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方奇的话,众人不由看向老人手中的壶,虽然看似是黑色有点黯然,但是上面却是有种如玉般的光泽。但是这对老人而言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毕竟多少年,当初他看到这一个紫砂壶的时候,就是这样的颜色。
不过现在听方奇这么一说,老人还真有点爱不释手的感觉。同时看向方奇,眼中充满了好奇,毕竟六个方面面,方奇仅仅只说了一个。
“下面就是紫砂壶的‘形’,紫砂壶的“形”千变万化,因为具有投资和收藏价值的紫砂壶皆由手工做成。紫砂壶不仅聚集了手工艺人的创作智慧和心血结晶,更体现了手工匠人对紫砂壶的理解与期望。
作为华国茶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紫砂壶所追求的意境,应与茶道所追求的‘涤净烦嚣,淡泊明志,超世脱俗’的意境想融洽,所以具有‘古拙韵味’的古朴传统造型的紫砂壶比造型奇特的壶更具有的收藏的意义及升值的空间。
这一个紫砂壶就是造行比较传统。也算是不错,可惜的是不是出自名家之手。而出自名家之手的紫砂壶就要涉及紫砂壶的‘名’‘款’两字了。
‘款’是指镌刻在紫砂壶上的诗词书画及印款,这些也包含在紫砂壶的价值之内。好的镌刻甚至是出自名人之手的镌刻,会大大提升紫砂壶的艺术性和收藏性。宜兴一位壶商,曾请一位知名人士在一壶上刻下‘品茶论道’四个字,此壶的价值就翻上了几番。
紫砂壶的‘名’是指壶的作者。作者的名气构成了紫砂壶的附加价值。名头响亮的人做出的然比一般匠人的壶卖价卖得高,近代已故的紫砂大师顾景舟的一款石瓢就被拍卖出90万元的天价,他其他的紫砂壶也是几十万的价值,而像是明清两代的名家,他们制作的紫砂壶,价值突破百万的比比皆是,即使千万也曾出现过。”
听到方奇的话,所有人不由倒吸了一口气,没有想到这样的一件紫砂壶竟然这么值钱。老人看着手上的紫砂壶什么‘名’‘款’也没有。不由叹了一口气。
“下面的‘工’是紫砂壶价值的灵魂所在。一把壶的制成要经过几十上百道工序。只有道道工序的精心制作,才能使壶恰如其分地体现紫砂泥的温润,才能与紫砂壶的‘款’和‘功’有相互比较的根本。好的紫砂壶除了壶的流、把、钮、盖、肩、腹、圈足应与壶身整体比例协调外,点、线、面的过渡转折也一定要交待清楚、流畅。
在整体上,紫砂 ;壶形态端正,无别扭感觉之处;,在细节上紫砂壶‘当直则直,当曲则曲。当须则须,当毛则毛’。做工精良的紫砂壶或给人高昂情绪的激发。或气质内敛的含蓄,不仅表达着作者的思想,更具有区别于其他壶的‘神’,‘气’,‘态’。”
听到方奇的话,老人看着手上的紫砂壶。已经达到了完全‘内敛’的程度了。毕竟不是出自名家之手,而他们当处老祖宗也不是什么名人,所以得不到好的紫砂壶也是正常的事情。
“紫砂壶的另一价值体现在紫砂壶的使用‘功’能上。紫砂壶功能主要表现在容量适度、高矮得当、口盖严密及出水流畅四个方面。‘功’好的紫砂壶在一定的程度上比‘功’不好的紫砂壶具有较高的价值。
但是有些紫砂艺人自身不喝茶也就缺乏对用紫砂壶泡茶的理解,不清楚不同茶叶要求紫砂壶在做工细节上的区别。因此做出来的茶壶就算做‘工’较好,‘功’ ;能不错。可壶不能很好地体现不同茶叶的特点,使得品茶变得乐趣全无。这样的紫砂壶的价值当然也不会很高。”
听到方奇的话,老人看着方奇,心中充满了好奇,他虽然只是一个老村长,见识不大。但是方奇明显就是一个年轻人,这些年来这里的观光的人很多,但是可以对着一个普通的‘壶’发出如此长篇大论的人却是很少,即使很多看似博学渊源的老人也没有发现这壶的珍贵。
“老先生,可惜这茶杯不是原装的,要不然这茶壶的价值更高。”听到方奇无意间的一句话,老人对方奇彻底服了,因为这茶杯正是他托在外打工的儿子买来的,上面没有什么任何标志。
但是几十年了,这茶杯浑身漆黑,已经与整个紫砂壶融为了一体,看起来这完全就是一套。要不是方奇,他还真想不起来着茶杯不是原装的,但是没有想到方奇还是一眼就看出了真假。
“方先生真是好渊博的知识,我这个老头子算是白活了。不过既然方先生懂这些老东西,我这里有一些祖传下来铜钱,方先生看看这些值不值钱。上次一我让我儿子带到城市里面去卖,一枚才几块钱。”听到老人的话,方奇看着老人向着内屋走去,眼中露出一丝好奇。(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二章 罗汉钱
“这是清末的铜钱,恐怕值不了多少钱?”看着老人倒出来的一大堆铜钱,导游不由说道。
他经常出没于一些古货市场,讲解哪里的历史,帮助游客购买一些纪念品。一些铜钱的价格他是知道的,这些都是清末的铜钱,。根本就没有多大的市场价值。
“不一定,主要看他的真假?市场上很多的东西都是假,有时你看到的很多都是行家之间的交易。”方奇看着这些东西,拿出一枚‘康熙通宝’的铜钱,正面文楷书,但与普通的‘康熙通宝’有明显不同。一般普通‘康熙通宝’的‘熙’字为左边多一竖划,而这个则没有,一般情况下绝对会认为是仿品。
而且这个‘康熙通宝’为‘单点通’,一般的‘康熙通宝’为‘双点通’。这‘康熙通宝’制作精良,即使很多年过去了,上面的铜质仍然金黄光亮,浓郁的包浆也是方奇的眼睛一亮。
看着这枚铜钱,方奇不由想到一种铜钱,罗汉钱。这‘罗汉钱’是专为康熙皇帝六十寿辰而铸造的一种祝寿钱。康熙是清代在位最久的皇帝,长达六十一年,康熙五十二年三月,正是六十大寿,特命户部宝泉局(当时的造币厂)精铸一批‘万寿钱’作为寿辰纪念。
这一批钱币正面为‘康熙通宝’,背面左右为满文‘宝泉’两字,表示北京户部宝泉局制造。而且方奇用手触摸这钱币,给他的时间正好也是康熙时期。
这种钱币当时做工尤为精美,由于有传说掺入金质罗汉的材料而铸,所以后人把它称为‘罗汉钱’。后来这钱流落到民间,很多人把它熔炼提出金子,或当作压岁钱赐予晚辈。或在女儿出嫁时作为压箱钱,致使存世数量越来越少,至今已成为泉家不易多得的少见品种。
“这一枚钱币就是存世极少的钱币,罗汉钱,价值大约可以与一些五十珍相当,乃是专为康熙皇帝六十寿辰而铸造的一种祝寿钱。做工精良,虽然不入古泉五十珍的行列,但是现在价值也是不菲,可以用来给儿孙压岁。”
听到方奇的话,老人与导游看着方奇的手上的钱币顿时一惊。老人虽然不知道这钱币的价值,但是‘五十珍’,‘价值不菲’他却是听得清清楚楚。
方奇看着里面的其他东西,都是摇了摇头,剩下的这些都是清末的铜钱。存世量很大,没有多少价值。
“这枚铜钱可以卖到一万?”听到老者的话,方奇摇了摇头,道:
“遇到喜欢的人最高的价格可以买到一万,但是正常的情况下,也就是三千到五千左右。至于这些铜钱,都是清末的普通钱币,大约十块到二十块一枚吧。”听到方奇的话。老人顿时一阵失望,他还以为其他的都这么值钱呢?
“方先生。你看看这些怎么样?”看着老人又拿出来的钱币,方奇的眉头不由一仰。
“这是一枚1916年的袁大头,上面有袁世凯的头像,看这样式应该是中华帝国洪宪纪元飞龙银币银质样币,由天津造币总厂试铸,上面还有一个串类似英文的签名。‘l。gii’。”
方奇到时看到过关于这个l。gii的记载。他是意大利的雕刻师,曾在1910…1920年间,服务于天津造币厂,担任首席设计师及总雕刻师。因此,天津造币总厂铸造的人像币。如袁世凯像共和飞龙币均有部分l。gii签字版银质样币存世。
但是签字版的金质样币则十分罕见。在2006年华国嘉德春拍上,有一枚耿爱德旧藏‘袁世凯像共和纪念壹圆签字版银币金质样币’以220万元拍出。而这样的签字版飞龙金质样币,目前所知存世不超过三枚,均为国际知名收藏家秘藏。
“方先生,这钱币值多少钱?”听到方奇的话,众人更关心他的价钱。
“这一枚1916年袁世凯像中华帝国洪宪纪元飞龙银币银质样币,因为l。gii的签名,他的价格至少三十万,但是现在这银币收藏不怎么热,老人家可以先收藏这,毕竟这是真品,无论什么时候,都是非常值钱的。
要是想要卖的话,最好等到银币市场大热的时候再出手,而且要是过几年,他的价格至少可以提高一半以上。”
听到方奇的话,老人珍重的将两枚铜币,银元收藏了起来,毕竟这是真东西,按照方奇的说法,这东西今后可是越来越值钱的东西。他现在不缺钱,留下来正好传给儿孙。
“小弟,这些剩下的银元不值钱么?”看着王小雅把玩着手上的铜钱银币,方奇不由笑了笑道:
“这些都是普通的银元,不过都是真品,每一个大约二百块钱左右,这里大约一百枚,也值两三万。不过这三枚也不错,共和银元,每一个大约一万左右。而像方才的有人签名的袁像飞龙洪宪纪念币,是民国五年为袁氏筹备帝制所特铸的,价值特殊
不过不管哪一种,要是有名人签名的话,价值也是很高的,但是这类东西不多见。”
“方先生,那这钱币你怎么判定他是真钱,不可能只凭借这是老人家拿出来就肯定这是真的吧?”在各地的风景名胜做导游,他可是见识过不少农民摸样的卖宝者,但是很多都是骗子。就是很多下乡收东西的人,也可能遇到专门埋地雷的。
“这东西真假有三种方法,首先是是敲,你可以拿这两块银币,用双手的指尖各托住一枚银币的中心,慢慢靠拢。当两枚银币重合大约1/4的位置时,使得两枚银币轻轻地敲彼此的边缘。这两枚真品的银币发出的声音清脆。要是仿品,声音听来发木。”
众人学着方奇的动作,一人两个银币轻轻地对敲,果然一阵阵清脆悦耳的声音。
“第二种方法就是吹,我们在电视上经常看到一些摊主小二用食指和大拇指轻轻捏住银元的正中心,猛的吹银元的竖边。然后迅速放在耳边听声音。要是真的成色好的银币尾音悠长而清亮,而其他金属或非纯银的银币不会有这样的尾音。
比如市场常见的灌铅银币几乎不响,因为铅比较重比较软,不容易震动发音。而现在借用电脑制版,以合金材质冒充银子,其色、文图几可乱真,但终因不是银,其发音尖长,内行人一辨别就知真伪。”这个方法他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所以方奇不用教,几人就已经试验了起来。
“第三种就是称,真币一般足重,经过流通损耗也在26克左右,其色润泽柔白、音色柔长、文图精确、包浆自然。而伪币一般不足重,或加大加厚导致超重,且颜色灰暗。很多行家几乎只要一上手掂一掂,凭借手感,立刻便知真假。”听到方奇的话在,众人都是一阵惊讶。
“长见识了,方先生是专门搞古玩的吧?”听到导游的话,方奇点了点头,这确实是他的职业。
“恩,我喜欢搞收藏,是古玩界的人,但是我现在大学还没有毕业,所以等到毕业以后,我准备专门开一个古玩店。”听到方奇的话,导游看向方奇的眼中顿时露出一丝尊敬。方奇刚刚可是说的有条不紊,腹中绝对有东西。
而且最重要的是方奇有钱,就像是刚刚一百万买下乌木,又是一百万捐款,脸上连一丝心疼的感觉都是没有,可见方奇不是一般的有钱。
“呵呵,多谢这位小兄弟,要不是小兄弟,这些老东西等我死后,也大部分都扔了,没有人识货,经过小兄弟一说,我死后,到时不用担心子女的生活了。”毕竟按照方奇的说的,他家里的东西绝对够自己的子女在城里买一套像样的房子了。
“老先生客气了,我是一名收藏家,虽然喜欢将好东西都买来,但是也不愿意看到一些得不到的东西泯灭与世间。不过老先生家里的老东西真多,老先生的祖上应该是一名**或者地主吧?”听到方奇的话,老人不由叹了一口气道:
“小兄弟好敏捷的心思,我父亲当年就是一名国民党的军人,当年被俘虏后,解放便回到了家里种地,这些都是当年他给家里寄来的钱,还有一些都是当年打地主的时候私藏下来的。不过当年解放以后这钱也就不能用了,所以就藏了起来。”
听到老人的话,方奇点了点头。毕竟像l。gii签名的中华帝国洪宪纪元飞龙银币银质样币,绝对不是一位身在山中的普通老人可以得到的。至于老人的父亲,恐怕当年还是一个当官的,因为这东西也不是一个普通的士兵可以得到的。
“呵呵,老先生不要有什么愧疚,其实这也是一种好事,毕竟这些可是历史的证明,当年老先生也可以说是变相的保护了这些文物,在我看来,这功不可没啊。”听到方奇的话,老人的心情也好了很多,确实,当时这些东西都是废铁,谁知道现在竟然是价值不菲的文物啊。(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三章 段家玉
“老人家,我叫的人到了,我们去看看钱,然后交易吧?”
听到方奇的话,老人顿时惊喜的看着方奇,刚刚他们差点忘了还有乌木?
这可是百万的现金交易啊。
来到外面,这一次来的可不是老人一个,这一次还有众多的村干部,还有一些村民。
一路上方奇见到了老人在这里的威望。基本上除了几个老家伙,众人见到老人都会尊敬的叫上一声三叔公,显然这还是一个大家族。
“乡亲们,这一次我们村里来了一位贵客,这是来自b市的方先生。
原本方先生是来我们这旅游的,但是方先生来着这之后,看到我们这里有一件宝贝,就是我们村子前面的乌木。
这一块木头价值百万,而且方先生还愿意捐出一百万给我们村子里面建学校,所以我刚刚已经答应了。
现在召集大家来是通知大家一声,毕竟这两百是村里共同的财产。”
听到老人的话,众人都是惊讶的看着中间的方奇,还有他们中间的黑木,没有想到方奇竟然出价两百万(一百万捐的)买这根普通的黑木头。
“三叔公,这不会是假的吧,这一个黑木头可以卖两百万?”听到一名中年人的话,众人也都看向了方奇与老人。
毕竟两百万在他们看来绝对是天文数字,他们一直没有在意的黑木头怎么可能价值两百万。
“呵呵,方先生刚刚已经叫人把钱拿来了,我相信方先生的人品。
而且这木头也不是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