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战胜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唯一战胜国- 第2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且在航空母舰上,中国已经有技术优势了,暂时不需要搞弹射技术。
  夏钧在海军方面,主要是想挑起各国的海军竞赛,特别是美日两国的海军军备竞赛。
  中日海军竞赛已经开始,日本为和抗衡中国的新型战列舰,也正在制造他们的新型战列舰。
  日本造出的新型战列舰命名为‘长门级’战列舰,根据情报,日本长门级战列舰的航速达到24节,虽然航速上依旧没有中国新造的战列舰快,但主炮口径达到了400mm,排水量达到三万六千吨。
  而中国的舆论则大肆宣扬战列舰无敌论,对于航母这种武器,中国海军自曝了许多不足,并认为,航母只是一种辅助舰种,战列舰才是海军硬实力的表现。
  这种舆论迎合了英国人的心理,英国人从飞机被用于海军起就处于恐惧之中,因此英国人也大肆宣扬战列舰无敌论。
  但有个新的问题就是。
  中国海军的崛起,他们需要用多少的力量去围堵中国海军?
  英国作为海军最强的国家,此时却因为打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而没有钱再搞这种军备竞赛了。
  而此时世界上还没有多少航空母舰投入战斗的海战案例,唯一的一次就是中国海军利用航空母舰袭击巴达维亚港的荷兰殖民海军,从效果上看是不错的。
  这也意味着航母在未来的海军当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但这种地位目前还不明显,当中国都开始鼓吹战列舰无敌论之后,果然成功的把各国的目光都转移到了战列舰上。
  各国的航母技术还很稚嫩,相比中国的航空母舰的舰载飞机可以装载700公斤的炸弹,其他国家能造出的多是只能装载350公斤的舰载飞机。
  一个是舰载飞机的发展技术不成熟,二是航母的发展技术也不成熟。
  因此各国的主要方向还是发展战列舰。
  而随着中国的战列舰不断造出新的出来,英国感觉到了严重的威胁,日本更是感觉到了严重的问些。
  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和日本都要求能够在海军吨位上超越中国,最好是能够像对付德国一样,中国造一艘军舰,他们就造两艘同等级的军舰。
  英国现在穷了,不过也不是永远穷,大英帝国拥有广袤的殖民地,家底还是很丰厚的。
  日本现在也很穷,因此两个国家暂时都拿不出太多钱出来。
  唯一的就是美国能够拿出钱,而且是大把的钱出来。
  美国此时已经意识到了严重的危机,因为中国一旦统一世界岛,将对美洲西半球形成包围势态。
  因此遏制中国的发展成为美国当前最重要的外交目标,陆上主要依靠苏维埃,而海上,则需要依靠日本及英国。
  因此在发展海军方面,美国还是愿意拿出钱来给日本及英国的。
  就制造两倍于中国的战列舰的计划,美国算了一下,以之前建造的战列舰来说,相比中国的战列舰都有点过时了。
  因此必须新造。
  中国此时新造了六艘省级战列舰,加上改装了日本扶桑号,形成了七艘比较先进的战列舰。
  那也就是说,英美日必须制造最少十二艘同等级的战列舰。
  这得好多钱啊
  ——————
  第一更到
  第一卷 第334章 亚元的流通
  第334章 亚元的流通
  这些钱对于美国的资本家们来说,并不算是太多钱,但对于政府来说显然是比较多的。
  重要的是,资本家们给不给钱。
  如果他们不愿意给的话,那也就行不通。
  但显然美国的国际垄断资本已经意识到了强大的危机在靠近,因此对于围堵中国的态度比较积极。
  一改贪婪的本性,美国银行开始向日本和英国进行了大笔的低息贷款,以帮助英日两国发展海军。
  同时国会批准了美国海军加大军费投入的议案。
  在海军的建设上,美国的资本家们不敢放松。
  此时若是放松了海军的建设,一旦让中国取得海洋霸主地位,那么其结果就是海洋这道屏障将荡然无存。
  若是有一天中国真的统一了世界岛,美国起码还有一个海洋作为屏障。
  建设海军是一个天大的事,永远保持对于中国海军的优势力量是十分关键的。
  而且美国政府决定建造十四艘先进的战列舰,美国海军承当六艘,英国及日本各自承担四艘。
  这个提议很快得到了英国和日本的支持,三个国家俨然已经在共同的威胁之下形成了一个牢固的联盟。
  而法国则对于海军方面不是很上心,他们战后所要面临的问题有很多,主要的威胁依旧是德国。
  法国人知道,巴黎和会所签订的条约,实际上只是一场休战。
  德国未来必将卷土重来。
  英美日三国的军舰制造计划就跑到了夏钧的案头,夏钧看完情报,不由哈哈一笑,看来鱼儿是上钩了。
  等他们造好这些战列舰之后,中国还将制造更大的战列舰。
  从而吸引英美日三国将更多的钱投入到战列舰的制造中来,而中国则是闷声发展航母技术。
  未来的海洋,是以远程化,信息化、小型化为发展发展方向的,这些笨重的战列舰已经不是主角了。
  中国此时和英美日三国拼国力是完全可以的,虽然英国有广袤的殖民地,美国有繁荣的经济,但中国同样有自身的优势。
  中国有最先进的生产力,最多的人口,最丰富的资源。
  不过夏钧不会傻到把所有钱投入到战列舰当中去和英美日拼国力,下一次新造更先进的战列舰时,中国可以遮遮掩掩一番,官方公布要造五艘,然后意外对外透露消息,中国实际要建造十艘更先进的战列舰。
  这时候,英美日三国可能就会建造同等数量,也可能是制造两倍数量的更先进的战列舰。
  而中国透露出去的消息是那样,但实际上可能最多只造两艘,而其他的都是注水成份。
  战列舰这种铁疙瘩用还是有点用的,起码在登陆战的时候可以提供强力的火炮支援。
  但在海战中,未来只能靠边站了。
  因此建造这些战列舰也是中国需要的,中国对战列舰也是有一定需求的,因此造出来也不会太吃亏。
  而英美日三国如果大量制造战列舰,未来在海战中只能沦为一堆炮灰。
  海军军备竞赛,中国是毫不畏惧的。
  这也仅是中国设下的一个陷阱,就等着英美日三国来跳,而中国则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内部建设之中去。
  中华帝国只要抓好本质的东西,那就是先进的军用技术即可。
  只要有先进的军用技术,那么其结果就是轻易的战胜敌人,特别是在海军这种单位上,军用技术的作用最为明显。
  而在陆军方面,有时候士兵的坚强的意志的作用丝毫不在先进的武器之下。
  当前中国最重要的,就是发展。
  中国的发展远远没有进入全面状态,这是因为国家的基础建设的不完善,使得很多先进生产力无法普及。
  1919年1月1日,亚元开始发行,100元面值的亚元一面是中国的长城图案与俄国圣彼得堡的图案。
  另外一面,则是夏钧和尼古拉二世的上身相,两人握着手举在同肩的高度,标识着中俄团结。
  50元面额的,则是以成群的中国大兵为图案,是炫耀武力的表现。
  50元以下的,主要以中俄两国的民粹元素为主,同时20元面额的亚元则带有阿拉伯世界的元素,印着一个在沙漠中行进的骆驼商队。
  亚元采用多种防伪技术,其防伪技术比复兴币还要高级,在这个地球上,基本上没有任何国家能够印刷出高仿真的亚元假币。
  复兴币的防伪技术起码还要20年才会过时,因此亚元的发行,复兴币还在通用,只是不再印刷了。
  亚元发行之后,开始在中国、俄国、果敢王国、南洋共和国、拉希德阿拉伯王国进行流通。
  而随着法国殖民政府退出越南,也就是交趾。交趾也开始使用亚元,中国不允许交趾郡王印刷纸币,必须通用亚元。
  此时亚元的流通,已经覆盖了亚洲大部分地区。
  俄国已经反攻到了伏尔加河以东,已经攻入欧洲部分了。
  在整个亚洲北部,亚元完全流通。
  亚元未完全流通的地区,也就是英占印度、缅甸南部、马来西亚、阿富汗、波斯(伊朗),法占柬埔寨、老挝,美占菲律宾,日占朝鲜,以及日本、暹罗。
  这些地区占亚洲总面积并不是太大,不过这些地区,特别是东南亚地区,都是十分适宜居住的地理区域,物产也很丰富。
  基本上亚洲大部分地区都是亚元流通的区域了,而中国此时正在积极的向土耳其推广亚元。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已经瓦解了,新政府由军方组建。由于参与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因此土耳其在二战中开始打酱油。
  打酱油也不错,中华帝国正在和土耳其谈亚元流通的问题。
  只要土耳其接受亚元,中国允许土耳其加入亚洲经济共同体,中国可以给土耳其提供各种贷款,土耳其也可以获得亚联储的一部分股份。
  当然,如果以后还不起贷款,那亚联储的股份就没有了。
  不过土耳其还在考虑之中,暂时没有想要加入亚洲共同体的意思。
  中华帝国也不急,这东西可以慢慢来。
  土耳其打酱油是肯定的,因此不可能成为中国的敌人,土耳其和中国也算是难兄难弟了。
  在近代,一个是东亚病夫,一个是西亚病夫。
  拉拢土耳其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很有好处的行为,首先可以扶持土耳其进攻波斯和阿富汗。
  这里是土耳其之前丢失掉的地盘。
  不过土耳其之前也算是一个入侵者。
  土耳其就算是占领了阿富汗和波斯,中国同样能够掌控那里的石油。
  如果土耳其不合作,那么休怪中华帝国的挥出屠刀了。
  同时,在中东制造一定的民族冲突,中国是能够渔翁得利的,例如后世的美国扶持犹太人复国,就是这样的一种手段。
  中国肯定不可能把犹太人安插到中东去,因此扶持土耳其是不个错的办法。
  亚元的发行,意味着中国正式开始进入国际货币竞争,这要亚元能够流通到一定程度,就能够为中国盘剥世界。
  亚元的币值是很坚挺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中国手上的黄金数量虽然还是没有美国的多,但中国因为对外出口的繁荣,使得中国的贵金属不会外流,同时较大的贸易逆差,使得贵金属还在不断流入中国,这一是相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速度慢了许多。
  但黄金总是在增加的。
  而且随着中国掌控亚洲大部分地区,俄国金矿也成为了中国口中的肥肉,在黄金开采方面,中华帝国十分积极。
  黄金虽然不能吃,但放在地下也没意义。
  只要国家能强大,不管开采多少黄金出来,都不可能被其他国家掠夺,而是不断的掠夺其他国家的黄金。
  黄金越多,亚元越坚挺。
  因此加大黄金开采,是当前中华帝国的一个货币政策的环节之一。
  虽然亚洲的黄金储量不如南非来得多,但俄国的黄金确实不少,中华帝国在未来五年内,预计能将黄金开采量提高到每年五百吨的程度。
  中华帝国的勘探队正在到处探矿,虽然夏钧能购买资源图,但这些资源图并不代表着所有资源。还有很多资源会被漏掉,这就需要派遣勘探队进行勘探了。
  黄金这种东西,实际上只是一种金属,他之所以能够有货币功能,而且被广为接受,这很值得考究。
  不过事实已经是事实了,黄金就是硬货币,因为产量受限,因此贵重。
  海底的黄金多得是,就是开采成本较高。
  但如果有廉价的能源,海底开矿也是可以的,不过如果能掌控世界上大部分黄金,也就没有再去大力开采的必要了,还不如在海底开点铁矿。
  能源这种东西,并非如同想象当中的那样枯竭,一颗小树枝所蕴含的能量,可以使世界的所有灯泡点亮一百万年。
  随着科技的发展,能源并不是问题。
  问题是在于石油可以卖很多钱,那些国际垄断资本家们不允许新的能源方式出现,因此才会造成后世的那种世界格局。
  只要有能量,就有食物、水,就有各种吃穿用的东西。
  生活过得太过匮乏,无非是能源的价格太高,人们用不起能源消耗大的科技。
  沙漠没有水,可以电解海水。
  电解海水就要能量,当有了廉价的能源之后,整个海洋的水随便用,都可以电解成淡水。
  只要有比石油更廉价无数倍的能源,那么整个地球人的生活质量都会提高许多倍。
  一切的罪恶源头,都是国际垄断资本。
  中国未来是否走国际资本那样的道路,还是应用先进的科技,使世界走向大同,这是一个很值得夏钧思考的问题。
  走向世界大同,让各民族间消除矛盾,在有足够廉价的能源之后,的确是可以达到的。
  但问题是,那些民族必须汉化到一定程度。
  如果没有汉化到一定程度,鬼才给你大同。
  中国未来的目标就是取得世界霸主地位,将中国汉文化普及到全球所有国家去。
  ——————
  第二更到
  第一卷 第335章 世界降息风潮
  第335章 世界降息风潮
  由于未来发展道路的不确定性,夏钧对于中东的石油并未太过窥伺,不过一定程度上还是打算掌控中东的石油资源。
  在这样的情况下,联合土耳其,是一个重要的外交决策。
  土耳其对于中国构建的这个亚洲经济共同体还有些困惑,或者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具体好处。
  不过随着中国帮助拉希德阿拉伯以及俄国发展经济,也就是中国资本在两个国家进行垄断,也造成了一个表面的繁荣。
  的确是开始走向繁荣了,拉希德阿拉伯王国这样资源贫瘠的国家,除了有什么之外几乎什么都缺,但却开始走上工业化道路了。
  拉希德阿拉伯王国发展最快的就是炼油业,这使很多拉希德阿拉伯王国的国民离开了传统的畜牧业,而转变为工人。
  同时中华帝国还帮助拉希德阿拉伯王国建起了第一座海水淡化厂,由于海水淡化主要需要的就是大量的能源,而拉希德阿拉伯的石油便提供了廉价的能源,因此这座海水淡化厂的海水淡化成本还算过得去。
  有了水,沙漠都能变绿洲。
  拉希德阿拉伯王国又在中国的帮助下开始发展滴灌农业,充分的利用每一滴水。
  但其结果就是,欠下了中国大笔的贷款,短期内是还不上的。
  表面上看上去,拉希德阿拉伯王国的人民的生活质量确实是提高了,民生确实是发展起来了。
  而在俄国,大量的工矿业开始在俄国远东、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乌拉尔等地区开工。
  大量的俄国人变成了矿工,同时还有大量的公路、铁路、机场正在修建,使得很多俄国人变成了工地的工人。
  这让俄国民众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就业问题。
  中国通过加大在俄国境内的投资,使得俄国经济也开始走上向上坡路发展的路线。
  中华帝国华东集团在俄国境内开采了大型铜矿,同时远东地区的油田也被华东集团列入开发项目。
  在蒙古、哈萨克斯坦地区的大型铜矿也列入了开采范围,缺铜的中国在收复了蒙古,扶持了俄国之后,铜矿资源变得异常充足。
  而俄国的经济也随着这些资源的开采,看起来也有了起色。
  经济上发展起来了,而两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