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旺挥鸡毛弹子,肯定也费了不少力气得补补才是。
第73章 七三
在林家过了几天少奶奶的生活之后,他发现这样的日子过得非常的无聊,他有些呆不住了,头一次觉得呆时间久了也挺烦,想来从上辈子开始他还真就没有机会闲下来休息,到了这儿以后虽然不像以前没那么忙,但是也没有像现在这样闲的时候,这人一闲下来,就会想东想西。吴岱栂开始考虑要不要做些什么,总这么闲着也不是个事,生意就算了,他不想挑这个担子,以前是没办法才不得不出头,现在他是没有那个心思了。看着院子里的只有一些花花草草,吴岱栂摸了摸下巴,要不他种些反季花?其实他更想把花草拔了种些菜。
做动就动,翻找出银子,带着下人去买花种。跟着吴岱栂出了宅子的小厮一脸恭敬,听到主子问话也会立刻回答,引着主子去了一家他们常去买花草的地方。“少夫人,这个季节若是下种,若要开花怕是要明年了,有些花种珍贵怕冻……”小厮说完便觉得不对,他似乎话太多了。少夫人进门没几天,虽说不有什么架子,但是毕竟是主子,而且少夫人也没私下跟小厮接触过,私下里什么样,他心里还真没底。
“懂的倒不少,家里是乡下的?”吴岱栂并不在意小厮讲的是什么,再过些日子就要到秋收了,他挑的花种都是夏季花,若是没有别的方式,现在种了可不就容易将种子冻了。
“嗯,十岁进的府,小时候就在地里帮忙。”小厮没有跟吴岱栂诉说以前生活的不如意,也没有讲当初他被派到吴岱栂身边时有些人明里暗里的挤兑,现在看主子在府里受重视,便开始巴结他的事。
童工啊,也就是在古代才敢,若是放在现代,也就人贩子敢用。“那便是会做农活了?”吴岱栂没追问以前在乡下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若不是生活所迫,谁会愿意去做伺候人的活。吴岱栂没有掀人痛处的习惯。见小厮点头后,吴岱栂便没再讲其他的,只是将要买的花种挑好,让小厮去结账,又带着小厮需要的工具后,两人才回府。
“少夫人,少爷正四处寻您。”管家早就守在大门口,少夫人出去的时候他是瞧见了,见身边带着小厮,便瞪了小厮一眼,少夫人出府怎么也不知会一声,刚刚少爷问起时,他都不知怎么回答。
“继善现在人在哪?”一般这个时候林继善还没有出书房,今儿是怎么了?心里奇怪,面上去没有过多的表情。
“少爷这会儿应该在书房。”管家毕恭毕敬的回答,对少夫人他不敢端着架子,要知道少夫人进门的第二天老太太就指明要把林家的产业给他,他是跟着老爷从林家出来的,林家有多少家业,他虽不能说门清,可也略知一二,老太太的态度明摆着,他哪敢给少夫人下辫子。
吴岱栂点了点头,让小厮把买回来的东西送到院子里,他则直接往林继善的书房走去。
“你跟夫人出去为什么不说一声?”不敢给少夫人下辫子,可不代表他不敢训小厮,在少夫人走后,管家立刻端起架子准备训人。
小厮垂着头小声的辩解,“少夫人临时决定要出去的,只说让我跟着。”
“你不会让别人告诉一声吗?鼻子底下长的是什么?啊!我告诉你,不要以为有少夫人给你撑腰,你就觉得了不起了,你在府里就归我管,我……”管家喋喋不休的开始训人,末了还问了一句,“跟少夫人出去买了些什么?”
小厮不知少夫人买这些东西的用意,可也觉得管家不应该追问,犹豫着要不要讲,抬眼为难的看向管家,却在看到管家身后的人后又立刻低下头,心里哀叫,他会不会被赶出府?若是赶出府,以后就没有人大院敢收他了。小厮急得想哭。
“少夫人让你把东西送回去,你在这里傻站着做什么?”林文氏冷眼瞧了半天,以前管家上下两张脸,他睁只眼闭只眼的也就过去了,这会儿见管家追问媳妇外出买些什么,这是他应该过问的事吗?在府里久了,觉得自己也是主子了?林文氏虽说是个好说话的,平素也不太端着架子,但是在他心里等级观念还是很强的,尤其是管家一步叔踩着他的底线边缘。
小厮向夫人请安之后立刻跑了,心里还庆幸今儿走运,但又担心管家会不会日后找到他账。而管家身子一僵,立刻转身向林文氏请安,夫人是什么时候过来的?刚刚他有没有向少夫人请安?管家倒不觉得自己追问少夫人买什么东西有问题,倒是不停的回想有没有请安的事。在林府久了,自然知道每个主子的性子,夫人心轻却极为注重礼数。
“管家在林府也有十几年了吧!跟在老爷身边也有几十年了吧!”林文氏淡淡的开口,惊得管家一身的冷汗,心里不明夫人何意,却有种不好的预感。
听到推门的声,林继善立刻抬头望了过去,见是吴岱栂回来了,立刻起身,“这是去哪了?怎么也不叫上我。”
“去市场转转,买了些花种想在院子里种些花。”吴岱栂见林继善一脸坦然,也不像发生什么事的样子才放下心。
“刚刚小舅子让人送了信来,四处找你不见人影。”林继善把吴睿翰的信交到吴岱栂的手里,“我看着上面还画了个符号是什么意思?”
吴岱栂接过来看了一眼后立刻皱眉,“这是哭的意思,家里出了什么事?”忙拆开信打开读。
林继善看着信封上的符号,还别说让吴岱栂这么一讲,看起来真像是人在哭的样子,画得太简单了。抬眼看向吴岱栂,就见脸色非常的难看,“家里出了什么事吗?”林继善一边说一边看向吴岱栂手里的信,最近他没去学堂一直在家里温习,顺便整理一些去京城时要带的书。家里下人间也没有传吴家的消息,他也便没有过多的关注,难道出了什么事?
吴岱栂看着信里的内容是又觉得生气又觉得好笑,两位叔叔居然要让典史给他们道歉,还要让他为他们做主,更甚者说着如果不惩罚典史,便在他们就不回吴村了。他们真好意思讲出这样的话,当他是什么?皇帝?可以操纵人命?当他们是什么?觉得一人得道了,鸡犬也能跟着升天?
“这……”林继善虽说对吴家的亲戚有一定的了解,可现下又让他开了眼界。
“当时爹亲说不让我管,说他能处理。”吴岱栂叹了口气,“他们倒真想得出,我只是做个官的儿媳妇便是这样,日后你若得了功名,这些人还不得怎么作威作福。”吴岱栂也无法,上辈子可以用媒体舆论制压一些人,在古代虽说可以制造舆论,但也就只是一方能知,并不能全国皆知。
“得想个法子制制他们才行,还得是能够直接压下他们心思的法子,不然日后还得闹。”林继善也皱起眉。
“若是有报纸就好了。”吴岱栂叹了口气,上辈子有了电视,网络之后报纸便显得可有可无,但在没有那些媒体之前,报纸可是人们得到一些信息的重要途径。
“报纸?此为何物?”林继善第一次听到此物,一脸的疑惑,看着吴岱栂待他解惑。
“就是一种发布信息的媒介,有点儿像衙门时不时贴出的告示。报纸可分为几个版块,像是时政新闻,娱乐新闻,生活提示和广告。”吴岱栂说完之后便见林继善更是一脸的不解,摇了摇头,报纸说起来挺简单,若是印刷得当,倒也可以做,这个比种花有意思。“继善,我们办报纸吧!”
“啊?”林继善还没反应过来,吴岱栂便风风火火的开始了办报纸的行动,在宣纸上勾画着报纸应该有的各种版块的图形,然后给林继善细讲里面的内容,两人头碰着碰,肩挨着肩,十分的亲密,而找到共同目标之后,两人之间隐约的隔阂似乎一下子便消失了。
“报纸必须要有。”林继善在听完吴岱栂详细的讲解后,立刻决定投身于报纸的创办。
“我们在辽城,重大事件也不会天天发生,报纸就叫辽城周报,七天发行一次如何?”七天并不是最佳的发行时段,可在古时哪有那么多的新闻可发行。
“七天会不会太长?”林继善更倾向于之前吴岱栂所说的“每天”。
“不会,现在家家都安居乐业,哪有那么多的新闻可以发布。”吴岱栂摸了摸鼻子,新闻,新闻,估计有些事上了报纸会成为旧闻,新闻是讲究时效性,但也得考虑到现实环境。吴岱栂也想办每天一期的报纸,但他担心不会有人天天买回去看。
“那先就七天发行一次,就叫辽城周报,等发行一段时间之后,再慢慢做调整好了。第一次咱们就把二叔和三叔写上去?”
“必须要写,让大家认识一些此等人。辽城虽然在北边,但是来往的客商却是很多,只要有人带着一份去了南边,他们的事便会传出去。”
“慢慢的世人皆知。”两人相视而笑,谁会想到日后报纸业的鼻祖创办的原因只是因为这样的小事?
第74章 七四
从决定办报纸后,两人便开始忙碌,朝廷颁发的一些新政由林继善负责向知府大人询问,当然在报纸上发布的都是一些可以让百姓知道的,吴岱栂则派小厮去打听花柳巷子里的一些事,别看不上烟花之地,这里的信息可比外面的更快。为了报纸有更加名正言顺,吴岱栂给三王爷送了封信,同时也没忘记向知府汇报一番,主要是想申请一个官方的许可。
“衙门出示的文书?”林知府沉吟着,这事有可取之处,同时也会得罪一些人,像是朝廷的一些新政颁布之后不见得各地衙门都会执行,欺上瞒下的官吏有很多,若是有了报纸公开将条例发布出去,那么就会因为利益而引起这些人的不满。林知府倒觉得报纸不错,只是要衙门文书的话,就不那么容易了。“在辽城内的,我同意倒是可行,出了辽城……,儿媳妇啊!站在百姓那边呢,报纸办起来对他们是有好处的,可若站在为官者那边就不见得了,这事容易得罪人。”
“这个我清楚,其实我觉得若是站在公正的角度发布信息,顶多是会让一些不痛快而已,并不会引起什么反应。”吴岱栂也清楚报纸办起来后肯定会得罪一些人,想起上辈子的言论自由,在古代是不可能行得通的,但至少百姓应该有知情权。吴岱栂觉得办报纸不单单为了一己之私,似乎被赋予了更多的东西需要背负,他清楚前路会有险阻,可是他并不想放弃。“爹,也许可能会连累到您。”
“哈哈哈,老朽已经在位这么多年,自认清正,自是不会怕你的报纸。至于别人,你办的报纸是在辽城,就算是传到别的地方去,他们也只能自认倒霉。”林知府可不怕这些,“他们若是找我来,也只能说是他们身子不正。不过啊,儿媳妇,若是办报纸是不是要有个地方吧!你们两人不会是想在家里把报纸办出来吧!”
“我和继善选好地点了,报社挂在继善的名下,继善也请了一些同窗过来帮忙。”吴岱栂说完之后,觉得得把报社的性质讲一下,不然这些文人若是被贴上“商”字可就不好了,“报纸的形式是以官方为主,所以并不存在言商之事,若是报社盈利,会分官府七成利。”
林文良听完之后大笑了几声,“难怪老太太说什么都不愿意放弃让你接手家业的念头。”
吴岱栂疑惑却没有说什么,家业什么的,他就没有打算接下过,他不想就此辩解什么,现在的他有一种冲动,想要把报纸办得更高,让全国人民都知道。到时估计会得罪更多的人,老太太也不会想着让他接手什么家业,到那时搞不好老太太躲他都躲不及。
谈好了文书的事之后,辽城报社便速度的开始的筹备第一份报纸的出版,仁武三年九月初十,第一版辽城周版第一期正式发行,一份两钱。两钱也就只够买一张宣纸,连墨都不够,别看定价低,却不会赔钱,报纸上有广告的宣传位,目前也只有两家各占一大版,一边是吴家的铺子,一边是林家的一个在辽城内的铺子,林文氏为了支持儿子媳妇的事业,当然要投些银子。两家都没有想到会带来什么样的效果,只是单纯的表示支持而已。
最近吴家的铺子可没怎么开张,二位叔叔不达目的不罢休即便被大哥打也不同意回去,吴阿旺气得每天都会拿鸡毛弹子轮上一番,效果却甚微,吴小娣后悔当初不应该把二叔和三叔接回来,就应该把他们扔到大街上不管他们死活的。吴小娣越想越气,可也不知道到怎么做,遇到这样无耻的人,任谁都是无可奈何。
报纸对古人来讲是一种新鲜的玩意,两钱不算贵,识字的人便买了一份边走边看。为了不浪费纸张,他们跳过了介绍,第一版便是最近朝廷的新政,和最近辽城内的各大官员为民做了哪些事。第二版则是城里的新鲜事,第三版是为文人墨客准备的,上面有文章,诗词,还有吴岱栂的小版板……故事连载。第四,五版是广告位,第六版便是一些家常评论,第一期的评论便是吴家的亲戚,连化名都不用,直接用了真名。看报纸的人看得那叫一个情绪化,古时的人们哪怕会常说三道四,心思也是淳朴的,看到这种极品亲戚,立刻愤慨得不行,纷纷表示这种人不能留在辽城。
典史今儿也买了一份报纸,看第一版的时候,大赞报纸办的好,都是为他们讲话,当然办得好。往下翻也不停的点点头,等到看到最后一版后,典史的脸色那叫一个色彩纷呈,看完之后把报纸狠狠的往桌上一拍,“这种人,当初应该重重的打。”基本上看过报纸的人都和典史有一样的心情。典史拿着报纸去寻知府,得求大人给他做主。
吴家里吴睿翰拿着手里的报纸,将最后一版看完之后,嘴角微微上翘,等到晚上全城的人怕是都会知道吴家的事,对于家丑外不外扬的事,吴睿翰倒没有酸文人的遮遮掩掩的想法,大娣有句话说得对,若是身上长了脓包,不挑开怎能好,家丑就跟脓包一样,不挑开让里面的脓流出来,怎么能去除。吴小娣跑到书房把报纸翻了个遍,“我们家的铺子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开,今儿外面可来了不少人,问什么时候才能开门,家里需要的东西都没处买了。”
“再等等,很快就能开门了。”吴睿翰很肯定的回答,有这么一份报纸,再加上城里百姓买不着东西的气愤,估计不出几天,城里就会弄出些大动静。
只挂了一个简单的牌子,没有门脸的小院子里,几位文人不停的走来走去,他们想知道报纸的反响如何,其实主要是想知道有没有对他们写的文章,诗词进行评点,同时他们也期待下周的报纸,对林继善的内人写的故事很是期待。“林兄,嫂夫人大才,此等故事我等写不出,此故事后续如何?”
“等筹备下周报纸的时候便知。”林继善也想知道,只是吴岱栂没写出来,他也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
“大喜,今天印出的报纸全部都卖了出去。”一位性子急的文人跑到卖报的小厮不远处坐着,刚开始的时候挺着急的,等见有人买报时更是着急,小厮的报子可不少,这若是卖不出去,余下的他们只能积存起来,到时还能不能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