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此时苏联还在,俄国内部也不敢对中国资本怎么样,更不能限制中国资本的流通。
以当前不断加强的经济绑架来说,俄国想要摆脱中国的掌控已经是越来越难的。
……
1921年秋,美国破天荒的向中华帝国发来了访问邀请,大有要改善双方关系的态度。
面对美国的邀请,中华帝国经过商议后,决定派遣阎锡山和朱晓诚二人前往美国访问,面对这次美国的邀请,中华帝国内部也摸太准。
夏钧委任了阎锡山外交大权,阎锡山在一般的问题上可以自己拿主意。
10月阎锡山和朱晓诚二人飞临美国华盛顿,二人到美访问,顿时引起了国际各媒体的关注。
中美此时已经成为了大战之后两大崛起的国家,而两国却存在诸多的争端。
这次美国邀请中国访问,而中国也派遣了内阁次辅和外交部部长,可见中国对这次访问也是很上心的。这次访问极有可能改变世界局势,这是两个大国在战后的一次比较正式的官方交流。
阎锡山和朱晓诚到达华盛顿之后,美国国务卿兰辛罗伯特随即进行接待。
在媒体面前,双方一脸笑容,和和气气的握手,看上去一片的和谐,表面功夫都做得很到位。
仿佛世界此时是和平的
阎锡山这是第一次以大员省份访问其他国家,而且是美国这样的大国,未来帝国主要的潜在威胁。
不过他却是看得清楚世界局势,所以才被委任出访美国。
走了过场,美国政府设宴接待两位中华帝国大员,威尔逊也出席了宴会,双方在宴会上很放松的闲聊着,丝毫没有紧张的气氛。
“作为当前世界上两大工业国家,我觉得我们应该加强合作,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双方的争端实在太多了,也许我们该好好的商议一下。”罗伯特和朱晓诚碰了一小杯的酒,然后对朱晓诚说道。
之前二人有所接触,也能够比较好的交流。
“我们自然不会拒绝贵国的好意,不过之前的争端,我想大多都是因为贵国对我们中华帝国抱有敌意而造成的。我们中华帝国从来没有想过要挑起任何争端。”朱晓诚说道:“我们的行动,是任何一个崛起的大国都必须经历的,贵国妄图再平衡亚洲力量已经是不切实际的行为了。”
如果说是以前,罗伯特肯定会感觉这话说得太自大了。
然而现在不同,事实证明美国确实无力左右亚洲局势,即便是在对日本和苏联都有其支持的状态下也是如此。
不过罗伯特也不是完全赞同,在他看来,无法左右亚洲局势虽然已经注定,但此时美国必须,也绝对需要将中国向欧洲扩张的势头阻挡下来,否则后果很严重。
“当然,之前我们的确做了一些错误的决定而伤害了两国的感情,但这一切都已经过去了不是吗?既然双方都意识到了错误的存在,为什么不坐下来谈一谈呢?”罗伯特随即说道。
“贵国也应该给我们犯错的机会,否则这是不公平的。”朱晓诚回答道。
“所以这也是我们要好好谈一谈的主要原因。”罗伯特说道,“我想应该在各种方面都达成一些协议。”
“今天的食物很不错,我很喜欢。”朱晓诚突然转移了话题,专心的吃起了东西。
“当然,这是为朋友精心准备的。”罗伯特说道,不再谈论国事,而是继续闲聊,朱晓诚有一搭没一搭的,兴致不是很高的样子。
……
在随后的访问中,美国政府在正式交谈中,再次提出了恢复《朱辛兰协议》的意愿,并且美国表示,为了世界和平,希望苏俄内战能够停火,以及稳定南美洲局势,同时限制海军军备,以免各国陷入新的海军竞赛等等。
阎锡山在会谈中敏锐的感觉到,美国是想要创造一个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想以经济来战胜中国。
以美国当前的发展方式,中国如果按照一般的发展模式,的确很快就会被美国甩开,这是毫无疑问的。
普通的发展模式,根本发展不快。
任何国家想要快速发展,是完全离不开泡沫经济的,只是看泡沫经济是哪一个方面的。
如果只是房地产泡沫,那么只会让国家陷入内部矛盾激化的地步,但如果是其他的如同铁路泡沫,那么虽然短时间内造成很严重的经济衰退,但并非是不可恢复的,而且泡沫经济产生的物质基础,也为未来的繁荣铺平了道路。
而且阎锡山能够感觉到美国人的态度中隐约透露出的迫切,特别是提及苏俄内战的问题时。
虽然看上去美国佬不是很紧张,但阎锡山还是敏锐的察觉到了。
美国要寻求一个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但中国同样也需要一个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
中华帝国高层都自信,比经济发展,美国未来绝对不是中国的对手,美国现在玩的把戏已经被中华帝国给研究透彻了。
中华帝国现在虽然没有跟进,但不代表着以后不会跟进。
洞察了美国的意图的阎锡山,马上以特级加密方式,向本土发去了一封无线电报。
——————
第一更到今天两更
第一卷 第376章 协议再启,苏俄停战要求
第376章 协议再启,苏俄停战要求
发这封电报时,阎锡山很小心,将电报写在纸上让电报员发回国内,然后将纸烧掉,冲进了马桶内。
美国如此迫切的寻求一个稳定的发展局面,实际上也是符合中华帝国的利益的,中华帝国目前空有五亿人口,但国家基础太差,此时发动战争虽然也不惧任何国家,但基础毕竟天过薄弱,不能完全发挥人口和资源上的优势。
因此中华帝国也需要一个稳定的经济发展局面。
至于苏联,此时打不打都无所谓了,如果按照练兵的需求,自然是再打一打,但也打不了太久了。
因为随着苏联的装备进步,中华帝国目前的装备可能过几年就没有优势了,到时候中华帝国想要再打得顺手,就得更换装备,但显然帝国不想这么早暴露优势的军事技术,而是打算在战争爆发后骤然爆发。
而且把苏联打得太惨,俄国就不好控制了。
和苏联停战,这是帝国未来必然要做的。
不过此时美国既然如此着急,那么帝国何不半推半就,谋取更多的国际利益。至于俄国那边,中华帝国还是可以忽悠住的。
毕竟中华帝国此时不想打,俄国那边也打不了。
中华帝国不打,可以有诸多借口和理由,同时也可以给俄国画个大饼,让俄国期待个十几年。
夏钧在接到阎锡山发回的电报后,马上开始营造紧张的局势。
中华帝国于10月底,发布了帝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动员令,同时中华帝国的舆论也开始发力。
《申报》很快爆出了一条非常惊爆的新闻,帝国很可能要在明年开春后对苏联展开更加猛烈的进攻,以彻底扼杀国际共产主义的发展。
中华帝国很快就出来辟谣了,斥责新闻媒体胡乱猜测。
发布会上,英国《泰晤士报》记者对军方发言人刘文洪问道:“既然这是一条假消息,那么为什么中国发布了动员令?而且根据一些渠道的消息,中国的陆军已经扩大到六百万兵力了。”
“这只是一场演习而已。”刘文洪说道。
“那为什么中国陆军开始向西线调遣呢?”又有记者问道。
“那只是一场在西线的演习而已。”刘文洪再次回答道,心想,咱真没骗人啊你们不信算了。
然而这次军方的辟谣,却有点欲盖弥彰的味道。
中华帝国不仅下达了动员令,而且还大规模的向伏尔加河一线大量集结兵力,在俄国的军事间谍很快就个苏联和美国发回了消息。
斯大林变得异常恐慌,同时苏联内部也出现了一些骚动,一些苏联将领已经出现了一些动摇的倾向。
毕竟苏联的很多军官都是原本俄国留下的,他们很多曾经都是尼古拉二世统治时期的军官,或者是普通士兵什么的。
此时尼古拉二世强势归来,眼看苏联的气数已尽,这些军官自然出现了动摇。
为了维持统治,斯大林展开了疯狂的清洗行动。
相比之下,历史上希特勒和希姆莱在清洗方面,面对斯大林,只能算是业余爱好者而已。
苏德战争之前,斯大林就清洗了一大批,导致苏军指挥能力急剧下降。苏德战争初期,斯大林又清洗了一大批,而且审查人数多达七十万。
此时苏联在与中俄的作战中节节败退,更是有许多苏联军官被安上一个贪生怕死的罪名被处决。
整个国家已经成为了斯大林的玩偶,斯大林就是通过不断的内部清洗,以及鼓动民众到战场上去当炮灰等等,维持了他的统治,难怪死后被俄国人鞭尸。
为了维持统治,斯大林可以不顾任何人的死活。
斯大林的大清洗,除了造成苏联红军的指挥能力急剧下降以外,其他的也就是内部稳固了一些。
这的确是一个很难抉择的问题,到底是内部稳固一点还是外部强大一点,很多统治者可能都会选择先稳固内部,毕竟内部的威胁更直接,也会更突然。
美国那边接到消息,却是十分的震惊。
如果中国不顾一切向苏联发动进攻的话,那么苏联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以当前中俄联军的实力,足以摧毁这个混乱的**国家。
美国白宫对中华帝国的军事异动高度关注,同时和正在访问的阎锡山进行了更深入的对话。
阎锡山给出的解释和国内的如出一辙,他对美国国务卿罗伯特说:“这只是一场演习,主要是为了防止苏联向世界扩张。美国也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应该明白共产主义是我们当前共同的敌人。”
“世界和平高于一切。”罗伯特大言不惭的说道。
美国,才是战争的发动者。
动乱的最大原罪在于美国。
“如果苏联有所异动,那么我们中华帝国是会采取一些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的。”阎锡山一语双关的说道。
这次行动名义上的确是演习,但这是在前线演习,一个不好就是真正的进攻,谁又能知道呢?
不过让美国感觉还好的是,中华帝国起码要在明年才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中俄联军在作战习惯上向来都是春季进攻,最迟夏季就会进攻,这几年都是如此。
美国再次重提了昨天向阎锡山提出的各项意愿,美国希望以恢复之前类似的协议的方式,来换取苏俄内战的停火,同时限制中国向南美洲输出军火等行为,以及签订一个海军限制协议,以避免海军上的军备竞赛。
海军的限制对于英美来说是有利的,毕竟英美日是三个国家,加上法国就是四个国家的海军。
而中国只有是一个海军国家。
如果限制了吨位,例如中国、美国、英国、日本都是十万吨的海军排水量,那么中国海军未来要以一敌三。
这样看上去是很不划算的,实际上的确不太划算。
海军军备竞赛,向来是中华帝国要挑起的东西,怎么可能让他们想停就停,阎锡山当场对海军协议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我们中国不是一个传统的海军强国,我们目前还处于实验阶段,因此不可能对海军进行限制,特别是战列舰方面,我们中华帝国需要吨位更大,火力更猛的。”阎锡山重点提到了战列舰,而选择性的不提航母。
海军军备竞赛对于中国来说并不算什么,以中国当前的经济实力,造几艘大型的战列舰是可以承受的。
但是英国和日本就承受不了了,英国在一战之后财政紧张,要到四十年代才能把债务还清。
而日本一个弹丸小国,被卷入海军装备竞赛中,自然承受不住,除非协约国阵营不想要海上霸权了,否则就得硬着头皮跟中国耗下去,英国和日本承受不了,最终还是要美国出钱。
就跟苏联一样,现在苏联要发展,很多资源都缺,也都美国爹给钱。
美国如果想要继续围堵中国,就必须继续当这个有奶的爹,否则对中国的战略围堵就玩不下去。
中华帝国的各种举措,已经给美国围堵中国的战略上造成了巨大的财政负担。
当然,美国是一个可以疯狂印票子的国家,承受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很强的,但这并非是无限的承受能力。
“但在保持世界和平上,我们中国也觉得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应该承受一定的责任。苏联虽然在制度上走向了对立,但如果苏联愿意改革的话,那么中国将不对苏联进行敌视。”阎锡山继续表明态度:“中华帝国在双边的贸易协议上,也是有重新确立的诚意的。双方确实应该继续保持互信,并加强国际合作……”
阎锡山废话说了一堆,就是没有做出决定。
整个访问下来,阎锡山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中华帝国的意愿,特别是在苏俄内战方面,中国的态度就是,如果苏联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同时中美恢复正常的贸易关税,那么战争是可以停止的。
美国政府感觉时间很紧迫,如果不能在明年春天前与中国达成苏俄内战停火的协议,那么明年中俄联军将有可能对苏联进行总攻了。
从一切迹象都表明,中俄联军在向西蚕食了几年之后,已经有意图要一举消灭苏联。
美国在一定程度上得知了中华帝国有让苏俄停火的意向后,立即启动了与中华帝国就双边贸易关税上的谈判。
主题就是关税。
同时关税又牵扯到诸多问题,美国想以降低关税为代价,将中华帝国扩将的脚步停止。
因此在苏俄内战上首先要停火,其次就是中国不能继续向南美洲出售军火,以及帮助南美洲国家制造军舰。
再则,需要在海军上制定出一个防止军备竞赛的方案出来。
很快英国也加入了这场谈判,英国此时依旧是世界老大,说话还是有些分量的,但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在陆军上的表现,已经让中华帝国对英国没什么太大的顾忌,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美国玩得国力空虚,对美国来说也没什么太大的影响了,此时美国还是英国的债权国。
英国参与谈判的主要目的就是海军军备竞赛的问题。
如果是当初和德国进行海军军备竞赛英国根本毫无畏惧,毕竟英国的国力当初不比德国差,而且海军有传统积累的优势。
而此时英国财政很困难,海军军备竞赛真心玩不起。
日本与中华帝国关系不好,自然被排除在商谈之外。
——————
第二更到
第一卷 第377章 偷着乐
第377章 偷着乐
日本显然也是美国这一联盟的成员国,这是谁都知道的。
对于英国提出的海军限制问题,中华帝国给出的答复很明确,没有任何的可能,理由是中华帝国海军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经过任何实战检验,中华帝国必须在海军上保持数量的优势,才能保证国家海防安全。
这个借口让英美嗤之以鼻,毕竟中华帝国空军强大,其他国家的海军根本无法靠近中国海。
一旦靠近了中国海,那么其下场就可能如同当初的日本联合舰队一般遭受覆灭的命运。
面对军事技术崛起的中国,英国是很忌惮的。所谓经验不足,完完全全只是一个很无耻的理由。
谁不知道中华帝国在欧洲战争之后,已经吸纳了大批的德国海军士兵及军官。
凡尔赛条约虽然规定了德国不能向其他国家派遣军事人员,但问题是这些军事人员是自己去中国的。
条约没有明确的规定说,德国海军人员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