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战胜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唯一战胜国- 第2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掌声渐渐停息,夏钧继续说道:“《周易》坤卦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在这个新世纪的开端,军事技术的变革日新月异,不断有新的军事武器涌现。我们不能因为在主流领域取得了先进就潜意识的打压可能取代主流的非主流军事技术,因为这些不是主流的军事技术,是有极大可能取代原有主流军事技术的。我们仔细研究欧战就会发现,不管是协约国还是同盟国,他们都犯下了这样的错误。
  我们中国是最早大规模使用潜艇的国家,同样也是最早将飞机用于大规模军事作战的国家,更是最早发展航空母舰与战车的国家。我们中国之所以能在军事上崛起,正是因为我们重视军事技术革新,敢于尝试使用新兴军事技术,加之严谨治军的态度,因此我们成功了,我们用胜利换来了华人在世界上的尊严。
  海军更是一个对新科技技术更加敏感的领域,并且超越陆军对可军事技术的重要性。我希望海军今后能够继续发扬我们的光荣传统,不要排斥那些新兴的军事技术,只有包容万物,才是君子制胜之王道。然而我也坚定的相信,过去我们能够做到,未来同样能够做到,事在人为,没有不可能“
  夏钧的讲话大大激励了海军上下官兵,而夏钧的这段讲话,也被海军引为教育上下官兵的至理。
  其核心就是:自强与包容。
  简单的两个点,却涵盖了海军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样更涵盖了诸多领域,这就是《周易》能够成为中国文化根基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福建号’的下水测试很快就开始了,福建号是第一艘完成的战列舰,因此极有可能出现一些重大问题,因此福建号也可能是七艘建造的战列舰中战斗力最弱的一艘,而后面开工的战列舰则可以对福建号的设计上出现的问题进行更容易的改动。
  不过其后的测试证明,福建号并无出现什么重大问题,小问题倒是有不少,不过都容易解决。
  福建号的下水,同样也激励了国民的士气,福建号下水的第二天,经各大报纸的报道,很多报纸当天卖到脱销。
  中国海军的发展成为人们闲聊时的一个热点话题。
  ……
  云南丽江,春节之后便成为了一个大工地,在县长孙有秀的主持下,很快就上马很铁路、公路的建设工程。
  其中最重要的当属通往缅甸的公路,这条公路是国家级工程。
  前期经过简单的扩路,汽车已经能够直达缅甸北部。
  缅甸果敢地区的汉族武装集团发展速度很快,自开春时歼灭了南部的土司部落,周围的缅甸土著部落陆续臣服。
  这个武装集团实际上是华东政府控制的,行政方面归丽江县县长孙有秀经手。
  那些不臣服的缅甸土著部落陆续遭到了打击,随着军事力量的扩张,果敢汉族武装集团已经控制了整个缅甸北部山区。
  孙有秀在行政上采取的是同化政策,即是向缅甸派遣教师对那些土著都进行汉化,随即这项工作被最新成立的国际文化宣传部所接管。
  汉族与其他民族的融合从古至今一直都在继续,而在这个时代没有理由让融合停止,在缅甸的政策就是将土著汉化,从而让缅甸成为中国的领土。
  这个政策得到了委员长的亲自肯定,孙有秀从年初开始便向果敢派遣了行政人员,果敢土司杨联兴对此十分配合,他本身也就是一个小土司,心思也比较单纯,哪里会去想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
  英国殖民者到现在还没反应过来,因为缅甸北部的山区,英国人对于这样的土著部落争端一般都是不管的。
  不过果敢汉族武装集团正在向缅甸北部的谷地发展,谷地的地势比价平坦,不过那里是大片未开垦的土地。
  这些土地很肥沃,不过却无人耕种。
  缅甸土著首先一个在生产力上不行,第二就是医疗上也不行,因此人口增长很慢,遇到什么流行病就死一大片的那种。因此缅甸土著没有人口压力,自然也就不会对那些未开垦的土地有多大的兴趣。
  中国古代能发展出农业文明,首先就是中医的存在,使得人口能够不断增长,其次就是文化的深厚性,这对农业生产力是有促进作用的,所以中国的生态也被古代的农业破坏得不像缅甸这样恶劣,如同唐代时的福建还属于瘴气之地,但发展到明代时,情况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明代时的瘴气之地是在广州,而到了清代时,广州也不叫瘴气之地了。
  缅甸此时生态环境很好,但对人类生存来说是穷山恶水,缅甸北部的环境正是那种瘴气之地,英国人对缅甸北部并不是太重视。
  果敢汉族武装集团对外则是伪装成缅甸地方势力,而掩藏本质是汉族的事实,这样可以麻痹英国人。
  如果英国人知道这是汉族势力,那么定然会第一时间进行围剿。
  在对缅甸土著进行汉化的同时,果敢汉族武装集团确定了解放缅甸人民的旗帜,实际上也就是个幌子。
  谁会去真正解放缅甸人民啊只是用来煽动缅甸人的口号罢了,顺便也将这个集团伪装成是缅甸人的武装集团。
  喊出这样的口号,英国人是肯定要征剿的,但只要不和中国扯上关系,中国在外交上也就可以置身度外。
  国与国之间都有平衡,你有你忌惮的地方,别人也有别人忌惮的地方,双方互相忌惮间只能达成一种共识,一种平衡。
  但钻钻空子也是可以的,只是做得不能太明显。
  就如同在缅甸扶持果敢汉族,就属于一种钻空子的行为。
  相比之下,华东政府在印度尼西亚的行为就比较奔放了,随着大量南洋学生从013大学毕业,他们返回南洋之后,便开始了对南洋华人力量的整合行动。
  这些年轻人有理想也受过专业的教育,更受过专业的军事训练,回到南洋之后便开始对南洋华人进行军事训练。
  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印度尼西亚的华人群体,被荷兰警察查获的走私枪支就达到了三批。
  印度尼西亚属于荷兰人的殖民地,回到印度尼西亚的那些南洋学生敢如此奔放的活动,自然是有恃无恐。
  荷兰就在德国和比利时边上, 是一个农业国家,国小言轻,并且随时面临着德国人的威胁。
  在印度尼西亚活动的组长叫许垣,是013大学毕业生中成绩最为优异的学生之一,他并是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华人宗族,家中殷实富厚,在印度尼西亚比较有人脉。
  他的活动很快引起了荷兰殖民者的注意……
  ——————
  今天十五元宵节,祝同各同学家庭美满,合家欢乐。
  另外,今天就四千字吧
  第一卷 第两百三十一章 巴达维亚危机
  第两百三十一章 巴达维亚危机
  巴达维亚,后世名为雅加达,这是一个港口城市,这座城市自荷兰人来到东南亚之后,就一直是荷兰人的巴达维亚公司在亚洲地区的中心,城市也以公司名字来命名。
  17…19世纪荷兰人的东方商业殖民帝国立足于爪哇岛,以巴达维亚城为中心。鼎盛时期,荷兰东印度公司广阔的商业和贸易垄断权,向西远至波斯、印度和锡兰(今斯里兰卡),向东延伸到马鲁古香料群岛,向北抵达中国和日本。移居到巴达维亚城的中国人,是城市建设的开拓者,蔗糖种植和制作的生产者,还是中国商品的供应者,当地大米和烧酒的经营者,零售商业和沿海贸易的中间人,让巴达维亚这座城市逐渐发展了起来。
  1619年,野心勃勃的燕?彼德尔斯逊?昆开始担任荷兰东印度公司第三任总督,正是他为荷兰东方商业殖民帝国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巴达维亚城正是在他的率领下袭击和驱赶了万丹军队后建立起来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大帝国的总部,是荷兰统治爪哇以至整个东印度群岛殖民地的政治基础。
  永久占领和管理巴城耗费了荷兰人的巨资和精力。初期,该地人口稀少,缺乏粮食供应,没有木材建造船舶和房屋,周边地区是荒凉的沼泽地,罕见村庄人烟,雨季洪水泛滥成灾,还常有老虎、野猪、犀牛等出没,同时四周也面临当地穆斯林王国的敌视和威胁。荷兰人从印度科罗曼德尔海岸的石场运来巨石,从东爪哇的扎巴拉砍得柚木,从当地采集珊瑚石,并从中国招募来大批可靠又吃苦耐劳的华工,在废墟上建立起巴城的雏形。巴城的主要建设工程, 如运河与排水道的挖掘、房屋和港湾的建造、城墙及防护要塞的修筑大多由中国人承包兴建。华工熟谙制砖和砌砖工艺,令荷兰人甚为称道。
  为了充实人口,荷兰东印度公司开始大量招揽中国人。在西方殖民者眼里,中国人以“勤勉”、“爱好和平”、生性“懦弱”而著称。因此,荷兰总督用高额工资招引万丹的中国人,而且对移居到巴达维亚的华商课以轻税,并奖励华侨招引同乡来巴城。当然也采取了一些不体面的手段,比如在中国沿海地区绑架“移民”。这一政策极为成功,中国来的大帆船运来了大量中国移民,中国人一旦获得能够自立的资产,便在巴城安家落户,并与被送到这里做奴隶的巴厘女子通婚。华侨人口不断增长,而在巴城内的华侨多数从事商业活动,从流动小贩到固定摊贩,到零售商和批发商,形成了完整的商业网。
  1740年(乾隆五年)10月9日,荷兰人命令搜查所有在巴达维亚(今雅加达)的华人居民的住处。这最终演变成持续3天的大屠杀,三万余华人被屠杀在自己家里,先前抓获的也在监狱和医院里被处死。这就是史上著名的“红溪惨案”。
  巴达维亚的繁荣,基本上都是建立在华人的基础上的,而华人从中得到了利益,荷兰殖民者便眼红起来,最后便鼓动南洋土著对华人进行大屠杀。
  而最先对华人进行屠杀的菲律宾的西班牙殖民者,杀掉的华人比巴达维亚的还要多。
  屠杀华人在南洋已经是一种传统了,这种传统的形成,主要原因便是华人没有坚强的后盾为他们的人身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许垣回到巴达维亚已经近两年时间,这期间他联络了印度尼西亚各地的华人,并且用秘密走私的军火,训练了一支近两千人的华人护卫队。
  这支华人护卫队的存在,终于是被荷兰人所发现。
  殖民地出现华人武装,这引起了荷兰人的恐慌,如果任由他们发展下去,那么以华人在印度尼西亚的占比,完全有可能取代他们。
  荷兰人为此发布了清剿命令,巴达维亚城内的警察当天悉数出动,开始在巴达维亚大规模搜捕家中藏有武器的华人。
  很快荷兰人这种轻率的举动就引发了流血冲突,十余名华人在巴达维亚城内与警察发生了激烈的枪战。
  荷兰人本身并无意引起冲突,毕竟此时中国华东政府在外交上的态度强硬,并且曾对荷兰政府发出过照会。
  但事件发展到这样的程度,荷兰人不打不行,双方的冲突很快变得激烈起来,越来越多华族青年拿上武器走上街头与荷兰警察进行抢战。
  双方各有死伤,战斗进行了一昼夜才平息了下来,荷兰警察以人数上的优势击毙了上百名华族青年,但他们同样复出了上百人的伤亡。
  就在战斗进行了三个多小时左右的时候,消息便传回了中国。
  夏钧正在福州马尾,他打算在福州马尾住上一个月,以随时应对福建号下水测试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
  一旦发生什么技术问题,夏钧就能够用兑换平台对技术问题进行快速的解决。
  测试已经进行了三天,并未测试出有什么大问题,不过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还有很多项目没有测试。
  正当夏钧在吃午饭的时候,周顺泽突然跑进来,喊道:“委员长, 有紧急事件。”
  “念。”夏钧一听是紧急事件,连忙神色一正,对周顺泽说道,
  “根据爪哇军情局情报人员的报告,荷兰警察在巴达维亚大规模搜捕私藏军火的华人,并于三个小时前荷兰人与巴达维亚华人发生大规模巷战,目前巷战还在进行之中。”周顺泽将电报念出后,夏钧砰的一声一巴掌拍在桌子上。
  “谢葆璋。”夏钧喊道。
  “属下在。”边上的谢葆璋连忙把筷子一放,站起身答道。
  “立即命令南海舰队南下爪哇海,福建号也不用测试了,全部给我开到爪哇海去。”夏钧对谢葆璋说道。
  “是。”谢葆璋见事态紧急,连忙转身离开前去下达命令。
  夏钧继续对周顺泽说道:“立即让外交部向荷兰政府发出照会,要求荷兰政府立即停止相关行为,否则将视为对中国的挑衅,中国将对荷兰进行必要的制裁。”
  “是。”周顺泽应道,然后立即转身前去下达命令。
  夏钧顿时没了吃饭的心情,站起身也走了出去,掏出一根烟点上,想着后续的步子改怎么走。
  荷兰人并不足为虑,荷兰人在这个年代只是一个农业小国,虽然荷兰人的农业很发达,但也受到了中国农业的严重冲击,经济实力很弱小,而在军事实力上更弱,无经济和军事, 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政治实力。
  协约国目前忙着和同盟国大打出手,也不可能插手巴达维亚的冲突事件,就算是中国对荷兰宣战,协约国也不敢管。
  唯一值得考虑的就是美国。
  美国也许已经开始有意识的对中国进行围堵了,因此美国是不愿意中国占据印度尼西亚的。
  不过只有一个美国的话,他们的力量并不足以动摇中国在亚洲的军事行动。
  夏钧算是吃定荷兰人了。
  ……
  荷兰政府很快就在巴达维亚发生冲突之后的八个小时收到了来自中国外交部的一份措辞严厉的照会。
  荷兰政府一时间还有些摸不着头脑,他们到现在也没收关于巴达维亚冲突的报告,反应速度较之中国差了一大截。
  当荷兰人从巴达维亚收到报告时,顿时荷兰政府高层都陷入了慌乱之中。
  荷兰政府马上发了封电报把巴达维亚总督克林罗痛批了一顿,并要求他立即停止针对华人的一切行动,但此时巴达维亚的冲突已经结束了。
  整个冲突持续了近二十四小时,而荷兰警察还在不断对华人居民进行搜查。
  巴达维亚总督克林罗接到荷兰本土发来的电报后马上意识到自己犯下了一个重大的外交事件。
  原本他也是想避免的,但情况的变化根本不容许他采取其他行动。
  在他的印象中懦弱的中国人竟然拿起武器反击,愤怒让他失去了理智,尽管他早已想到中国政府极有可能做出什么反应,但都被他一味的回避了这个问题。
  尽管收到了本土的严厉呵斥,但克林罗并未见到中国政府的反应,不由还存在一丝的侥幸心理。
  然而接下来的变化却超出了他的想象,不到两个小时之后,荷兰本土再次发来了一个命令。
  命令中解除了他的巴达维亚总督的职务。
  克林罗顿时傻眼了,然而接下来的发展更加出乎了他的意料,七月十九日,浩浩荡荡的中国南海舰队出现在了爪哇海。克林罗顿时脸色煞白,此时的中国已经不是历史上那个不管华人死活的封建国家了,他很快意识到了自己可能的命运,那就是沦为荷兰换取和平的牺牲品。
  果然,在巴达维亚将消息回报本土后,本土立即命令新总督将克林罗逮捕问罪。
  然而在中国南海舰队出现在爪哇海之前,中国政府已经与荷兰政府进行了激烈的外交对话。
  巴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