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战胜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唯一战胜国- 第2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为这是犹太人发明的一个价值观,对犹太人是有利的,因为他们活动自由了,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来操纵你的经济、政治。一旦中国连中央都民主化了,那么很快将面临着被全面渗透的可能。
  在世界建立自己的体系,也就是要扶持起中国的小弟。
  但夏钧仔细一想,感觉中国的位置很尴尬。
  中国此时虽然有喊民主,但主流是喊民族复兴,这种思想传播给小弟们,那些小弟也将成为一个个独立民族体,甚至在未来与汉族发生冲突。
  如果让那些小弟民主化,那么其结果就是倒向西方,因为西方人也是搞民主的。
  夏钧在想得有些郁闷的情况下召开了一次复兴党高层会议,商议中国在未来如何建立自己的世界体系。
  会议上夏钧将他的忧虑和感觉尴尬之处说了出来。
  现在的中国如果要建立自己的世界体系的话确实很尴尬,首先在政体上四不相,即不民主又不是光明正大的**,这让小弟们如何把握呢?那些小弟可没有这么高的火候控制能力啊
  游正斌首先发言道:“委员长所考虑的问题,我觉得很有道理。共济会是一个妄图控制整个世界的机构,我们抵制共济会基本上也就是与整个西方世界抗衡。我们要扶持一些藩国是有极大的必要性的,这样才会形成声势,从而在道义上我们不逊于西方世界。”
  游正斌这家伙纯属打酱油的,话里没点实质。
  章太炎想了想说道:“政治上的尴尬性确实比较复杂,但不管采用哪种政治体质,实际上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扶持起来的国家能否做到廉洁,也就是获得民心。如果我们扶持起来的国家连民心都无法获取,那么绝对是失败的,终究也只是一场空而已。”
  章太炎的观点可谓是一针见血,如果说扶持起来的国家不能获得民心,那是极易被推翻的,同时就算是中国出手干涉来维持,那么也没有什么战斗力,所以没有什么意义。
  在一边一直没说话的阎锡山这时突然说道:“还有一个尴尬之处就是文化问题,委员长担忧未来这些国家有可能会倒向其他阵营,说到底是复兴主义是复兴本民族,同样包括文化。文化上的差异,也是一个根本问题。”
  “总而言之,如果我们要建立自己的新世界体系,就必须即在政治上让同阵营国家能够站稳,同时也必须在文化上中国化。”阎锡山总结道。
  阎锡山的话音一落,夏钧便带头鼓掌。这神人果然不一样,看东西直达本质,把他吸纳进光复会确实是个正确的选择,现在相当于是夏钧的幕僚之一。
  夏钧一鼓掌,顿时会场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当掌声停下时,夏钧发言道:“通过刚才的总结,我们发现了我们复兴党自身的局限性,以及不完善的之处。那么我们接下来就是要把这些问题解决,诸位有什么好的想法?”
  阎锡山眼睛转了转,开口说道:“政治上我们有两种选择,都可以解决政治体质的尴尬性。”
  “但闻其详。”夏钧说道。
  “第一种便是成立责任内阁,走共和制道路,而不是走总统制。责任内阁可以即想君主负责,也可以向人民负责。更可以即向君主负责,也可以向人民负责。”阎锡山眉飞色舞的说道:“这种制度有个好处便是,可以以君权、民权、阁权为三足鼎立,从而达到行政清廉。人民既有权力,又不放任过度的民主。而我们中国当前就缺少一个皇帝……”
  阎锡山接着却开始推销帝制了,并且直言不讳的说道:“以委员长的功绩,登基称帝有何不可?所谓践踏人格,那简直是无稽之谈,只是共济会发明出来的一个工具而已。我们中国自古便是君君臣臣,亦有盛世明君体恤万民。委员长所提及过的军国主义,很适合我们中国,而且我们当前已经是军国主义了。”
  果然,阎锡山是个军国主义份子,后世对他的评价还是没有错的。
  坐在一边的张季玉困惑的问道:“先生此话怎讲?”
  “所谓军国主义,便是认为战争不可避免,而且以扩张为目的。”阎锡山对此道极有研究,夏钧听了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阎锡山继续说道:“委员长是否为军人出身?”
  “有其成份。”夏钧完全不否认,能走到今天,还不是打出来的。
  “那委员长如今所做,例如宣扬民族复兴思想,以及如今正在进行战争人员、物资、技术储备,是否是为了应对未来将要发生的战争?”
  阎锡山继续问道,夏钧点了点头。
  他作为穿越者自然知道,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下一次世界大战将打得无比剧烈,此时历史已经改变,但战争不会因此而消失,反而对中国来说,所面临的战争形势更加严峻。
  “那这便已经是军国主义,但却不是彻底的军国主义。相比更为彻底的军国主义,当前我们所面临的一个巨大问题,那就是委员长对商人的扶持,那些商人在当前这种国际环境下,极易被共济会的思想所蛊惑而生出政治野心。此时委员长团结起那些主要的商人,因此矛盾还未显现。若是时间一长,极有可能与共济会勾结在一起。就算是不勾结,很多时候他们无意识的也都在帮共济会,因为他们的观念被民主和自由所占据了。”
  夏钧则是陷入了沉思,是否他的观念在后世都被共济会所影响了,当他反思时发现,他的观念的确被共济会所影响了。
  后世的西方人是讲民主和自由了,还讲人道主义精神,但他们同样还是在世界上横行霸道,肆意打压弱小。
  “那第二条道路呢?”夏钧对阎锡山问。
  “第二条道路便是我们也彻底的民主化,我们也成立一个类似共济会这样的机构,同样把国家变为一个资本的工具,但同时我们又坚持民族主义,以此来抗衡共济会。”阎锡山接着说道:“而且委员长您独资的华东集团,正是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彻底资本化基础。”
  这的确也是一条可行的道路,但相比军国主义来说,这个彻底的民主化又让夏钧有些难以接受。
  如果按照美国的那种制度,来与美国进行竞争,可以说是以毒攻毒,以夏钧手上的兑换平台来说,胜利是没有问题的。
  但这种制度是一种有利于资本家的,而且贫富差距会非常极端,对资源极为浪费。
  相比之下,最为节约资源的就是社会主义制度,不过这种制度不成熟,而且极易出现腐败,而且一旦出现腐败就是无法遏制的那种,这是从上烂到下的。
  夏钧的兑换平台最需要的就是民心,若是彻底的资本化,那么必须明白的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并非危言耸听,最后所造成的矛盾将是难以调和的。
  “不知委员长想走哪一条道路?”阎锡山问道。
  “我仔细想想吧”夏钧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仔细反思的时候夏钧发现,自己的观念其实是一个即有军国主义成份,又有资本主义成份的存在。
  而他之所以保持现在这样的国体,也正是因为这种矛盾而造成的。但终究还是要专心的走上一条东路的,只是夏钧现在一时还无法下定决心。
  ——————
  这一章,也是小菜自我的一个反思,我们在喊民主的时候,是否掉进别人的套里面呢?是否无意间当了汉奸呢……
  第一卷 第两百三十九章 态度变化,加大资本垄断
  第两百三十九章 态度变化,加大资本垄断
  在场的复兴党高层也看出了夏钧的犹豫与不定,在国体方面确实不好确定下来,而现在这种模式,也正是因为夏钧的由于所造成的。
  总而言之,就是太把民主当回事了,所以不敢光明正大的搞**。
  不过在很多复兴党成员看来,民主就是狗屁,委员长登基称帝搞责任内阁制才是王道,也就是恢复明代那样的内阁制度。
  “那文化方面呢?”夏钧对阎锡山问道:“先生可有良策?”
  阎锡山虽是夏钧的下属,不过夏钧还是称他为先生,这是对阎锡山的肯定,阎锡山的传统文化方面以及对各种体制的看法方面确实是很独到的。
  阎锡山想了想,说道:“文化方面我们可以打出‘世界大同’的旗号,以此来取代民主自由,同时也可以以此来推广中国文化。若是我们中国足够强大,则可以用霸权来进行推广,若愿服王化,则给甜枣吃。不服王化者,则降之以天威,惩之以兵祸。”
  阎锡山的话,马上得到了在场各复兴党高层的认同,皆是一片颔首点头。
  “嗯”夏钧也点了点头,这的确是一个好主意,世界大同,其实和日本的亚洲共荣圈有点类似的地方,不过却比日本的亚洲共荣圈的包容性更大,说白了就是更加万金油。
  “今天的会议就开到这里吧大家回去好好想想,我们是走军国主义的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的道路。同时各位先生把这个世界大同好好完善一下。”夏钧对陶成章、章太炎、阎锡山几个精通传统文化的复兴党高层说道。
  会议开到半半不开了,夏钧是想回去好好考虑一下。
  到底是走哪一条道路比较好,像这样脚踩两只船估计也维持不了多久了,可能很快就要做出抉择了。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可能,那是中国必须走向世界了。
  回到家,夏钧则是和李诗婧商量起国体的问题,李诗婧刚才在会议上并没有发表什么意见,不过夏钧知道她肯定是有看法的。而且李诗婧曾经在美国留学过,她是对资本社会比较熟悉的。
  见夏钧问她想法,李诗婧沉吟了半响说道:“我觉得嘛……两者都有一些优势吧不过如果是应对战争的话,军国主义会比资本主义强大得多。”
  “嗯的确是这样。”夏钧点头道。
  后世的美国虽然称霸全球,但她们的战斗力正是没得说,即强大又垃圾,强大是他们的科技强大,垃圾是他们的士兵很垃圾。
  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都打输了,美国的军事力量的一个弱项就是士兵吃不了苦,伤亡一大国内的反对声音就大。
  而且美国大兵的纪律也很垃圾,**是常有的,军队里的女兵三分之二被**和骚扰过。
  在棒子国也经常发生美军**事件,在日本则更加频繁了,不过日本**妹很多,基本上多数女人都干过**,所以那不叫**,那叫**了。
  而且美国的模式,就是资本家为了赚钱,有些武器明明很垃圾,却拼命的制造,就如同美国在二战时所用的坦克,垃圾得要命,却一直造个不停。
  为什么?
  那是共济会的军火商要赚钱,对他们来说生产武器只是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如果制造出太强大的武器把敌人一下打趴下了,那么接下来也就没钱赚了。
  这就是美国共济会的思维方式。
  夏钧仔细想想,感觉走民主路线那显然是不可能的,若是要全面的走民主路线,他早就走这条路线了。
  他之所以把民主人士排除在核心权力之外,就是在搞军国主义。
  嗯
  军国主义
  夏钧很快拿定的主意,军国主义将是未来的主要发展道路,就算要发展民主,那起码得先把西方世界摧毁了再搞民主才对。
  李诗婧继续对夏钧说道:“而且资本主义有个很不适合你的地方就是,他们的制度太麻烦了。”
  “麻烦?”夏钧不解的问。
  “比如说当总统要选举啊到处拉选票什么的,即花精力又花财力。当然如果我们走资本主义路线,那么可以用经济来操纵国家,但与你的民族主义思想可是完全冲突的。”李诗婧对夏钧提醒道。
  “嗯夫人所言极是。”夏钧说道,其实他心里已经有了决定。夏钧突然伸手抱着李诗婧,笑着对李诗婧问道:“小婧,你想不想当皇后啊?”
  “你说呢?”李诗婧撅嘴说道。
  “不懂才问你嘛”夏钧笑道,李诗婧却是明媚的一笑,什么也没说。
  ……
  既然决定了要走军国主义路线,什么商议也就不用开了,夏钧则是分别向各军区军长询问了这个问题。
  当是走军国主义路线还是走资本主义路线的问题时,各军军长出奇的一致的选择了军国主义路线。
  林成贵甚至对夏钧说:“将士们用鲜血打下来的成果,不是让商人坐享其成的,而是让整个民族享有的。”
  这句话对夏钧触动较大,不过让他意外的是,林成贵平时闷声不响的,竟然也懂得这样的道理了。
  这也让夏钧很欣慰,林成贵做为他最放心的部下,能够进步自然是他极为欣慰的。
  张季玉对于资本主义也没什么感觉,毕竟那样是商人拥有话语权而不是军人,虽然就算是军国主义军人也是一样不可能参与到政治中去,但起码不是单纯的为商人服务,而是为民族服务。
  在夏钧的影响下,华东军的军官们都是信仰民族主义的,而民族主义也算是军国主义的一部分。
  既然高层军官的意见是统一的,那么夏钧也就再无顾虑。因为华东政府行政高层对这方面的看法是倾向于帝制的。
  陶成章、柳亚子、章太炎等光复会骨干向来都是旗帜鲜明的鼓动夏钧恢复帝制的,甚至为夏钧的犹豫不定郁闷不已。
  在他们看来,袁世凯玩帝制失败那是个人原因,虽然也有大环境的原因,但正是这种大环境之下袁世凯个人无法镇住国民所以是袁世凯个人的原因。
  但夏钧不同,夏钧是白手起家,每走一步都是稳扎稳打的过来的,不像袁世凯那样受旧体制的影响。而且夏钧的功绩有目共睹,就算称帝有人反对,但终究也跳不起来。
  阎锡山则是一个坚实的帝制拥护者,在他看来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制度了,西方国家的制度才是有些不正常的。
  当然,有人是反对帝制的,那就是蔡锷。
  但夏钧称帝他是否会造反,那就不知道了。不过进行军国主义制度并不是一定要称帝,当帝国元首也是可以的。
  在确定了大致的意见后,夏钧知道自己就算是称帝,也不会有什么风险的,因为此时的中国人民还是希望有一个皇帝作为他们的主心骨。
  袁世凯称帝失败,只能说是生不逢时。
  因为中国当时是一个半殖民国家,人们认为西方才是好的,只有学习西方才能强大起来,所以很崇尚外国的政治。
  而且民主自由,也是国内的资本家们所盼望的。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美国的制度恰是对那些资本家有利的,所以那些商人自然是大喊民主自由。
  此时夏钧却是不得不重视商人问题。
  像那些主流的大商,由于受夏钧扶持,所以也不会对目前的国体说什么,但未来却不一定的。
  垄断资本是要有的,这就是夏钧此时的感悟。但问题是垄断在谁手上的问题,垄断在自己手上那自然是没问题的。
  不过夏钧还是找几个没问题的企业进行扶持,像那些可能倒向民主的资本家,夏钧却是要开始放缓扶持力度了。
  首先一个没问题就是老丈人的中盛集团,刘锦山的华盛集团也是没什么问题的,刘锦山曾不止一次表露出支持夏钧称帝的意思。
  这两大集团没问题,那就大致上问题不大。
  夏钧以后重点扶持这两家集团就好了,同时也要加大华东集团对资本的垄断。对其他的商人,今后不偏不倚即可。
  在对政体的反思之后,夏钧对待商人阶级的态度变化较大。
  张謇所提倡的理论也是有一定道理的,竞争的确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但不竞争又会造成停滞不前,如何把握好竞争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