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下老百姓的生存法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通货膨胀下老百姓的生存法则-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淌种屑郏庠谝欢ǔ潭壬霞又亓宋夜杖敕峙涞牟黄降茸纯觥�
  与此同时,大部分居民和经营者的收入和财富则变相缩水,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低收入阶层居民收入的增长赶不上房价的增长,住房支付能力逐步下降,许多人被排斥在住房市场之外。
  普通老百姓为了购得住房,不得不花费自己好几年的积蓄和收入,等自己买到房后,积蓄已经所剩无几,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也大大减少,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穷人。而对于房地产业来说,开发商、投机商、银行,政府等利益相关者分享了来自住房消费者的资金收益,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是直接受益者,房价的飙升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收益,使得他们高高位于社会的上层——富裕阶层。这样的话,原本的差距进一步被拉大了,普通老百姓的钱流入了富裕阶层的钱包,使得老百姓更加穷,而富裕阶层更加富。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报告分析,1998年至2006年,以现价计算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长,而现价住宅销售额的增长却达到。由于预期房地产价格将会继续大幅上升,许多家庭抑制其他消费,以积攒首付款和支付月供款。
  过高的首付款和月供支出明显超出了工薪阶层的消费需求,绝大多数购房者纷纷削减了其他商品和服务的消费。这削弱了我国刺激内需的政策效果,成为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重要障碍。
   。 想看书来

如何才能制造孩子的最大幸福(1)
父母应该对孩子怎么花钱
  一、中国父母养孩子要花多少钱
  刊登在某媒体上的一份名为《孩子的经济成本:转型期的结构变化和优化》的调研报告引起了轩然大波。报告指出,从直接经济成本看,0至16岁孩子的抚养总成本将达到25万元左右;如估算到子女上高等院校的家庭支出,则高达48万元;而估算30岁前的未婚不在读子女的总成本,这一数字为49万元。调查显示,成年的未婚子女有85%仍需要父母支出部分乃至全部生活费。其中,除租房(购房费)外,最高的费用是在家吃饭,加上服装、手机、上网、零用钱等,不在读的未婚子女竟然每年人均要花掉父母万元。
  针对这份报告,有人认为这是专家在“做秀”;也有人认为这并非“天方夜谭”,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进步和城市消费水平的逐年上升,对一般城市家庭而言,49万不足为奇。更多的人则对此报告持质疑态度:我国目前年均收入882元以下的人口有近亿人,如果按人均日消费1美元这个世界贫困标准计算,不仅是农村,就是城镇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穷人”。“穷人”养孩子能花49万元吗?针对这些质疑,报告的执笔人徐安琪教授指出,报告所指出的49万仅限于上海市徐汇区。他是受上海市徐汇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委托,调查了上海市徐汇区700多个孩子在2003年一年内的花费,为了满足对不同阶段、性别、年龄的子女以及不同层次父母统计分析的需要,调查样本的抽取采取分层多阶段概率抽样与配额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相同时期不同年龄段孩子培养成本的计量来获得一个总的成本数。也就是相当于把现如今30个不同年龄段的被调查者在2003年的花费相加,才得出49万这个结论,并不是全国平均值。
  很多父母认为,报告中公布的49万并不离谱,甚至可能比实际的还要低些。49万元平摊在30年上,平均每年花在子女身上的钱为万元左右,这并非是一个不靠谱的数字。有位母亲这样说“其实学费没有多大出入,主要是其他花费多,比如补习班、复习资料、什么好记星啊,文曲星啊,营养品,还有的上初中就用手机,鞋要穿耐克的、阿迪的,这应该算在49万里吧,这些钱比较多。”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在一个普通城市,一个中等收入的家庭每年花在孩子身上的钱绝对要在1万元以上。而到了高等教育阶段,以一年学费5000元计,再加上住宿费、生活费等每年开销也会远超过1万元。等到子女结婚、买房子,父母花在子女身上一笔最大的开销——少则数万,多则十几万、几十万——也会成为一笔“惯例”的支出。
  大多数家庭盲目给孩子的花销就占到家庭收入的1/3甚至一半以上,但这种花费是不是值得,对孩子的成长又起了多大作用呢?其实,教育培养一个孩子根本没必要去花那么多冤枉钱的。有很多家庭很多优秀的孩子,其实花费也并不高。关键在于父母如何选择最佳的花钱方式,既减少培养孩子的成本,又能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二、中国父母喜欢给孩子很多的零花钱
  这应该是中国父母给孩子最常见的花钱方式了。根据日本学者的一份调查显示,与近邻日本、韩国和越南相比,中国孩子的零花钱更加充裕,四国当中,中国城市青少年的零花钱绝对金额最多。然而让人感到担忧的是,中国同龄孩子间零花钱的差额过大,父母给孩子零花钱方式较为随意,孩子对零花钱的支配权也偏大。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如何才能制造孩子的最大幸福(2)
在比较四国孩子零花钱时,日本学者表示,按比例而言,中国孩子的零花钱绝对额最高,“在我们入户调查的一个中国家庭,该户读初一的中学生一个月零花钱达到400—500元,而据他母亲讲,这个数额在班级上并非最多”。按照实际购买力换算,这相当于日韩孩子家庭零花钱平均水平的2倍甚至3倍。
  根据他们的调查,在日本相同年级即十三四岁的中学生中,每个月零花钱在2000到3000日元之间,折合成人民币约140到200元之间,韩国青少年的零花钱绝对金额比日本略少,但是考虑到购买力的因素,两国相差并不大,而同样经济发展迅速的越南,青少年的零花钱数额最低。
  中国父母给予孩子零花钱似乎缺乏固定的模式,日本学者表示在其它三国,父母给子女零花钱的方式都比较固定,而中国父母给孩子零花钱的方式就显得较随意:既有可能定时定量地给,也可能为满足孩子的要求而额外增加。
  据调查,四国的父母对孩子零花钱的控制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定期给孩子一定数额的零花钱,让孩子自己安排开销。第二种是根据孩子的要求或愿望来给孩子零花钱,每一次和孩子协调或者控制孩子的要求。日本父母多选择前者,韩国和越南的父母则乐于采取后一种方式,而在中国,两种方式的选择兼而有之。
  日本学者认为,不同零花钱的给予方式对孩子的人格培养有不同影响。定时定量的方式可以让孩子懂得统筹安排财富;需要用钱时与父母协商,则能锻炼孩子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而没有规律地随意给零花钱,可能造成的后果是,如果给得少,孩子有可能会压抑自己的欲望,一旦给得多的时候,很可能导致欲望的无节制。
  最近我国某城市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孩子都有零花钱,九成以上的孩子存在乱消费、高消费、理财能力差的问题。在某小学课堂上,一名男生向刚来的班主任打赌说,自己身上的零花钱比老师的多,班主任不信,结果那位男生最少的一个兜里居然装了500块钱。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社会少年儿童持币现象相当普遍。通过相关分析发现,自述家庭经济状况“富裕”、“一般”、“困难”三种不同情况的孩子,花钱基本上都是不顾及家庭经济状况的。即使是表示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是“比较困难”和“非常困难”的,仍然有不少孩子“给同学买生日、节日礼物”毫不吝啬。特别是,不少父母亲是失业或无职业者的少年儿童,他们零花钱的拥有量以及用零花钱干什么与父母在职的孩子没有多少差异。
  又据2006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课题调查发现,2006年春节没有得到压岁钱的孩子几乎微乎其微。这说明,压岁钱是当代少年儿童经济来源的重要部分。而且,这部分钱还数量不少,2006年春节,在被调查的5458人中,获得2000—4999元压岁钱的就有296人,获得5000元以上的少年儿童有56人。此外,还有生日、六一儿童节、元旦等重要节日,孩子们都可以获得数额可观的收入。
  三、孩子的日常开支越来越大
  为了解城市儿童消费状况,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于2001年进行了儿童消费市场的调研。本次调查涉及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五大消费先导城市,调查对象为0岁~12岁儿童的家长。

如何才能制造孩子的最大幸福(3)
调查显示,城市儿童人均月消费额相当高。五市平均每户家庭的儿童月消费高达897元。其中平均消费最高的是广州儿童,达1101元;其次为北京,平均每月为1009元;上海居第三位,为972元;成都和西安儿童消费水平稍低,平均为701元和462元。儿童消费最高的广州市与儿童消费最低的西安市相比,高出倍。
  调查显示,五大城市儿童的消费数额十分庞大。据统计,五市有0岁~12岁儿童约441万人,按平均每人每月897元计算,月消费总额近40亿元。其中上海的市场最大,超过16亿元;北京和广州分别为亿和亿元;成都居第四位,为亿元;西安的儿童消费市场相对较小,为亿元。五市儿童全年消费超过475亿元。
  虽然食品与服装消费仍是城市儿童消费的主要部分,但教育支出已占到相当比例,成为儿童消费的新热点。本次调查显示,保证基本生活需要的“食品”和“服装”支出占六成四,其中食品占总支出的%,服装占支出的%,年消费金额超过280亿元。
  调查还显示,在基本生存消费之外,教育支出成为城市儿童消费的最大部分。本次调查五市儿童“教育”支出占据了儿童消费的五分之一强,达到2%,全年消费额已超过94亿元。
  另外,儿童消费中用于“娱乐”、“医疗”和“零用钱”的支出分别为%、%和%,分列三至五位,三项合计全年消费金额也超过60亿元。儿童人均年零用钱总额超过10亿元
  本次调查表明,五城市儿童的“零用钱”每人一年平均245元,收入低的城市,家长给孩子的零用钱反而更高。西安的儿童最“富有”,年“零用钱”高达349元;其次为成都,平均为324元;广州和北京分别为254和218元;上海的家长给孩子的“零用钱”最少,为195元。五大城市儿童“零用钱”总额相当可观。据统计,五市有0岁~12岁儿童441万人,按平均每人每年245元计算,全年零用钱总额超过10亿元。其中上海的总额最大,高达亿元;北京和西安均为亿元;成都和广州分别为亿元和亿元。
  家庭月收入决定儿童消费结构,相对于其他收入组家庭,低收入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500元)用于孩子“零用钱”和“看病”方面的支出比例最高。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低收入家庭的孩子“零用钱”和“看病”方面的支出占到%和%,分别高出其他收入组家庭~个和~个百分点。中等收入家庭(人均月收入在1001~1750元之间)对孩子“食品”和“服装”方面的支出比例较高。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中等收入家庭用于孩子“食品”和“服装”方面支出共占到%,分别高出其他收入组家庭~个百分点。家庭收入越高,越注重孩子的教育。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高等收入家庭(人均月收入高于2500元)用于孩子“教育”方面的支出占儿童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最高;中高收入家庭(人均月收入为1751元~2500元和1001元~1750元)的比例分别为2%和%;中低收入家庭(人均月收入在500元~1000元之间)和低收入家庭用于孩子教育方面的支出比例较低,分别为%和%。平均估算,人均月收入每增加100元,用于孩子“教育”方面的支出比例增加个百分点。家长文化程度影响孩子消费结构,城市家长的文化程度越低,越注重孩子的“吃”和“穿”。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初等文化程度的家长,用于孩子“食品”方面的投资占儿童消费总支出的%,分别高出中等文化程度和高等文化程度家长和个百分点;初等文化程度和中等文化程度家长用于“服装”方面的支出均为%,高出高等文化程度家长个百分点。

如何才能制造孩子的最大幸福(4)
家长的文化程度越高,越注重孩子的“教育”和“娱乐”。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高等文化程度的家长,用于孩子的“教育”投资占儿童消费总支出的%,分别高出中等文化程度和初等文化程度家长和个百分点;用于“娱乐”方面的支出占到%,分别高出中等文化程度和初等文化程度家长和个百分点。
  年龄段不同,孩子的花销也有差异。我国大城市3岁以下的婴幼儿在“食品”和“看病”方面的花费较高。本次调查结果显示,3岁以下的婴幼儿在“食品”方面的花费占孩子总消费的%,分别高出4岁~6岁和7岁~12岁孩子和个百分点;用于“看病”的支出占%,分别高出4岁~6岁和7岁~12岁孩子和个百分点。
  4岁~6岁的儿童在“教育”和“娱乐”方面的花费较高。本次调查结果显示,4岁~6岁的儿童在“教育”方面的花费占孩子总消费的%,分别高出3岁以下和7岁~12岁孩子和个百分点;用于“娱乐”的占%,分别高出3岁以下和7岁~12岁孩子和个百分点。
  7岁~12岁儿童零用钱花费较大。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家庭给7~12岁孩子的“零用钱”占孩子总消费支出的%,是4岁~6岁孩子的3倍以上,3岁以下的孩子则极少有“零用钱”。
  四、父母给孩子花钱的方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再加上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们是舍得给孩子花钱的,上面的种种数据和事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为孩子花钱不是件坏事,但是,怎样花才算是合理、见效大,恐怕多数家长考虑得不多。为使给孩子的投资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里,给出了如下一些投资范围:
  1。娱乐投资
  为婴幼儿期的孩子花钱,应首先考虑娱乐性。只要能使孩子心情愉快、玩得开心,钱就花得值。这包括带孩子去公园、动物园、游乐场,以及看演出和旅游等。
  2。学校教育投资
  这是当前父母为孩子成长所花费的最大开支,对父母来说,也是意义重大的开支。通常来说,孩子从5、6岁进入幼儿园开始,父母就为孩子的学校教育进行投资了,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这里十多年的开支就是父母所花费的学校教育投资。
  3。智力投资
  给婴幼儿期的孩子买一些启迪型的玩具、识字画片,给稍大些的孩子购买图文并茂的知识智力类书刊,以及跳棋、象棋、地图、地球仪等。有条件的家庭还可以购买有科教内容的音像制品。
  4。美育投资
  让孩子从小接受美的熏陶,给胎儿买胎教音乐磁带,给幼儿买电子琴。在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根据孩子的兴趣和天分可以给其买喜欢的乐器。经常带孩子参观绘画、雕塑、摄影等展览。
  5。体育投资
  为使孩子体质健康、身姿优美,可以购买与孩子年龄相适应的体育器械,如皮球、跳绳、羽毛球、拉力器、足球、篮球等。
  6。培养劳动技能的投资
  为从小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和劳动技能,可以给幼儿买小水桶、小铁铲等,可以安排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除了这些投资方式,还有其它一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