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行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医行大唐- 第1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和观察使,皇帝开口,无论真心还是假意,这些人怎么也要意思意思。这其中尤其是左睿,左睿占据了两镇之地,皇帝恩宠,左睿肯定支持,加上各地对皇帝进行一下支持,羽林卫重新建起来很容易。

    “陛下言之有理,但请陛下也要注意一些事。”也不管处于错愕中的杨复恭,杜让能再次开口。

    “爱卿请讲。”皇帝露出一丝笑意。

    “这次重建羽林军是各地方自愿捐助,不可强行摊派,还请陛下谨记。若是各地方捐助的钱粮不够,那就请陛下暂时等待,重建羽林就要延迟。”杜让能一脸严肃。

    “这是自然,岂能强行摊派,若各地方捐助的钱粮不够,朕就再等等。”

    “陛下英明!”

    “陛下言之有理!”

    “陛下。。。。。。”

    。。。。。。

    这些文官太残忍了,根本就不管心中愤怒的杨复恭作何想法,他们再一次冲出来,立刻就是一通唾沫横飞。

    这就是胜利的感觉,胜的轻而易举!陈墨果然是一个习惯胜利的人,他出的点子高明的让皇帝收起了笑容:“诸位爱卿,此事就这么定了,朕立刻颁旨,相关文书由杜相起草。。。。。。”

    。(未完待续。。)

 第277章 捅还是爆

    六军统领李顺节完全成了皇帝的“嫡系”,杨复恭恨得直咬牙。

    可惜,李顺节根本不在乎,皇帝的大腿才是最粗,李顺节不会舍弃皇帝拼命抱杨复恭的大腿。随时随地,李顺节身边都有亲卫保护,杨复恭根本就对他无可奈何。就像得罪了杨复恭的户部尚书张浚那样,随时都防范自己被暗杀都没事,手握重兵的李顺节怕什么?

    何况,皇帝继续再给李顺节壮胆。

    就在皇帝希望各地捐助重建羽林卫,文书下发的同时,李顺节也得到了应有的回报;升天武都头、领镇海节度使。

    削弱宦官权利,提高宰相和文臣地位与权柄的事情进行的按部就班。就像滴水穿石,每一滴水落下来都会有它的作用,都会子在石头上留下痕迹,时间会让水凿穿石头。

    就在杨复恭感到危机重重的同时,南方战事有了新的变化。

    朱全忠扩张的脚步进一步加快,十月,朱全忠部将朱珍进攻感化军节度使时溥。

    光启三年时,朱温与淮南的杨行密素不和,遣兵征伐杨行密时,要向时溥借道徐州,但时溥拒绝,于是朱温出兵讨击时溥。从此徐州、泗州、濠州一带战争不息,百姓无法耕种,又遭水灾,百姓死亡甚重。天平军节度使朱瑄遣使劝朱温不要和昔日共同对抗秦宗权的盟友互相残杀,但朱温恼恨时溥私通孙儒,根本没有听从。以至于和朱瑄也产生了嫌隙。随后朱瑄的堂弟泰宁军节度使朱瑾也参与进来,于是乎,朱瑄、朱瑾和朱全忠反目成仇。和时溥结成了同盟共同对付朱全忠。

    十月中旬,朱珍击败时溥,取沛、滕二县。

    南方和东部的混战开始,没有什么大事处理的皇帝也有了兴趣。

    一张新式地图摆在案几上,皇帝伸出手怕打着案几:“我看这忠武军也该用一用了。”

    “陛下难道想参与东南线战事?西川那里够耗费钱粮了,进入忠武军可以牵制住朱全忠,可问题是。钱粮哪里来?最重要的是,代管忠武军的赵昶可是依靠的朱全忠。”

    “你不是说忠武军节度使赵犨病重,现在赵昶也病了。赵犨和他的儿子赵珝很忠心吗?”皇帝意味深长的看着陈墨:“就别让左将军骚扰河中了,我们进入忠武军怎么样?”

    忠武军是东都洛阳的东邻,宣武军的西邻,正好夹在中间。而忠武军的南端就是淮南。一旦左睿进入忠武军地界就等于去捅朱全忠的屁股。用陈墨的话来说就是要爆朱全忠的菊花。这位皇帝陛下的雄心可不小,也很会看时机。

    “陛下,这爆菊花的事太大,战线太长,军资补给困难,就是赵犨父子支持,我们能坚持就多久?这样做不稳妥,还不如捅一下朱全忠的菊花来得好。”

    “怎么捅?捅哪?快说!”

    这位皇帝算是被陈墨彻底教坏了。爆菊花、捅菊花全部学会了。

    “陛下,若是朝廷军队很强。赵家父子就会很忠心,若不强就不会忠心。能够在这种险恶状况下生存下来的人都不是什么简单人物,赵家要生存就要会看势,这就是能够生存的基础,所以我们进入忠武军的时机看似不错,实际上很危险。赵家父子无法确定,朱全忠也会全力反扑,因此这很不合算,我们为什要去忠武军,在东都附近扩展一下也会起到相应作用啊!”

    陈墨和皇帝都不愿意看着朱全忠做大,这种背后下绊子的事情很吸引人。而陈墨不希望左睿的战线过长,耗费巨大,也会降低战斗力,一点点吞噬才是最佳方略。

    “取河阳?我记得大郎说过河阳与东都隔着山脉与黄河,守起来有难度,现在拿下河阳守得住吗?”皇帝提出了疑问。

    “拿下不是问题,张全义种地还行,打仗就算了。拿下河阳守住估计问题也不大,就看朱全忠如何动作了。若是小规模增援,那就吃掉它,继续东进,整个战线拉开会让朱全忠感到背后很痛。。。若是朱全忠大举来攻看情况再说,实在不行我们可以撤军。”陈墨一脸阴阴的笑容,即要扯后腿,还要有好处:“无论如何,目的都会达到,这比进入忠武军地界划算,搞不好就能长期占据河阳,又增加了地盘,这些土地的收成养士兵应该们问题。”

    “这样不错,让他难受就行。那就让左将军尽快出兵,就不要经过政事堂了,朕下一道中旨,事后也省的。。。。。。”

    皇帝是越来越精明,他也知道通过正经渠道会降低效率。同时,朝堂和内官各种派系错综复杂,肯定有朱全忠的人,这事情不能透露出去,让左睿“先斩后奏”是最佳方式,有人想提前通风报信也不可能。

    看着这位脑子灵活多变的皇帝陛下,陈墨确定了,越来越有腹黑的倾向,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会饿死师傅。

    “别这样看我,我都是跟你学的。”皇帝被陈墨看的不好意思了,反过来就倒打一耙。

    “陛下这是要饿死微臣吗?以后我还怎么出谋划策?”陈墨一脸无辜。

    皇帝笑了:“别废话了,说正事,说羽林军的事情,谁来做羽林军左右大将军?”

    这事对皇帝很重要,重新建起羽林军,那就是嫡系中的最嫡系力量,绝对不能在领军将领上出现问题。

    陈墨想过这个问题,抽调士兵还好说,最关键问题还是在将领。皇帝身边不能放着不放心的将领,陈墨认识很多放心的将领,可不合适。

    左睿的手下,张造还有魏玉霆的手下有很多人陈墨都熟悉,忠心和战斗力都不用担心。问题是他们的长官过于强势,会给皇帝带来困扰,这样不利于皇帝掌握。

    想了又想,陈墨想到一个人:“陛下,魏博罗仆射的二弟罗弘义忠勇善战,这是一个好人选。”

    罗仆射说的是魏博节度使罗弘信,他的二弟罗弘义很有名气,勇冠三军。最重要的是,这是一石两鸟,即拉拢了处于夹缝中生存的罗弘信,又不用担心罗弘义不忠心。

    “还有一个呢?”皇帝点点头,这个罗弘义听说过,他也明白陈墨什么意思,这算是同意了,不过还差一个。

    “陛下,微臣不是万能的,这件事陛下也要自己想想谁合适才行。”陈墨实在没有合适的人选了,三位大将军的手下不行,杨家的人根本不能用,这事还是让皇帝自己选比较合适。

    “我看你手下那个展青不错!”

    怪不得这样急迫,竟然看上了展青,可展青更不合适。

    “陛下,展青武艺高强是不错,可他不是领军将领,不会领兵作战,他只是一个护卫。再者,他还是老太尉的义子,是左将军的义弟,做羽林大将军这不合适。”

    “什么不合适,你舍不得就不要找这样的借口。我身边本来就不需要领兵大将,羽林军是守卫和宿卫宫廷,根本不用出征作战,忽悠我,门都没有!对了,窗户都没有!”

    这位皇帝算是彻底现代化了,陈墨也后悔了,这些新鲜无节操的词汇教给皇帝,一旦被杜让能发现,估计自己会被关禁闭。

    “陛下,展青根本就不会操练军士,他唯一的能力就是贴身护卫。。。。。。”

    没等陈墨说完,皇帝一摆手:“别说了,说了也没用,我就需要这样的!皇帝吗?就需要武林高手在身边给自己镇场子,这叫门面,这不是你当初说过的话吗?”

    陈墨算是被皇帝彻底击败了,一转眼,一个最好的护卫就没了,他一翻白眼:“陛下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微臣饿了,我还是回家吃饭好了!”

    “来人!传膳!”想走,门都没有,对了,窗户都没有,皇帝立即招呼景丘。

    “陛下,看在微臣给陛下操劳的份上,饶过微臣吧,微臣又累又饿,要回家啊!”

    皇帝一撇嘴:“是不是嫌弃我的饭食不够好?我可听说你家里经常吃什么麻油鸡,还有豆花鱼。对了,还有刷羊肉,我这里的饮食不合你的口味,不如你家中的饭食好吃是吗?”

    “不是,不是!陛下这是哪里话,微臣。。。从不挑食,陛下可是皇帝,这饭菜谁不知道是天下无匹?如果陛想吃那些平常的饭食,微臣亲自给陛下做还不行吗?”皇帝怎么连这些都知道了?陈墨一脸苦相。

    皇帝一脸得色:“这还差不多!我就纳闷了,你当初奔波千里,到处作战的精神哪里去了?”

    “微臣只是最近事情较多,比较累,也缺乏锻炼,这回去正是为了好好休息,将来也好多多为陛下做事,多出注意吗。”陈墨赶紧解释。

    “可以理解,不过有件正事还没办,就这么走?”

    “请陛下明示。”

    “还不是钱粮的问题,重建羽林卫不能缺少钱粮,大郎准备出多少?还是说确切些比较好!”皇帝笑吟吟的看向陈墨。

    怪不得不让自己走还管饭,原来在这等着自己,还在盯着自己的钱袋,陈墨心中腹诽着一俯身:“陛下放心,各地捐助的钱粮不够微臣保证补上空缺,每年都算是一个常例,这样总成吧?”

    皇帝还是比较相信陈墨的信誉,他微微点头:“这就好,大郎回去吧!”

    “。。。。。。”陈墨一个趔趄,这顿饭就这样没了。

    。(未完待续。。)

 第278章 聪明人的选择

    羽林军大将军是绝对的特殊阶层,皇帝钦点,一定很威风。

    可惜,展青不这么认为,当一向少言寡语的展青知道陈墨把自己送给了皇帝,他果断成了话唠。不是不想做大将军,而是不好做。

    “训练士兵我可不在行,什么军阵,骑兵队列都不懂,就是军中武器都没几样擅长的,还要侍卫宫廷。大郎就让我去做羽林军大将军,这不是玩笑嘛。。。。。。”

    陈墨靠在床上,该午休了,他眼睛有些迷离的道:“不是我让你去的,是陛下钦点。”

    “我不会指挥和训练士兵。”

    “见过猪跑吗?”

    “见过。”

    “这不就得了。。。自己给自己配上几个小猪,让他们跑,你在后面指挥。”

    展青晕了,这和猪有什么关系?

    陈墨困得直打瞌,他嘴里吐出几个字:“院子里的猪多得是,自己去挑。。。。。。”

    陈墨睡着了,展青也明白了,院子里的都是牙兵,还有牙兵军官。这些人比一般军队强的太多,天成军的牙兵都上过战场,训练和列队、纪律与强悍度什么的无可挑剔,这就是现成的小猪。

    不再发愁,展青也反应过来,陈墨竟然把自己也比喻成猪,而且是一个猪头。

    猪头就猪头,反正是皇帝发话,这个猪头必须做,而且要做好。展青本来还指望今天陈墨多给自己出一些点子,不过那厮毫无节操的睡了。展青也不好意思打扰他了。陈墨毕竟是自己的恩人,那个未过门的媳妇很漂亮,展青无比满意。现在吗。时来运转,有些小小得意,一个羽林军大将军够风光,终于对得起陈墨的栽培了,也配的上未过门的美女。

    就在展青胡思乱想的时候,陈墨的鼾声响起,羽林卫大将军展青无奈的出屋。继续自己的工作——给一个小小的五品官站岗。

    。。。。。。

    。。。。。。

    河阳是别名,唐代称呼河阳为孟州。这座城市历史悠久,历代战争不断。它北依巍巍太行,南临滔滔黄河。孟州与洛阳合称呼孟洛,兵家必争之地,是长安无可置疑的东大门。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张全义最近过的不怎么好。这主要是粮食和人口问题。

    董怀玉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三光人士,他的凶狠和在京师的文质彬彬有着巨大反差。只要是敌人的,就要让它光秃秃,东西要抢光,人要抢光,敌人要杀光。董怀玉有一点还算仁慈,他从不像其他人那样烧房子,不是他不屑那样做。而是因为;这些房子还会有人住进来。就像收割粮食一样,回来后照样可以再抢一把。甚至可以抢很多次,董怀玉乐不此疲。

    十月是一个换季时节,董怀玉又回来了。

    这不是董怀玉第一次回来,已经是第三次了。之前,张全义算是知道了董怀玉的凶狠,这也是他日子不好过的原因。和捡破烂没区别,董怀玉什么都要,除了房子和土地带不走,就是破门板和窗户都要拆走。这让张全义想嚎啕大哭,天成军和京师的军队好像没有这么穷,董怀玉这厮绝对是故意的!

    怎么也想不到,入冬之际,董怀玉又回来了。

    我怕了你还不行吗?

    张全义是真的怕了,怕的得到董怀玉回来的消息立刻龟缩回了孟州城内。打是打不过,当然,张全义也没忘记把周边拾掇一下。百姓赶紧入城,千万别忘了自己的财物,哪怕是缝衣针和破布条都不能剩,董怀玉这厮就是饿死鬼再世,什么都要,很对得起扫荡这个词汇。

    事实证明,张全义这次错了,董怀玉来了不假,陈崮也来了。

    左睿增兵了,这次增兵一万五千人,壮武将军范沄也来了。这一次再也不是扫荡,在大军围住孟州城的同时,河南尹卫重霖姗姗来迟。

    依照前两次的风格,距离孟州城较近的人可以逃入城内,再远一些的人家只能认命。可这一次完全不同,没有任何抢劫事件发生,在卫重霖的指挥下,士兵竟然开始安抚百姓,不但给下发粮食,还帮助百姓修缮漏风的房子,帮助百姓进行最后的冬季准备。

    围城没有丝毫松懈,数万士兵把孟州城围的水泄不通,城外的天成军士兵举着厚达几寸的排盾来到孟州城下。

    紧跟着,巨大的抛石车出现。

    由于长久的战争,地理位置重要的孟州城屡屡修建,算得上是一座坚城。

    孟州人从来没有在入冬之际听到过雷声,冬雷是不祥的预兆,它只出现在过书本上。这一次,霹雳样的冬雷滚滚而来,惊天动地的声响震撼着孟州城,也划破了天空的宁静。

    抛石机抛出的不是石头,而是一个个加厚的大陶罐,要命的是,这些大陶罐会神奇的发生不间断的爆炸。

    南门附近,这一次只攻击南侧的一段城墙,因为左睿需要一个基本完整的孟州城。一个城市最重要的防守体系就是城墙,孟州城不能炸的残破不堪,左睿的手下需要用孟州城来防御随后的敌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