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太平天国-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去。他的脑子里又开始考虑着一个新的问题。

    一个社会、一个时代,教育着一批批不同的人,每一个人都会被打上时代的烙印。对林海丰来讲,他生长的是一个红色的时代,又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从使那星星之火燎原大地的人民领袖,到舍身炸碉堡的普通士兵,到用血肉之躯扑向敌人机枪口的国际主义战士,无一不叫他景仰和崇拜。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做一个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那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没有他们那个时代经历的人,很难想象到他们对红色理想的坚贞。“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老人家的一句话,唤起千百万知识青年放弃城市的安逸环境,走进遥远的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叫本来处于落后的一个国家全民动员,大无畏地在珍宝岛和苏联修正主义份子针锋相对,寸土必争,什么原子弹、核武器一概威吓不住人民。

    这一切,都不是靠简单的说教、理想的灌输所能作到的。官兵一致,领导和平头百姓患难与共,人民真正感觉到自己是生活在一片自由的蓝天下,一个幸福的环境里,才有了一个“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红色中国。

    林海丰的确不知道富有的滋味儿,甚至还有着对三年自然灾害中那种饥饿的恐惧,现在,可以说他开始富有了。他已经是安王千岁,尽管手边还没接触过一钱的银子,那也只是早晚的事,只要想要,就会有金山和银海。可是,他不需要那些。他想看到的正是深刻在心灵深处的那个红色的海洋。

    为了这个神圣的目的,他竭力在做着一个完人,虽然很难,还要失去很多的自我,但他必须去做,他要给这里的人们树立一个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一迈进客厅的门槛儿,他就乐了。里面有林凤祥,还有好象是“很久”没有见到了的郑南。

    三个人互相打过招呼,郑南神秘地瞅着林海丰,嘿嘿地说:“猜猜,本王给你带来了什么礼物?”

    “手榴弹的样品,再不就是地雷。”林海丰看着郑南背在身后的两只手,欣喜地说。

    “小儿科,太小儿科了。”郑南猛地从背后举起一样东西,“上眼看看,这是什么,我的安王殿下?”

    马枪,一只真正的马枪!林海丰一下把枪夺了过来,小心而有仔细地欣赏着,“天啊,居然做的这么精致。”他拉开枪拴,退出一颗子弹,拿在手里看了看,“这种子弹也做的很不一般了,小郑子,我可是真的要好好感谢你了。”他把枪交到林凤祥的手里,拉着郑南坐下,端起一杯茶水恭恭敬敬地双手送到郑南的面前,“请宁王爷用茶。”

    “免礼,免礼。”郑南哈哈笑着接过茶杯,看看林凤祥,又瞅瞅林海丰,无限感慨地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和发展历史的动力,老人家说的就是真理啊。我原本也感觉这里兴许很难按照我们的想象发展,没有基础,谈不上有什么工业。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天京的军械所早就可以自己生产火药,浇注大炮,工匠们的手艺叫我都感到吃惊。”

    “当然,”林海丰坐下来,点着头说,“火药是我们的祖先发明的,真正用于现代枪械的生产,本来在清初就可以作到,是他们的愚昧才叫这种新生的事物半途夭折。”

    “我现在就是个技术员了,”郑南呵呵地笑着,“出个主意,就会有人把它变成现实。”

    “你岂止是个技术员啊,我看你”林海丰瞅着他,忽然一皱眉头。

    “看我什么?”郑南奇怪地问。

    “唉!”林海丰做出很无奈的样子,“你不仅夺了人家诺贝尔的饭碗,还叫多少本该留名史书的人失去了宝贵的机会哦。”

    郑南得意地笑了,笑了一会儿,他又感叹地说:“其实我算了什么啊。前几天我们在搞一个检测台,为了保证台面的加工精度,我想了好多办法。你猜怎么的,有个叫齐农的工匠,他就简单的一个举动就把事情办完了。”

    “哦,”林海丰颇有兴致地问,“莫非他有了什么发明的工具?”

    “什么啊,”郑南摇摇头,手一抬,“他身边一直带着块儿小铜镜面,那是他几辈人打磨出来的,足够我所需要的精度。他把铜镜和检测面合在一起,对着阳光一看,就能马上判断出加工的是否合适。”



………【第三十五章“我也想到了,”郑南随手。。。。。。】………

    “光谱!”林海丰听到这里马上就反应了过来,“他是利用了光谱的原理,凭借两个平面缝隙中所产生的颜色来断定间隙的大小。”

    “恩,”郑南一点头,“我们知道原理,可是离开了仪器,就束手无策了。”

    “是啊,从欧冶子锻剑,四大发明,到如今的齐农,都凝聚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他们的面前,我们还都是学生。”林海丰感慨万千地说着,又扭脸一指对那只马枪爱不释手的林凤祥,“就说本王这个本家子吧,从普通的农民到叱咤风云的大将军,攻城掠地,战功卓著。真要论起指挥冷兵器作战,那也是咱们的老师啊。”

    安王和宁王刚才所说的东西,对他来说实在是陌生,可手里这只枪却很快地就熟悉了。按着适才安王殿下操作的方式,林凤祥埋头欣赏过后,就试着一一退出了枪膛里的子弹。攥着几颗金光闪闪,小巧玲珑的枪弹,他的思绪又回到了北伐的战场上。要是有了一只装备了这样武器的军队,哪怕就一营人呢,何至于会有折戟开封,饮恨怀庆。想到这里,他轻轻摇摇头,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呵呵,瞧瞧咱们的林大将军,还满自豪的哩。”林海丰瞅着他专注的样子,看着郑南呵呵地逗着。

    林凤祥抬头看看两位殿下,眨巴眨巴眼睛,“咱们有了如此好的火枪,卑职当然为宁王殿下和军械所的弟兄们感到自豪啊。”

    林海丰和郑南相互望望,“哈哈哈”地开怀大笑起来。

    “什么啊,林侯,”不知什么时候进来的柳湘荷捂着嘴儿吃吃地笑着,“刚才殿下是说您指挥部队比他还好呢,说您可以做殿下的先生。”

    摸着自己的脑袋,林凤祥不好意思地嘿嘿笑了起来,“殿下可真会拿卑职开玩笑。”

    “殿下,该用午饭了。”柳湘荷询问地看着安王。

    “午饭?”林海丰奇怪地看看她,又瞅瞅郑南和林凤祥,“我刚起来多一会儿啊,大清早的用哪门子午饭啊?”

    这下,轮到郑南他们感到奇怪了。柳湘荷指指屋子里的座钟,“殿下,您没睡糊涂吧,您看看钟啊。”

    林海丰一看座钟,赶紧站起身,“快,就把东西都拿这里来,咱们和宁王、林军长一起吃。”说完一拍自己的脑袋,“我可真是有点迷糊了,下午还有好多事儿等着去办呢。”

    郑南嘿嘿一笑,看着柳湘荷,“怎么样,柳尚书,以前本王没说错吧?你们殿下可是个大糊涂虫,以后可要看护好了,他指不定还会忘记什么呢。”

    “那怕什么,只要不忘记回家的路就好了。”柳湘荷脸微微有点儿泛红,赶忙捂嘴儿笑着,跑了出去。

    坐在饭桌前,看着桌子上几个简单的素菜和面前的一小碗米饭,林凤祥真的都有点儿不好意思动筷儿了。他低着头,几乎是数着粒儿地朝嘴里扒拉着米饭,始终没有去夹盘子里的菜。

    “唉,你来之前我还在考虑一个问题,一见你带来的新枪,我的问题就彻底地解决了。”林海丰一边大口吃着饭,一边冲着郑南舒心地说着。

    “我也想到了,”郑南随手夹了一点儿菜,笑着说,“按你的战术,没有射程远的枪支,会有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再说,为了将来对付那些洋鬼子,我至少也要给你装备上两个营啊。”

    “恩,不过,你也要注意休息好啊,我看你的脸色可有点儿难看了。”林海丰望着郑南略显憔悴的面容,关切地说着。

    “咳,我就是个苦命啊,哪有你这么松心啊,一睡就睡到大晌午的。”郑南唉声叹气,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正闷头细嚼慢咽的柳湘荷偷偷抬起眼皮,翻楞了宁王殿下一眼,“我们殿下也是天快亮了才睡的呀。”她心里替殿下叫着屈,嘴上却不好意思说出来。

    “算了,本王不说了,再说该有人替安王爷打抱不平了。”郑南赶紧扒拉一口饭,瞅了眼对面的柳湘荷,“唉,还是安王爷的人缘好啊。”

    林海丰嘿嘿地干笑了两声,在桌子底下使劲儿踢了郑南一脚。扭脸看到林凤祥大姑娘般吃饭的样子,赶忙伸出手里的筷子,点点中间的菜盘子,“林军长,怎么吃饭还这么秀气啊,来,多吃菜,剩了就浪费掉了。”

    “多谢殿下,卑职吃着呢。”林凤祥嘿嘿地笑着,轻轻地夹了口菜。

    “你这个人啊,”林海丰一指柳湘荷,“柳尚书,把盘子里的菜分到林军长的碗里,省得我看着着急。”

    “别,千万别这样,卑职自己来。”望着站起身的柳湘荷,林凤祥连摇头带摆手,一咬牙,赶紧自己动手在盘子里夹了一大筷头子。

    “这样就对了嘛。”林海丰满意地笑了笑,“林军长,今天不会是就为混本王一顿饭才来的吧?”

    “哪会呢。”林凤祥嘿嘿地笑着。

    “呵呵,那一定是有什么事儿吧?”林海丰故意地问到。

    “恩这个其实也没什么大事的。”林凤祥支吾着说。

    按照统帅部的要求,林凤祥所部的人马已经了整编,并被正式授予了太平天国工农红军第一军的番号。共编成两个骑兵师、两个步兵师、一个炮兵师及警卫营、传令营、侦察营、工程营、勤务营等直属分队。从师以下均按三三编制,下辖旅和营、连、排、班。全军总计一万八千余人,比起当初北伐的阵容来,人数虽然略少了些,可是更为精锐了。

    眼见教导旅和天京驻防的其它各部都在纷纷投入作战,而他的部队却依旧被遗忘了似的闲置在一边,军里的将领们自然是心里憋屈的狠。探听一下统帅部到底对部队将有什么具体的安排,争取早日投入到战场上去,这是林凤祥今天来的一个主要目的。另外,就是军里的将士们都在关注的一个问题,装备?什么时候也能配备上和教导旅一样的新装备?



………【第三十六章我要去给一个战士找个家】………

    “是见人家打仗自己的手也痒痒了吧?”林海丰夹了块儿豆腐放进嘴里,慢慢地嚼着,他喜欢吃豆腐,厨师的手艺也蛮不赖的,“别急啊,还是要认真地休整。”

    “卑职感觉现在部队已经差不多了。”林凤祥停住筷子,认真地说,“在教导旅接受训练的营连排军官都回来了,部队里原本就以老兵为主,对天朝忠心耿耿,再加上目前的精神教育,上下都憋着一股劲儿。”

    “差不多?”林海丰瞟了他一眼,“我看不象。”

    林凤祥目不转睛地望着安王,似乎不明白还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够。

    “就说你林军长吧,”林海丰仍然是不紧不慢地边吃边说,“下发给你们的操典上有明确规定,当然啦,由于新服装还没换,关于敬礼的问题可以先搁在一边儿不提。可是你和我说话时的那个口头禅,却到如今也没改变,只不过由以前的什么‘小将’,变成了现在的‘卑职’。你能说差不多了吗?你一个军长尚且如此,可想而知,你的属下大概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这个”林凤祥脸一红,“其实底下都做的很好,只是卑职”他举着筷子的手赶紧一捂嘴,瞅瞅桌上的几个人,嘿嘿地笑了。

    “官兵平等,要体现在每一个细小的枝节上。我们需要礼节,但我们不需要任何自贬的名词。”林海丰微笑着,“其实你们现在做的还是不错的,整训的同时,不少的部队在参与着地方的建设工作,就是要这样,拿起刀枪我们是战士,拿起工具,我们就是劳动者。目前的战斗都是局部的,暂时用不上你们,还是那句话,放心,有的是仗打。”

    “是,殿下,卑哦,不,我记住了。”

    “还是这样好。连柳尚书她们这些小丫头都早改了,你个堂堂的军长大人还卑啊卑的,就不好了嘛。”林海丰呵呵地笑着,“好了,抓紧把饭吃完,本王可是下午还要急着去办件要紧的事儿呢。”

    “什么事情?”郑南看看他,问到。

    林海丰的脸色变的凝重起来,“我要去给一个战士找个家,也好叫他能够安静地休息!”

    从王府到太平门的一路上,就象是要过节了一样的热闹。林海丰一行人看到的都是喜气洋洋,车载着各色家什,肩抗手提大包小裹、川流不息的天京百姓。天朝政府已经正式取消了男女分馆制度,人们又有了个自己的家。

    登上紫金山,仔细地转了许久,林海丰停在了一处地势较为平坦,有着天然茂盛苍松的半坡上,从这里,可以俯瞰到天京城。

    他抚摸着一棵苍松,深深地吸了口沁人心脾的清新气息,回头看看身后的林凤祥、陈玉成等人,“就这里吧。”说完,他从一个士兵手里取过一把锄头,开始清理地上的杂草。

    所有人都跟着默默地干了起来。

    柳湘荷手里没有工具,只好跟在殿下的身边用手拣拾着杂草,“殿下,应当种些花草吧?”

    “不要用手去拔,小心伤到了。”看到柳湘荷试图拔着一棵荆棘,林海丰连忙制止,随手有锄头把它搂倒。他直起腰,向四下看了看,“要种,要有翠柏环绕,也要有鲜花簇拥在门前。要把这里建成一个漂亮的家园,叫弟兄们舒心地睡在这里,看着我们接着去做他们未竞的事业。”

    林凤祥拄着镐把,凝视了安王一会儿,“殿下的意思是叫以后战死的兄弟都来这里?”

    “是啊,”林海丰点点头,“要把这里建成一个陵园,将来有一天,我们都来这里,和弟兄们重新聚首。”说到这儿,他忽然产生了一种豪迈感,不由得想起了陈毅元帅的《梅岭三章》,“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他的声音不是很大,可在周围的人听来,却犹如空谷中一声惊天动地的长鸣,壮怀激烈。

    柳湘荷诗书读的不少,可怎么也想不起来殿下刚才这首诗的出处,“殿下,您的诗做的真好!”她发自肺腑地赞叹着。

    “这可不是我写的。”林海丰瞅了她一眼,又冲着四外的将士们招招手,“都来休息一下。”说完,放下手里的锄头,撩起王袍席地而坐,接着指指地上的锄柄,“柳尚书,你们女孩子娇贵,还是坐这里吧。”

    柳湘荷脸一热,偷偷瞅瞅渐渐围拢过来的人们,顺从地坐了下来,“殿下,那是谁的佳作呢?我想,一定是个统军的大元帅写的。”

    “恩,是个大元帅,”林海丰点了下头,一指林凤祥,“不过,在写这首诗的时候,他还和咱们的林军长一样,是个军长。这首诗是他在被匪兵围困,漫山燃起的熊熊烈火中写出来的。”

    “难怪会有这么高的意境!”柳湘荷赞叹着,随后,又有些茫然地瞅瞅安王,“殿下,怎么天堂里还会有这么多的战争?”

    “自从有了人类,有了不同的思维,就停止不了战争。”林海丰环顾了下周围的人们,“天上也是一样,之所以能叫作天堂,那也同样是用血与活换来的啊!”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