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品典当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品典当师- 第1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还是当面说出来,要不然我真的会寝食不安的。”店主心里隐约产生了一丝不安,这次自己不会是真的看走眼了吧!
  “老板,你认为这是什么年代的镜子?”季凡没有直接回答店主的问题,而是好整无瑕地质问道。
  “从此镜的造型、纹饰、图案等特征来分析,我认为它是最典型不过地宋代薄皮花草镜。”店主非常自信地说道。
  “那你一定认为此镜一文不值啦?”季凡问道。==
  “那是自然。古镜的价格按年代分,以战国、唐镜价格最高,汉镜次之,而宋、元铜镜的价格较低,至于明、清时代的铜镜就更不值钱了,这面品相极差、锈蚀严重的宋镜最多值一百块。”店主盯着季凡不无得意的说道。
  “老板。我与你所见不尽相同。”季凡沉声说道,“这面镜子地风格的确与宋镜非常相近,但它绝不是你所说的什么宋代薄皮花草镜。”
  “那你说说它到底是什么年代的镜子?”店主不服气地说道。
  “其实此镜应该准确地称之为彩绘花卉镜,而不是你说的什么薄皮花草镜。==至于年代也不是你所说的什么宋代,而是辽代。”季凡说道。
  “你凭什么说它是辽镜?”店主质问道。
  “老板,别急,听我慢慢道来。你不应该仅仅因为镜身较薄。就主观臆断它出自宋代,其实与之同期的辽代、金代出于节省原料地缘故,同样会将铜镜铸得较薄。”季凡说道,“铜在辽代是比较稀缺的资源,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约铜,这一时期所铸造的铜镜都比较薄。
  在辽代。铜镜绝对不是简单的装饰品,而且因为人们认为它具有驱邪避灾和祈福的作用,更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只有王公、大臣等贵族才有资格使用铜镜。
  为了保持铜镜地美观,防止它受到锈蚀,辽国的制镜工匠会在铜镜上进行彩绘,也就是在其表面涂上一层漆料,这和氧化所形成的锈蚀是截然不同的。
  宋代制镜崇尚清新自然的艺术风格,而此镜体现的却是粗犷豪放的辽镜文化内涵。”
  “居然不是锈蚀。是彩绘工艺。莫非我真的漏宝了?”店主喃喃自语道。
  “老板,辽镜数量极为少见,你看走眼也很正常。”季凡轻轻拍了拍他肩膀安慰道。
  “听你说来,这面辽镜一定是价值不菲啦?”店主神色黯然地说道,想到如此珍贵的宝贝,竟然从自已手中白白溜走,他真恨不得使劲抽自已一个嘴巴。^^^^
  “我想至少不会低于三万块,当然如果上拍地话。可能会更高。”季凡说完冲着店主淡然一笑。和厉振海离开了古玩店,只剩下店主两眼发直呆立当场。
  这两天季凡和厉振海流连于荷里活道这条古玩街上。好久没有品味到捡漏乐趣地季凡脸上不禁挂满了喜悦的笑容,只是没有碰到他最喜欢的瓷器珍品,让他多少留下少许遗憾。
  唐俊和林枫结伴而回,意犹未尽的脸上难掩兴奋之色,看来两人尚未完全从赌博所带来的亢奋中摆脱出来。
  尽管两人情绪挺高,可是战果实在不敢恭维,两人双双以惨败而告终,每人输了四、五万块。
  “幸好我们在这里只呆了不过两天,如果时间再长点的话,我看你们两位可能会输得只剩下底裤啦!”季凡笑着说道。
  “季总,这你可不懂了,这赌所带来的乐趣,绝不是花钱就能买到的。”唐俊说道,“季总,这两天你收获如何呀?”
  “运气不算太坏,淘到两件不错地铜器。==”季凡说道。
  1月16日,第十届世界华人艺术大会香港大型艺术作品展在香港大会堂高座七楼展览馆隆重开幕,组委会主任著名收藏家顾远征先生致辞,接着开始了为期三天地艺术展。
  本届盛会规格很高,吸引了诸多海内外华人艺术名家名流,参展作品来自世界各国及地区,精品荟萃、艺术纷呈,以美术和书画传统艺术作品为主,也涵盖了摄影、篆刻、根艺、陶瓷、刺绣和其它艺术形式的工艺品及艺术收藏品等。
  龙兴瓷皇做为一个刚刚建厂才不到两年地陶瓷企业来说,能有幸参加这种华人艺术界的盛会,季凡颇感欣慰。
  当然,景德镇不光龙兴瓷皇获得参展资格,作为老字号的荣福祥同样有瓷器作品成功参展。
  在展览馆,满面春风的齐玉民正与身边的几位艺术界的朋友侃侃而谈。
  “齐总,贵公司的镂空雕塑瓷制作精美,冠绝景德镇,连续三届获得艺术展银奖,此次参展一定会更上一层楼啊!”
  “是啊,我细品齐总参展的那件《松鹤延年》雕塑瓷,造型新颖,雕塑精美,古意盎然,将浮雕艺术和陶瓷艺术完美地融于一体,实在是难得一见的陶瓷佳作啊!”
  “不错,我也十分看好齐总这件作品,我认为以它如此之高的艺术水准,大有希望获得本届艺术展的金奖啊!”
  听着身边众人如潮赞誉,齐玉民甚为得意,不过他还是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口是心非地说道,“多谢大家的厚爱,我此次参展主要是想借此机会,增进与大家的艺术交流,至于是否获奖倒并不重要。”
  如果说连续三天的艺术展是道开胃菜的话,那么随后进行的颁奖典礼则将此次艺术展推向了高潮。
  1月18日晚,颁奖现场灯火辉煌,香港各大主流媒体的记者架起了长枪短炮,镜头对准了颁奖礼台上的散发着迷人光彩的奖杯。来自海内外华人艺术名家名流衣冠楚楚荟聚一堂,男士西装革履,风度翩翩,女士则珠光宝器,明艳动人,大家对于即将举行的颁奖典礼充满期待,交头接耳议论着本届艺术展的各个奖项究竟花落谁家。
  作为来宾之一的季凡,此时正脸色平静地端坐在一个不太显眼的角落里,他穿着一套剪裁得体的黑色阿玛尼西装,散发着淡定从容的优雅气质。
  荣福祥的《松鹤延年》雕塑瓷作为本届艺术展夺金呼声极高的作品之一,令齐玉民的感觉非常好,齐玉民坐在前排显要位置上,脸上扬溢着胜利者的笑容,与身边熟识的艺术界同仁谈笑风生地低声交谈着。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晚上好!我宣布第十届世界华人艺术展颁奖典礼现在开始。”担任今晚颁奖晚会的主持人来自香港中文台艺术栏目的主持人刘雨奇先生和许菲小姐站在台上大声宣布道。
  这两位主持人学识渊博,不时引经据典,妙语连珠,很快就把颁奖晚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颁奖典礼按照原定程序,井然有序地进行着,不过出乎许多人意料的是原本被一些人十分看好的那副《松鹤延年》雕塑瓷却没有如愿以偿地获得陶瓷类艺术作品的金奖。齐玉民望着手里捧着的银奖,心里不免有些怅然,同时也有些疑惑,到底是谁的陶瓷作品更胜一筹,让自已失意而归呢!
  “下面有请中国陶瓷收藏协会会长、国内著名陶瓷鉴定家、故宫博物院院长孙明学先生上台为大家宣布此次艺术展陶瓷类金奖获奖名单。”许菲说道。
滺U书萌 uUtXT。cOm 铨汶子版越牍

淘尽黄沙始见金 第二百六十五章 决战时刻即将到来 字数:3376
  “可惜它不是陶瓷制品,否则的话倒是可以用热光释法来分辨真伪。”对瓷器鉴定更为在行的季凡说道。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伪造古瓷已有久远历史,而且是一门经久不衰的行业。从事陶瓷鉴别的鉴定专家与古瓷制假高手的相互斗法从来就未停止过。
  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日新月异,市场上作伪技巧也不断翻新,现在古董商们利用医用X光机等幅射装置进行定量辐射,或者通过收集汉朝墓室中的陶土来重塑陶俑,以达到蒙骗热释光的等诸多造假手段令人眼花缭乱防不胜防。即使是当今热释光法检测权威机构的英国牛津认证有限公司也日益面临着各种挑战,不断地对这项测试加以改进和完善。
  去年我们公司曾经受理过一位卖家的拍品,一件唐三彩人马俑从外表看来品相极佳,无可挑剔,令人爱不释手的,不过热释光测定的结果却是令人大失所望,这件唐三彩陶俑年代居然距今三千年以上,实在让人哭笑不得。显然是对卖家对这件高仿品进行了人工辐照,结果因辐照剂量掌握得不好,反而弄巧成拙,露出马脚。”杜长河笑着说道。
  “杜总,贵公司每年都要受理数目惊人的拍品,想必对拍品真伪的鉴定一定有完整的应对措施啦!”季凡说道。
  “假的总究是假的,它永远也不会变成真的,如果不是担心破坏了这件如意,我们倒是可以尝试用碳14检测法来进行测定,现在只好寻求其它办法啦!不过没关系,这还难不住我们。”杜长河自信地说道。
  “杜总,我倒是非常看好这件如意,鉴定结果出来后记得给我来个电话,我对它的真伪倒是十分感兴趣。”季凡说道。
  王府井商业街,一间临街店铺明亮鉴人的玻璃拉门上方“龙兴瓷皇”几个大字分外醒目。季凡和厉振海步入店内,高山流水的悠扬乐曲清脆入耳。恍然间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之中,一股清新淡雅的气息扑面而来。
  店内设计得古拙而不失典雅,无论是摆放各种瓷器的博古架,还是供顾客歇息的红木桌椅,无不透露着设计者的独具匠
  面容皎好身着青白相间职业套装地服务员面容可鞠地耐心接待着每一位顾客,
  “欢迎两位光临,请问两位客人想买什么瓷器?”一个服务员上前热情地招呼道。
  “我们路过此地。进来随便看看而已。”季凡一边回答,一边四处打量着。
  前面不远处一对金发碧眼的外国中年夫妇带着痴迷地眼神,望着店内五彩缤纷各式各样的瓷器,有些无所适从。一个大眼睛的服务员随手拿起一件祭红釉梅瓶,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不厌其烦地向两人做介绍。
  “红色在中国代表着高贵,华丽,热烈,喜庆,吉祥等意义,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自古为尊贵之色。汉高祖自称赤帝之子,赤即为红。唐时朝服唤为朱衣,豪门称为朱门,朱即为红,皇宫之宫墙,楼阁,门柱等皆为红色,自古以来,中国各地崇尚红色的习俗已基本趋向一致,追求纯正红釉也成为古时达官贵人。豪门显要的毕生梦想。
  两位现在所看到地是我们公司精心推出的祭红釉梅瓶。这种祭红釉瓷器,又名美人祭。它堪称红釉瓷中的珍品,极难烧制,在我们瓷都景德镇民间素有要想穷,烧祭红的说法,围绕这种祭红釉瓷器地来历还有一个凄美动人的传说。”
  “美人祭?的确是好名字,小姐请你快说说它的来历。”中年妇人饶有兴趣地问道。
  “相传大明朝宣德年间,宣宗皇帝突然想要用一套鲜红色的瓷器祭奠日神,于是诏令设在景德镇的督窑官加紧烧制。但是,由于红釉瓷器历来就难以烧制,窑工们虽然多次试验,可仍然烧不出令朝廷满意的祭器来。
  督窑的太监对此非常不满,每日督促、鞭打窑工,并且把一部分人关进监狱,声称再烧不出皇帝催要地红釉瓷器,就要杀人了。
  一位老窑工的女儿翠兰,听到消息非常担心,跑到了御窑厂,发现她地父亲也被督窑官投入了大牢。悲愤的翠兰纵身跳入了熊熊的窑火当中,用自己的生命抗议督窑官的暴行。两天后,当窑工们打开翠兰焚身的窑炉时,惊奇地发现,烧成的陶坯呈现出鲜血一样的红色。红色的祭器烧成了,人们说这是翠兰地血染红了陶坯,于是就把这种红色地陶瓷,称为祭红。
  为了纪念以身祭窑的翠兰,窑工们后来在封窑门时,用砖砌成少女地形象,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从那以后,历代皇帝都曾不惜财力烧制祭红,但是这种殷红色的瓷器,如同神话中的宝物一样,非常难得。
  多少来到景德镇的人,都想见识一下这有着神奇色彩的祭红。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如愿以偿目睹祭红的芳容。”
  听过大眼睛介绍后,这对中年夫妇对这种祭红釉瓷器产生了浓厚兴趣,随即掏钱买下这件祭红梅瓶。
  这个名叫吕淑汶的大眼睛服务员素质给季凡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若有所思地迈步向里间的办公室走去。
  “这位先生,对不起,里面是办公区,请您止步。”一个服务员微笑着上前拦阻道。
  “我是季凡,不知你们刘经理在不?”季凡平静地说道。
  “啊,原来是季总,快请进!”服务员满脸惊讶地说道。
  “欢迎季总前来分公司光临指导工作。”有些发胖的分公司经理刘如海迎上前恭敬地说道。
  “公司去年销售情况如何呀?”季凡问道。
  “公司自开业以来,一直保持着不错的销售势头,这是有关帐目,请您过目。”刘如海给季凡、厉振海两人沏了杯上好的龙井茶,然后吩咐手下的会计捧出一堆帐簿放到季凡面前。
  从这些账簿体现的数据来看,这里的销售业绩的确不错,看过帐簿后季凡赞许地点了点头,“公司开业至今不到一年时间就能取得如此销售业绩,看样子刘经理这阵子没少费心啊!”
  “这是我份内应该做的。”刘如海谦逊地说道,脸上难掩兴奋之色。
  “公司里有个叫吕淑汶的服务员吧?”季凡象是不经意地问道。
  “她是三个月前来公司的,小姑娘虽然学历不高,但我看她口齿伶俐,而且还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就留了下来。”刘如海一边揣磨着季凡的用意,一边小心翼翼地回答道。
  “此人表现不错,我看可以委以重任。”季凡站起身说道。
  难得来北京一趟,季凡精心挑选了密饯果脯、正明斋的京八件糕点、六必居的酱菜等几样北京特色的食品。
  回到龙江市不久,季凡接到杜长河的电话,那件乾隆御玩如意聘请专家进行了痕迹鉴定,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它的确是出自乾隆年间的皇家御用之物。
  春节是在紫光花园别墅中与苏晚亭父女俩一起渡过的,三个人虽然略显冷清了些,不过倒也是其乐融融。
  神光侦探事务所这段时间却没闲着,赵光雨调集人手,对韩笑石和其旗下的中环集团展开了秘密调查。
  通过将近两个月的调查搜集,大量资料汇集到赵光雨手中。
  春节假期刚过,季凡接到了赵光雨的电话,叫上厉振海,两人准时来到了赵光雨住宿的宾馆。
  见面简单寒嘘后,赵光雨从公文包里取出一叠厚厚的材料交给了季凡。
  “别看这些东西毫不起眼,它可是我手下的弟兄花了两个月时间,冒着极大的风险弄来的,我相信季总对这里面的内容一定非常感兴趣,请季总过目。”
  季凡接过后,仔细翻看了一下,里面的内容的确如赵光雨所言,一部分根本就是不为人所知的公司内幕,有的甚至是涉及中环集团商业机密的核心机密。
  “怎么样季总,这份材料还合你的胃口吗?”赵光雨问道。
  “不愧为专业人士,搜集的材料很全面,也很到位,这份材料正是我所需要的。”季凡笑着说道。
  “既然如此,那季总你看那另外一百万报酬是不是可以一并结清啊?”赵光雨问道。
  “没问题,请赵经理放心,余下的一百万很快就会打入贵公司帐户。”季凡说道。
優悠書擝 UutXt。CoM 荃蚊自坂月读

淘尽黄沙始见金 第二百六十六章 在股市里大做文章 字数:3359
  季凡花了大半天的时间才将这份长达三百多页的材料全部看完,轻轻揉了揉有些发涩的眼睛,站起身来到露台极目眺望,远处古井不波的平阳湖依旧是波澜不惊,而此刻季凡的心里却极不平静,财务出身的他在详细地翻阅了神光侦探事务所搜集的情报后,对于韩笑石的中环集团有了全新的认识,一个大胆而又极富想象力的计划在胸中酝酿已成。
  一天之后,季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