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战胜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唯一战胜国- 第3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白种人世界、黄种人世界此时已经是分庭抗礼,各自自成体系。
  从表面上看,还是以中华帝国为首的黄种人世界的力量更弱一些,但实际上如果比军事,中华帝国所掩藏的战争潜力,正在不断的增强。
  所谓第三世界,只是团结亚非拉国家的一个口号而已。
  “日后,帝国将全面提升第三世界一级、二级成员国的实力,建立一个繁荣程度不逊于白种人世界的联盟。帝国此时的体系已经基本上形成了,可以进行第二步计划了。”阎锡山继续说道。
  当初,阎锡山提出的建立中国世界体系计划,此时确实是已经初步达成了。
  中国自己的世界体系,涵盖亚欧大陆大部分地区,在人口、资源等方面,已经远远超出了以美英为首的白种人世界。
  在军用技术上也远远的超越。
  “第二步计划我们要挑起白种人世界的矛盾。”夏钧点头道,“欧战结束后,德法两国实际上等于是休战。德国作为战败国,刀刺在背的传说广为流传,其民众对英美等国的仇视情绪极易挑动。”
  “此时德国虽然处于魏玛政府的统治之下,看似是资本主义占据了上风,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协约国采取这种制度,也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控制德国,然而实际上却并非如此的。”
  夏钧顿了顿,继续说道:“世界上德国是一个陆权国家,其军事色彩一直存在,军方在民众当中拥有极高的声望。特别是欧战中表现出色的鲁登道夫及兴登堡二人。他们在德国拥有极高的名誉,因此一旦换届选举,那么这二人当中便会有一人掌控政权,从而等于是军方掌控政权。”
  “德国军方既然重新掌控政权,就算是初期遵守德国新宪法,但最终还是会选择一个继承人,以建立一个军国主义国家,并向外扩张。”
  夏钧说完这些,总结道:“总的来说,德国是我们未来挑起白种人世界战争的一个重要环节。只要我们能够挑起白种人世界的战争,那么美国对我们的围堵将不攻自破。在我们中华帝国未强大起来之前,美国的想法是先休战,然而再挑起德国和英法的战争,让美国继续从中赚取战争财,但此时我们的崛起,美国可能会阻止德法的战争爆发。但既然是他们种下的因,我们就要催生个果出来。我们在欧战期间,并未对德国进行落井下石,加上之前与德国关系友好,因此这是我们左右德国的优势。”
  “元首英明,若是当时我们对德国进行落井下石,估计这步棋就不好走了。”游正斌公然拍了个马屁。
  在这内阁中,能力最强的当属阎锡山,但最会拍马屁的,则当属游正斌,不过游正斌也并非只会拍马屁,他是内阁最能干的,或者说是干得最多的,内阁很多工作都是他来做。不过游正斌的马屁,多数都是拍得有依有据,这就变成了由衷的赞颂,让人挑不出毛病来。
  “没错,现在德国与我们中国的关系确实是很不错的,尽管魏玛政府对我们抱有一定敌意,但德国民众是对中国有极大好感的。”阎锡山说道:“只要德国民众对我们中国存在好感,就给了我们挑动德国对原协约国发动战争的机会。”
  魏玛政府,此时是属于白种人世界,顺从英美的一个资本政府,或者说是德国资本家们左右的政府,也就是德国共济会。
  要挑动德国与英法的战争,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把魏玛政府搞下台,让德国军方掌控政权。
  中华帝国下一步的国际战略,就是支持德国军方,让他们取代魏玛政府。
  以奥斯曼民族的骄傲,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仇恨,他们是不会和英美同心同德的。
  只要德国对英法发动战争,那么白种人世界的力量将被分化。
  到时候美国若是支持英法,中国就支持德国。美国若想要参战,中国就对美国宣战,然后把美国打倒。
  打倒美国之后,再回过头收拾英法德。
  到时候如果德国太强了,中国就支持英法打德国。德国被打趴下了,中国再打英国。
  到时候要开战还不简单,英国人的底子那么不干净,随便安一个反人类的罪名什么的,团结亚非拉民众去打。
  至于苏联,可以联合德国进行两面夹击,或者开战后,中国自己面对苏联也是可以的,苏联这个半残并不能造成什么太大的威胁。
  而日本,到时候若是不爽,大可放几颗原子弹过去。
  只要有足够的力量,完成这一战略目标,是没有什么难度的。
  这就是中国在未来十几年内的计划,除了继续加强军备和国家战争潜力以外,最重要的外交战略就是挑动德国发动战争。
  一旦德国发动战争,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来临的时刻
  ——————
  第二更到
  小菜昨天决定回老家住,就是老家没网络不太方便,以后小菜基本上不怎么上Q,有事的话给我留言。不过也凑合了,老家离市里也就十二公里,骑车倒也很快。
  老家很安静,加上没网络,没有什么干扰,码字速度倍增
  第一卷 第371章 重启协议
  第371章 重启协议
  德国目前显然不可能加入这个第三世界联盟,但中华帝国民族自由学院却是开始联络德国军方。
  德国军方对于中华帝国民族自由学院比较感兴趣,当然这是私下的感兴趣。
  鲁登道夫和兴登堡一直以来都和中华帝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双方的关系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建立起来的。
  那时候鲁登道夫和兴登堡还未成为德国家喻户晓的存在,中华帝国以优惠价格向他们提供了大量的新式武器,使得德国在东线战场上大败俄军。
  “中国此时联合俄国,正在不断的西进,未来可能影响到德国的扩张空间。”兴登堡在私下里对鲁登道夫说道。
  鲁登道夫摇头说道:“中国虽然在不断西进,但显然已经触犯了英美等国的利益,他们不希望中国太过强大,就像是当初不想让德国太过强大一样。英美是不会让中俄继续向西扩张,把手伸到欧洲来的。”
  “而且,中国与我们德国军方的关系向来不错。这是一个讲信用的国家,不会胡乱向朋友开枪的。”鲁登道夫继续说道。
  确实,中华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并未向德国落井下石,为此在很多德国人看来,中国对德国是很友好的。
  “但我们德国的生存空间必须向东扩张,双方未来必然会撞到一起。”兴登堡说道。
  “这个不用太过担心,如果我们未来与中国结为联盟,那么不向西扩张又有什么呢?我们可以向其他方向扩张。我们可以夺取非洲,也可以夺取美洲。”鲁登道夫继续说道:“再说,德国现在的情况很不好。未来能否对外扩张还不知道呢但如果我们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的话,肯定会有这一天的。”
  兴登堡默不作声,却隐隐感觉不妥。
  “这个民族自由大学,我们还是要派遣一些人去的。虽然政府不会同意,但我们可以秘密进行。”鲁登道夫接着决定道。
  鲁登道夫和兴登堡此时手里并无军权,但找点年轻人到中国还是可以的。
  两人因为战争时的需要,被宣传成了英雄,因此在德国民众心目中极有威望,魏玛政府对两人十分忌惮,想要将两人送出国外,例如去一些落后国家担任军事顾问。
  历史上二人就曾被魏玛政府考虑派遣到中国去,但因为《凡尔赛条约》的规定,而无法落实,只能将这两人留在德国国内。
  最终,让德国走上了军国主义路线。
  ……
  1921年秋,中俄联军已经牢牢占据了二分之一个乌克兰,在庞大的军力面前,苏联红军尽管一度极力抵挡,当却终究是无用功。
  中俄联军的兵锋不可阻挡,实在是军备差距太大了。
  在占据了近二分之一个乌克兰之后,中俄联军开始停下脚步,重点开始放在地方维稳上,俄国调集了大量的物资,在乌克兰地区收买民心。
  乌克兰地区是斯拉夫民族,苏拉夫民族的美女资源丰富,例如后世的白俄罗斯,他们并没有什么太多的资源,唯独有的就是美女资源,对于美女资源的不断流失,白俄罗斯开始限制年轻女子出境。
  尽管乌克兰已经被苏联统治了一段时间,而且还有大规模的游击队。
  在中俄联军的大力清剿之下,这些游击队在专业的反游击队特种部队面前,以及各种限制政策的配合下,被很快清剿完毕。
  反游击战最主要的就是消除游击队的民众基础,这样一来游击队才能禁绝。
  收买民心一直是俄国向西反攻当中的主要任务,俄国在向西扩张之后,每打到一个地方, 第一个做的就是均分土地。
  将土地分给那些社会底层,而那些原俄国贵族想要收回他们的土地,会被告知——没办法
  这些贵族倒也闹过事,但不起作用,没有效果。他们虽然是贵族,但掌控的社会力量已经很小了。
  这也使得尼古拉二世可以忽略这些贵族的一些利益,不过该团结的还是要团结的,这些贵族多被中华帝国的企业给团结了,在俄国开设什么企业,多会找个俄国贵族来当代言人,给他们一点股份。
  这让俄国的贵族们纷纷支持中国资本在俄国境内的扩张,因为这样他们有汤喝。
  那些土地分给贫苦民众之后,加上俄国给了这些人基础生活物资保障,这使得民心迅速回归。
  同时尼古拉二世还出台了免税政策,对于刚收复的地区,一律免除农业税三年。并且学习中国的政策,对上了一定岁数的老人发放养老金。
  在中国是上了五十岁就能领取养老金,而且对于那些上了七十岁以上的长寿老人,分等级加给养老金。
  俄国政府自然不可能像中华帝国那样给得那么多,很多时候只是意思一下,纯粹的意思意思。
  这种意思一下的手段,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在行政管理上,尼古拉二世派遣的行政人员多是在中华帝国指导下培训出来的专业行政人员。
  行政确实是一个很专业的东西。
  在很多国家,并不把行政当成一门专业来看待,而在中华帝国,每个行政人员就职前都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培训,让他们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又该如何做。
  这些中华帝国指导下培训的行政人员的手段很多,基本上将各地治理得迅速从苏联的统治阴影下走出。
  如果是中华帝国向苏联扩张,那么面对这些苏联民众只能说是两眼抹黑,到时候对付游击战的最好政策就是三光。但三光了,苏联人反抗得更强烈。不三光,游击队又太嚣张。
  而此时中华帝国扶持了一个俄国买办政权,那么这个问题也就很大程度上解决了。
  对于俄国皇帝尼古拉二世,俄国人还是有些敬畏的。
  毕竟尼古拉二世当了那么多年的俄国皇帝,也不是白当的。
  苏联民众在当地被攻克后,面对卷土重来的尼古拉二世以及丰富的物质供应,大多都会选择当个良民,而不是选择抵抗。
  中华帝国大力支持俄国维持统治,收买民心等等,也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发。
  俄国只要存在一天,那么就得给中国挤一天的奶,除了领土名义上不是中国的,但其他都是中国的。俄国还得掏钱来当打手。
  这样的好事去哪里找?
  等于是养了一条看门狗,这头看门狗还得自己花钱买骨头吃。
  美国也养了一条狗,那就是苏联。
  但这头狗显然不如俄国那么能够自力更生。
  苏联是一个共产国家,其境内的商业性根本无法操作。中国资本可以进入俄国,从而不断的从俄国人身上赚取到利润。而美国最多是从苏联那里买到一点东西,双方有个贸易往来而已。
  原本苏联还占据着乌拉尔地区,那里有大量的皮毛和黄金出产,但现在全是俄国统治范围了。
  连巴库都丢了,现在的苏联在资源上并不是很丰富,连石油都得靠美孚石油公司援助了。
  这是一头要花很多钱才能养的狗。
  美国经过研究之后觉得,应该给苏联一定的发展时间,否则中俄联军年年对苏联进行打击,苏联根本就发展不起来。
  而且苏联的胃口越来越大了,再这么下去,国会会有意见的。
  所以美国需要促成苏俄内战的暂时停火。
  以美国来看,此时美国的发展速度,肯定会超越中国。
  中国不过是一个刚从封建社会走出来的国家,对于泡沫经济的运用手段还很懵懂的,而且中国之前一直在防止经济泡沫的出现,以中国这样的发展政策,迟早会被美国狠狠甩在后面。
  只要美国发展上去了,同样可以带动苏联发展。
  此时的苏联在各方面都很不完善,不管是在行政上还是在军事上,都没什么规范,苏联的国家体制还粗糙得很。
  只要有足够的时间给苏联发展,那么苏联就不会像目前这么脆。
  为了能够让苏俄内战停火,美国和英国在国际上造了大量的舆论,不过中国的舆论力量也在不断的反驳。
  中俄两国对于英美的声音置若罔闻,根本不听他们的。
  以逼迫的方式,显然是无法让苏俄内战停火的。
  硬的不行,美国政府决定来软的。
  此时中华帝国在南美洲的继续扩张,已经让美国很被动了。
  南美洲的很多国家,表面上对美国还算服从,但暗地里却是在勾搭中国,有些则已经是明目张胆的勾搭中国了。
  中美之间,此时已经是攻守转换了。
  之前是美国干涉亚洲局势,但现在亚洲已经成了中国的天下,除了印度、南缅甸、菲律宾、马来西亚以及日本之外,基本上全部处于中国的掌控之中。
  现在则是中国干涉到南美局势,美国政府对南美也不是想开战就开战的,起码不像中国在亚洲那么方便。
  如果能够以一定的条件,让中国停止向欧洲及南美洲扩张,对于美国来说是有利的,起码在他们看来是这样的,因为美国已经开始玩泡沫经济了,自信能够在经济、军事技术上赶超中国。
  到时候,只要美国积累了足够强大的实力,同时提升了军事技术,并且帮助苏联建立一个强大的陆权国家,就能够抗衡中国。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美国外交部开始与中华帝国外交部接触,想要重启《朱…辛兰协议》,但不是完全恢复,而是签订一个新的,但内容基本上也就是规定中美之间的资本、军事、贸易等方面。
  ——————
  第一更到 ~
  第一卷 地372章 四面开花
  地372章 四面开花
  提到这个东西,中华帝国马上有兴趣了。
  特别是双方的贸易问题,之前是中美双方摩擦最多的地方。
  不过美国打算重启《朱…辛兰协议》,必然有其动机。
  双方在谈判中,中华帝国很快就摸清楚了美国的动机。
  美国意图以一定程度上恢复《朱辛兰协议》来促使苏俄内战停火,同时在南美问题上与中国达成了一个界限。
  而且美国政府提出的新关税,虽然比目前的低,但却比原本的协议要高出一截。
  “哼美国佬这是打发叫花子呢?”朱晓诚十分不满,当天就中止了谈判,理由是美国没有任何诚意。
  中国在外交上,一直是一个比较情绪化的国家。
  美国在之前是领教过的。
  不过那时是与日本的谈判。
  当年,中美之间的关系还是很好的,中国那时作为一个对美国有用的棋子,美国为了抗衡日本从而支持华东政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