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战胜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唯一战胜国- 第2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时美国的军事力量虽然还不是世界之首,但起码没有谁可以忽略美国这个经济强国。
  但如果中国打了美国,美国没有反击手段,那么美国将沦为一个众人眼中的纸老虎。
  在军事上软了之后,美国在政治上也跟着软了。
  美国此时要庇护日本,就必须恢复《朱…辛兰协议》,这就是中华帝国的条件,如果美国不恢复,那么中国将以围困朝鲜,再空袭日本的方式使日本政府屈服,以让日军撤出朝鲜。
  ……
  过了几天,英美两国提出了新的方案,美国政府明确表示,恢复协议不可能,因为中美之间的贸易逆差太大了。
  中国可以说是如今世界上进口商品最少的大国,几乎都不进口什么产品。
  就算是中国的进口关税看上去好像不高,但随着中国民族主义的觉醒,国民都贴上了‘中国制造’这个商标的商品。
  那些没贴的商品,就算质量很好,价格很便宜,也多是被冷落一边。
  支持国产,这是当前中国社会中提得最多的。
  中国不是明确的说排斥某国的货物,而是以‘支持国产’这个口号,把所有进口的商品都一竿子打到一边去。
  民众要分辨是否是国产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看商标。
  只要是有‘中国制造’这一商标的商品,都是中国厂家制造,而且都是百分百民族资本。
  在中国,一旦某家企业的股份里有超过5的外资,掌控‘中国制造’这个商标的机构就不给该企业贴商标了。
  美国也曾抗议过这样的市场现象,但中华帝国政府表示,这是非官方行为,政府无权干涉。
  这个商标确实不是政府所有。
  不过这个商标却有官方的信誉。
  美国政府在进出口贸易上确实很吃亏,中国年年将许多商品卖到美国,美国则没几样东西出口到中国,这导致了贸易逆差的不断扩大,贵金属不断流向中国。
  这对于美国来说不可接受,因此撕毁协议是必然的。
  美国政府决定退出对中日朝鲜战争的干预,中国随便封锁朝鲜海上交通,美国都不管了。
  美国等于是不玩了,随便你中国怎么折腾。
  但美国不玩了,英国还在玩。
  英国要约束中国不要发动对日本的全面战争。
  这次英国帮出了与日本盟国的关系,英国表示:“英国早已承认中国对朝鲜的宗主权,因此英国不会干预中日朝鲜战争,但日本作为英国盟国,所以中国不能够打到日本本土去。”
  英国因为之前签订了《中英势力范围划分协议》,因此对朝鲜战争没有任何干涉的理由了。
  而日本作为协议国的一员,既然是盟国,盟国遭到入侵,英国就可以干预了。
  理论上确实是说得过去。
  夏钧也无所谓了,之前中美的《朱…辛兰协议》,本身就是无法长期维持的,毕竟贸易逆差摆在那里不可忽视,美联储的那些资本家们不可能坐视不管的。协议中止只是迟早。
  美国这次单方面中止了协议,那么中国也就可以向南美洲大规模的输送军火,以及对南美洲的国家提供军事指导。
  让美国的后花园起火。
  英国这次本身想要以强硬态度出场的,不过考虑到英国短期内不能发生战争,而以中国那个年轻元首的脾气,极可能适得其反,反而使战争发展到不可控制的程度。
  英国在亚洲地区,也无法确保海军能够安然躲过中国空军的轰炸,因此也没底气。
  因此英国态度比较软,属于那种摆出一副友好姿态的调解。
  英国的外交这次收到了效果,中华帝国很快同意了英国的这种说法,同意只在朝鲜发动战争。
  ——————
  第一更到
  第一卷 第348章 钻地弹的威力
  第348章 钻地弹的威力
  日本政府得知这一结果也松了口气,只要中国不继续轰炸日本,日本有把握在朝鲜与中国一战。
  就算是中国封锁了朝鲜的海上交通。
  但支那人显然不知道,他们大日本帝国皇军在朝鲜已经储备了可以高强度作战一年以上的物资。
  这些物资多是美国支援给日本的。
  其中一部分藏在铁山要塞,铁山要塞布置了三十万日军,还有六十多万日军布置在朝鲜各地。
  总的来说,形成了以一个以北朝鲜为主的防御圈,一个以西海岸防线为主的中南部大防线。
  当初制定这个防御计划,主要是根据中国可能进攻的方式。
  一个是陆上进攻,一个是登陆战。
  此时中国陆军显然是选择了直接的进攻,这就要一头撞上铁山要塞了,这绝对是一个恐怖的绞肉机。
  虽然工程量可能不是太大,但问题是地形太险,天然工事诸多。因此日军在铁山、东林一线只需重点修一部分的工事,就可以连成一个完整的工事。
  三十万日军,依靠这个要塞,足以抵挡百万中国国防军。同时日军在朝鲜西海岸建立起了坚固的海岸防线,中国国防军要想从西海岸登陆,就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
  日本政府并不是太害怕朝鲜的海上交通线被封锁,日本政府对朝鲜军备是有信心的,中国若是一心想要打下朝鲜,也必须付出足够的代价。
  按照日本的军事专家分析,中国国防军的抚恤金之高,以及培养一名士兵的成本之大,是无法承受太高的伤亡的。
  只要能让中国军队付出巨大的伤亡,中国就打不下去。
  而日本不同,日本陆军并非走精兵路线,但在训练上却也是不放松的,以前主要依靠的肉弹攻势。
  在英国和美国对日本提供了支援之后,日本的军事力量增长巨大,英国给了日本诸多从德国那里获得的军事武器。美国则给了日本诸多自己制造的军火,以及各种物资。
  两国的目的也就是利用朝鲜给中国陆军一个惨痛的教训,挫败中国国防军一直以来高涨的气势。
  不过以中国空军所展示出来的力量,英美两国直接查手朝鲜战争是不可能的。
  英国之前已经与中国签订了协议,不可能直接插手这场战争,而英国本身的意思是让美国出面。
  但以军事力量威胁中国显然已经无法做到,如果威胁了中国,反而中国会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
  中国在东亚地区取得制海权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因为中国空军太强大了,在空军的保护下,中国海军在东亚地区根本不怕任何国家的海军。
  就算是英美日三国的海军全部集结,中国海军同样不怕他们。
  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只能努力将战争局限在朝鲜地区,而不扩散到日本本土地区。
  这也是之前《中英势力范围协议》中所确立的一种交换关系。
  英国不承认中国在朝鲜的宗主国地位,那么中国也不承认英国在印度等殖民地的地位。
  英国是一个海权国家,在陆地上远远无法与中国相抗衡,因此英国不得不签下这个协议。
  ……
  十二月已经入冬了,朝鲜下起了漫天大雪。
  中国海军在朝鲜海岸与日本的炮战随着中国陆军的试探性进攻和爆发。
  日本铁山要塞的360mm口径的战列舰跑对着跨过鸭绿江的中国陆军一阵狂轰,不过射速不是太高。
  中国国防军在触不及防之下,损失了一些兵员。
  不过日本的战列舰跑的位置也暴露了,中国海军装备的是380mm口径的战列舰炮,而且倍径更大,射程更远。
  随即中国海军开始对铁山要塞的日军战列舰炮进行了疯狂的炮击。
  但日军的战列舰跑的防御工事太硬了,炮击了近十分钟,日军的火炮还在响。
  侦察机的在对该位置进行了侦查之后,报告说炮击有一定效果,破坏了一些混凝土结构,但日军战列舰跑的炮管并未被炸坏。
  这些可是穿甲弹啊十分钟里起码射出了近两百发炮弹,竟然还端不掉一门战列舰炮。
  这也和精度有关。
  由于日军的战列舰炮有混凝土工事保护,中国海军不敢靠得太近对其进行炮击,因此精度有所下降。
  这不像是海战,只要把船炸沉了就可以了。
  放在陆地上的战列舰炮,根本炸不沉的。
  由于日军布置了战列舰炮在铁山要塞,中国海军的炮击显然不太奏效,消息很快报告到了夏钧那里。
  夏钧的考虑是,等开春时再发动进攻。
  此时冬季进攻不明智。
  不过既然有一个冬季的时间,夏钧不介意把日本的铁山要塞给拔掉,就像是拔牙一样。
  夏钧很快就下达了这个冬季的作战目标,即封锁朝鲜的海上交通。
  而他本人,则亲自飞往丹东。
  此时夏钧手上的积分已经突破三百亿,有足够的积分来挥霍。
  小戴维对付日军的鸭绿江防线还可以,但对付日军的铁山要塞就差一点了,因为口径还不够大,威力也不够猛,射程更不够大。
  要想对付这种钢筋混凝土打了三米厚要塞,一炮打不穿,打十炮就能打得穿,这没错,但并不是每一炮都能落在同一个位置上,因此消耗的弹药就大了,而且不一定能够很快收到效果。
  而且小戴维巨型炮击炮的射程只有十公里,射程上不如日军布置在铁山要塞中的战列舰炮,很容易被打掉。
  小戴维用来对付那些普通的要塞还是很好用的,但对付日军的铁山要塞就不太如意了。
  这次夏钧不买巨炮了,这东西有点麻烦。
  反正朝鲜的海上交通线被封锁了,弄点新武器来日本人有不可能获得实物,最多是听到报告的描述,也不知道中国弄出了什么新武器。
  现在日本铁山要塞就是夏钧的靶场,为他提供了一个对诸多武器进行实验的环境。
  至于己方的士兵,看到的一律签保密协议。
  日本铁山要塞,可以说是这个时代中,以正面强攻不太可能攻克的一个要塞,就算是攻下了,伤亡也将极大。
  夏钧自然不可能去硬啃铁山要塞,脑子烧了才去做这么烧饼的事。
  夏钧直接从兑换平台上雇佣士兵作战,兑换平台上可以雇佣500名全能士兵。
  在距离铁山要塞二十公里之外,夏钧下令构建了一个发射阵地。
  阵地于12月18日修成,夏钧带着500名雇佣兵来到了阵地。
  兑换平台上一枚普通的钻地弹价格是100万点积分,因为这东西比较超前,而且是导弹。
  普通的钻地弹还算是便宜的。
  至于核弹型的钻地弹,不过这东西夏钧不达打算使用。
  日本的铁山要塞的混凝土层大概也就是三米左右,用普通的钻地弹已经很容易侵彻。
  发射阵地上,夏钧意气风发,一口气就兑换了100枚普通的钻地弹。
  雇佣兵们通过空军指引目标,尔后对这些钻地弹进行了发射。
  日军铁山要塞的一门战列舰炮还在持续的进行炮击,外面不断有炮弹打来,但里面的日军炮兵十分安心。
  因为支那人的炮弹拿他们的工事没有任何办法。
  铁山要塞不仅是打了三米厚的混凝土,外面还有十米多厚的泥土层,日军是把山体掏空而修成这座要塞的。
  那些炮弹打过来,最多只对泥土层造成了一些破坏,但对钢筋混凝土层却没有任何的破坏能力。
  正当碉堡内的日军按照外面高地上了望的日军传回的诸元进行射击时,一枚钻地弹从二十公里外的发射阵地上冲天而去。
  橘色的尾焰在中午时并不是太耀眼。
  这枚钻地弹呼啸着冲向铁山要塞的一门日军在战列舰炮所在的位置,里面的日军毫无察觉。
  高地上了望的日军只看到一个高速飞行的东西从眼前一闪而过,还没回过神来就听见不远处的要塞传来一声不是很大的撞击声。
  钻地弹直接钻入土层,十多米的土层轻易穿透。余势不减,钻地弹摧枯拉朽一般的钻入了混凝土层。
  碉堡内的日军炮兵正在装弹,突然感受到了一个轻微的震荡,相比那些炮弹所产生的震荡小的多,这让里面的日军炮兵并未注意。
  然后不过数秒之后,突然一个尖尖的弹头钻了进来,所有日军士兵听到声响都愣了。
  没等他们反应过来,那个弹头直接飞进了内部,当场将一名日军撞飞出去,整个胸膛都被刺穿了。
  还没等其他日军士兵反应过来,弹头的延时引信轰然引爆了弹头。
  “轰~”
  外面的日军只听到一个闷响,然后就看见缕缕的烟雾从碉堡的烟囱和通风口中溢出。
  一时见碉堡外面的日军士兵都楞了。
  “快看看发生了什么。”一个日军军官高喊着,急匆匆的指挥着一队日军钻进了山体内的碉堡。
  当他们钻进碉堡内部的时候,眼前的一幕让他们都惊呆了。
  只见里面已经是一片狼藉,到处都是被烧焦的血肉,里面的日军很多被炸得稀烂,早已是面目全非了。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碉堡里的360mm炮弹的引信没有装上去,否则肯定会引发殉爆。
  这场面看得那些日军士兵骇然不已。
  “支那人到底用了什么武器?竟然可以穿透我们的碉堡。”
  ————————
  第二更到。、……
  实在没存稿啦这几天状态不太好……脑袋昏昏沉沉的
  第一卷 第349章 甩开美国
  第349章 甩开美国
  钻地弹,这是导弹。
  不是一般的东西。
  其先进程度可想而知。
  这个时代的要塞都是建在地上的,而比较典型的就是这种把山体掏空而建的要塞,基本上是地上要塞的巅峰模式了。
  然而相比后世那种建在地下上百米深,打了几十米厚的钢筋混凝土的地下防御工事来说,其防护效果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
  而这个年代因为武器发展没那么强悍,各国也不需要修如此变态的地下工事。
  不是日军的这个铁山要塞修得不够好,实在是他们面对的敌人太变态了,夏钧好比是拿着机枪去对付冷兵器时代的军队。
  不到十分钟,钻地弹阵地上陆续又射出了三枚钻地弹,再次钻入日军铁山要塞的碉堡之中,将其余三门360mm战列舰炮击毁。
  铁山要塞的日军指挥官们纷纷恐慌起来,360mm战列舰炮可以说是防御铁山要塞的最大保障。
  同时坚固的山体堡垒也是最大的依仗。
  可如今中国国防军发射了一种奇怪的炮弹,直接能钻进山体内部,这简直就是把他们的优势摧毁得一干二净。
  夏钧在发射阵地上见钻地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即命令装甲师前进,以包围铁山要塞,使铁山要塞的火力点暴露出来,以方便进行精准的打击。
  ……
  张自忠此时已是063师师长,063师是装甲师,可以说张自忠的晋升速度之快,让同届的同学们十分羡慕。
  不过张自忠做为那一届最优秀的学员,晋升师长也不是什么难事,问题是张自忠当了装甲师师长,这地位就不同了。
  装甲师是中国陆军地位等级最高的,比动力化步兵师的战斗力高得多。
  正当张自忠带着063师在铁山要塞十公里外休整时,突然十公里外的铁山要塞的重炮哑火了。
  而且是接二连三的哑火,本来他们以为是日军停止射击了,但很快张自忠就接到了指挥部的命令。
  出动战车,包围铁山要塞。
  张自忠马上意识到了什么,马上下令装甲师以战车在前,步兵靠后的阵形向铁山要塞行进。
  ……
  轰鸣的战车成群压向铁山要塞,铁山要塞的巨炮却是停止了射击,连普通的火炮也不响。
  正当困惑间,日军的机枪响了。
  机枪扫向前进的战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