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战胜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唯一战胜国- 第2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不中套也没什么损失,因此刘博琛带着两千人在此设伏,在山顶上架上了十二挺重机枪。
  “英军已被伏击,目前损失惨重,已退出谷口,准备拦截。”刘博琛拿出步话机喊道。
  “明白。”
  步话机里传来了一个声音。
  正当爱德华带着残兵退出谷口时,突然原路上又杀出了一支部队,败退的英军顿时被吓得肝胆俱裂。
  “轰轰轰……”天上飞来一群的炮弹,准确的砸在了英军的人群中,马上将一群英军炸飞。
  一群土著士兵在远处排开射击阵形,对着溃败出来的英军一阵射击,英军纷纷中弹倒地。
  “冲啊杀光英国殖民者,解放缅甸人民,解放万岁……”一声呐喊,接着冲锋号乍然吹响。
  接着就听见一阵震耳的呐喊声,数千名土著士兵抗着刺刀便冲了上来。
  双方很快进入了近距离白刃战,然而很快英军发现,那些土著手上有一批冲锋枪,接近后对着他们一阵乱扫,所向披靡,无人能敌。
  缅甸英军哪有什么冲锋枪啊冲锋枪有也是给欧洲战场用的,哪里轮的到他们装备冲锋枪,马上吃了个大大的闷棍。
  整个英军霎时间就崩溃了,有的狼狈的跑回了峡谷,有的则是丢下武器,趴在地上举手投降。
  有的想要负隅顽抗,但战友们实在太不给力,无奈的也跟着乱跑或直接投降了。
  这些殖民地里的军队一贯养尊处优,根本没什么战斗力,在被伏击之下胆气尽失,根本形不成抵抗。
  很快英军就被全歼了
  战斗只持续了半个小时不到,一万五千名英军死的死,伤的伤,降的降。指挥官爱德华同样被俘。
  很快就进入了打扫战场的步骤,果敢军将一群俘虏押了下去,还缴获了大量英式武器,英国的步枪其实也很不错的,就拉栓式的步枪来说,英国的步枪是射速最快的,在面对半自动步枪的时候也不是差距太大。
  损失很快清点了出来,参谋人员对刘博琛报告道:“报告司令,我方损失士兵一百三十名,皆是土著士兵,其他没有损失。”
  “很好”刘博琛点了点头,这次歼灭英军,都是土著士兵冲在前面,英军有没怎么抵抗,因此损失极为轻微。
  ——————
  第一更到
  第一卷 第两百六十一章 诱敌,屡试不爽的战术
  第两百六十一章 诱敌,屡试不爽的战术
  果敢坐落于中国云南省西南部边境地区,距离密支那并不是太远,南部就是密支那地区了。
  收拾了进攻的英军,果敢国防军于十一月底发动了扩张攻势,果敢国防军第一师兵临密支那城下。
  小小的城池的城墙并不个高,果敢国防军用落后的山炮轻易轰开了城墙,随即攻占了密支那地区。
  与此同时,果敢国防军还在后方持续动员土著参军,在进行了简单的训练之后,即将他们投入了战场,前往各地攻城略地。
  那些被俘的英军土著,很快也被专门拉去做思想工作,不过一做思想工作发现个问题,那就是语言不通。
  缅甸北部方言和南部是完全不一样的,而这些土著多来自南部。
  “这下不好办了,若是我们打到南部,思想工作可不好展开,到时候可就不能鼓动那些土著啦”果敢国防军教委哀叹道。
  “是啊这可如何是好?”杨联兴郁闷道。
  “而且我们山区交通不便,国内的物资太多,短时间内没办法运完。我们要向南部扩张, 障碍非常大。”
  “看来我们要改变战略了,先把缅甸北部和东北部吞下,再考虑河谷地区。”刘博琛想了想说道。
  ……
  果敢地区很快发回了一份报告,这份报告中提到了果敢国防军向南部扩张所遇到的问题。
  那就是果敢王国成立时间不长,对缅甸南部的语言、地理都不太熟悉,主要问题就是缺乏煽动南部缅甸土著的人才,需要时间进行培养。
  同时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道路不通常,物资运输不方便,如果把手伸得太长,不容易守住地盘。
  这份报告夏钧看了之后,思考了一番,觉得确实有道理,此时果敢王国的基础还非常薄弱,的确是一口吃不成大胖子。
  必须得有时间来培养煽动性人才,也就是培养缅甸走狗,同时还要有时间加强内部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行政体系建设,这样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扩张。
  于是夏钧发了封电报,让果敢国防军自己决定扩张程度。
  刘博琛接到电报后,果断放弃向缅甸河谷地区的扩张,而是选择了先将缅甸北部和东北部的山区先吞下,以山区为屏障抵挡英国殖民者。
  不过刘博琛并不把英军放在心上,在他看来这些英军根本就不会打仗,战场的拼搏意志非常差。
  这让他想起来,西方人打仗靠的是武器和机器,东方人打仗则很多时候强调肉体和意志力量。
  但此时中国军队,有着不输于西方人的武器和机器,甚至是最先进的武器和机器都在中国。
  不过欧洲的战场和殖民地战场有所不同,西方人在殖民地的军队多是没什么意志的,正日英国在非洲被德军打得屁滚尿流一般。
  英军在缅甸北部的防御很薄弱,而且是非常的薄弱,果敢国防军用那些落后的山炮,接连攻克了北部了东北部的城镇。
  大批缅甸土著被武装了起来,加以解放缅甸人民的口号,每攻克一地,当地的缅甸土著都加入了反抗英国殖民者的行列中去。
  声势霎时间变得浩大起来,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攻克一地则扑向另外一地。
  缅甸总督顿时慌张起来,没想到北部突然大规模乱了起来,而他们排除的一万五千名士兵,至今没有下落和回应,好像消失了一般。
  根据回报,缅甸总督发现北部的土著拥有很好的武器装备,此时用脚底板都能想得到,这些武器是从中国流入的。
  不过此时英国还不清楚,在浩浩荡荡的土著反抗中,核心权力竟是汉族所掌控的。
  就在果敢国防军扩张的时候,又遇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缅甸北部虽然好攻占,但若是要到缅甸东北部去,中间隔着一个高原,高原上的环境非常恶劣,丛林密布的高原难以穿越。
  为此战略又有所改变,果敢国防军的扩张战略从东北部变成了向南部扩张,果敢国防军沿着丽江(缅甸部分的伊洛瓦底江)而下,向较为富裕的丘陵谷地地区展开攻击。
  顺着丽江一路南下,果敢国防军打到了密亚当地区,对地方的实际控制也就此为止,行政划分未来也就是在这条线上,因为再往南就是平原谷地地区了,那里不好防守。
  不过果敢国防军却未停下,而是继续向谷地地区进攻。此时英国人的防守极为空虚,自然要去捞一把。
  一支五千人的部队沿江而下,一路上攻城略地,有用的东西一律抢走,在南部谷地地区,因为在近期内不会划入行政管理,因此纯粹就是去抢劫和收买人心的。
  至于那些缅甸土著士兵,他们虽然说嘴巴里喊着要解放缅甸人民,但此时有得抢劫却是高兴得不得了,以前因为军法约束,他们基本上不敢有什么歪念,现在就是来抢劫的,那自然是高呼不止,兴奋莫名。
  抢劫也是有名目的,那就是‘打击殖民者走狗’的旗号,每攻破一座城镇,必然将城镇中的抢到的粮食分给那些贫苦缅甸人民,而那些财物则收归己有。
  一部分被抢了,一部分得了好处。
  被抢的都是那些富户、商户,本身群体就不是太大,而那些贫苦缅甸人民, 未来可是能拉来当炮灰的,此时分给了他们粮食,他们以后还盼着果敢国防军来呢
  在北部一般抢不到什么东西,但越往南,进入缅甸河谷平原地区之后,所打下的城镇就越富裕了。
  那些分到粮食的缅甸土著,欢天喜地的也拿起了一些武器,跟着大军一路攻城略地,这个雪球在河谷地区越滚越大。
  缅甸总督紧急调遣了三千英军,以及两万土著士兵进剿,基本上把能调遣的都派出去了,一面则向本土求援。
  英国政府还暂时没回过神来,不知道缅甸怎么突然就乱起来了。
  仔细分析了缅甸的战况,英国人明白这些土著手上的武器,是从中国流入的,中国政府肯定在背后做了手脚。
  然而英国政府却没有什么借口能向中国发难的,毕竟贩卖军火也不算什么。
  为了平定缅甸,英国政府马上要求印度方面调遣十万印度士兵进入缅甸作战,十万已是极限了,现在欧洲战局吃紧,能抽出十万已经非常不错了。
  而英国在非洲依旧没有打垮德军,非洲德军在非洲和英军兜起圈子,把近四十万英军在非洲大草原上拖得叫苦不迭,不过非洲德军的规模也锐减了很多。
  英国将整个海外殖民地都动员了起来,奈何到处起火。
  ……
  两万三千英军集结起来,出发进剿时,果敢国防军拉起的土著大军已经打到了沙林地区了。
  这一地区处于缅甸中部,这里的人口变得更加密集起来。
  英军来袭速度极快,因为英军乘坐的是轮船,只是两日便到了沙林地区,沙林地区的土著大军是由果敢国防军第二师师长张道怡率领,张道怡参加过山东中日战争,原为华东军营长。
  西南军区短期内捞不到什么战争可打,张道怡便申请来到了果敢国防军。
  此时在缅甸左冲右突,横行肆虐,简直让人热血沸腾。
  不过正爽的时候,英军又来了。
  张道怡早就收到了英军集结的消息,因此提前派遣了一个连将抢劫到的大笔财物运送了回去。
  不过张道怡却并不早早撤退,而是等着英军到来。
  英军一到沙林地区,张道怡便将滚雪球一般积累起来的近八万土著拿来当了炮灰,而他则带着第三师躲在了后面。
  那些土著并不知道英军来了,放而被派遣到河岸地区,英军一到马上对这些暴民进行了凶狠的打击。
  这些土著只是跟来打酱油的,连个像样的武器都不多,拿里能够抵挡住这些英军的凶猛攻势,顿时被打得到处乱跑,战况马上演变成了一面倒的屠杀。
  这两万三千名英军打得顺手,不由起了轻敌之心,不由分说的一路穷追猛打,张道怡边打边跑,后面的英军见那些土著叛军中就张道怡的果敢国防军第三是师这一股土著没有溃散,也不顾那些重武器,轻装上阵对着张道怡的第三师猛追起来。
  张道怡则带着第三师猛跑,由于张道怡早已计划好了逃跑路线,跑得十分顺溜,路上还不断给英军制造阻碍,英军一路追下来倒是有不少战果,因为张道怡不断的放出一些诱饵给英军。
  反正是一些土著兵,死不足惜,而第三师的核心士兵,却是一个也没舍弃。
  张道怡就这样吊着英军一路向北逃窜,英军一路穷追不舍,并且认为很快就能将这股土著叛军歼灭,把那些火炮、重机枪全都落在了后面。
  英军却不知道,果敢国防军最精锐的第一师已经到达了密亚当地区,再这么追下去,将迎面撞见严正以待的果敢国防军第一师。
  非洲德军也是这么搞的,这种诱敌深入的战术在英军身上简直就是屡试不爽。
  ——————
  第二更到
  第一卷 第两百六十二章 英军入套
  第两百六十二章 英军入套
  密亚当离沙林好远呢起码有上千公里,这的确是考验耐力的时候,不过第一师将乘坐船只南下,只要把英军yin*到预定战场就可以了。
  张道怡先是带着英军往北跑,这时第三师06旅传来电报,他们已经在丽江架起了浮桥,随时可以通过。
  第三师分为两部,张道怡所率领的05旅在西岸流窜,而06旅则在东岸流窜。
  张道怡接到电报后事不宜迟,连夜向浮桥所在地奔赴,后面的英军却是经不起这样的折腾,追了两天却是追累了。
  见英军不追了,张道怡也就地打粮,以维军需,正好前方又有个小镇,之前张道怡南下是跳跃性的乘船南进,因此也没关顾过这个小镇,张道怡带着土著士兵杀入了小镇。
  跑了两天,张道怡的部队还有剩下一万人,除了带出来的五千土著,还有五千土著坚持下来,都是可以用的炮灰。
  不过这么多人消耗也大,眼看就没粮食了。
  此时已经是十二月份了,缅甸的收获时节也刚过不久,加之缅甸一年四季如春,农产品丰富,反正只要有人的地方肯定有粮食。
  进了小镇,第一个要排除的就是当地有没有华人。
  若是有华人,则需要重点照顾,不得骚扰。缅甸也是有一些华人的,不过华人数量相比越南等国来说少很多,而且多集中在北部地区,像缅甸中部地区的华人则不多。近年来华商到处跑,但一般也不会跑到这样的小镇里来。
  排查过后果然没有华人存在,张道怡下令大开杀戒。
  在异国抢劫会上瘾,这是张道怡意识到的一个问题,也是切身体会到的问题。不过元首曾经教育过他们,对付异族用什么手段都不算是错误的,唯一错误的地方就是没有掩饰好自己的行为,破坏了军队的国际形象。
  “现在我们是缅甸土著,不算破坏整体形象。”张道怡想着哈哈一笑,下令开抢。
  这一抢果然抢到了不少粮食,除了能满足军需,还能拿出不少收买土著,张道怡现在不再是搞什么来者不拒、去者不留的滚雪球方案了,而是边发粮食边把那些青壮土著裹挟起来,让他们强行加入所谓‘缅甸抗英人民军’。
  现在正缺诱饵给英国人啃呢
  反正缅甸土著多死点也好,待汉人衣冠再行南渡之时,生存空间就大很多不是。
  由于时间不是太多,等英军再次来追时,张道怡只裹挟了大约两千名土著青壮,他本来想把整镇子的土著都裹挟来的,只可惜时间不够。
  英军开始追了,张道怡也再次撒腿跑路,总是吊在英军前方二十公里处。
  出了小镇,张道怡又跑了一天,终于跑到了浮桥所在之处,万余土著大军从浮桥安全渡河,从丽江西岸跑到了丽江东岸。
  再往北,则是一个狭长的走廊,西边是丽江,东边是一座山脉。
  后面的英军追上来时张道怡的05旅正好差不多完全渡过浮桥,张道怡让下面装出一副慌乱的模样,好似慌乱到连浮桥都忘记破坏的程度。
  后面的英军见浮桥没有被破坏,不由大喜过望,追早张道怡的05旅背后也过了浮桥,张道怡也不回头去半渡而击,而是向北逃窜。
  “师长,06旅已经在五十公里外修起了堑壕,已经修好大半了。”第三师参谋对张道怡报告道。
  “第一师呢南下了没有?”张道怡问道。
  “第一师已经南下了,就在上游十公里处,就等着英军渡河后截住他们的去路。”参谋说道:“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把英军往北引,汇合06旅后与第一师给英军来个肉夹馍。”
  “嘿嘿,两面夹击就两面夹击,还什么肉夹馍。”张道怡笑了一声,下令道:“把昨天裹挟的那两千土著丢出去让后面的小狗们尝尝味道。”
  “是。”
  ……
  两万三千名英军在被后穷追不舍,指挥官查理正不断催促着那些土著在前面追击,这些土著太懒惰了,很多时候根本不愿意加快追击速度,唯一让查理很是欣慰的是来自本土的士兵们都愿意拼命追击,因为传言前面的土著叛军抢劫了很多财物。
  “长官,快看,前面有浮桥,他们在过桥。”一名英军对查理大喊道。
  “冲上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