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为书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我为书狂- 第2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句话主角也说过:有时我因为“理查德”的存在而感到高兴,甚至不愿让他死去。如果他死了,那么我就会独自在绝望中生存,而绝望是比老虎更可怕的敌人……这句话其实不仅是给我们暗喻主角就是老虎,更给了主角为什么吃人肉的答案。

    编剧“大卫”的解析可谓是给少年派的解读打开了一扇窗子,当全新的解析出来之时,一众读者在这一刻又是被这一个故事震惊了一遍。

    “原本我以为少年派这个故事已经够复杂了,没想到还有更复杂的。”

    “我算是服了。看了大卫的解析,我才发现,我一字不漏的看完了少年派,但我竟然却完全没弄明白这个故事的真正意义。”

    “这就是作者hyf的高明之处,你可以把这个故事当成是荒野求生类的故事。就像主角最后对作家说,你喜欢老虎的还是喜欢没有老虎的,作家回答有老虎的。现在想一想,比起真正的故事,有老虎的剧情是多么的迷人呀。”

    不少读者在看到解析之后不断议论纷纷。

    不过,大卫却不知道,他原以为自己的全新解析算是真正说明白了少年派的故事。但连他也没有想到,当他的全新解析出来之后,更多的疑点也被无数读者给挖了出来。

    “如果说厨子吃了佛教徒的肉,那么,主角妈妈的肉厨子吃了没?”

    “为什么主角妈妈在开始的时候打了厨子一巴掌,但厨子却没有回手?”

    “还有一个问题,主角的爸爸去哪了?”

    “对,还有主角的哥哥,他们难道在前面写了之后,后面就没有了吗?”

    “食人岛是什么意思,他上面的动物,花朵,还有牙齿又代表着什么?”

    “为什么老虎在与主角分别的时候没有回头,而是直接进入了山林,没有一丝不舍。”

    这个时候,无数读者已经不再将少年派当作是一部奇幻冒险类作品了。在一系列真相得到公布之后,一系列的读者惊人的发现。整部小说当中每一句话,每一个剧情,每一个动作都不是随便说说或者随便写的,而是另有隐喻。这一些隐喻除了让读者又一次的佩服hyf的无敌写作功力之外,也产生了更多的疑问。

    而这一些疑问,似乎看起来更加的迷人。(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二章:真相是什么?

    哈佛文学院。

    若论美国文学最高学府,那便是哈佛大学了,没有之一。

    该所大学一共出了9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笑傲全球。

    每年的哈佛文学院毕业学子,无不是成为了文学领域的精英。在知名杂志,畅销小说,好莱坞知名编剧,文学学术研究……群体当中,经常出现他们的身影。

    而在此时,哈佛文学院大二1809班内,却是不断的在讨论着什么。

    “大家别想了,虽然少年派的作者在他的小说当中埋了很多的隐喻,但也没有外界传闻的那样夸张。真的是任何一个剧情,人物,设定都是隐喻吗?我认为不可能,至于主角父亲与哥哥去了哪里,这还要说,他们遇上了海难,父亲与哥哥都在海难当中去世了。”

    “那这样说,父亲与哥哥为什么在开始的时候交待这么详细。如果他们不是有什么隐喻,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的篇幅去介绍?”

    “回答这个问题也并不难,如果没有父亲与哥哥,主角恐怕还是小绵羊。父亲对主角说过,动物就是动物,人就是人。让主角明白,动物与人是不一样的,动物绝对与成为不了朋友。同时,比较务实的哥哥也在其他方面教导主角。如果没有父亲与哥哥,恐怕善良的主角哪怕是饿死,恐怕也不可能做出吃人肉的决定。”

    “我不赞同这样的说法。作者hyf费尽心思的写了这么一个看起来是虚幻的故事,难道他就真的是虚幻吗?如果没有一定的意义,我想,这部小说根本就没有多大的意思。”

    “我也是这么想的。”

    “那大家来说说关于食人岛的问题吧,食人岛是怎么回事。作者写出一个食人岛的剧情,不会没什么暗示吧。”

    “我倒是感觉这个食人岛并不是真实的。”

    “食人岛不是真实的?”

    “对,我刚才查了一下,作者说食人岛上有成千上万只狐獴,但这种叫做狐獴的动物并不会生活在岛上,他们是生活在沙漠里。虽然我并不知道狐獴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但是,作者既然写到狐獴那就应该知道狐獴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可是,他却是将这种岛上不可能存在的狐獴放在食人岛上,大家不觉得奇怪吗?”

    “是比较奇怪,但这也并不能代表这是梦境吧。”

    “我只是猜测而已,毕竟食人岛太过于奇怪,岛上不只有狐獴,而且还不怕死,让老虎吃。同时,岛上的树枝又长着莲花,莲花上还有牙齿。如果这不是做梦,真的很难解释有这样的岛。”

    “万恶的作者,为什么他什么也不说清楚就将故事大结局了。”

    “或许他已经写清楚了,只不过我们不知道罢了。”

    “难道我们看一部小说还得要像侦探一样的去细查?好吧,虽然我知道,若是查出真相,这比之看任何一本小说都会更为的有意义。”

    “好了,别讨论了,史蒂文教授来了。”

    这节课是史蒂文教授的课,看到史蒂文教授来到,刚才不断在讨论的同学停止了说话。不过,史蒂文似乎听到了同学们的谈话,笑了笑,对着大家说道,“怎么,都停下来了,大家继续讨论。其实,最近我也有看少年派这一部小说,很不错。”

    “哇,史蒂文教授您也有看这部小说?”

    看到史蒂文教授开口,一众学子有些激动。

    “这么一部有创意的小说我怎么会不看呢,你们又不是不知道,不管是什么书,我都会看。”

    “太好了,史蒂文教授,我们刚才在讨论少年派里面不少令人百思不解的问题呢。比如,主角的父亲与哥哥去了哪,食人岛是什么意思?史蒂文教授,您一定也有研究吧。”

    史蒂文教授一直是哈佛大学招牌式的人物,据传闻哈佛大学图书馆有一半的图书史蒂文都有翻阅过。虽然这看起来有一些假,但至少证明史蒂文教授非常喜欢读书,也正因为史蒂文教授非常喜欢读书,有媒体人士甚至直接送了史蒂文教授一个外号——书魔。

    “是有研究,唉,想了我好几天呢,头发都掉了好多。”

    史蒂文是一个很风趣幽默的教授,正如他说这句话。

    谁人都知道,史蒂文教授其实是一个大光头,哪里有什么头发。

    这让一众学子差点喷饭,纷纷开口说道,“教授别闹,我们好想知道答案,您快说吧。”

    “看在你们求我的份上,那我就说了。”

    其实文学类的课上起来很随意,这节课本来史蒂文教授是准备用来讲解国内名著的。不过,当听到学生讨论到少年派时,史蒂文教授却是临时起意,决定讲解少年派。虽然少年派当不得名著,但这部小说的确不愧是最近北美小说当中最有创新的小说,讲一讲也并不无可。

    “其实这个故事……”

    刚开口,史蒂文停了停,“说起来这个故事比较复杂,暂时我也无法完整的将整个故事的真相跟大家讲明白。在打开真相之前,我们还是来说一说少年派这部小说的写作手法吧。这部小说有一个非常有创意的地方,相信大家也知道,那就是巧妙的在各个剧情之间运用了暗喻的描写。而且这种暗喻运用的天衣无缝,简直巧夺天工,令人称赞。”

    “是的,史蒂文教授,我们也非常佩服少年派的作者。这也开了我们的写作眼界,原来,小说在追求意义,表现现实之外,这种精巧绝伦的部局原来也是那么的吸引人眼球。”

    某位学子站起来与史蒂文教授互动说道。

    “对,这是非常有创意的商业文写作思路,与好莱坞电影有异曲同工之妙。那么,我们就从作者精巧的布局开始说起。我们先将有老虎的故事认为是第一个故事,将没有老虎的故事认为是第二个故事。在第一个故事当中,作者已经在很多的地方暗示我们,第一个故事不是真的。比如,香蕉上的猩猩,但当时我们并不知道,等主角真正说出了第二个故事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原来,第一个故事是假的。只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可能很多同学没有想到。既然第一个故事是假的,那么,第二个故事难道就不可能是假的吗?”

    说到这里,史蒂文微微笑了起来,“我觉得少年派的作者hyf绝对是心理专家,他太善于抓住读者们的心理了。第一个故事很神奇,就像他的名字一样,非常奇幻。这里有老虎,有飘流,有克服困难之后见到的圣光,这简直是一部励志剧。同时,我也得再一次佩服作者精巧的隐喻,他让主角在说出第二个故事之后,因为隐喻让我们一步步掉到了他的陷阱。

    正如当我们知道真相之后,我们就会一直去寻找作者此前在小说当中写下的隐喻。直到后面一个又一个隐喻被挖出来后,我们已经被作者完美的布局给惊呆了。最终,我们相信了主角所说的第二个故事。并且,认为第一个故事是假的,第二个故事才是真相。

    只是,真的如此吗?”

    史蒂文继续保持微笑,“我认为少年派作者的这种写作手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如果要研究少年派,那么你就必需跳出作者所设的陷阱。大家要记住,少年派里的一切故事,包括第一个故事与第二个故事,不管是有没有老虎,其实都是主角说的。主角可以说真话,同样可以说假话。或者说,主角可以一半说真话,一半说假话。”

    剧情说到这里,已经不能用复杂来形容了。

    这简直是脑洞大开也想不到呀。

    一众学子听到教授的分析,个个都是瞪大了眼睛。

    他们之前还以为自己分析的够深刻了,但当教授分析之后,他们才发现,他们原来对于少年派的分析与理解恐怕连皮毛都没有碰着。(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三章:可怕的故事

    “下面,我们只要分辨主角哪些说的是真话,哪些说的是假话,真相就会离我们很近。”

    摸了摸没有头发的脑袋,这些天为了查找这部小说的真相,史蒂文可是接连几天没有睡好觉。脑海里面总是翻来覆去的在思考,少年派的奇幻飘流的真相是什么。好在,这么多天的思考,在史蒂文超常智商的挖掘之下,史蒂文找到了一丝答案。

    “下面谁来说说主角所说的哪些是假话?”

    少年派虽然不算是名著,但这部作品已经是现象级的作品,用来在课堂上研究学习并无不可。史蒂文虽然知道了一点真相,但他并不想这么快将真相说出来,而是采用教学的方法,一点一点去教会学子们思考。

    “史蒂文教授,我认为主角所说的第一个故事是假话,也就是有老虎的故事是假的。”

    一位学子主动站起来说道。

    “对,不过,这一点我估计所有读者都知道了。”

    史蒂文点了点头,示意这位学子继续说下去。

    “我认为第二个故事一半真,一半假。主角在印度时期的生活应该是真的,包括他在印度的成长,父亲教会他的故事。但是,主角遇到风暴翻船之后的故事,我不太确定是不是假的。”

    在史蒂文的启发之下,这位学子已经能思考到更多的内容。甚至,他已经有一丝怀疑第二个故事是假的,但因为没有证据,他也不太确定。

    点了点头,史蒂文教授让他坐下,“其实要确定第二个故事是不是假的很简单,我们可以带着怀疑的态度去思考第二个故事。第二个故事说的是,厨师杀了佛教徒,并吃了他的肉。后来因为与母亲争吵,厨师又杀了母亲。最后主角非常愤怒,转而杀了厨师,并吃了厨师的肉。要完全弄清楚这个故事是不是假的确实有一些困难,但是,大家不仿仔细想一想,在厨师杀了母亲之后,厨师是否有吃母亲的肉。”

    “没有,主角说厨师杀了母亲之后将母亲的尸体抛向了大海。”

    又有一个学子站了起来回答道。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史蒂文继续说道,“大家要记得,主角几人是生活在一条小船上,并且,是生活在一条茫茫大海的小船上,他们没有食物,他们要生存,只能寻找食物。厨师是不是天生就是凶恶的,我们暂时不去管他。但是,他为何要吃佛教徒的肉,显然不是厨师真的喜欢吃人肉,而是为了生存。也就是说,既然厨师能够吃佛教徒的肉,为何不会吃母亲的肉?在大海食物如此缺乏的情况之下,厨师可没有这么笨会将主角的母亲抛下大海。”

    这一个问题一下子让一众学子愣住:“对呀,反正都吃人肉了,吃一个是吃,吃两个是吃。为了活命,厨师断然不会将主角母亲的尸体抛向大海。”

    “史蒂文教授,那您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第二个故事其实也是假的,只不过,他并非所有的内容都是假的。假的内容是什么呢,我认为,小船上面并没有什么佛教徒,也没有厨师,有的只是主角的一家人。也就是父亲,哥哥,母亲,还有主角都在一条船上。”

    “啊……”

    这个结论得出来时,有一些学子已经惊讶的说不出话来了。

    这不可能吧。

    一家人都在船上?

    如果是的话,这个故事岂不是成了……

    有一些学子只是一思考,身体就打了一个抖擞,他们实在是不敢往下去想了。

    “史蒂文教授,这会不会太恐怖了。当然,我的意思说不是他恐怖,而是不可能。为何一条船上全是主角一家人,其他的人呢。像厨师,佛教徒,还有船长之类,难道他们一个人也没有逃出来,如此幸运的,就主角他们一家人逃出来了?”

    又有学子提出了疑问。

    “其实要解答这个问题并不难,作者hyf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在所写小说当中设下了很多很多的隐喻,伏笔。大家不知道是否还记得,主角曾经跟佛教徒说过,父亲是一个商人,这一些事情父亲一般都是教给仆人去做的。这些事情是什么事情,是父亲去给动物喂麻药。

    本来是希望通过麻药让动物在行船的时候镇定下来,但是,意外发生了,父亲因为从来没有喂过麻药,他的麻药不小心也下到了船员的食物当中去了。而因为母亲与厨师的争吵,主角一家人并没有吃饭。这也是为什么暴风雨来临之时没有一个人醒来,只有主角一家人逃生的原因。如果船上的船员没有吃麻药的话,或许,这一条船并不会下沉。”

    “史蒂文教授,如果是这样,那主角为什么不说沉船的真实原因呢?”

    “这位同学,你难道很有大义灭亲的想法吗?换做是谁,恐怕在那个时候都不会说出轮船沉没的原因是因为父亲的失误。”

    “原来如此。”

    不少学子这一刻恍然大悟。

    确实是这样。

    换做是他们,他们也不会说出这是父亲弄翻了轮船。反正轮船也失事了,最终只剩下他一个人。没有人能调查出真相,他说的就是证据。至于轮船怎么翻掉的,主角没必要解释,主角更没有必要说出是因为父亲的过失。

    “噢,我明白了。”

    在史蒂文教授的分析之下,众人越来越为的接近真相。

    此时,已经有一些学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