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房医- 第2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以说柳清溪建造房子的创举解决了十里八村成千上百人的工作问题。

    对于村长兼大管事的到来,年轻人恭恭敬敬:“村长叔。”

    “嗯,今天情况怎么样?”例行公事询问一番。

第四百一十四章 邀请

    “叔,还是很多人来问什么时候卖房子,要是再不开始,我们可都顶不住了。”年轻人张全勇朝亲叔叔抱怨。

    其他人纷纷附和:“是啊是啊,我们天天被缠着什么都做不了,有的给不了答案他们就从早坐到晚。”

    简直是。。。。。生意太好也很痛苦有木有?

    如果隔壁生意冷冷清清的店铺知道他们这么想,一定想一拳揍过来泄愤。

    人家生意都快开不下去了,你这么火爆竟然还敢抱怨?

    当然,这么多人这么做的原因就是柳清溪一座六层酒楼,一座流水别墅,如诗如画打破了人们传统的认知,一举成为炙手可热的风云人物。

    至此,她之前做的事情全被扒出来,包括地震之后土坯房子屹立不倒啊,包括帮助灾区人们渡过难关啊,包括家**奉着圣旨。。。。。。

    当然还有之后的一系列成就,以及建筑大师应老的徒弟这个身份,无一不是她加价的筹码。

    因此只要是她经手的房子,都成为炙手可热争夺的存在。

    而除了和钱老板同期交了定金盖房子的人,之后她接这种房子开始限量,越来越少,特别是她亲自动手设计的。

    而除了这个,其他普通的房子正常建造,

    物以稀为贵,不管哪个时代都是这样的道理,就跟限购一样,越是不建造,人们越是稀罕,越是想得到手。

    于是人们开始各种拜托关系,请柳清溪出手,然而至此,没有任何人例外过。

    十里铺当然也有其她的设计师,但是没有一个人能比的上柳清溪,因此,牌号的人排成一眼望不到头长龙。

    年后,逐渐传出柳清溪在十里铺大肆建造房子,一排排独立的小院,亦或是高耸的充满异域气息的建筑物,成为竞相争夺的对象。

    没办法,得不到柳清溪独一无二的设计,能买到这样一座房子也不错,以后出门说起来倍儿有面子。

    不管是生意场上合作伙伴的交流,亦或是炎炎夏日避暑,又或者是冬天暖如春日的温度,都是柳清溪经手房子的奇特之处。

    而这一次,据小道消息说,不管冬天天气再冷,住在十里铺新建造的房子中,都不会感觉到寒冷。

    如果是房子冬暖夏凉,有那么点作用的话,他们还会相信,可这种春天般的温暖确实太匪夷所思。

    但柳清溪就像是一个未知的迷,一次次让人大开眼界,这一次既然有这个消息传出,那么定当是真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对于柳清溪夸下海口说能够建造出来的房子,他们再也不会有怀疑,你说,六层的房子,水上建筑都能造出来,还有什么不可能的?

    而至于为什么大家能得到小道消息,这自然要问柳清溪了。

    话说这个冬天取暖的装置,也是两年前无意之间灵光一现想出来了,话说前世一直生活在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的环境中,来到这里时间长了,十分不习惯。

    特别是夏天在屋里坐着不动都汗流浃背,冬天也很难熬,这具身体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凉,难以入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她可是动用不少脑细胞,毕竟现在小区一类的建筑,走水管啥的十分方便,有专门的人员和机械。

    可这里就不行了,硬件软件全都跟不上,单靠人工太过困难。

    之后针对这个,她日日夜夜研究,画了扔,扔了接着画。

    毕竟前世比较接近建筑和结构,对于暖气这种暖通方面的,略有涉及,并不精通,现在靠前世的经验只能用一点点摸索,在脑海里演绎。

    一个月的时间,不知道累死多少脑细胞,才有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图纸。

    恰好这次借着这个契机将暖气打出去名声,发着成为以后家家户户都需要,都用得起的取暖新方法。

    再说张五梁,没想到一来,就遭到手底下年轻人围缠。

    他双臂与肩平齐,双手缓缓上下摆动:“大家别着急,我今天来就是说这个事情,咱们的房子开始预售了,等下我指定的规则会一一讲解给你们听。”

    “好!”年轻人摩拳擦掌,快要忍不住了。

    幸亏张五梁过来下达了新命令,要不然与日俱增的客人这样下来,让他们头皮发麻。

    “村长叔,我们具体怎么做?上大街发传单吗?”毕竟要想大家知道,还是通知一下比较好。

    张五梁摇摇头:“发这个大街上随便找几个人发就行,你们可是要负责介绍户型,招待客人的。”

    这是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张五梁就这一天的时间,甚至派出去两个人拉着传单前往临沂县甚至更远的地方。

    这边和年轻人闹闹哄哄解释宣传规则,柳清溪那边已经坐在季重家中喝茶了。

    “既然柳姑娘执意要求来家中详谈,想必有重要的事情,您尽管直说。”

    柳清溪索性不拐弯抹角:“我想请季老板和我一起干。”

    噗~~~一口茶水喷出来,柳清溪和他对面,幸亏躲避及时,否则被溅一脸,想想那滋味儿,就酸爽。

    至于季重,心中翻江倒海,一起干?开神马玩笑?

    自己和柳清溪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怎么从她嘴里说出来就那么轻松随意呢?

    “不。。。。。。不是,柳姑娘,我这样的怎么您就看上了呢?”没办法,两人之间的差距太大,柳清溪已经占在他只能仰望的高度。

    “季老板就不要妄自菲薄了,您的能力我清楚,镇来我这儿当个大管事,还不是轻轻松松游刃有余,说真的,一辈子卖牛真的屈才了。”

    被柳清溪这么一说,季重心思活泛起来。

    他不是没有雄心壮志,就是一直没有遇到合适的时机,想当年他也是读过书的人,不过不是科考的料子,就回来子承父业接了这个摊子。

    柳清溪突然到来提出来的主意让他心肝直颤颤,但也没到控制不住自己的地步,脑子依旧清明。

    “柳姑娘,我不觉得我有这样的能力,像我卖牛还行,真去你那儿,绝对是累赘。”

    柳清溪缓缓摇头,嘴角微扬,带着一丝迷之微笑:“季老板不要妄自菲薄,卖牛和卖房子是一样的道理。。。。。。”

第四百一十五章 欧式建筑

    柳清溪知道,季重并不是没有动心,毕竟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哪个选择更好更有利。

    “哈哈哈,柳姑娘说的没错,我啊,以前啊,只是为了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这个产业,自己倒没有想过别的出路,只要柳姑娘不嫌弃,我愿意跟着你干。”

    人生在世,无一不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亦或是为了心中的追求,季重也一样,不可否认,柳清溪描绘的宏伟蓝图深深吸引了他。

    就这样,柳清溪说定季重尽快到张五梁那儿报道,待熟悉有关房子的事物以后,再自己独当一面。

    另一边,张五梁负责的预售工作如火如荼的展开。

    短短两天时间,十里铺建造的宅院预售的消息如风一样传开,不止碧溪镇,不止临沂县,更有相邻县城的人。

    可想而知,三年前一个默默无名的小村子,到如今的盛况,是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哎?你听说了吗?十里铺的房子开始卖了,一大早,好些人发宣传单,就连售房处门前都贴了公告了。”一个三十多岁卖煎饼的妇人道。

    旁边摊位的老板娘听说之后,抬头看了看距离不远处的售房处,感慨道:“早上没出摊就听说了,你看那个火爆的场面,就是人挨人。”

    两个妇人羡慕的看着斜对面店铺的生意:“还是人家柳姑娘有办法啊,大生意都那么多人,要是咱们这小摊子上每天有那么多人就知足了。”

    “羡慕不来,赶紧的,还是好好努力干活吧!”

    这是普通老百姓的感慨,而对于有能力购买并且想购买的人来说,可不是一惊而起:“真的?快快快,备车!”

    “走啊,赶紧的,一会儿指不定就没位置了。”

    “。。。。。。。”

    一辆辆马车从镇上各处的豪宅驶出,快马加鞭的驶向售房处,那可是拜访了好几次都没有确切消息,并且出自柳清溪之手的房子啊。

    或许这就是名人效应,你不出名的时候,不管干什么都会有人提出质疑,而当你实力和名利都具有的时候,这种追捧随之而来。

    同样的事情不止发生在一家两家,知道的人越来越多,售房处需要接待的人更是让张全勇等一众年轻人忙的脚不沾地。

    “王老板,您里面请,先坐下来慢慢看。”

    “哎呦,刘老爷您来了,我们多种形式的房子都在这儿呢,您可以看看。”

    “林老。。。。。。”

    每一个接待的人都有客人,仔细给大家讲解房子的类型,房间的设置,以及客厅厨房,浴室,厕所等构造,更让人们难以想象的冬天不用炭火就可以保持室内温暖。

    “这位小伙子,你说的是真的?这所谓的暖气我们可是闻所未闻啊!”说话的是一个四十多岁,身穿黑色绸衣,留着两缕胡须的中年男人问道。

    恰好招待他的是张全勇这个年轻人中最是能说会道的:“这位老爷,您可算是问到最关键的了,要说这暖气啊,可是我们柳姑娘特意设计的,不用在室内摆放炭盆。”

    “您想想啊,一到冬天,咱们这儿大雪封路,温度骤降,穿再厚的棉衣也抵挡不住寒冷的温度,谁家不摆上几个炭盆?可是咱们也都知道,这炭盆暖和归暖和,就是带烟,时间久了,衣服上都是烟味儿,出门做客招待客人换洗麻烦不说,头发丝上的味儿难闻还没礼貌。”

    “我们这个暖气啊,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张全勇绘声绘色的描述,就连其他人都被他精彩的讲说迷住了,大堂里只剩下他一个人清朗的声音。

    “我们的暖气全部采用精致的管道,通入热水,循环流动,散发热气,保证室内温度适宜,冬天也不会觉得寒冷,不用整天抱着暖炉或者围着火盆,更不会沾染一身的烟味儿。”

    这匪夷所思的构造在人们听来仿佛天方夜谭,但是在柳清溪手中好似一切皆有可能。

    “如果各位老爷不相信的话,我们十里铺欢迎大家参观,哦,对了,目前我们的房子只是完成了一小部分的建造,还处于预售阶段,所有的房子都要等待建造完成之后才能正式入住。”

    “那我们现在买了也住不进去,什么时候才能住?”其中一个胖胖的男人迫不及待的问。

    张全勇解释:“请大家不要着急,我们的建造估计冬天能够完成,现在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房子的建造上,你们可以选好自己想要的预付四成的定金。”

    其实这种售卖方式和现代的差不多,不过人们没有分期付款的意识,柳清溪认为不同的时代应该有不同的是一个市场规则的方式,因此剩下的部分交房的时候要一次性付清。

    毕竟没有接受过那种环境的熏陶,普通人谁愿意几十年都背上房贷?

    “那这个价格怎么算?”终于有人问出这个最关键的问题。

    最后张全勇拿出来一个价格表,不同的院子大小,构造,以及里面设施的不同,价格也有所改变,毕竟成本在那儿呢。

    柳清溪这次建造的房子样式大多数是类似于农家乐的小院子,毕竟对于住习惯豪宅的有钱人来说,这是一种新奇的体验。

    当然,看似普通的小院子一点也不普通,类似于四合院的设计里面搭配清新的花花草草,门前或是一个葡萄架,或是一棵桃树,一棵苹果树,休闲的同时春天看花开,夏天看硕果累累。

    还能享受一番自己收获的乐趣。

    当然,这种针对内心向往平淡生活人,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样式,最为不同的是浓烈色彩,装饰华丽,造型精美,雍容华贵的欧式建筑。

    不得不说,每次推行这种造型非常不同的房子,在柳清溪看来都是一个挑战,毕竟人们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

    还有,前期市场调查发现,对于不同风格的房子,都有喜欢的不喜欢的,总体来说比例大致相当,因此这两种风格的房子分别在不同的区域。

    一个坐落在十里铺靠南的边缘,另外一个靠北。

    而在这两种中间,修建了宽阔的道路,以及人工开挖出来的池塘。

第四百一十六章 收益

    清幽淡雅的四合院,和雍容华贵,色彩绚烂的欧式建筑形成强烈的反差,但中间巧妙的处理让它们自然而然的融合到一起。

    一切看起来都那么顺其自然,初见的雏形可以看出来两种类型强烈的反差,但又让人觉得是那么的理所当然。

    多一分显得浮夸,少一分显得欠缺。

    而对于不同的建筑,价格自然有所不同,比起建造的成本,当然是传统的四合院廉价一些。

    但难能可贵的是里面的装修和日常生活设施,人性化的考虑到老幼,以及夜里起夜是否方便,冬天的寒冷和夏天的燥热。

    这些好处经年轻小伙子或者姑娘介绍出来,仿佛一幕幕呈现在人们眼前,配合着写实的效果图,带给人们的震撼难以用语言形容。

    至于那些看似奇怪,而又无比彰显雍容华贵气度的欧式建筑,在有些人看来比较浮夸,而对有的人来说,就喜欢这样的风格。

    “这是针对客人们不同的爱好,设计出来不同的风格,后续我们会不断完善各种类型,而每一个细节的设计都是有讲究的,我们选择的地址也是请最好的风水大师查看,标准方位。。。。。。。”

    场面越来越火爆,听着杨全勇等人的讲解,意欲购买的人都露出一副神往的表情,本来冲着柳清溪名声来的人很多,现在看来,果真是有买的价值。

    “小伙计,别说了,就冲着暖气还有起夜不用出门,我就要一套了,要那个新型小楼房。”楼房指的就是欧式建筑。

    毕竟这个名词在这个时代听起来着实奇怪,楼房还比较容易被接受。

    “好嘞,这位老爷,您来这儿登记一下。”

    众人一看有人这么干脆利索的交了定金,屁股可就坐不住了,这要是晚了没有了怎么办?

    一时之间,场面难以控制,一个个仿佛不知道钱为何物,那一张张银票递上去仿佛不是自己的一样。

    可忙坏了年轻小伙子和姑娘,从来没有如此多的客人,如此火爆的场面,账房那儿算盘噼里啪啦响个不停,然而依旧供不上客人送来银票的速度。

    其场面和现代限购买房的场面不逞多让。

    都是一副抢起来不要命了样子,不过为了钱,忙也值得,他们累也觉得开心。

    知道下午时分,人才渐渐烧起来,得了房子的人心满意足离开,没有抢到满意的失望的问,下次什么时候还有。

    待得到肯定的答案之后,才带着期待离开。

    终于,送走所有的客人,售房处的伙计累的直不起来腰了,不过看着硕果累累的丰收成果,心里甜丝丝的。

    就算累也值得,这都是村里人以及乡亲们努力的成果,总算没有白费这大八年来大家伙所有的努力和付出。

    “哎呀,真没想到会一下子卖出去这么多。”

    “可不是嘛,回头咱们都找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