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敝东家二公子在北边经营多年,军中有些关系。”
这话在陈家人耳朵里听起来如仙乐一般,表情各不相同,族长还是那付笑容,但真诚了很多。
陈泽倒是“噢”了一声,他叔和哥,面有喜色。
“呵呵,此事,还需要商议,还需商议。”陈伯圆场。
整个席上,王动很服陈泽的老爸,老头这个族长果然不简单,总是笑眯眯的样子,不管王动说什么,他都好象是听到了知道了,波澜不惊。陈泽哥哥和叔叔,王动也看出来了,喜形于色,不硬沉稳,应该不是什么厉害角色。那个陈伯,生意场上的人的形象,精明事故圆滑。陈泽王动事先已经知道,对家族的生意知道的还不多,但今天的表现却是不错,不出声,很虚心,是个人才呀。
多年后,陈泽没有继任家族的族长,他哥哥如愿以偿,但他接这个位置的时候,他老爸在家族的宗祠里丢下话,陈泽什么时候想做族长,他哥哥就要让,家族里的事务,若有断不了的时候,可以听王动的意见。
………【第二章 风起潇湘 第七八节 明锦衣卫】………
在古代地理位置非常的重要,因为那时交通不方便,没有飞机,在江南水运非常关键,黄州的位置优势就体现了出来,黄州的另一个好处就是不象武昌,那有个楚王,且这些年,楚王真成了个雁过拔毛的主,以后估计还会愈演愈烈,此前他的楚王府就没少刮地皮,且被迫贡献的最厉害的就是茶商和盐商。
王动这会想的就是把商会做大,三湘还是小,湖广也不算大,最好弄个中华总商会出来,现在他还没这个实力,在长沙府,他的话已经很多人会听了,但出了长沙府,他还只是个掌柜,最多也就是个大掌柜,这个掌柜份量有多重,不详。
王动在黄州时间不长,了解了下情况之后,就离开了,不过他在走之前,得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消息,陈泽代表陈家表示,愿意加入三湘商行,王动非常高兴,马上传书长沙府,通知理事会这件事,同时把扩大商会的本意说了一下,也希望大家集思广益,怎么吸收新的成员进商会。离开黄州陆路往德安府的孝感,走的官道,路上纵马,感觉非常之好,这会王动的骑技已经非常不错了。
到达孝感的时候,已是黄昏,三湘客栈,王动还在大厅里和管事的说话的时候,门口进来了三个人,三人穿着一样的服饰,乃香色麻单袍,右衽交领,宽大个袖子,下摆也是肥大,腰部纳大折“曳撒”式,衣料是白绸锦缎,前胸后背有彩织图案,海浪江崖,特别是过肩飞鱼很抢眼,两肩、通袖及膝澜处彩织流风、行走的飞鱼。飞鱼服?!,而他们手中拿着的,应该就大名鼎鼎袖春刀吧,飞鱼服、袖春刀!正是锦衣卫最明显的标志!王动第一次见到锦衣卫,这个中国历史上最非常有名的特警。
“锦衣卫办案,闲杂人等回避!”其中一人一扬手中的牌子,大声叫喊。这一声喊,果然本来在厅里坐着吃喝的人中,几个闲人出去了。
王动很奇怪,办案要这么嚣张吗,管事的倒是马上迎了上去。
“官爷,小人是这个管事,掌柜今日没在,官爷有什么吩咐。”
“里面说话。”
管事看了王动一眼,便带着其中一人进往里走,另两个锦衣卫开始盘问厅堂里的人,只要是外地的,便问要路引,一个个查的还很严,查到王动时,两人你看我我看你,也没说什么,把路引还了给他。原来,王动出来的时候,长沙府开了路引,为了方便,谷王府也在上面盖了个印,其实正常情况一个印就行了,所以两个锦衣卫,不知王动是什么来头。
过了会,刚和管事进去的那个锦衣卫出来了,那两人上去低语,指了王动一下,然后那人过来。
“在下,锦衣卫百户李真,不知阁下高姓大名。”
“淮左王动,现为长沙府潇湘记掌柜,今日路过安陆,在此打尖。”
“噢,原来是王大掌柜,大掌柜之名如雷贯耳,不想到今日在此地碰到。”
“李大人听过王某名字?”
“前些日子在武昌府潇湘记喝酒,听言,那酒精乃大掌柜所制,标下佩服,不想到大掌柜一介书生,居然能制得如此烈酒。”
“李大人过奖了,王某也只是得了个古方,算不得什么本事。”
“王大掌柜,改日讨教,今日还有要务在身,幸会。”说罢一拱手。
“改日再会。”王动回礼。
厢房里,王动问管事,“锦衣卫为何事而来?”
“留意一个人犯,说是建文余党,这建文余党是什么东西呀,搞的神神秘秘的。”
“可有画象”
“有,小的看仔细了,一个大胡子,额上有个肉瘤。”
“还真象是有那么回事。”
王动带上小六子,去潇湘记吃饭,没多会,三湘记的掌柜已经接了通知,也赶了过来。
“二位掌柜辛苦了,王某此次只是过来看看,掌着潇湘记,不知下面店是什么样子,说不过去。”
“大掌柜辛苦了,一路过来,这大一个圈子。”
“呵呵,没啥,一路好吃好喝的。来朱掌柜,你先,说说你的酒楼。”
“大掌柜,孝感的潇湘记始于洪武二十三年……”
王动到了安陆的时候,又碰到了锦衣卫的李真,不过这次陪他的人好象变了一下,这下没话说了,王动晚上在潇湘记请他吃饭,相请不如偶遇。
“李大人也是一路在赶的吗?”
“不瞒大掌柜,李某自京城而来,有些要务。”
“李大人辛苦呀”
“为皇上办差,应该的。”
职业素质不错嘛!不大露口风,王动也不在意,反正与他无关,在这永乐初年,其实上锦衣卫也没什么事,无非就是搞搞朝中的大臣,还有就是抓抓所谓的建文余党,这一个小小的百户,嘴里也不可能说出什么王动感兴趣的事。王动请他吃饭,完全是因为对锦衣卫的好奇心。
通过这个李真,王动真切的接触和了解到了什么是锦衣卫。
锦衣卫最早是皇帝的侍卫机构,开始的名字是御用拱卫司,一听就知道设立这个机构的目的和他的所在位置,改为“锦衣卫”这个名字是在,明洪武十五年(1382),不过这时作用已经变了,已经开始监视、侦查、镇压官吏的不法行为,太祖先后以亲信文武官员充当“检校”,专主察听在京大小衙门官吏不公不法及风闻之事,锦衣卫开始专掌缉捕、刑狱和侍卫之事,且直属皇帝指挥。
锦衣卫官员有指挥使一人,正三品,同知二人,从三品,佥事二人,四品,镇抚二人,五品,十四所千户十四人,五品,下属有将军、力士、校尉、有法庭和监狱,其中,“经历司”掌文移出入,“镇抚司”掌本卫刑名,兼理军匠,即“诏狱”。说到这个大名鼎鼎的诏狱,要补充一点,这也是王动早前不知道的,经过这个李真一讲,才知道来历,原来,诏狱其实是承袭了汉朝的说法,汉武帝时期设诏狱,主要是针对九卿、郡守一级的二千石高官,需皇帝下诏书始能系狱的案子。
最后听李真介绍锦衣卫刑罚,常用的刑具有18套,夹棍、脑箍、拦马棍、钉指等等,有的后世听过,有的则闻所未闻,头皮毛。一般来说,只要犯人被抓进来,有可能的话,18种刑具都要让你试一下,更让王动吃惊的是,有些个高人,大多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居然还真的吃了18全套,且口风不变,还是死硬。
以下重点介绍几种让人生不如死的刑罚。
刷洗:多好的名字,乍一听以为是厨房里的伙,实际却是将犯人脱光衣服按在铁床上,用滚烫的开水浇在犯人的身上,然后趁热用钉满铁钉的铁刷子在烫过的部位用力刷洗,刷到露出白骨,最后直到犯人死去。
油煎:类似BBQ,或是铁板烧,将一口平的铁盘烧热后,将人放在上面,不到片刻,将犯人烧焦。
灌毒药:这个让人想到了非常有名的灌辣椒水,不过明朝是这样玩的,灌一次毒药,然后喂一次解毒药,然后再灌另一种毒药,直到将犯人毒死,目的是使犯人尝遍了死的恐怖和痛苦,最可气的事,这个过程,那帮行刑的人会乐呵呵的从旁观赏。
站重枷:明代的这一刑法却很特别,戴枷之人必须站立,不准座卧,感觉象站笼,不过站笼里你是不用戴刑枷,锦衣卫这招用的枷重量过常人体重,最重曾经做过300斤的大枷,给犯人戴上后几天就得活活累死。
剥皮:这个好象没什么好说的了,明朝人干这活是最拿手的,每个衙门都有人做这事,锦衣卫要是没有,那反不正常了。
钩肠:据说在汉朝就有这个刑罚,就是把从肛门处把你的肠掏出来,晒一晒再放进放进去,喜欢吃猪大肠的朋友,千万不要去臆想此刑。
而且每一种刑罚都还有一些讲究在里面,比如“杖刑”,简单的说,就是用棒打**,执行起来很有手段的,有点关系的犯人行刑官说“先打再问”那是雷声大雨点小,听得劈里啪啦,落到**上不会太痛;一般的情况行刑官说“打着问”,意思是不必太重;要求打重一些的,就说“好生打着问”;要求狠狠打,不论死活的就说“好生着实打着问”。这***太有学问了,让王动马上想到了后世他们的审计工作,异曲同工。一般的进点前的审前会议,审计组长要是说“过去看看帐”那简单了,上面早就定了调子了,你去走过场就行,可能的话,还要帮着做点小假帐;“常规性审计”,问题也不会很大,随便查查就行了,查出问题来,也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毕竟你有本事揭马桶盖子,处长厅长非常乐于做擦**的事,他们赚了个大人情;组长要是说“专项审查”,那不一样了,一定要搞点东西出来才行,不查个百把千万的违规资金出来,不能交待的;“专案审计”那死了,一定要移交纪检部门的,一定会抓两个进去的,老老实实天天去吃盒饭,对方就是在你看帐的时候,送水果和香烟过来,你都要客气的回绝。
………【第二章 风起潇湘 第七九节 百户李真】………
王动除了和李真吹些山海经以外,非常意外的现,李真老本行,不是锦衣卫,他是军人,他和堂兄李大成同为吴淞江千户所的百户,兄弟两人都跟日本人干过仗,正因为这个,后来被点,跟着郑和去过日本,但回来的时候,生了场病,结果病好以后,原来的位置居然被人顶了,他兄弟倒是跟了郑大人下南洋去了,他本人一气之下,托了关系,入了锦衣卫,平级做了个百户,好在是有人说话,不然,凭他那点家底,不够送的。
这下勾起了王动的兴趣了,一边使着眼色上酒,一边左一句李大人海量,右一句李大人神武,也不让他喝倒,但由着他的酒兴,慢慢,套他的话。
原来永乐初年,倭贼一直在浙江一带骚扰,还真的沿的长江到了直隶,而永乐帝登位后,为了巩固统治,他解除海禁,为了协调与周围邻国的关系,宣大明朝上国之威,他准备派使臣到日本,日本也准备派使者到中国正式入贡。就在明成祖准备派郑和筹备下西洋时,却生了倭寇侵犯苏州府和松江府一带的事件。
“永乐二年四月,夷船十数只,载寇数百人,穿山而至苏州府,百户马兴战死,那战打得冤,一是晚上倭贼攻我不备,二是兵器之利,倭刀强于明刀,大明火器虽然厉害,倭贼偷袭,未能建功。战至天明倭贼始退,贼弃尸百余,我军亦有百多人战死。”
“后寻寇至苏松诸处,倭贼到经之处,村镇皆废,财物两空,倭贼甚淫,老幼皆不放过,奸后杀人,从无得脱,后追至沿海,水军寻其迹,始知,径直由淅入功苏州府,非从福建而来。”
“郑大人威仪,倭贼莫不仰止,不战而胜,其实,倭贼之战船与大明水师相去甚远,无法力战,我等纵弦往下飞射,倭贼船只及我朝兵舰一半,直撞即可。”
“倭贼处出硫磺,其钢刀所用之精钢胜于我朝。使倭国回朝时硫磺整整一大船,可笑倭人不知我朝以硫磺制火器,个个皆呼神器威武。”
“倭贼所骑之马甚是矮小,倭人也不高。”
“倭女娇小,然作白粉,大白天甚是吓人,比死人之脸还要白。”
“郑大人还是很器重我们这班与倭贼打过仗的兄弟的,唉,只是朝中军中,人人都知,随着郑大人下西洋,功爵拱手而来,个个都盯着肥缺。”
从李真嘴里,王动套出了不少想要的信息。一是郑和真的去过日本,这段中国正史记载不多,二是明朝部队战斗力真的高出周边国家一大截。还有就是,日本那会还没有大量使用火器,不然不会进供明朝那么多硫磺。但那时日本和明朝的关系到底怎么样,有什么样的交往,王动不是很清楚,他想到,从常德回的时候,要去绿柳那,把那些书拿回来,看看上面有没有更细的记载。让王动失望的是,永乐只是要找人,找不到人就宣威,只要你给他顶高帽子戴,他就Ok了,怪不得那些文臣没有一个赞同这种黯兵赎武的豪华行为,下趟西洋这么多人船,跑那么远,要花多少钱呀。
让王动觉得很搞笑的是,接下来,居然两人的路线差不多,接下来,王动是襄阳,李真也是,不过他要经随州,过枣阳,然后到襄阳府。王动一路走过去,在随州,没有分号,但枣阳有,王动只是停了下,在那吃了个饭,然后就去了襄阳,到了襄阳的第二天,李真也到了,他这次去办了差事后,倒是直接到三湘客栈来找王动了,又是蹭王动的酒菜,王动也是没话讲,开饭店的就怕你不来吃。
跟着李真在一起,从他嘴里倒是知道了很多京城的小道消息,不过王动关心的倒不是这样,百户而已,没什么太有价值的东西,但有一点,王动现,李真这个人的职业素质还真是不错,交往三四天了,酒也喝了不少,大舌头好几回了,一点都没在王动面前说,这趟他下来干什么的,虽然,他知道客栈的掌柜一定会汇报给王动这个大掌柜的,但王动不问,他也不说,王动旁敲,他则迂回,环左右而言他,不正面回答,弄得个心照不宣,这点让王动蛮欣赏。
襄阳历史名城,是中国历来最悠久的地区之一,炎帝神农氏也是在这出生的。襄阳以地处襄水之北得名,建城始自东汉的刘表,而诸葛亮在襄阳城西的隆中寓居10年,成就了著名的“前出师表”“后出师表”和“隆中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翻《三国演义》,看看那本书中有多少回是写襄阳。
王动到这倒还真是游玩了一下,在潇湘记掌柜的陪同下,到处走了走,这个掌柜年龄比王动大不了多少,读过些书,对襄阳的历史了如指掌,由他当导游倒是很爽,岘山,潭溪风光旖旎,晚上也是很热闹,襄阳此地交通达,自古即为交通要辏。素有“南襄隘道”之称,历代都是南北通商和文化交流的通道,入夜,酒楼红楼茶楼,热闹非凡。
李真倒是和王动成了好兄弟,这种感情是吃吃喝喝搞出来的,喝多了话就多,该讲的不该讲的都说了出来,感情真的是加深了。在李真眼里,这个大掌柜不象是个生意人,也不象是简单的读书人,生意人关心朝政府不少,但这么有见的不多,别的李真没感觉,但王动问的倭贼和郑大人出使东洋的事,王动问的很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