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府为县,沿习至今,原府属龙泉县改为风泉县,即今凤冈县。新中国成立后,石阡隶属铜仁地区。
“关于“石阡”的得名,有这样的说法。一是说城南关外烟墩坡(现称为“打石坡”)一带草未初未开成路,尖石林立,约以千计,“千”加“埠”为“阡”而得名。二是说民国《石阡县志。文艺志》载有冯翰撰《石阡解》,文中根据“阡,田间路,南北为陌,东西为阡”的解释,以城西二十公里关口坪“仙人街”和城东五峰山下的“石路”,为石阡的得名。
“石阡县城是贵州省人民政府命名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多处承载文化和历史符号的文物古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阡万寿宫,又称江西会馆或豫章合省会馆,是江西商人在石阡活动的历史见证,是康乾盛世石阡经济繁荣的象征。以万寿宫为龙头,禹王宫、观音阁、龙王庙、玉皇阁、忠烈宫、启灵桥共同构成了占地35000平方米的古代建筑群。与这些建筑群相连的是古城老街、石板街等历史文化街区,街区内有大量形成于明清的古街、古巷、古院和古桥。
“自明清以来,由于政治和经济的原因,石阡多次出现外省移民迁入的潮流。外来文化和本地文化不断交流、融合,形成了石阡多元的文化元素。既有当地仡佬文化、也有会馆文化、屯堡文化。来到石阡,我们既可以看到仡佬毛龙,也可以看到茶灯、傩戏、木偶戏。还可以听到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民歌。石阡民歌《情姐下河洗衣裳》已入选中国民歌博物馆,唱响华夏大地。
“好了,尊敬的各位嘉宾朋友,刚才我们介绍了石阡的由来,下面请跟随我一起开始游览万寿宫。”
导游黄桂蓉边走边开始讲解:
“万寿宫是江西会馆的别称,顾名思义,也就是江西人在省外修建的一种公共建筑物,供赣籍人士在当地聚会或寄居用,其实就相当于现在的办事处。石阡万寿宫始建于明朝万历初年,占地3800平方米,整个建筑依地就势而建,由西向东渐次升高,为二进封火山墙四合院式院落。建筑由东、西两个部门组成:西部为戏楼、大门、倒座及长廊;东部分三路建筑,即北路的紫云宫,中路的过厅、正殿,南路的圣帝宫。形成了院中带院,宫中套宫,墙内有墙,较为独特的平面布局。金碧辉煌的戏楼与三宫殿遥遥相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均凝聚于此。
“大家一定会问了?万寿宫,很多地方都有,石阡万寿宫到底独特在哪里呢?这首先要说到万寿宫的历史沿革,明清时代,大批赣籍军民纷纷涌入贵州。军人原为屯兵,尔后安家落户,与当地土民融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江西客商溯都柳江、清水河、阳河、锦江、乌江、赤水河等大小江河扶摇而上,深入黔山大地,寻求发展机遇,形成新的人群。他们为了自身利益,集资修建江西会馆,并供奉许真君(许逊)和杨泗将军,习称“万寿宫”。石阡是一个历史非常久远的地方。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当时就置夜郎县于今县境西部,元代,置石阡等处军民长官司于今治所。明代,改置设石阡府,为贵州布政使司下属的十三府之一,也就是说,石阡府与贵州省同时诞生。历史上的石阡,经济繁荣,人口密集,是一个交通要道。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江西客商与日俱增,石阡万寿宫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修建的。据万寿宫内保存的修建碑文记披露,明万历初年,在石阡始建万寿宫,时称“豫章阖省会馆”。清雍正十三年,知府赵之垣重修,乾隆三年,知府杜理复加修葺,这个进修的万寿宫还没有现在这样的规模,格局是坐北朝南。
“后来经郡人左成宪等筹款,并派员前往江西绘制图纸,于乾隆三十二年,也就是公无1767年,由来石阡定居的南昌、抚州、临江、瑞川、吉安五府客商捐资改建。庙甚格局改为了坐东向西,占地面积扩大到了3800多个平方,也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规模。现在请大家随着我看山门,万寿宫和三个山门巧妙地将牌坊,大门、山墙结为一体,以青砖仿木雕刻垒砌,既美丽实用,又节工省料,还有良好的防火性能。周围有灰塑、泥塑、砖雕神话故事,栩栩如生。
“我们现在正置身于万寿宫的前部,也就是西部,我们可以看到,大门、倒座、戏楼及长廊,构成了万寿宫西部的建筑空间,建筑空间疏落有致,主次分明,装饰华贵,体现了万寿宫建筑艺术的精华。咱们石阡自古以来是多民族的聚居区,主要民族有仡佬族、侗族、苗族等。相传当时修建万寿宫的掌墨师是当地仡佬族人,他别出心裁地将飞檐翘角的仡佬族民居特点融入到了传统建筑中来,最为突出的是戏楼。大家请看,戏楼为面阔一间歇山顶建筑,戏楼的造型与仡佬族民居中的翘角楼厢房别无二致,这对增加室内采光和避免雨淋水沾具有非常实用的价值。歇山顶建筑在古代是等级最高的建筑,可见当时的万寿宫不但是地位上还是在影响上,在当地都是很高很大的,戏楼上有华丽的如意斗拱、藻井、屏风以及挂落,鹅颈橡等装饰,舞台上八块横枋上暗八仙、花鸟等浅浮雕,舞台下十五幅三国戏文高浮雕,栩栩如生,可以看出其精湛绝伦的工艺水平。感兴趣的嘉宾朋友不妨试着看一下这十五幅三国戏文浮雕,看能否认出每一个场景是什么内容。”
(未完待续。)
第三四六章 夜郎之地(二)
导游黄桂蓉略为停顿了一下之后,便又继续讲解。吴总等一行人看得非常仔细,因为这是外来建筑文化在石阡的集中体现,当然,修建万寿宫时,也肯定吸收了当地的文化元素。
黄桂蓉讲解说:
“大家可能发现戏楼上有两幅对联,戏楼上这一幅是“束带整冠俨然君臣父子,停锣息鼓谁是儿女夫妻”,它的含义既是对戏台上虚拟故事的描述,也是对人生的描述。那么为什么旁边会还有一幅对联呢?这就是后来扩建万寿宫以后的典故了,后人觉得短的这幅不足以表述豫章会馆的全部涵义,于是就又在旁边立了这么一幅对联“从南抚临瑞吉以来游翠五府人才于兹为盛,合生旦净未丑而作戏少一个脚色便不足观”。“南、抚、临、瑞、吉”就是我刚才给大家讲到过的后来捐资修建万寿宫的五个地方的客商。
“万寿宫建筑工艺使中原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谐调一致,生动形象地反映出历史上石阡古城的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等状况。因此于2001年6月25日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寿宫历来为县城官民游乐聚会的场所,1936年,红军部队驻过宫里,开展了戏剧演出等革命活动,军团总指挥部的领导人曾到宫里看望了在石阡参加红军的新战士。后来,万寿宫曾改作粮食仓库,这是万寿宫能够得以完整保存的重要原因之一。”
黄桂蓉讲解完毕后,王总对一直陪在他身旁的蒋副会长说道:“这万寿宫的建筑有徽派之风!”
游完了万寿宫,接着就又赶到了府文庙。吴总等人站在府文庙前,吴总说道:“庙宇旅游也是旅游中的重要一部分,不论是我们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对姓教有一定的迷信。”
听了吴总的话,导游黄桂蓉知道吴总有所误会,连忙解说道:“各位嘉宾朋友,这府文庙虽然有庙,却不是真正的‘庙宇’”。
府文庙亦称学宫,是古代培养封建科举人才的场所,自汉武帝尊孔崇儒,历代相承,推孔子为万世师表,重儒术以治理天下,令郡县皆建学宫,以为官绅士人奉祀瞻仰之地。故历代郡县官吏都把营建和培修学宫作为重视文教的标志。据考证,石阡早在秦、唐两代有建置。只因僻处西南边陲,交通梗阻,中原王朝更替频繁,而且北方多事,难于兼顾,孔孟儒学不能广为传播。迄明代石阡设府,立学始见于方志。
石阡府文庙位于县城东南越城路,始建于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由时任知府李鉴修建,因在石阡设府的同一年修建,故称“府文庙”。府文庙历经战火,多次重修。至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知府董醇重修后,庙制稳定。府文庙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整个庙基坐东朝西,庙分三进院落,院基渐次升高,由西向东自下而上分别建有庙墙、泮池、状元桥、棂星门、大成门、两庑、天子台、大成殿以及崇圣祠、考棚等。解放初期,泮池、状元桥、棂星门、崇圣祠、考棚等被毁。
文庙正中为大成殿,殿外为丹墀,丹墀左右为东西阶,阶下为天子台,天子台上下各有双龙抢宝和鲤鱼跳龙门巨型浮雕一块,左右列东西两庑各三间,现作为“可爱的泉都辉煌五十周年成就图片展”陈列室。前为大成门五间,其左右两间原为文武官员斋更衣室,门外左为名宦祠,右为乡贤祠。大成门外有桂花古树二株,四季浓阴,八月花开,一黄一白,香飘满城。中间稍下丈余,竖立石坊为棂星门,门外为泮池及状元桥,池前左右有门题曰:“礼门”、“义路”。门外各立下马碑,大成殿之后有崇圣祠,周围绕以红墙,庙基长二十六丈五尺,阔七丈八尺。
游览完了府文庙,接着便去了禹王宫。
禹王宫又称水府阁。坐北向南。中轴对称。原有牌楼式山门、戏楼、两厢、正殿、后殿等。现戏楼及东厢房已毁。占地面积约1540平方米。建筑面积1428平方米。内有石、木雕刻图案多种。禹王宫正殿、后殿均有大梁题记。正殿大梁题记为:“皇清嘉庆贰拾年岁次乙亥立”,即公元1815年;后殿大梁题记为:“皇清乾隆乾隆肆拾伍年岁次庚子立”,即公元1780年。这是迄今发现的石阡境内现存最早的古代木构建筑。
看完了禹王宫,又去看了启灵桥。
启灵桥又名“石阡大桥”,位于城西北龙底江上,东抵汤山镇平桥街北端,西抵临江楼南侧,古设木桥于此,名“河下桥”。明万历十年(1582),知府袁亮创修石墩,架木为梁,取名“启灵桥”,但遇洪峰骤发,仍有冲毁之虞,清乾隆二十年(1757),知府时廷霭倡议募捐建石拱桥,经七年而竣工,共十一拱,全长一百四十米。桥上建高亭,翼鳞凌空,若长虹卧波,飞龙饮水,景观极美。桥墩呈分水尖状,可减少洪水冲力。两端拱高七米余,相向递增高度。至桥中心孔高为十米半,利于主流排泄,拱顶悬“斩龙剑”一把,意在镇慑蛟龙,免致泛滥雨水。桥身结构坚固,造型美观,具有极高的桥梁工程技术和艺术水平,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同治元年(1862),洪水泛滥,河水冲毁西岸三孔,遂加强木以渡,维持了15年。光绪四年(1878),郡守陈柱安、增生夏纯花倡议募捐复修,得以修缮。民国前期,桥上亭圮。解放后,经省交通部门勘定,该桥属全省大型桥梁之一,注册定名“石阡大桥”。自六年代起,政府对桥塘墩、石栏进行了加固,并改两端石阡级处为木杵桥梁,后又改为混凝土板桥,至此全桥增为十三孔跨,全长一百六十九米,高八米,桥面宽五米,安全载重十吨,为县城至省城贵阳的必经之公路桥。
上午的时间安排得非常紧凑,游完启灵桥,吃中饭的时间便到了。
导游黄桂蓉与蒋副会长商量之后,找了一处特色餐馆,吃了一顿特色餐,让吴总等人觉得最有意思的就是糯糍粑粘黄豆粉,田理麦觉得武陵山中的饮食没有多大差别,那糯糍粑粘黄豆粉他也吃过。
中饭结束时,田理麦买了单。
吃过午饭之后,黄桂蓉对蒋副会长说道:“蒋会长,下午我们只去看红军的指挥部行不?上午的时间安排太紧了,下午松散一点!”
蒋会长笑着说道:“好,小黄,今天整天的日程,你上午将时间赶了!”
“蒋会长,今天的行程,本来就只需要大半天时间,等会儿看完之后,让吴总他们休息一下!”黄桂蓉说道。
蒋会长笑着开玩笑说道:“吴总,我们小黄挺体贴你的!”
吴总笑笑对黄桂蓉说道:“谢谢小黄!”
一行人坐车来了石阡县城中心的长征路东侧。
黄桂蓉一下车,便讲解道:“石阡,是一个古老的地方,但它更是一块热土,无数的革命先烈长眠在了这里。下面我们参观的是红军团总指挥部旧址。
“这处旧址是一组中西合璧的建筑群,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由经堂、神甫楼、修女楼三个建筑所组成。红军军团总指挥部及司令部旧址为南楼;石阡会议旧址为经堂;红军的许多高级将领等领导人住址为批楼。
“石阡是革命老区,红军长征曾两次过境,在这里留下了无数的丰功伟绩。红军第一次到石阡是1934年7月,当时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军一部主力,根据中央命令,从湘鄂西根据地出发,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先遣队转移西征。在这过程中,经劳战士们历尽艰辛,用鲜血换来了红某军团主力与红某军的胜利会师,形成了一支强大的战略整体。之后,开辟了湘、鄂、川、黔根据地,有利地配合了中央红军的长征。
“红军第二次到石阡是1935年11月,根据红军最高指挥部的指示和遵义会议精神,结合面临的实际情况,决定向贵州石阡等地区进行战略转移,以创建新根据地。红军突破敌人封锁,占领部分重要城镇,1936年1月向石阡挺进。11日直取石阡县城。总指挥部、军团司令部及其直属机关,分别驻天主堂内,当时的军团首长等领导人亦驻天主堂,其余各部队分别驻县城郊区。红军在石阡进行了十天的休整,开展了以下主要活动:组织群众打倒土豪劣绅,解救劳苦大众;开展丰富生动的宣传活动,传播革命真理;建立游击队,扩充新战士八百多人;修造武器,缝制军装;组织干部学文化、政治;建立教导队;派遣部队歼击反动武装等。总政治部还在天主堂召开党的积极分子活动会议,红军政治委员还做了重要报告。这次会议为克服红军中的消极情绪、坚定红军指战员一往无前胜利信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月19日,党的军分委及总部负责人等在天主堂开了重要会议。会上分析了敌我势态以及地形条件,决定转移至乌江以南广大地区活动。20日,红军近二万人在石阡大桥两岸集合,向黔大毕方向进发,22日全部离开石阡。红军在石阡播下革命火种,留下不少革命文物,在石阡人民心中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现在神甫楼仍存有当年红军留下的标语和漫画,一共多达二十余幅,在贵州省内也不可多见。
“1981年,石阡县人民政府将旧址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在北楼开设了“红军长征经石阡文物陈列馆”,馆内共展出文物400余件,现已接待的人次达15万。”
导游黄桂容讲完了红军军团指挥部,接着还简略介绍了甘溪红军烈士纪念碑。甘溪红军烈士纪念碑位于佛顶山脚下,1967年,县人民政府建成,占地300平方米,高约3米,长约50米,塔基一面依山,三面以料石垒砌。周围植有草坪、树木,草坪中心砌一宝塔形正方体,三级石碑座,碑为长方体,高7米,上面刻有“无产阶级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基阶上竖着“红军烈士纪念碑”,上面刻着甘溪战役简况碑文。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