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灭的村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不灭的村庄- 第1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冬至急道,你别都给吃哩,也给我俩留点儿呀。

    棒娃讥讽道,你爷家啥好东西没有哦,光是来烧香拜神的人送的好东西,你一大家子一年都吃不完呢,还在乎这么点儿糖果子么。

    冬至回击道,瞎讲,哪有那么多吔。送的大多是些米粮布料,哪能当得果子吃哦。哪如你吔,见天儿跟你爹在外边吃时兴的水果,撑得拉肚子了,也不给我俩带点儿来尝尝鲜儿。

    棒娃委屈道,哪儿吔,我爹死抠门儿的,跟以前大不一样了的呢。见天儿就跟防贼似的防着我,不准乱吃乱动的。

    冬至讥笑道,怪不得呐。我见你的褂子里襟上缝着个大口袋,就是为偷装果子的呀。你家明着是一心为公,原来也藏着奸呐。统统是损人利己的干活儿。

    棒娃的脸红了红。好在月色幽暗,没有被杏仔和冬至俩人察觉。他回应冬至道,你也别老讲说我。你就好到哪儿去啦,屁儿呢。听说你三叔也要在村里开饭店,还要占你爷家的老屋,赶柱儿挪窝,是不是呀。

    杏仔心下一惊,脱口而出道,冬至,是真的么。你家要赶柱儿挪窝么。

    冬至扭捏了半晌儿,终是出声不得,也算默认了。

    棒娃乘胜追击道,你还不知呀。亏你还终日在村子里混呐,都愚到家哩。我在银行饭店里就听说了,还是冬至二叔四喜打卦算定做的主呢。柱儿今儿才知晓,急得跟热锅里的蚂蚁一般,四处托人讲情,也不知弄得咋样了。冬至,你可要坦白交代哦,到底咋样了呀。

    冬至囔囔道,都是大人的事,我咋知晓哦。

    正说到这里,茂林已经出现在麦场边上,嘴里含着一杆忽明忽暗的旱烟袋。棒娃赶忙把手中尚还燃着的烟头掐灭,又用脚尖把仨人眼前的烟灰使劲儿地蹭了蹭,抢先问道,爹,你来了呀,俺大娘走了么。

第九章 一地杏黄12)

    茂林用鼻子“哼”了一声道,杏仔和冬至也在帮着看场哦。夜也深哩,都回去睡吧。

    仨人便悄没声地离开了场院。棒娃和冬至回了村子,杏仔则朝自家场院走去。走到一半的时候,杏仔莫名其妙地止住了脚步。他踌躇了半晌儿,又踅身绕过茂林家的场院,悄悄地奔茂响家的场院溜去。快要接近这块场院了,他又停住了脚步,探看场上的动静。

    茂响还没有睡觉。他一个人蹲坐在场院一角上的窝棚前,静静地吸着烟。一明一暗的烟火映照着忽明忽暗的脸面。看不出他是啥样的表情,却分明能感觉到他的寂寥和孤独来。此时,四野里翻涌着喧嚣之声,忽远忽近,若隐若现。

    杏仔怕叫茂响发现了自己,便不敢停留时间长了。他又悄悄地返回了自家场院里。此时,茂生已然在窝棚里倒头酣睡。粗重的鼾声起伏有序,酣畅淋漓。杏仔有些烦茂生的鼾声,就跟猪的“哼哼”声一般叫人厌烦,便没有了一丝儿睡意。

    他静静地坐在窝棚入口旁边,思想着今晚与棒娃和冬至的对话,就觉得人是多么奇怪的动物哦,翻来覆去,反复无常。茂林的转来变去,柱儿店面的去留存亡,四方日子的红火与败落,爹茂响的风光与落寞惆怅。就连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先是把大爷家当作了自己的家,却越来越发觉此地竟又不是自己的久留之地了。就连茂响家,也不是自己可以存身的长久之地。现如今,哪儿才是自己真正的家,他也弄不明白了。

    此时,已是夜半时分。

    天上洁净得像被水冲刷过似的,现出蓝盈盈的天幕来,缀着稀稀落落的星星。幽蓝中透着惨白,惨白里泛着光亮。唯有那轮圆浑的月亮,高高悬挂在头顶上,散发着耀眼的芒光。似乎有“咝咝”的微弱声音穿透了深邃的夜色,清晰地钻进了耳鼓。在传递着一种奇怪的音波,一种神秘的信息,一种难以琢磨的心情。皎洁的月华从中天之上静静地挥洒下来,如一片片银霜,洒满了远近幽深的山峦坡岭。

    远处的岭峦着一身灰褐色披风,在模糊迷离的视野里蠕动着,张扬着,忽闪着,舞蹈着,发出“唰唰”的隐隐声响来。有了这样的幻觉,山中独有的潮汐之声便扑面翻涌而来,似潮涨潮落,似蚕儿食槡,似雨打木叶,似风过秋山。忽而远去了,如万马疾驰,绝尘而去;忽而近了,若水漫堤岸,翻涌而至。

    这个时候,没有一丝儿风,却能让人感觉到自己就是站立在风口里。任由这般清澈的月华浸泡着自己,隐形的清风吹拂着自己,忽起忽落的天籁缠裹着自己,不愿脱身,也脱不得身心。一任天籁混响,扯着自己,缠着自己,又身不由己地一头拱进去,深深地陷进去。被无奈地浸泡着,吹拂着,缠裹着。

    周边场院上一个个若隐若现的窝棚里,时不时地隐隐传来或是鼾声或是磨牙声或是梦语声。茂响那边一片寂静。夜色清幽似水,在无声地流淌着。杏仔心下猜测道,爹可能睡熟了,却不知正在做着啥样的梦。

    身后窝棚里传出一阵窸窸嗦嗦的声响,茂生钻了出来。看到杏仔还呆坐在窝棚前,他惊讶地问道,咋儿,还没睡么。

    杏仔“嗯”了一声,没再言语。

    茂生道,夜深哩,快点睡吧,别让露水打着呀。说罢,就到场边解小手。“哗哗”的尿水声打破了刚才的宁静,显得异常刺耳。

    这时,杏仔才发觉,自己的身上和脸上潮湿得很。想是夜里的露水下来了。他赶忙钻进窝棚里,和衣躺下。

    茂生重又钻了进来。他给杏仔仔细地盖了盖薄被子,就紧靠着杏仔躺下,说了句,咋不早睡呢。

    话音刚落下一霎霎儿,窝棚里重又起了响响的鼾声。

第九章 一地杏黄1)

    四方开小饭馆的事,在杏花村里掀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

    按照四喜的推算,四方已过了一年劫运,该是时来运转的时候了。就要有所行动,抓住一切时机,重整锣鼓另开张。

    四喜与振书商谈了很长一阵子,细细地分析了山内外的发展大势和村内急剧变化了的新形势。一致认定,四方别无他技,只能重操旧业,干自己的老本行才能握有胜算。

    随着村人的余钱渐渐增多,生活水平日渐提高,不少人家经常割肉炒碟下酒,不再如往日那么紧抠算计。特别是些年轻人,经常聚在一起喝酒聊天,吆五喝六的。大手大脚铺张lang费得叫老年人看不过眼,时常人前背后地喝骂不止。原先喝的自制米酒,现今儿都成了上年纪人的专利了。他们只喝瓶装的白酒。曾被洋行称之为有股竹叶青子味儿,且被老年人斥之为黄尿汤子的啤酒,也渐渐摆上了酒桌,为年轻人接受和喜爱。

    今年,仙人庙经过干旱求雨的影响,已经再次崛起于山内外人们的心中。干旱过后,依然有些偶遇难题的善男信女们接连不断地进到山里来,或是求神保佑平安,或是祷告神灵降福避凶求吉祥。求神祷告的事体内容日渐繁杂,人的生老病死等一揽子事情,都列入了议事日程。甚至连光棍儿找不到老婆、两口子生不了娃崽儿、崽子学习不好、儿女不孝道、寻不到挣钱快富的门路等等,尽皆搬进了神庙的殿堂。在香火燃起的那段时辰,虔诚地祷告祈求。外来人员便经常不断地出现在村子街面上,有亲的投亲,没亲的访友。绝大多数是没亲没友的,只能跟村人要口热水,就着冷硬的干粮应付饥渴了的肚皮。

    因了这些,四喜和振书便嗅出了其中暗藏着的生财机遇。特别是俩人都曾走过南闯过北,思想观念上要比未出过远门的人来得活络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自然要快许多。于是,替四方谋划生财之道的事,便渐渐有了雏形。那就是,在杏花村开起一座小饭馆,生意肯定不会错的。至于在哪个地界开,振书家人早已胸有成竹。当然是柱儿占着的那所老宅了。

    振书知晓四方的品性。要让他去撵柱儿挪窝,比杀了他还困难。振书不让他插手,而是自己直接找到柱儿。他把振富一家人忘恩负义的举动数说了好几遍,才提出四方要用老宅的事。言外之意是,告诉柱儿,千万别学银行一家人那么薄情寡义,日后不会有好报应的。

    柱儿顿时急出了一身热汗。他又说不得吐不得,只能诺诺应允了。随后,他便猴急地去找酸杏,商量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

    酸杏本是个讲话寻理儿行动占彩儿的人。遇到这种事体,他也一时之间没了好法子。他想让凤儿出面,找振书商量商量,看是不是让柱儿再继续租用些时日。凤儿苦笑道,宅子是人家的,用与不用,全凭了人家的心意,咱咋好从中阻拦呀。酸杏不好为难凤儿,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柱儿受难。心下虽是替他撒急,却也爱莫能助。

第九章 一地杏黄2)

    柱儿不再托求别人。他只能从自家的新屋上打主意。新屋的位置不如振书老宅的好,离村中心偏远些,好歹也靠着一条小巷子,出入还算方便。柱儿便把堂屋腾出来,用作店面。自己和已经鼓起了肚皮的秀芳,搬进了锅屋里居住。他还推倒了用乱茬石垒砌起的院墙,将方方正正的院子整理出一块小广场来,算作商店的门面。在进行整理搬迁店面的过程中,怀有身孕的秀芳又闪了身子,差点儿流掉了腹内的胎娃儿。幸亏凤儿发现得及时,叶儿又尽力照应,才在镇医院里保住了胎,总算没有出事。

    店面搬迁之后,因了村里只有柱儿一家商店,生意上还没有受到啥影响。只是村人买东西,不再如往日那么方便了。柱儿与秀芳又咬紧牙根儿,一改往昔守门候客的做派。只要村人站在前坡后坎上吆喝几声需要的东西,俩人便轮流送货上门。有钱的收钱,没钱的记账,也还应付得来。

    因了柱儿的这一节,四方曾与家人磨蹭了一段日子。他就是觉得,这样不好,有点儿以大欺小恃强凌弱的味道儿。振书一家人当然不会理睬四方的迂执。不管他愿意与否,依旧照计划办理,容不得他作主。因为柱儿两口子为下的人缘好,背地里就有村人说三道四的,嫌振书一家人太强硬霸道了。说归说,到底起不了什么作用。柱儿还是在自家院落里重新开店,四方也还是在老宅里热热闹闹地办起了小饭馆。各干各的,两不相干。

    在这段纷乱的日子里,不止一家遭受着烦扰的侵袭,更有一个人失魂落魄彻夜难眠。他就是茂响。

    自从厂子里决定对茂响给予降职处分后,木琴原本要等他思想开了,前去上班,再继续扶持他的。但是,等了半个多月时间,茂响依旧不露面,甚至连厂子的大门槛也未踏进半步。木琴只得放弃这种努力,彻底地将他除名,不再启用。

    在听到厂子里传出的消息后,茂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似是一声叹息,更像是如释重负后的喘息。他什么也没说,就连满月都不说,只是一个人蹲坐在家中,闷闷地想着自己的心事。

    多年以后,当钟儿找到茂响,提说当年这段往事时,茂响依然闷不作声。谁也弄不清楚,茂响当时到底都想了些什么,又是如何为自己今后出路做出了这许多惊世骇俗的举动来。

    茂响终于有所动作了。

    刚刚拐过了年,还没有出正月,茂响就把满月的生活等事体安顿好了。之后,他也不讲自己的去处和思谋。一个人拎着只人造革的黑提包,踏上了出山的大路,孤零零地去了山外。

    村人都不知他要到哪儿去,更不知他要去做啥生意。有好事的人曾拐弯抹角地向满月打探,都没有得到一个准话。人们都说,满月也变得胸有城府怀揣心计了。茂响一定是寻到了啥样的好生意,才偷偷地一个人开溜,怕叫别人学去了。

    其实,村人都冤枉了满月。满月的确不知茂响要到哪去,究竟要出去干些什么。

第九章 一地杏黄3)

    在整个杏花村中,最早知晓茂响要外出的,只有杏仔一个人。茂响在外出的十多天前,就把自己准备到山外闯荡的事告诉了杏仔。

    当时,天气还是异常地寒冷。“呼呼”的山风从北山垭口里灌进来,旋起冲天的积雪碎末,整日肆无忌惮地穿行在村子上空。出门的人们一律不由自主地插紧了袖口,缩紧了脖子,艰难地行走在村内街巷上和村外的野地里。

    那个时候,杏仔刚刚跟京儿学会了设套逮山兔的窍门,正是兴趣高涨贼瘾十足的时候。一旦空闲无事,他便把一截钢丝绳上的细钢丝儿一根根地破解下来,捋直了,作成晶亮的活口兔套儿。随后,他就溜出家门,爬山越岭地四处察看野兔行走的路径。一天下来,能设几十个套子。虽然下套儿的数量颇多,但收获甚微。大半个冬天来,仅是逮到过几只瘦小的兔子。用京儿的话讲,是瞎猫碰着个死耗子,误打误撞碰上的瞎兔子,算不得真本事。京儿的话,并没有浇灭杏仔心中业已沸腾了的贪欲和热望,反而激起了他更大地热情和妄想来。杏仔依旧昼夜不舍地研究着兔套儿的制作方法,惦记着如何设套儿,怎样逮住那些个肥美诱人的野兔子来。

    那天,杏仔又到山中下套儿,并察看前几天设套儿的收获。围着北山转悠了大半晌午,竟然收获了一大一小两只撞上来的瞎兔子。这是杏仔自学会套兔子以来,从未有过的丰硕成果。杏仔高兴得都忘了自己姓啥儿了,连窜带蹦地往山下溜。他要让京儿瞧瞧,到底是兔子瞎撞上来的,还是自己的技艺有了突飞猛进地提高。

    刚刚跟头把式地跑到山脚下,就碰见了茂响扛着一大捆干柴往村子里走,手里还拖着一捆小的。杏仔赶上去,把茂响手里那捆干柴接了过来,一齐朝村子里走。他还兴高采烈地炫耀着手里的那两只野兔,讲自己怎样察看准了兔道儿,又是怎样巧妙地设套儿,野兔又可能是怎样着了他的道儿,自愿钻进了他的套儿里。说得眉飞色舞,声音沙哑,唾沫星子四溅,像是跟谁吵架一般。

    茂响一边静静地听着,也不插话,任凭他可着劲儿地述说,脸上挂满了温和的笑容。这越发刺激起了杏仔炫耀的**来。直到邻近村口了,茂响才说,咱歇歇吧,我也有心里话跟你讲呢。

    俩人就近在路旁的一个场院窝棚前坐了下来。这里背风,虽有些许的寒风偷袭过来,偶尔卷过来零星的雪末,还是显得暖和了许多。

    茂响说,杏仔,跟你说个事。只要你一个人知道就行哩,甭用跟别人讲。

    杏仔有些吃惊,但还是点点头。

    茂响告诉杏仔,过几天,等把家里的事体安顿好了,他就准备到山外去溜溜,看有没有适合自己的伙计干。这次走,可能是仨月两月,也可能是一年半载,他也说不准啥时才能回来。

    杏仔不解地问道,你非要外出么,不走不行呀。

第九章 一地杏黄4)

    茂响叹口气,回道,爹能有啥法子。不出去寻个挣钱的门路,老窝屈在家里,怎能养得家糊得口哦。再说,你今年都十八了,也得替你盘算了呢。盖屋娶亲,样样都得用钱呀。

    杏仔心里泛出一种从未有过的感动来,眼角有些湿润了。他道,我的事,不用你焦心。我自己能应付得来呢。

    茂响疼爱地拍拍杏仔的肩头,笑道,傻娃儿,我一个当爹的不替你焦心,别人谁还会替你打算哦。

    杏仔有心说,有爷娘呢。话到了嘴边,又轻轻地咽了回去。他当然知道,茂响与木琴闹成了现在的僵局,就不能再拿这样的话来刺激他,伤他的心,给他难堪。

    茂响说,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