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掠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强掠帝国-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哼,那个所谓的大将军陆畅大概是与宇文化及一丘之貉,宇文化及弑杀皇帝,他陆畅连个屁都没放,我们何必与他通气呀!”

  “可是,咱们若起兵,陆畅手下可有骁果军五六万,难道大人就没考虑到被陆畅阻击吗?”

  “哈哈,陆畅手下有五六万骁果军不差,可你有没有想过他在整个长江以南地区布防,兵力散开就像撒芝麻一样。这种军队有和没有一样,我们根本不必顾忌。窥一斑而知全貌,你看看他那些城防军散漫成什么样子了,除了一些小兵其他的连个影子都不见,这样的军队都烂透了,你们有什么可怕的呢?”

  沈法兴说的这些众人也看到了,想一想还真是这样,这样的军队的确没什么可怕的。

  不过细想一下也不对啊,林士弘和萧铣两只叛军都是被陆畅给灭了,这又如何解释呢?

  沈宽还是有顾虑,这个陆畅似乎不像沈法兴说的那样简单。

  “大人,你说骁果军烂透了,可是林士弘和萧铣的失败又怎样解释,难道辛雷的骁果军真是不堪一击吗?”

  “这个……嘛……可能是运气的问题,也可能是林士弘等本就是乌合之众不堪一击。我们沈氏与他们不同,沈氏习武者众多,岂是那些乌合之众可比的?”

  沈法兴这话不假,吴兴沈氏,自东汉以来,就是声显江左的习武强宗。

  他们与周氏一样,都是以豪强跻身江南世家。

  沈法兴的武康豪强世家,拥有宗族数千家。

  孙士汉见在场的这些人还在犹豫,眼珠子一转一个鬼点子冒出来了。

  “听说大隋皇帝杨广把他的宾妃和财宝都搬到了丹阳宫,我们此时起兵正是时候,趁别人还没反应过来时迅速北上夺取丹阳。

  你们想,丹阳宫有无数财宝和美丽的宾妃,以后肯定有不少人的眼睛盯着那里。夺取财宝可以养更多的兵,宾妃嘛,哈哈……”

  不得不说,孙士汉这番煽动很给力,在场的许多人眼睛冒出贪婪的目光。

  这种机会沈法兴很会把握,借着孙士汉的话题给大家一些希望。

  “嗯,丹阳我们是一定要拿下的,除了留下一定的财富要养军队以外,我想,宫内的其他战利品大家都有份的。”

  沈法兴这个许诺无疑是告诉大家,宫内的那些宾妃今天在场的人都有份。

  “某愿意跟随大人举义旗,只要大人一声号令,属下必会率领族人奋勇前进。”

  “某愿意跟随大人,举义旗开创基业。”

  好嘛,在场的人纷纷表态愿意跟随沈法兴起兵,乐的沈法兴抚髯微笑不已。

  “好,甚好!只要大家一条心,本郡守一定不负诸君,相信诸君一定都会有一个大好前程。”

  “谢大人,我等必不会令大人失望。”

  沈法兴鼓动成功,令孙士汉收拢吴郡城防残余四百人,尽起族人青壮三千多人,号称万人,揭竿而起。

  此次举兵与历史上完全不同,原来历史上沈法兴策反了大隋朝的军队。

  而现在手里没有军队,手中是以族人为主,这显然是有点找死的节奏啊。

  沈法兴的女婿陈果仁在家里闲居,不知为何,当年陆畅将军队带走没有启用他。

  沈法兴倒是他能跟随自己征战,不过,人家陈果仁不干,宁愿在家里闲居也不愿意冒险。

  陈果仁反倒劝说沈法兴放弃不切实际的想法,江南已经稳定,此时兴兵无疑是以卵击石,不宜再生事端。沈法兴会听他劝告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陈果仁劝说不了沈法兴,只能无奈地摇头叹息,江南大势已定,沈法兴此去凶多吉少哇!

  沈法兴起兵,吴兴震动。有不少不甘寂寞的人想在乱世博一个前程,纷纷加入其中,不几天沈法兴已经扩充到五千人。

  贼众眼睛盯着丹阳宫,纷纷催促赶紧北上,拿下丹阳。

  丹阳宫是沈法兴吊着众人的诱饵,士气不可泄,沈法兴从谏如流,号令军队出发,浩浩荡荡直奔丹阳而来。

  此时,丹阳宫内的确有妃子数十人,其他采女等美人儿更是数百上千,的确让人垂涎欲滴。但是,想要享受到帝王的待遇,也得先看有没有那个命。

  沈法兴这波反贼的确有些疯狂,像赌徒一样直扑丹阳宫。
第一百一十一章丹阳宫的嫔妃们
  沈法兴在吴郡起兵造反,陆畅知不知道呢?当然知道了!

  问题是,对于沈法兴这种疥癣之疾陆畅根本不会在意,也早就在他的意料之中。

  甚至,沈法兴的造反就是陆畅纵容的结果。要不然他怎会让吴郡的城防军如此松懈呢?

  陆畅心中的算计是,与其知道他早晚会反不如早点让他反了,及早引爆这颗地雷,省的以后还要提心吊胆的防范。

  陆畅早就做了详细的安排,把对付沈法兴的任务交给了手下战将徐志徐立强,让他全权负责剿灭沈法兴。

  此时,陆畅在干嘛,陆畅也在盘算着丹阳宫里的美女们。

  丹阳宫内美人无数,的确让陆畅垂涎三尺。

  不过,陆畅的吃相目前还不算难看,他现在仅仅是住进了丹阳宫,确切地说是丹阳宫的前院,后院的纵深还没有进去过。

  丹阳宫内住着如此多的美人儿,总要心里有数吧!

  此时,陆畅将宫内的内常侍招来,想要了解一下宫内的情况。

  “内常侍李连阴见过大将军,大将军威震四海所向无敌。”

  这家伙很会说话,到底是个太监,嘴皮子出来的全是好听的话。

  内侍省是内廷的侍奉机关,隋初由宦官担任。置内侍(从四品上)2人为其省长。次官有内常侍2人。属官有内谒者监6人,内寺伯2人,内谒者12人,寺人6人,伺非8人,统领尚食、掖庭、宫闱、奚官、内仆、内府等六局。

  丹阳宫内最大的也就是这个次官的内常侍了,留在江都的那些内侍省宦官现在还活不活都还不知道。

  “嗯,说说丹阳宫里的情况吧,本将军也要心中有数才是。”

  “是,大将军。原本按照礼制,丹阳宫内应该设置贵妃、淑妃、德妃,是为三夫人,目前丹阳宫内一个也没有。

  其他的如:顺仪、顺容、顺华、修仪、修容、修华、充仪、充容、充华,是为九嫔,品正第二。婕妤一十二员,品正第三,美人、才人一十五员,品正第四,是为世妇。

  宝林二十四员,品正第五;御女二十四员,品正第六;采女三十七员,品正第七,是为女御。总一百二十,以叙于宴寝。

  南下以后扩充了不少人,没有品级的有很多。这是名册,请大将军过目。”

  这个太监很会办事,大体一说,那个名册给陆畅,先察言观色看看他的态度再说。

  他仅仅是个次官,宫内的人员还缺很多,按照大隋朝的礼制,还需要增加很多人才能完善起来。

  按照大隋制,内宫设“嫔三员,掌教四德,视正三品。世妇九员,掌宾客祭祀,视正五品。女御三十八员,掌女工丝枲,视正七品”。

  此外,“又采汉、晋旧仪,置六尚、六司、六典,递相统摄,以掌宫掖之政”。

  六尚具体称谓、职责分工、隶属关系、人员配备与官阶分别为:

  “一曰尚宫,掌导引皇后及闺閤廪赐。管司令三人,掌图籍法式,纠察宣奏;典综三人,掌综玺器玩。

  二曰尚仪,掌礼仪教学。管司乐三人,掌音律之事;典赞三人,掌导引内外命妇朝见。

  三曰尚服,掌服章宝藏。管司饰三人,掌簪珥花严;典栉三人,掌巾栉膏沐。

  四曰尚食,掌进膳先尝。管司医三人,掌方药卜筮;典器三人,掌樽彝器皿。

  五曰尚寝,掌帏帐床褥。管司筵三人,掌铺设洒扫;典执三人,掌扇伞灯烛。

  六曰尚工,掌营造百役。管司制三人,掌衣服裁缝;典会三人,掌财帛出入。

  六尚各三员,视从九品,六司视勋品,六典视流外二品”。

  六尚二十二司,员各二人,唯司乐、司膳员各四人。每司又置典及掌,以贰其职。六尚十人,品从第五;司二十八人,品从第六;典二十八人,品从第七;掌二十八人,品从第九。女使流外,量局闲剧,多者十人已下,无定员数。联事分职,各有司存焉”。

  李连阴心中有数,若是伺候好了新主子得到他的赏识,自己的前程还是很不错的。

  陆畅接过名册细细查阅,竟然在名册中发现了吴绛仙、袁宝儿、侯夫人等人的名字,心情为之一振。

  据说,侯夫人不仅“颜色犹美如桃李”,而且极富才情,但是后宫美人无数,侯夫人16岁入宫,直到24岁都没能见过杨广一面,最后留下13首自己做的诗,悬梁自尽。

  杨广得知后十分伤感,见到侯夫人死后仍旧美丽非常的容颜更是气愤不已,认为宦官许廷辅失职,将他赐死,又因为十分喜欢侯夫人的诗作,便让乐府宫人传唱。

  吴绛仙,杨广乘龙舟下江南时见到此女,被她那双长长的蛾眉所深深吸引,奈何吴绛仙已为人妇,于是杨广只能将其册封为崆峒夫人,极为宠爱。

  又因为吴绛仙喜画娥眉妆,而这种螺子黛出产波斯国,每颗价值十金,极为昂贵。所以杨广让别的妃嫔宫人用廉价的铜黛,唯独给吴绛仙每日使用的仍旧是价值十金的螺子黛。

  杨广甚至常常倚在帘子边上痴痴地看着吴绛仙,还对周围的人说:“古人说秀色可餐,像绛仙这样的人儿真的可以让人感觉不到饥饿!”

  袁宝儿因为腰肢纤弱,娇憨多态,舞姿优美,深得杨广的宠爱。

  当时洛阳进献合蒂迎辇花,杨广便让袁宝儿手持合蒂迎辇花,号为司花女,又忍不住对虞世南说:“以前传言说赵飞燕能在掌上起舞,我有些不信,以为是儒生文过饰非,人怎么能在掌上起舞呢!如今得到宝儿,才知道这是可信的!”

  杨广又令虞世南作了一首诗:“学画鸟黄未半成,垂肩亸袖太憨生。缘憨却得君王惜,长把花枝傍辇行。”

  这一些都是陆畅知名知性的美女,更多的是那些不知名的美女,总数不下几百人。

  一个大大的内宫,美女肯定不能少,至于到底有多美还需要陆畅亲自鉴定。

  陆畅大体翻看了一下,又拿起另一个册子翻阅,无意中却发现里面竟然还有杨广的五个女儿。

  嗷,这是杨广提前将他的女儿也送到了丹阳宫,总算保住了她们的小命。都是公主哎,虽说年龄尚小,可总会长大的是吧?最最关键的是,她们以后都会长成美丽而成熟的女人。。。。。。嘿嘿。。。。。。

  杨广若是有先知,肯定会将他的儿子们早早的送过来,免得身死宇文化及只手。
第一百二十五章局势变化
  这一章发重复了,抱歉,原文章将之删除掉了,现改为普通章节阅读----------闻听谋士毛文深有破敌之计,李子通急急催促道:“先生快快讲来。”

  毛文深说:“今陈棱独守江都孤城,粮少兵寡不足畏惧。夺取江都城关键还是落在杜伏威身上,杜伏威以前是叛贼,现在是军阀,与陈凌多次交战。

  两个人过去旧仇未解,志趣也天差地远,毫无信任可言。

  宇文化及曾经委任杜伏威为历阳太守,杜伏威没有接受。却向东都越王杨侗称臣,被封为楚王,拜东道大总管。

  杜伏威只是暂时降隋,必然内心怀鬼胎,谁也没把隋朝安危放在心上,杜伏威肯定也寻找机会乘机占据江都。

  现在,如果我们派人诈称江都陈凌的兵马偷袭杜营,杜伏威必定大怒,也会派兵攻击江都城。

  此时,两军攻防,便是将军击败杜伏威的大好时机。

  若将军突袭成功,一旦杜伏威败逃,将军挥兵乘机一举而下江都。呵呵,等他们明白过来,那时候什么都晚了。”

  闻听此计,李子通拍手称绝:“先生此计甚好,我也曾考虑过,但我们没有骁果军兵士,所用兵器也不同,一旦败露,就会彻底失败”

  毛文深却回答说:“我早为主公考虑到了,我们在海陵招慕兵士时,曾招收了一些骁果军溃兵,现只须把服装换了就可以了。”

  李子通听罢非常高兴:“多谢先生想得周到,此计可算十全十美了。”

  于是,李子通兵发海陵,大军压迫江都城。

  李子通想算计杜伏威,顺便想拿下江都城,这个算盘打得不错。

  而杜伏威对于江都城也不是一点念头也没有,只是因为刚刚投靠了东都洛阳隋泰帝杨桐,怎么说也算是隋朝阵营的军队,与江都城的骁果军多少沾点边。

  杜伏威若无缘无故地攻击江都城,从大义上讲说不过去。

  最主要的一点还是顾忌身边的李子通,杜伏威怕李子通中间插一手,到时候可就被动了。

  所以,杜伏威只是把重兵往江都城靠拢一下,并没有进一步作出其他举动。

  杜伏威与李子通有宿仇,当年可是差一点死在李子通手里。

  虽说李子通手下有大将伍云召,杜伏威也不差,胜在手中的军队比李子通多,足有八九万军队。

  据传说,伍云召是天下第五条好汉,如今投奔了河北凤鸣王李子通帐下,成为首席大将。因人长着面如紫玉的俊美外表,拥有一身冠绝天下的武艺。

  伍云召坐下照夜玉狮子,善使丈八亮银蛇矛枪,当真英雄了得。

  伍云召还有一位表兄,便是双镗无敌伍天锡,头戴鱼尾乌金盔,身穿鱼鳞乌金甲,胯下青龙马,掌中一对半轮月混元流金鎲,英勇无比,两臂万斤之力,武艺高强。

  此时,不知在哪里落草为寇。

  杜伏威与李子通双方半斤八两,旗鼓相当,不知道他们双方一战谁到最后是胜利者。

  而此时,李密的瓦岗军拥兵近三十万大军,已经占据金墉城,加紧修复城门、城墙和其他防御设施,并兵屯邙山,直逼上春门,洛阳城正在告急。

  也正在这时,政局突变,宇文化及在江都兵变,用练巾勒死大隋皇帝杨广,立秦王浩为傀儡皇帝。

  其后,宇文化及自率八万大军北上,这对当时在洛阳城内的隋朝残余势力和李密的瓦岗军都是严重的威胁。

  宇文化及率部到来令李密措手不及,以目前的局势再继续攻击洛阳恐怕不是明智之举。李密决定暂时放弃洛阳城,集中兵力对付宇文化及领导下的北上大军。

  而留守在洛阳的皇孙越王杨侗在大隋皇帝杨广被弑之后,已即帝位改元皇泰。

  皇泰帝杨桐为了坐收渔翁之利,就派人招降李密,让李密全力攻打宇文化及的骁果军。

  东都洛阳在李密的身后,若不答应皇泰帝杨桐,李密则可能受到洛阳隋军和宇文化及军队的前后夹击,那时候不悲剧都不行。

  所以,李密只能应招,甚至暂时答应东都皇泰帝杨桐,等对付完宇文化及军队以后再说。

  李密的军队胜在数量众多,而宇文化及所率领的近八万隋军却是大隋朝精锐骁果军,两方面可以说旗鼓相当,此战鹿死谁手尚且不知。

  宇文化及也是没办法,他率领着骁果军这支悍军走到洛阳东边的滑台时,军粮吃尽,只好向瓦岗军占领的黎阳粮仓发起攻击。

  于是,宇文化及就和前来营救的李密大军在淇水两岸摆开了战场。

  李密知道宇文化及的军队缺少军粮,速战速决对他有利,所以不跟他交锋,只是堵住了他的退路。

  李密派徐世勣守卫仓城,宇文化及攻打没有成功。

  李密与宇文化及隔着河水对话,李密谴责他说:“你原来是匈奴的奴隶破野头罢了,父兄子弟都受隋朝厚恩,世代富贵,以至以公主为妻,你得到的光荣,整个朝廷没有第二个。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