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战胜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唯一战胜国- 第3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术升级,并强化管理等等。
  在诸多手段之下,中国在出口上始终压制着美国。
  同时由于美联储发行了太多的美元,导致美国的劳动成本上升,从而导致商品出口价格上涨,也使得美国的很多商品失去了竞争优势。
  在一些行业,中国的商品甚至在美国长驱直入,其中以轻工业为甚,重工业产品也有一些在美国销路较好,但数量不多。
  而美国商品在中国卖得不是很好,卖还是能卖一些出去的,但很多时候无法完全卖出去,使进口美国商品的商人还要亏本。
  中华帝国已经建立了一个比较强力的民族贸易壁垒,加上关税的阻挡,基本上其他国家的成品商品在中国根本卖不动。
  出口的繁荣,增加了中华帝国的经济总量,使黄金不断的流入中国,这实际上没太的意义。
  毕竟要将这些黄金换成亚元,也就得增发亚元。
  亚元多了,自然不值钱了,当然这是内部来说,不过黄金多了,亚元在国际上的购买力却是非常坚挺的。
  加上中国的内部生产不断增加,亚元贬值速度并不是很快,起码在内部购买力贬值上,比美元要慢得多。
  而且由于中华帝国在农业生产上非常发达,更降低了亚元贬值的速度。
  第三世界联盟高级成员国的农业在中华帝国的支援下,也都蓬勃发展,使民生大大改善,巩固了联盟成员国统治者的利益。
  农业是工业的基础,一个没有农业基础的工业国家,是不稳固的。
  不过第三世界有中国为这些成员国提供农业产品,像拉希德阿拉伯王国那样的模式也是可行的。
  拉希德家族此时很富有,一切以中华帝国马首是瞻,俄国在重建关税时,拉希德家族并未跟进,依旧与中华帝国保持着零关税的贸易关系。
  1923年中华帝国与拉希德阿拉伯王国建交十二年,在这十二年里,拉希德家族在阿拉伯半岛上确立了最强阿拉伯国家的地位。
  不过目前貌似也就是拉希德阿拉伯王国是独立的,其他的都陷入英国的殖民之中。
  拉希德阿拉伯王国内部的舆论时常赞颂中华帝国,认为如果不是当初中华帝国在华东政府期间对拉希德阿拉伯王国进行援助,那么如今的拉希德阿拉伯王国可能已经陷入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下。
  拉希德阿拉伯王国也是一个正在认真学习汉文化的国家,中华帝国在拉希德阿拉伯国内建立了许多汉语***,加上大量影片不断输入阿拉伯拉希德王国,使得很多阿拉伯人都能说汉语了。
  而在其他第三世界联盟成员国,也开始学习汉文化,在教育体系中,都有一门汉语课。
  毕竟此时中华帝国作为联盟老大,不管是文化上还是科技技术上都最为发达,他们要向中华帝国学习,首先在语言上得通畅。
  就算是联盟第二大国俄国,也到处都是汉语***。
  而在1923年,在中俄的一致同意下,东乌克兰人成立了自治政府,宣布东乌克兰从此自治。
  东乌克兰人自治,这成为了第三世界联盟重点用来宣传民族自由精神的题材。
  东乌克兰自治前,这里一直是一个比较混乱的地区,乌克兰人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接受中俄为主的第三世界联盟的统治秩序。
  但自东乌克兰人自治政府成立后,东乌克兰人顿时普遍支持中俄联盟,第一次将自己视为联盟中的成员。地方治安也迅速好转,东乌克兰人更是对中国大加赞颂。
  波兰政府一开始并未感觉到什么不妥,反而放心了,中俄能让乌克兰人自治,说明联盟宣扬的民族自由口号是贯彻施行的,那么波兰独立的许诺也就很靠谱了。
  但西乌克兰人顿时出现了骚动,波兰政府一时陷入很尴尬的境地。
  面对西乌克兰人不断的游行、暴动,波兰政府警察终于是和西乌克兰人发生了流血冲突。
  这一冲突马上被中俄舆论重点关注,中俄政府在流血冲突的第二天就向波兰政府发去了要求停止一切对西乌克兰人动用武力的呼吁。
  其余第三世界联盟成员国,也都纷纷向波兰政府发去了呼吁,希望波兰政府认真贯彻联盟精神,将民族自由主义放在首要位置,消除民族压迫。
  波兰不过是一个刚复国的小国,此时占据了西乌克兰,加上东乌克兰又自治了,第三世界联盟各成员国都纷纷要求波兰贯彻联盟精神,而且西乌克兰地区的局面一天天的恶化,治安变得非常混乱,时常发生军民冲突。面对联盟责问,波兰政府岂能不尴尬?
  尼古拉二世更是公开表示,波兰不要得寸进尺,俄国允许波兰独立,是因为民族自由精神,如果波兰不顾民族自由精神而压迫其他民族,俄国将收回承诺。
  同时中华帝国则呼吁俄国冷静思考问题,给波兰政府反思错误的时间。
  等于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
  俄国作势要打波兰,中国则拉住俄国,俄国半推半就的等待波兰政府进行反思。
  同时中国迅速与波兰政府进行了对话,也要求波兰必须退出西乌克兰,否则中国将劝不住俄国。
  波兰此时已经上了‘贼船’了,要想跳下去岂能不湿身?甚至会被淹死。如果继续赖在西乌克兰不走,在道义上已经非常被动了。
  胳膊毕竟拧不过大腿,波兰在中俄互相配合的柔情、威胁攻势下,无奈的宣布退出西乌克兰。
  这是退出,不是让西乌克兰人自治。
  波兰没有那个资格继续占领西乌克兰,乌克兰本身之前作为俄国领土,尼古拉二世要收复这片地区,那自然是在道义上完全说得过去的。
  俄国在收复了整个乌克兰之后,也宣布西乌克兰也纳入东乌克兰的自治体系。
  被分裂的乌克兰算是统一了,而且成立了乌克兰自治政府。
  而乌克兰自治政府名义上是听命于俄国的,但很多时候,乌克兰自治政府却和中华帝国走得很近。
  因为乌克兰人知道,要想寻求独立,必须向中华帝国靠拢,尼古拉二世是不靠谱的。
  中华帝国虽然没有给乌克兰人明确的许诺,但还是在与乌克兰自治政府高层接触时做出了一些棱模两可的暗示。
  不过毕竟当前中华帝国还要团结俄国,因此让乌克兰独立,暂时是不可能的,但未来却不是不可能的。
  随着中华帝国把手伸到了乌克兰、波兰,大量的斯拉夫民族美女也跑到了中华帝国从事性工作,还有很多美女被中华帝国国民娶为小妾。
  同时随着中华帝国的发展和富裕,以及帝国法律对小妾的权益做出了一些保障,因此很多落后国家的美女资源都开始流向中华帝国。
  甚至很多美国女人都跑到中华帝国,当然不排除大量的间谍混入中华帝国。
  中华帝国此时禁止汉族妇女,以及传统地区的少数民族妇女从事性工作,这些性工作全都交给了那些异族女人。
  为了让那些国家面子上好看点,中华帝国在舆论上大力赞颂这些性工作者,消除对异族性工作者的歧视。
  这将做为一种普世观念进行宣传,从而让其他民族把女人送到中华帝国从事性工作没有障碍感。
  性工作职业就如同扫大街的工作一般,虽然不是很体面,但总得有人来做是吧但生在中华帝国,就不要去做这样的工作了,宁可让美女去扫大街也不能去干这样的职业。但却要赞颂从事这些职业的工作者,从而吸引更多的异族妇女来中华帝国从事这一职业。
  不管民间有多看不起这些异族妇女,但主流舆论方面却是不能有丝毫的歧视,这是大方面的原则。
  同时吸收其他国家的美女资源,改良民族基因,这也是利在千秋的伟业。
  如果说,那些民族看到女人跑到中国去当ji女被中国人歧视了,那么面子上自然过不去。
  如果中国舆论对这些女人的行为大加赞颂,把这种行为上升为了一种神圣的事业,那些民族看了,起码面子上是过得去的,也就不会引起太大的民族矛盾。
  也有不少美女,在中华帝国成为正妻的,而且占较大比例,算是比较的有前途的一批,成为中华帝国公民的正妻,不仅可以享受诸多福利,而且比小妾在财产继承方面更有优势。
  中华帝国的福利是非常好的,这可以让人过上很安逸的生活,这是不少异族美女们梦想的生活。
  特别是中华帝国通过电影不断的宣传,更是让很多女人向往中华帝国,一旦有机会,都纷纷前往中华帝国。
  当然,在这个时代,美女资源相对短缺。
  因为世界普遍存在压迫,而生产力又不是太发达,因此很多人口都处于营养不良状态,这也就导致了美女不多的情况。
  实际上只要营养状况得到改善,就会涌现出非常多的美女。
  就如中华帝国,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很多闺女生得俊俏无比,新生代的美女非常多,特别是古汉族血统比较纯正的地区,更是美女如云。
  特别是帝国当前,鼓励美女多生多育,更是极大的改善了民族基因状况。
  汉族血统从来不比其他民族差,这是一个十分客观的事实。白种人说他们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实际上他们当了几千年的穷鬼,只是一群穷鬼突然咸鱼翻身了而已。很多白种人实际上是长得非常粗糙的,而在智商上,汉族的智商是比白种人要高的。
  文化上更是没得比,中国的文化的优秀程度,根本不是白种人的文化能够包容的。而中国的文化,却能很容易的包容西方人的文化,这也就造成汉语作品,很难翻译成优秀的英语作品的原因,不是汉语作品太烂,而是西方人的文化太烂,没办法准确的表达那些深奥的文字含义。
  世界的发展规律就是这样,从有形的外在世界发展到无形的内在世界,从粗糙的世界发展到精致的世界。
  随着发展,中国国民形象也在一天天的提高。
  中华帝国的宣传机器全面开动,不断的对外宣传帝国的形象,以及展示国民形象,并宣传汉文化的优秀性。
  这种宣传在世界上刮起了一阵汉族风,汉文化在很多国家都开始传播。
  特别是中华帝国仁爱的形象,更是得到了充分的宣传,各种事例都证明中华帝国是一个无比仁爱的国家。
  例如解放交趾,解放朝鲜,乌克兰自治等等,都被中华帝国拿来重点宣传。
  这是一个中国的民族自由精神与美国的民主自由精神互相碰撞的时代,也是一个缺乏霸权的时代。
  因此这个时代看上去,并非是那么宁静。
  世界各国人民,依旧生活在黑暗的天空下,为此拼命的寻找着真理,面对中美各自提出的真理,各有各的抉择,但两者的互相竞争和鼓吹,也让很多人民产生了诸多的困惑。
  就这样,世界迎来了1924年。
  这一年里,中华帝国依旧在不断的加强着国家战争潜力,而发展经济只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但并不代表着全部。
  中华帝国在1924年,又造了两艘空壳舰。
  而英美日三国则按照计划,将十四艘能抗衡华东级战列舰的军舰全部开工建造,加上原本的十六艘,加在一起也就是三十艘与华东级战列舰同等级的战列舰。而中华帝国,实际上只有八艘,远没有什么十五艘。
  三十艘华东级战列舰同等级的战列舰,这在和平时期将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财政负担。
  英美日根据中华帝国故意泄漏的一些细节上错误的估算了中华帝国发动战争的时间,认为可能是在1930年,因此加大了对海军的投入,特别是战列舰方面的投入。
  至于航空母舰,由于发展还很低级,因此不作为海军的主力船舰。
  1924年,中华帝国的经济发展依旧十分快速,但相比之下,美国经济因为大量的低息放款,却是开始发力了。
  俄国那边因为华东银行的放款,也变得非常繁荣。
  中华帝国的经济依旧是老样子,主要靠工程建设来拉动,同时繁荣起来的内需也是一个主要的增长点。
  中华帝国的国民在消费还算是比较理智的,主要的消费也就是表现为对那些生活必需品的购买上。
  不过因为没有医疗、教育上的压力,因此房子问题依旧是国民解决的重点,房地产行业比较繁荣。
  但因为土地是私人的,所以到处随便盖房子,国家没有从中剥削,因此房价很低,加上政府有保障房建设项目,因此住房问题很容易解决。
  当房子问题解决了之后,就是车子,以及其他的生活用品了。
  有了并无关系,当周围的人们普遍有了更好的东西,也会带动更新换代。
  所以刺激消费上还是很容易的,特别是车子问题,只要有稳定的收入,华东银行已经开始给一些人放车贷了。
  至于放房贷那是很普遍的现象,但放贷有一定的利息,而且房子实际上不是很贵,因此透支消费并不是太严重。
  而且房贷的数量也受限制,不是无限的放出贷款,毕竟建造房子需要时间,一下子放出太多钱,会使房价大幅度上涨。
  因为帝国保障房的存在,房价一直不高。
  再怎么造房子都不能转化多少战争潜力,这是需要明确的一点问题。
  因此车贷才是比放贷更重要的,因为制造汽车是重工业,不单单是牵扯到军用汽车等问题,制造汽车已经牵扯到比较广泛的工业范围了。
  ——————
  第二更到今天一万一更完
  第一卷 第387章 负债累累的帝国政府
  第387章 负债累累的帝国政府
  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华帝国在房贷方面发展比较快,这也属于一种透支消费,这在很早以前就开始了。
  因此中华帝国的经济在之前有很快的发展,但国民要还房贷,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内需的增长。
  但首付较高,所以透支程度不高加上房价不是太高,因此很多国民已经把放贷还掉了。
  房贷的主要市场则开始向内陆地区转移,沿海地区的房贷市场开始饱和。
  因为房贷的不断放出,使得中华帝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比美国快得多,但中华帝国的透支消费目前还属于基本生活设施的范畴,还未涉及到汽车等商品,因为汽车目前还属于奢侈品,并未成为生活必需品。
  不过只要大规模放出车贷,大部分国民都买了家庭汽车,那么汽车也就成为生活必需品了。
  经过几年的全面疯狂建设,此时中华帝国的经济依旧保持着非常稳定的高增长速度,这得益于亚联储源源不断的资金供应。
  在这种疯狂建设下,中华帝国逐渐具备了进行大规模透支消费的能力。
  同时中华帝国在汽车产能上也在不断的扩大着,其速度只能说让美国人都感觉望尘莫及。
  其中中盛集团与华盛集团陆续进入了家庭汽车制造业,与华东集团进行竞争。而华东集团则保留着工程车、货车的垄断生产。
  竞争有时是有很大好处的,那就是能够不断的进行创新。
  中国三大集团,在民用领域的竞争此时趋于激烈,三方所使用的技术基本相同,同时三家集团也在不断的做出创新,从而使产业在世界上保持极高的竞争力。
  当其中一家集团做出某项创新后,其他两家集团也会迅速跟进,但要向创新的集团缴纳一定的专利费,这样使创新的集团具备成本竞争优势。
  家庭汽车的产能疯狂增长,这是在为接下来的大规模车贷做准备。
  产能问题得首先解决,否则到时候就算放出车贷,也没有足够的产能生产。
  同时中华帝国在交通上也大力建设,在不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