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疆暗暗点头,不愧是苏家家主,说话非常老道,并不应和求婚者,而是阐述自已的立场,而且既没有同意,也没有反对,又让人无话可说。
“苏大人的意思我明白,我也会尊重苏家的选择,当然,作为孩子的祖父,我也要提出我们的心愿,望苏大人理解。”
苏逊笑了,“这个当然,若没有求婚者,我孙女以后怎么嫁出去,请王爷放心,我心里非常明白,以王爷的身份,亲自上门求亲,这就是王爷的最大诚意,我一定会认真考虑王爷的求婚。”
他又看了一眼无晋,微微笑道:“虽然苏家是书香门第,一直很看重才学,百年来还从没有过军人为婿,但有一点我要说清楚,苏家最看重的并不是才学,而是品德,人品第一,才学只是次要考虑,令孙是非常稳重踏实之人,这一点我看得出来,只要令孙能明事理,求上进,为人正直,那他在我心中,和状元并没有什么区别,这一点,请王爷不要有任何担忧。”
无晋微微欠身,表示感谢苏逊对自已的赞誉,不过他也暗暗佩服这个老爷子会说话,他怎么可能和状元没有区别,如果他只是个普通小兵,仅仅人品不错,而状元人品也很好,难道他们会没有区别吗?
关键是自已的地位,他的凉国公之爵,从三品水军都督之职,就算状元也望尘莫及,是他的地位和皇族的家世背景弥补了才学方面的薄弱,所以他在苏逊的心中才和状元没有什么区别,但老爷子不说这话,大家都明白,说透了也就俗了。
这个老爷子很含蓄,不喜欢把话说透,就不知关寂是怎么求亲的,有没有愚蠢得夸耀自己的家世和财富?
第一百一十七章 最后的较量(五)
兰陵郡王告辞走了,苏家父子送完客人又回到了贵客堂。
“大郎,你觉得这个皇甫无晋如何?”苏逊笑着问儿子道。
“父亲,我觉得他很沉默,从进府到出府,他至始至终没有说一句,不过正如父亲所言,看得出他比较稳重,至于他是什么样的人,我看不出来。”
“那你觉得他和关贤驹比如何?”苏逊又问。
苏翰昌想了想道:“坦率地说,我比较喜欢有风度,文采飞扬之人,军人我会感到一种压力,如果不看家世背景,仅仅就从两个年轻人选择,我会考虑关贤驹,我觉得他更适合我们苏家。”
停顿了一下,苏翰昌又反问道:“那父亲的感觉呢?”
苏逊淡淡一笑,“关贤驹和皇甫无晋比起来,他差得太远,就像个孩子一样。”
苏翰昌一愣,“父亲是说他们地位吗?”
“不!我不是说地位,我是说人,说他们两人的心机和城府,关贤驹很轻浮,故意装出一种儒雅的风度,你没感觉到吗?”
苏翰昌凝思回想片刻,好像是这么回事,外面下着秋雨,他还拿一把折扇,而且他的锦袍是新的,上次在国子学见到他,和今天的感觉是不一样。
不过虽煞明白关贤驹是装出了儒雅,但苏翰昌却不以为然,他觉得这很正常,求亲嘛!当然是要在对方长辈面前表现一番,装一装也是正常心态。
“那皇甫无晋呢?父亲感觉他有心机吗?我没看出来。”
“那是你看人还不够深,到我这个岁数你就能看出来了,虽然皇甫无晋至始至终一言不发,但我感觉得出来,老王爷每说一句,他都要看一眼皇甫无晋,那种眼神是商量的眼神,我感觉皇甫无晋虽然表面上他没有说话,但实际上他在控制着他祖父谈话的节奏。”
“不会吧!”
苏翰昌骇然道:“他是孙子,他能控制自己的祖父?而且还是老郡王,再说这些话都是再平常不过,兰陵郡王应该不用征求他孙子的意见吧!”
苏逊摇了摇头,“所以说你看人不够透,你没注意到兰陵郡王一些细微的表情和眼神,我看得出来,兰陵郡王每说几句,都会下意识地去看一眼皇甫无晋,那眼神就是一种商量的眼神,这是他的一种习惯,说明在王府中,他很多事都是要和皇甫无晋商量的,而且他们告辞,是皇甫无晋的意思,我看见他给兰陵郡王使个眼色,兰陵郡王便起身告辞了,这个年轻人肯定不简单。”
说到这,苏逊叹息一声又道:“另外你也要明白一件事,这个皇甫无晋是凉国公,楚州水军副都督,这是皇上封的,封他为爵或许是老凉王的缘故,因为他父亲就是凉国公,但封他为楚州水军副都督,这却是皇上对他能力的肯定,楚州水军有两万人,如果他真是一个十八岁的毛头小子,皇上会让他去担任这么重要的官职吗?”
虽然表情的细微变化苏翰昌确实没有注意到,他也无法理解,但父亲说的第二个理由却很有说服力,两万人的水军,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手段和城府,确实是无法统帅,皇甫无晋能得皇上的信任去统帅楚州水军,肯定是因为他有过人之处。
他想了想便问道:“父亲的意思是,选择皇甫无晋吗?”
苏逊还是摇了摇头,他背着手走到墙边,望着墙上一幅雨中崂山图,这是三十年前他父亲所做,画非常有意境,仿佛脱离了凡尘,雨中的崂山俨如仙境一般。
他低低叹息一声道:“我心里很矛盾,我知道,若是皇甫无晋为菡儿夫婿,他肯定会给苏家带来深刻的变化,提高苏家的地位,使苏家在清誉之外,再多一分权势,使人们对苏家除了了敬仰外,又多一分畏惧,将来提到苏家,人们就不会再说:‘哦!苏家桃李满天下’而是会改口说:‘苏家,知道,不就是皇甫无晋的老丈人家吗?’大郎,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苏翰昌默默地点点头,他明白父亲的意思,皇甫无晋太强势,他的光芒会掩盖苏家,但父亲的口气似乎又有点愿意这样。
他只听父亲又低声道:“我不知道这对苏家是好还是不好,而关贤驹为苏家之婿,他就不会给苏家带来任何变化,反而会利用我的人脉高升,从这一点来说,我宁愿关贤驹为苏家女婿,可以保住苏家的传统,但我心中又希望我们苏家能有一个强势女婿,以延续苏家在大宁王朝的地位,而关贤驹就办不到,皇甫无晋却很有力。”
苏翰昌大概明白了父亲的矛盾,父亲希望能有个强势的女婿保住苏家的地位,可又不愿意这个女婿的权势身份喧宾夺主,掩盖了苏家学术上的光环。
他便小心翼翼道:“父亲,皇甫无晋是凉王系的继承者,如果他为苏家女婿,那他对孩儿的仕途应该更有帮助才对。”
“我知道,可是那样一来,苏家的学术气息就不那么纯正了。”
苏逊凝视墙上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山水画,如果皇甫无晋为苏家之婿,那这幅画就没有那种意境了,其实,苏逊真正纠结的,还是无晋的军人身份,无晋是能给苏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地位保障,但又会破坏苏家的学术传统,就像这幅画,苏家是想要一座真正的没有意境的崂山呢?还是想要一幅充满了意境的画。
他委实难以抉择。
就在这时,老管家匆匆跑了进来,“老爷,宫里来人了!”
就在无晋和祖父拜访苏家时,苏菡正在房中练习弹琵琶,她从小也非常喜欢音乐,只是上流社会的大家闺秀一般都是学琴,学琵琶是贫寒人家女子的选择。
被关在家中无聊,她也开始学琵琶打发时间,但更重要的是,她是以学琵琶为借口,每天把京娘拉到自己身边,上午来,下午去,几乎整个白天都和她在一起,这样,她便可以通过京娘来了解无晋的情况,也能了解到她婚事的最新进展,这件事情家里没有人会告诉她,她只好通过迂回的途径来了解。
此时已快黄昏,京娘已经回去了,苏菡感到有些无聊,便拿着琵琶温习上午学的曲子。
这时,她的贴身丫鬟阿巧奔来禀报,“小姐,无晋公子来了,郡王夫妇也来了,正在贵客堂向老爷求婚,关家也来了,听说也是来求婚。”
苏菡一惊,手中的琵琶险些掉在地上,她紧张地问:“那有什么结果吗?”
“不知道,他们正在谈。”
苏菡低头想了一下,连忙对阿巧道:“贵客堂不是有伺候上茶的丫鬟吗?你去向她们打听一下,问问她们情况如何?”
阿巧答应一声,飞跑而去,其实阿巧比苏菡还要关心她的婚事,她是小姐的贴身丫鬟,将来她肯定是小姐的陪嫁丫鬟,按照规矩,小姐的陪嫁丫鬟将来是要做媵,媵就是妾的一种,意思就是陪嫁之女,是嫁妆的一部分。
所以说小姐的丈夫,其实也就是她的丈夫,这是自古以来的传统,所以阿巧心中也非常紧张,如果在维扬县时让她选择,她肯定是希望小姐嫁给关贤驹,人长得又好,家中又富贵,而那时的无晋,不过是个开当铺的小商人,虽然小姐喜欢他,可她不喜欢。
但现在不一样了,阿巧的眼界也渐渐提高,她也见了不少世面,维扬县的关家和真正的京城豪门相比,真的是麻雀比凤凰,她也逐渐看不起关家了。
现在的无晋可是凉国公,是皇族,郡王之孙,她听夫人说过,按照大宁王朝的规矩,皇族成婚后或者父辈去世,爵位还会再升一级,国公的上面就是王,无晋将来要当王爷了。
和王爷相比,关家真的是一钱不值,阿巧当然是希望小姐嫁给无晋。
所以她每次和夫人说起,都是坚决支持小姐嫁给无晋,虽然她嘴上说,是因为小姐喜欢无晋,可实际上,她是为自己的将来考虑。
小丫鬟既然名字叫阿巧,她的心思当然比一般人都要细巧。
阿巧一路飞奔去给小姐打听消息,却发现前院的人都很紧张,如临大敌一般,老管家在给一天群丫鬟下人分派任务,大家一哄而散,纷纷跑去忙碌了。
阿巧很奇怪,便问管家,“王大叔,发生什么事了?”
管家认识她,便紧张道:“刚才宫里来了几个宦官,来提前通报老爷,说明天上午,皇后娘娘要来拜访我们苏家,要我们苏家做好接待。”
阿巧愣住了,这是怎么回事,皇后来苏家做什么?
管家小声告诉她,“申皇后是来给那个关贤驹求亲。”
阿巧大吃一惊,调头就跑,管家连忙在后面喊:“阿巧,别乱说话。”
“大叔,我知道了。”
阿巧气喘吁吁跑回院子,便大喊道:“小姐,大事不好了!”
苏菡见她惊慌万分,也吓一跳,难道祖父答应关家了,她急问:“快说!是怎回事?祖父答应谁了?”
“不是,不是这件事,是……”
阿巧累得上气不接下气,“是……我听管家说……明天上午,皇后娘娘要来替关家求亲。”
苏菡惊呆了,皇后要来,这个不得了,以皇后的身份,她是金口玉言,苏家怎么敢抗旨,这……这该怎么办?
她心中乱做一团,忽然,她立刻对阿巧道:“你去一趟兰陵王府,把这个消息告诉无晋公子。”
“可是……我没有借口,看门人不让我出去。”
苏菡想了想,便从桌上取过琵琶递给她,“你就说教我弹琵琶的乐师把乐器忘在我这里了,你去送还人家。”
这个借口不错,阿巧接过琵琶道:“那我现在就去!”
阿巧匆匆走了,苏菡眼中充满了担忧,天啊,是皇后啊!
第一百一十八章 最后的较量(六)
次日天刚亮,一支由三千名士子组成的示威队伍出现在皇城端门之外,他们打着各种标语。
“惩治科举舞弊!”
“十年寒窗,还我公平!。”
声势十分浩大,他们向端门守军递交了联名请愿书,一齐坐下,静坐以示威,他们的示威惊动了大宁帝国皇帝。
皇甫玄德听说有舞弊丑闻,不由勃然大怒,他下令御史中丞陈直,在中午之前查清此案,并将原定上午举行的殿试推迟到下午。
得到朝廷的查案保证,示威的士子们都渐渐散去了,陈直命人将五名士子代表请到御史台。
这是陈直第一次审科举舞弊案,而且必须在中午前结案,他的压力很大,不过陈直手段非常狠辣,按照惯例,涉及到官员的案子要先和相关官员约谈,再找突破口审案,这样可以给官员一个心理准备,给他们一个自首的机会。
而陈直也不走约谈这一步,直接进行审案,不再给涉案官员有自首的机会,不愧是陈黑脸。
五名士子被带到御史台,他们跪下把申诉书呈给了陈直,为首姓周的士子道:“我们并非是嫉妒别人考中,实在是林氏兄弟双双考中进士蹊跷太多,我们不得不恳求官府调查。”
“你继续说!”
陈直一边看申诉书,一边听士子们的控诉。
“启禀大人,我们昨晚集中一起商议,有好几个人和林氏兄弟都是十几年同窗,对他俩的情况非常了解,林氏兄弟在雍京太学读书时并不优异,向来考试平平,县试时连前三十名都没有进,但在随后举行的州试中,一个考上第七名,一个考上第八名,当时就有很多人质疑他们有作弊之嫌,呼吁调查声音不断,因为林家是雍京豪门,这件事便不了了之,而这次进士科举,林氏兄弟至少有八次和卖考题的掮客接触,最后一次是考试三天前,他们在三元客栈和一名掮客谈了一个多时候,后来这名掮客出来时,面带喜色,有人亲眼看见,而且这名掮客与众不同,有接触过他的人说,这名掮客是先给题,考完后再付钱,定金一文不收,大家就怀疑这名掮客真的知道题目,这是最大的疑点,请大人明察。”
陈直也看完了申诉书,和他说的基本一样,他又问:“那这名掮客,有谁认识他?”
众人都摇头,“掮客自从那次后,便再也没有出现过,大家都怀疑,他们已经达成了买卖。”
陈直发现这桩案子并不难,而且很简单,他便对五人道:“你们先在这里等候,我会在中午前给你们一个说法。”
他叫来一名羽林军校尉,对他道:“你速去礼部,将林氏兄弟给我带来。”
因为殿试结束后,六十名考中的进士要一起披带红花,跨马游街夸官,所以六十名士子都在礼部休息等候。
羽林军校尉带着士兵们去了礼部,他用陈直的金牌,很快便将林氏兄弟带来了。
林氏兄弟还不知道游行示威之事,他们还沉浸在下午的游街的喜忧之中,等他们进了御书台的审讯室,他们两人立刻像浇了一盆冰水一般。
只见阴森的房间内放满各种刑具,几盆炭火烧得通红,空气中充满了刺鼻的血腥味,三十几名光着上身的大汉双手抱在胸前,冷冷地盯着他们。
在房间的正前方坐着一名黑脸官员,脸色阴冷,目光锐利得仿佛刺穿他们的内心。
此时他们都同时意识到,可能是作弊之事暴露了。
‘啪!’陈直将惊堂木重重一拍,冷冷道:“三千士子游行,控诉你们科举舞弊,我是御史中丞陈直,奉皇上之命严审此案,你们可知罪?”
“跪下!”
大汉们一声怒喝,弟弟林潜逸比较胆小,他腿一软,立刻跪下了,趴在地上浑身发抖,而林潜俊却没有跪下,强作镇静道:“我们有功名在身,见官可以不跪,过堂不准上刑,你说我们作弊,有何证据?”
陈直看了他们兄弟一眼,见他们表现大相径庭,他立刻有了主意,吩咐左右道:“将他们二人分开,各自审讯!”
立刻上来两名大汉,将林潜俊拖了下去,林潜俊急得大喊:“二弟,你不能胡乱招供,我们林家是清白之人,没有舞弊,祖父会来……”
他人被拖出去,声音也已听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