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扬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扬天下- 第3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满身是血,杀气腾腾,清军士兵畏其虎威,有的吓得武器都拿不稳,有人惊慌地掉转马头逃离。

    秦军乘势冲杀,如秋风卷落叶,盛京城下,血色浮空,黄尘漫漫,千骑卷平冈,但歌大风云飞扬

    ***************************

    PS:求订阅,求推荐,求月票!别怪我什么都求,辛苦写书,为的就是这个,我不能虚伪地说我不想要。

    《明扬天下》书友群:363048878欢迎各位书友加入,一起聊聊。

    (未完待续……)

第576章 崩坍的大清门

    ***

    当黑衣玄甲的秦军,排着整齐的队形,带着染血的刀弓,踏入盛京南门之时。

    满城之民匍匐在地,不管他们是女真人、汉人、蒙古人,朝鲜人或者别的部族,全都诚惶诚恐地匍匐,不敢有丝毫异动,连大气也不敢惴。

    那面黑色的“秦”字大旗,迎风冉冉飘动,大旗之下,铁蹄铿锵,螯拜一身是血污碎肉,他右手提着大刀,左手提着阿哈尼堪的头颅,策马走在秦军前列。

    或许是图山一再骂他是叛徒,使他受了刺激;或许是焚毁了努尔哈赤的陵墓,使他产生了一不做二不休的心思。他将阿哈尼堪的头颅往大街上一扔,大吼道:“明天日出之前,谁还不把辫子剪掉,阿哈尼堪的下场就是你们的榜样!”

    匍匐在街边民众屏着呼吸,满城寂寂,阿哈尼堪的头颅在民众面前滚过,那血腥的狰狞之态吓得不少人尿了裤子,感觉头上的老鼠尾突然象把利剑,随时会割掉自己的脑袋

    田横听了螯拜的话,心中暗爽,他接着大吼一声:“留辫不留头,留头不留辫!”秦军士卒随即跟着齐声大吼:

    “留辫不留头,留头不留辫!”

    “留辫不留头,留头不留辫!”

    “留辫不留头,留头不留辫!”

    千军怒吼,满城震动,就连小儿也被吓得止住了啼哭。秦军一改在中原时那种亲民的形象,变得凶悍如虎,这是主帅宁远有意放纵的结果,也是现实环境的需要。

    在辽东,你必须先有威,否则就没人记你的恩。

    满清统治这片土地已经二三十年,就算是汉人,三十以下的。从出生开始都是长在满清的统治下;

    他们对满清皇权的认同度已经非常高,留辫子,穿马褂,已经成了他们生活的习惯,对待这些人,你要是象对待中原百姓那样,一味采取怀柔策略,那迟早会出大问题。

    所以,众将一进入辽东,就纷纷保证宁远下令剪辫子。敢于反抗的,也会毫不留情地斩首示众。所过之处,“留辫不留头,留头不留辫”的口号喊得震天响。

    满清国力有限,盛京并不算大,城内呈“井”字格局,八门对八街,里头四条道路将皇宫围在中间。

    螯拜率军从大南门驰马而过,铁蹄声声。震撼人心。等来到皇宫正门大清门前,一时百感交集,这满脸虬须的大汉,眼中竟有泪光在闪动。

    田横悄悄地观察着他的的表情。过了一会儿才说道:“瓜尔佳将军,常言道,开弓没有开头箭,瓜尔佳将军应该明白。这皇城留不得。”

    “我明白。”螯拜将头仰起,似乎是仰望云天,又似乎是在掩饰自己眼中的泪光。

    他无声地挥了挥手。秦军士卒顿时冲入大清门,一场有序的抢掠开始了。

    皇宫中虽然已经没有满清皇族在居住,但还保留着一些太监宫女作日常拂试,而且应该还是有些值钱东西的。

    见秦军涌入,里面的太监宫女吓得到处乱窜躲藏,哭声阵阵,响遍整个皇宫,就象是满清死了皇帝一样。

    搜查的结果,让田横颇为失望,满清入关时,把东西搬得很干净。秦军一通忙活下来,连那镶金的龙椅也算上,搜集到的东西估计也不值十万两银子。

    田横兴趣寥落地向手下把总卫英挥挥手说道:“先把大清门、崇政殿、大政殿,太庙,社稷坛给炸了。”

    “是,将军。”

    卫英接令,立即带人去埋炸药;

    大清门是皇宫正门,也就是常说的午门;

    崇政殿是皇太极陛见臣下,宴请外国使臣以及处理大政的常朝之处,就是俗称的金銮殿。

    大政殿是盛京皇宫内最庄严最神圣的地方,用于举行大典,如皇帝即位,颁布诏书,宣布军队出征,迎接将士凯旋等。此殿为皇太极举行重大典礼及重要政治活动的场所。

    太庙和江山社稷坛就不用细说了,这些建筑都是满清皇权的象征,必须毁掉。

    若是继续将它留在辽东大地上,他就会成为女真人的精神寄托,鼓舞他们不断反抗。

    两个时辰之后,在如血的残阳中,盛京的皇宫接连传出几声巨响,满城震动;

    远远望去,但见大清门、大政殿、崇政殿这些高大的,代表着满清皇权的建筑纷纷倒塌,烟尘滚滚,火光耀眼。

    残阳如血,脉脉无言,或许倒坍的绝不仅仅是几座建筑,而是一个王朝

    城中的女真人惊恐地望着这一切,他们想呐喊,想拼命,想但他们什么也不敢做,只能躲回家中吞声大哭,然后取来剪刀,艰难地剪下头上的小辫子。

    第二天,田横派兵逐家排查,但凡有谁还敢留着辫子的,二话不说,立即斩下头颅悬于城门示众。

    秦军虽然凶悍,但城中还敢留着辫子的人不多,所以其血腥程度,不及多铎在扬州犯下的暴行的万分之一。

    ***

    商丘。

    府衙里传出了激烈的争吵声,这次宁完我毫不的退让,向多铎据理力争道:“王爷,不能再等了,必须立即决堤,这样还能阻挡蒙轲一阵子,以便咱们向西转战,先击败马永贞。”

    “不行!”多铎吼道,“这是大清最后的机会,一定要淹没蒙轲,否则大清再也没有机会扭转乾坤了。”

    “王爷!”宁完我当头大喝,想喝醒多铎,“王爷您醒醒吧,蒙轲十万大军没有乘胜前来攻打商丘,却突然转攻夏邑,这分明是要避开黄河,他大军的后勤原来都是通过黄河来运送,他没有理由放着商丘不来攻打,却去攻打夏邑,王爷,蒙轲一定是猜透了咱们的计划,所以才有意避开黄河沿线。”

    “夏邑离黄河不远,一但决堤,他一样要被淹”

    “但不足以让他全军覆没,他最多是被困住三几日,大水一退,他照样可以挥师北上。”

    “这都是你的猜测,蒙轲怎么可能猜到咱们的计划,夏邑就象是商丘的西南门户,蒙轲在攻打商丘之前,先扫荡外围这不是很正常吗?”

    宁完我见多铎就象一个溺水的人,还死死地抓着那根稻草不放,这根本就是自欺欺人,但无论自己如何劝说,他就是不愿醒来。

    “王爷,马永贞四万步骑,快到洧川县,离开封不过两百里啊!如今开封,连勒克德浑收拢回来的兵马全算上,也不到五千人。且是新败之师,马永贞四万大军,快则两日,迟则四日,便可兵围开封,到时万一开封失守,就连咱们也无路可退了,王爷,你醒醒吧,别被鬼迷了心窍啊!”

    宁完我虽是汉人,但却是满清的死忠,此刻见多铎执迷不悟,还想死抓着那根不切实际的稻草不放,他可谓是声声啼血,不顾顶撞多铎的结果,拼命劝说。

    啪!多铎突然狠狠地甩出一个巴掌,把宁完我扇得横摔在地,半边脸倾刻间红肿起来,嘴角鲜血直流。

    多铎象是发疯一样,接着冲上去,狠狠地踢了两脚,然后指着满嘴是血的宁完我大骂道:“你还当自己是神仙吗?还想让本王什么都听你的,最该死就是你和范文程那只老狗!当初要不是你们拼命劝我十四哥入关,说什么中原江山唾手可得,我大清在辽东好好的,怎么会落到今天这田地?你该杀!该杀!”

    多铎一脸狰狞地大骂着,情绪十分激动,大脚不停地往宁完我身上踢,就象踢一条死狗。

    哀莫大于心死,见多铎连基本的理智都失去了,宁完我只感万念俱灰,甚至身上的疼痛感都没有那么强烈了。

    多铎的表现,完全是一个王朝覆灭前夕的那种歇斯底里,那种盲目疯狂,宁完我仿佛看到了几年前的崇祯皇帝,喊出“朕非亡国之君,尔等才是亡国之臣”的情景

    ************************************

    PS:求订阅,还是求订阅,求个温饱

    (未完待续……)

第577章 阎应元的军令状

    ***

    夏邑是夏朝中期的主要都城,华夏祖地,距离商丘只有两百里。现在蒙轲的十万大军就驻在夏邑。

    与砀山就处于黄河边上不同,夏邑离黄河已经有一百多里。这个距离很微妙,它既不会让多铎完全绝望,同时多铎真的掘堤的话,秦军又可以有足够的反应时间,不至于全军葬身洪水之下。

    蒋义涵是以前总参作战部的作战参谋,现在是东路大军的随军参谋,他快步走进蒙轲的帅帐所在的县衙。

    县衙里,除了他这种有丰富经验的作战参谋外,还有一批大秦陆军学院的学生;

    按秦王所言,战火纷飞的战场就是最好的学堂,这次北伐,皇家陆军学院的学生全部被派到了各路大军中学习。

    见蒋义涵走进来,这些各自忙碌着的学生纷纷立正至敬,将义涵随问道:“大都督呢?”

    他刚问完,就见蒙轲龙行虎步,从后衙走出来。

    “大都督。”

    “免礼,秦王有旨意传回了吗?”

    “是的大都督,大都督上奏之事,秦王只有一句话:大都督是主帅。”

    蒙轲略一思量,郑重向南拱了拱手道:“臣,感谢秦王信任。”

    秦王既然让自己放开手脚干,蒙轲便立即招来苏谨、惠登相、金声桓、郝摇旗、胡守亮、郭云龙、阎应元、秦祚明、秦佐明等将领。

    等大家齐聚一堂,蒙轲道:“根据夜不收打探到的情报,多铎确实有意掘开黄河大堤,水淹我大军,现在咱们虽然避开了,但多铎掘堤的可能性还非常大,一但大堤被掘开,下游上百州县都会变成泽国。无数百姓将死于水灾,我大军北伐的脚步也会被拖沓。现在,我等要做的就是,如何阻止多铎掘开黄河大堤。”

    金声桓脸有难色地说道:“大都督,要阻止多铎,只怕很难,要掘开黄河大堤并不是很难,只需要一两百人和足够的炸药,轻易就能办到。多铎要是有意为之,咱们如何阻止?”

    众将纷纷颔首。表示赞同金声桓的观点,这件事不是一般的难,是相当难。

    蒙轲那沉着的目光从众将脸上扫过,指着桌上的地图说道:“本帅知道很难,但是再难,也必须试试,这些天本帅琢磨了许久,有了一些初步的设想,现在说出来。大家一起琢磨,看能不能成功。”

    “大都督请讲。”

    “大家请看,我军实际控制范围,已经接近虞城。从虞城到商丘,只有六十里左右,多铎要掘开黄河大堤,不可能把他驻军的商丘也淹了。所以他选择的掘堤地点,应该是在商丘到虞城之间的这段河堤,而且不能离商丘太近。

    要阻止多铎掘开黄河大堤。关键在于如何隐伏一支人马,悄悄控制商丘与虞城之间这几十里大堤。”

    蒙轲的话,让大家看到了一丝希望,各人的点子也多了。

    牛万川先说道:“可以让水师去嘛,舰炮一架,要控制河堤还不容易。”

    蒙轲摇头道:“水师不行,水师炮舰吃水深,未必能航行这段河道,再者船只航行缓慢,敌军只要避开水师,别选地点掘堤,水师扑救便来不及了。”

    秦祚明说道:“掘堤不需要多少人马,在不知我军有预案的情况下,多铎肯定也不会派很多人去掘堤,我们只要能让两三百人马隐伏的商丘下游附近,再派暗哨多留意,多铎只要派人来掘堤,就可以发动突袭,阻止他们。”

    胡守亮也说道:“照理说,我十万大军向商丘推进,多铎肯定会等待最理想的时刻决堤,要把握好时机,他掘堤的地点也不可能离商丘太远,否则就不好把握了;

    也就是说,到时我十万大军离商丘也不远了,估计也还就五六十里;咱们有三万五千骑兵,未必就没有与多铎一战之力。到时步骑突然分开,以骑兵乘夜突进到商丘城下,缠住多铎,步兵再快速跟进,大事可定。”

    对胡守亮的说法,蒋义涵反对道:“诸位将军的想法,都是建立在能控制虞城到商丘这段河堤的前提上,这太冒险了,万一到时控制不住,我十万大军岂不是要葬身鱼腹?”

    阎应元沉吟道:“本来要确保虞城到商丘这段河堤也不难,只要让骑兵迅速突进,就完全可以确保万无一失,但如此一来,就会让多铎知道在商丘到虞城之间掘堤已不可为,他必定会放弃商丘,转往上游掘开大堤,现在问题的关键在于,一面要确保商丘到虞城的这段大堤不失,还不能让多铎知道我们控制了这段大堤。”

    阎应元一向颇有些智谋,他守江阴时,奇谋百出,若非如此,凭一城百姓是不可能守住江阴那么久的。

    蒙轲问道:“阎将军可有对策?”

    “如秦将军所以,掘堤本身不需要很多人,多铎为了掩饰掘堤的行动,更不可能刻意派很多人大张旗鼓的去掘堤,估计下来,最多也就三百人足以。这三百人出城时,要掌握他们的行踪也不难,难就难在如何让他们消失,而不让多铎知道。”

    “不错,只要能做到这一点,等多铎发现我军大快到了,而大堤还没有掘开,那时已经迟了。”

    “要神不知鬼不觉的干掉三百清军,还不让多铎知道,难,难难难!”蒋义涵连道了几个难字,对此他实在没有什么信心。

    阎应元又思量了一会儿,才对蒙轲说道:“如果大都督信得过末将,这件事就交给末将去办吧。”

    蒋义涵说道:“阎将军,并非我等信不过你,只是此事关系到十万大军的生死,你若有计划,还是先说出来,大家一起看看可不可行,如此大家才能安心。”

    阎应元理解蒋义涵的担心,于是将自己的计划轻声说出。

    蒋义涵听完说道:“我不同意,这还是太冒险了。”

    然而蒙轲却毅然拍板道:“按照眼下的情形,多铎掘开黄河大堤只是迟早的事,这关系到百万生民的性命,既然没有更好的对策,就算冒点险也值得,阎将军,就由你去办吧。”

    蒋义涵没想到一向沉稳的蒙轲竟会同意冒这个险,不禁失声叫道:“大都督!”

    “蒋大人不必多说了,我是大军主帅,出了问题,由我去向秦王谢罪。”

    蒙轲心意已定,别人只得依令行事,蒙轲的性格沉稳,他当然不会一味的去冒险,随后他仔细挑选了行军路线,宁愿绕远点,也要确保真有洪水来袭时,大军能尽快避上高处,不至于被洪水淹没。

    另外,除了阎应元之外,他又派游击谢恒带领几百人马,或化装成平民,或分散成游骑,到虞城与商丘之间的大堤附近隐伏,一但阎应元计策失败,谢恒就要强行阻止敌人掘堤,到时多铎要撤离商丘,总需要些时间,这也就留给了秦军一些应对的时间,只是下游的百姓,到时怕是保不住了。

    当天夜里,阎应元向蒙轲立下军令状后,带着两百人乘夜出发了,他这两百人中,除了挑选出来的精锐士卒外,还有五个年轻貌美的女子,她们都是随军的护士。

    离开夏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