

    那天伺候在侧的宫人,除了华嬷嬷,都没再出现过。

    他不知道自己拙劣的演技有没有瞒过父皇,反正那之后不久,他就被父皇派去江南监察盐运去了。

    大萧历史上,几乎去一个太子监察盐运,就会废一个太子的江南盐运!

    比如他的太子就曾被他派去江南监察盐运过,现在他的太子已经成了废太子,被他困在东宫,终生不得走出宫门半步。

    德昭帝想到这几乎想立即到德仁帝灵前磕几个响头,父皇啊,儿臣真的要谢谢您的不杀之恩啊!

    子孙中若是有像您的,儿臣一定会另眼相看的,一定一定

    德昭帝一个激灵,终于反应了过来,不敢置信朝叶青程看去。

    他原本只是觉得叶青程看着面善,他一见就觉得喜欢,现在被华太后一说破,再仔细一看。

    果然,除了那双眼睛,叶青程真是无处不与德仁帝相像,就连一举手一投足间那说不清的味道也似了个十成十。

    只是他记得更清晰的是父皇老了后的样子,父皇年轻时候的模样,因着时间久远,早已慢慢消散在记忆中。

    而且,父皇行止间再怎么温雅温良风度翩翩,眼底却总有股子令人胆寒的邪佞之气,而叶青程的眼神则清明而坚定,让人无端心生亲近好感。

    气质上的迥异,身份上的天差地别,更是让人无法将两人联系起来,所以他才会迟迟没有认出来。

    不过说起来,就是那双眼睛,好像也似曾相识

313 帕子庵

    德昭帝尚未想起来叶青程的眼睛到底像谁,叶青程就已从容跪了下去,“臣谢太后娘娘厚爱,芸芸众生之中,固然人有相似,臣却得以与先帝相似,实乃臣之大幸!”

    人有相似,所以皇室血脉的什么的,绝对跟我没关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