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盗墓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人盗墓史-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家相地,他就会把秘密传给徒弟和儿孙。
  朱棣一看点穴点到了“吉祥物”,顿时龙颜大悦,更把廖均卿当成了仙人,遂授他钦天监五官灵台博士品。根据廖均卿的提议,后来在修建长陵地下玄宫时,将石盆盖在了金井之下,地宫的顶部盖以砖石,并填土成为宝山(墓冢)。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偷梁换柱嫌疑犯——清朝皇帝乾隆(4)
到底朱棣的玄宫内是不是真是这样的,有朝一日长陵打开便会有答案了。
  ● 明陵楠木每根黄金万两
  自朱棣定下了天寿山陵区后,明朝最后一帝崇祯皇帝葬入思陵止,天寿山陵区在230多年间,先后修建了13座皇帝陵墓,另外还有7座妃子墓、1座太监墓。
  13座皇陵依次是——
  明成祖朱棣的长陵
  明仁宗朱高炽的献陵
  明宣宗朱瞻基的景陵
  明英宗朱祁镇的裕陵
  明宪宗朱见深的茂陵
  明孝宗朱祐樘的泰陵
  明武宗朱厚照的康陵
  明世宗朱厚熜的永陵
  明穆宗朱载垕的昭陵
  明神宗朱翊钧的定陵
  明光宗朱常洛的庆陵
  明熹宗朱由校的德陵
  明思宗朱由检的思陵
  十三陵的规制主要仿南京孝陵,建筑分为地上与地下两大部分。地下部分,从最后面的宝顶往前,有明楼、祾恩殿(清称“隆恩殿”)、配殿、碑亭,再往前则是神道,神道最前端有石牌坊,道两边有石像生。
  地面建筑中,最为壮观的是祾恩殿,这里是行祭的场所,建得高大富丽。祾恩殿是木结构的大型宫殿,所用的木料几乎都是上等的楠木。明谢肇淛(zhè 同“浙”)的《五杂俎·物部二》(卷十)记载,可为栋梁的楠木,当时每根就价值黄金万两,这还不算运费什么的。
  楠木材质细实、富于香气且耐腐蚀、防蛀,是古代最优质的木材,因此不少有钱人家喜欢用楠木打棺材。过去有一传说,有人直接在楠木产地将棺材打好运回,启运时,放碗红烧肉在内,十天半月到家时,揭开棺盖端出来,肉还有热气,还能吃呢。
  楠木主产地在中国南方的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等省,因为生长在深山密林之中,所以采伐运输十分困难。采木的环境非常险恶,毒蛇猛兽出没于山林中。采木工人先要祭祀山神,纵火焚林,将毒蛇猛兽吓跑,才敢进林采伐。工人被树木压伤压死,饥饿病患的,不计其数,所以四川有“入山一千,出山五百”的谚语,可见楠木采伐之难。
  楠木的运输也非常困难。因为木材粗大,深山之处又没有畅通平坦的道路,大木伐倒后,通常要等待雨季到来,利用洪水将其冲出深山。然后结成木筏,由水路经运河运到北京通县的张家湾,再经半日陆路之程运至北京崇文门外的神木厂和朝阳门外的大木厂。一棵楠木从采伐到运至北京,一般都要3—5年的时间。
  明十三陵中,有三座陵的楠木使用量最大,质量也最好,分别是长陵、永陵和定陵。
  以长陵为例,长陵是三进院落,正殿即祾恩殿,便坐落在第二进院内。此殿是长陵的主要建筑,非常高大宏伟。这座大殿面阔九间(长米),进深五间(长米),重檐四出,黄琉璃瓦盖顶,红墙,庄严壮丽,与故宫太和殿(明时为奉先殿)规制相同。
  此殿是一座大型的楠木建筑,全部都是用金丝楠木建成,大殿面积达1956平方米,坐落于三米高的三层汉白玉石阶之上。大殿有60根木柱,柱高米,直径米,特别是大殿内排列32根巨柱,中间最大的4根柱直径达米,两个人都抱不过来。可以想见,这么多的楠木,从南方运到北方,过程是如何的艰辛,要死多少工人。
  此殿完工于宣德二年(1427年),从建成至今已有近600年历史,该殿从没有发生过倾斜变形现象。
  乾隆皇帝看中的正是这些楠木,特别是长、永、定三陵中的楠木大柱。 。。

偷梁换柱嫌疑犯——清朝皇帝乾隆(5)
● 乾隆“拆大改小”一说的由来
  在中国历史上,靠盗墓修陵寝的皇帝早有记载。前面石季龙一章讲过,十六国时期前赵君主刘曜,便干过这事情,他盗掘了境内数以千计的古冢,把前朝的陵寝全捣毁了,偷取墓材,以至于“气塞天地,暴骸原野,哭声盈衢。”
  盗取墓材搞建筑,在古代,并不是鲜见的一种盗墓动机,这类“民盗”情况在前面孙权一章中已提到过,这里就不说了。而“官盗”情况,同样很多,其中,以盗取墓砖筑城砌墙的现象最为常见。
  如《录异记》记载:“钟傅初入洪州,命修一城,军吏散掘墓砖以称用。”这是唐末五代时的事情,到明代时也是这样,《长子县志》 称,“嘉靖辛酉,兵宪某号龙池者,因本县修城乏砖,令发古冢。”
  可见,清朝皇家盗取明陵上材料使用,并不奇怪,是有深深的历史背景的。
  弘历是何时萌生盗明陵念头的?推测应在乾隆五十年(1785年)。当时他巡视明陵,看中了陵内建筑物上的楠木,事后弘历还从长陵大碑楼内条石发券顶不见腐烂一事中受到启发,下谕旨以后自己裕陵圣德神功碑楼券顶也要用石条来砌,而不用木条。但过了12年,弘历死后,他自己选定的接班人嘉庆皇帝并未遵旨,还是依清景陵的模式,将碑楼券顶建成为格井天花顶的大碑楼。
  据说,弘历本来想拆毁朱棣长陵的祾恩殿,将其楠木大柱用到自己的陵上。当时的吏部尚书刘墉(电视剧里的“宰相刘罗锅”)、文渊阁大学士纪昀(电视剧中的“铁齿铜牙纪晓岚”)等汉族大臣听说都很着急。纪昀不愧是铁齿铜牙,竟然捧出《大清例律》,盗墓“杖一百,流三千里,已开棺椁见尸者,绞”。如果拆毁明陵,不就是盗墓么?
  弘历一听,纪昀说得没有错过,皇帝有九五之尊,怎么能做盗墓贼的勾当,一时没再动明陵的歪心思。但楠木是金贵的木材,到清朝时上好粗大的楠木已被伐得差不多了,而且,如果派人进山,所花的工期也太长了。有臣僚看出了皇帝的心思,上奏修缮明陵。弘历一看,心领神会,喜上眉梢,立即下发了红头文件,对明十三陵来一次整理修缮。然后密传口谕,要工匠将明陵上的楠木撤换下来。
  当时,负责修缮明陵的是工部尚书金简、户部侍郎曹文埴等大臣,他们上了一道奏折,大概意思是,十三陵修缮范围较大,而楠木已经“采伐殆尽”,若仍照旧式修整,则长陵、永陵两处购求大木更难办理,请皇帝准奏将永陵来个拆大改小的方案。
  奏折中,拟将永陵享殿等处拆卸,其永陵宫门、享殿,再将拆下两庑各座的木料配搭,按照各陵规制建造享殿五间、宫门三间。如此筹办,不独长陵规模可仍其旧,轮换维新,即永陵殿宇亦得与诸陵一律缮治整齐,观瞻并皆宏敞。
  弘历很快批准了这个修葺方案,从南方调集了大批能工巧匠。而乾隆这一批准,他盗取明陵金丝南木,即所谓“拆大改小”一说,很快在民间流传了起来,给他自己戴上了嫌疑犯的帽子。
  ● “拆大改小”具体经过
  长陵不方便“拆大改小”,于是首先选择了永陵。
  永陵是明世宗朱厚熜的陵墓,坐落在天寿山下的十八道峰(后更名“阳翠岭”)。朱厚熜就是那位差点被以杨金英为首的16名宫女勒死的主子。遗憾的是,这些女孩子太紧张了,把勒在脖子上的绳子挽成死扣,怎么也拉不紧,未弄死皇帝却被皇后一个个凌迟处死了。朱厚熜因此才多活了24年。 。。

偷梁换柱嫌疑犯——清朝皇帝乾隆(6)
1521年,朱厚熜当皇帝,其时仅15岁,到1566年寿终正寝,共当了45年皇帝。当皇帝这么长时间,他自然对自己的陵墓也格外地重视。
  长陵动土于嘉靖十五年(1636年)四月二十二日申时(下午三点以后),完全是仿长陵而建,用料考究。《昌平州志》称“其规制一准于长陵,而伟丽精巧实有过之”。
  当时朱厚熜动用了国防力量,派4万名官兵参与工程建设,经过10多年才建成,花费巨大。所以,弘历选择永陵祾恩殿上的楠木是有针对性的。
  于是,包括永陵在内,门、殿的形制全部被缩小。再后,定陵也遭到同样的“修葺”。
  从宫中档案所记和现代考古发现来看,明十三陵的确有一些建筑被“拆大改小”,或在复建中缩小了规制。如,永、定二陵的祾恩殿均由重檐7间缩为单檐5间;景、昭、庆、德四陵的祾恩殿间数没有改变,但都缩小了间量。
  献、裕、茂、泰、康、德六陵的祾恩殿也同样,缩小了间量,将单檐歇山式建筑改建成为硬山式建筑,有的柱网布局形式也与原来不同,茂、泰、康三陵甚至连台基也也一齐缩建。另外,献、景、裕、茂、泰、康、永、昭、定、庆、德十一陵陵前的神功圣德碑亭均被拆除,改成了在原台基上修建宇墙,使石碑露天的做法。
  在弘历这次修陵过程中,仅有由妃陵改成的明末帝朱由检的思陵是个例外,不仅没有拆大改小,反而又扩大了规模,增建了一些建筑。这是为什么?
  原来,思陵在顺治年间初建时,仅有享殿(祾恩殿)3间,陵门不过1间,且没有宝城、明楼之设。但在该次修缮中,享殿由3间扩建为5间,陵门由1间扩建为3间,修筑了宝城、城台、明楼。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弱汉人中“亲明”阶层对满清的不满。
  反正,弘历把明陵修葺一番后,拆大改小,盗取明陵上的楠木修裕陵的说法不胫而走。据说,后来乾隆盗明十三陵的事情还是传了出来,为了减轻自己的罪责,他自己下诏把自己“贬”了,他将自己夺去帝服,穿一袭青衣小帽,颈上挂上一串珠链,象征“枷锁”,将自己“发配”到了江南。
  有一些清宫戏中,有的依此传说,在乾隆下江南的戏中加进了这方面的情节。其实,这是一副帝王外出私游的打扮,哪是什么发配。当然,此传说的真实性值得怀疑。
  ● 从明陵拆下楠木确有文字记载
  对于上面的弘历拆大改小,盗取明陵楠木的说法,200多年来一直在民间传说:“乾隆爷,心不公,拆大改小十三陵。”但众说纷纭,却莫衷一是。
  明陵上的楠木到底被乾隆换下来没有?回答是肯定的,但是否用于裕陵建筑,有值得怀疑的地方。
  从《清高宗实录》(卷一二二六、一二七六)上来看,弘历在位时确实大规模修缮过明陵。乾隆五十年(1787年)三月,弘历巡察了明十三陵,发现地面建筑如明楼、祾恩殿等多有损坏,连神牌龛案也找不到了。弘历“为之慨然弗忍视”。回来后的当月初五,弘历下旨修葺。
  修葺经过两年的时间,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三月初八告成,共花银万余两。之后,乾隆将明十三陵命交直隶总督责成霸昌(今河北霸州市)道,就近专管稽查。
  根据当时奉命督修十三陵的吏部尚书刘墉、礼部尚书德保、工部尚书金简的奏章,在这次修缮中,采用“拆大改小”的方案是存在的,修葺后也确实“多出”了不少材料,这些陵材,最后统统被从十三陵运走。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偷梁换柱嫌疑犯——清朝皇帝乾隆(7)
当时,被运走的材料明细如下:
  大小楠木238件
  木墩头584件
  改砍糟楠木224件
  小件楠木截头折方25700余尺
  花斑石500余块
  旧砖130万块
  材料运走做什么了?奏章称,“拟运回京城,以备各工取用”。从字面上看,弘历并没有将这些材料用于修建自己的陵寝,这就留下了一个历史之谜,因为这奏章很忽悠人的,“各工取用”,都是些什么“工程”,包括不包括建裕陵的工程?乾隆被列为盗明陵的嫌疑犯并不是没有缘由的。
  但从时间上说,乾隆盗楠木修陵说,确实不成立。
  弘历的陵寝叫裕陵,他在登基后第七年,即乾隆七年(1742年)五月,派员为自己选卜风水宝地,相中了东陵内,位于孝陵以西的胜水峪。次年(1743年)二月初十丑时,即凌晨一点以后,动土兴工。据现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建筑工程·朱谕》(卷四十一)记载,动土时天象大吉:“星月交辉、云霞焕彩”。乾隆十七年(1752年),花了10年时间,裕陵建成,花耗银170多万两。
  裕陵完工到修葺明陵,中间相差35年。弘历总不会将自己建好的陵寝建筑拆掉再建吧。清朝将自己陵寝拆毁重建的主子确实有,慈禧的定东陵,便是建好后觉得不够壮观,拆掉重建的,但最后却与乾隆的裕陵一样,被民国军阀孙殿英盗了。
  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的《建筑工程·朱谕》(卷四十一)记录来看,裕陵上的楠木是有出处的,“凡楠木系广东、四川、湖广、福建四省进,杉木系江南、浙江、湖广、江西四省进,金砖系江南省(苏州)进……”
  ● 清孝陵拆用了明宫殿材料
  虽然弘历没有用明陵上的材料来建设自己的陵寝,但“盗取陵木”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至于“拆大改小”后的材料到底是怎么用掉的,那是另一回事情。
  从现代考古中发现,清朝有的皇帝确实盗取过前朝的楠木来修建陵寝,在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福临(顺治皇帝)的孝陵中,便发现了明宫上的建筑材料。或许乾隆的“拆大改小”一说,是由此以讹传讹来的。
  福临死时只有24岁,尽管他生前曾亲自率大臣们到丰台岭一带勘察过风水宝地,但他毕竟太年轻,没有想到会那么快就升天,所以一直未建寿陵。他的死因至今成谜,因为死得突然,陵寝是仓促上马。
  因为孝陵是清东陵内的第一座陵墓,因此虽然建得急,但规模却是最大,这成为以后清皇陵的范本。
  营建孝陵,当时对清朝廷来说确实有点困难。一是国家还在不安定之中,南方战事未息,又百废待兴,建陵必需的楠木根本找不到,二是修陵工期又短促。在这种情况下,工程的负责大臣只得临时凑材料,“旧物利用”,甚至使用了建设妃陵时剩下的砖石材料。
  1990年,国家在维修孝陵时,终于证实了建孝陵“凑材料”的说法。孝陵的墙砖、木料上,都发现了不同的标记,殿堂所用的木件改制或拼凑的痕迹相当明显。隆恩门上的8件抱头梁,前檐明间上金桁,前檐明间右二缝双步梁等许多大木构件上,都有母榫或嵌补木条。
  在东配殿明间,左二缝老檐柱所用材质,与其余柱子相同,均为金丝楠木,其柱径比其他柱子大9厘米;两只檐柱上还有多余的长方形母榫。当时著名古建筑专家杜先洲亲临现场阅视工程时,曾风趣地说,“从这些以大改小的木件上看,传说的清朝拆明陵建清陵的讲法,还是有些依据的。”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偷梁换柱嫌疑犯——清朝皇帝乾隆(8)
这些拼凑的材料取自何处?当时一下未能弄清楚。第二年维修孝陵隆恩殿及神道碑亭,在拆卸天花板时,才找到了答案,破解了谜团。
  孝陵隆恩殿天花板,正面绘有金莲水草图案,这图案是明朝殿堂所用的天花,后面写有“清馥殿,明间龙井南一路东二块”“清馥殿,龙井比(北)二路七块,字头朝东”等字样。
  一查史料,原形毕露。清馥殿,是上面说到的,明世宗朱厚熜所建。大殿坐西朝东,有9间,是行香之所。朱厚熜被勒而未死后,一意玄修,崇奉道教,经常在清馥殿与群臣做道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