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灭的村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不灭的村庄- 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木琴还巴望着找镇领导给协调协调。她一个电话打到镇政府,求杨贤德给说句好话,讲讲情面。

第六章 大路弯弯

    杨贤德拿腔拿调地把镇直农、林、水及供销部门全部实行承包责任制,彻底打破大锅饭的严峻形势和重要意义,如作报告一般给木琴摆说了一通。末了,他说道,现在讲究互利互惠,资源共享。你杏花村卖杏讲求经济利益,人家拖拉机站也是要找碗饭吃的。光顾了自家饭碗,可不能忍心看着人家整日饿肚皮呀。

    木琴道,这些,我也懂。就是要价太离谱了。俺村可担不起这唐僧肉,谁愿啃上几口就啃几口。一年到头的,村人就指望着这点儿杏果。要是被啃完了,还咋能再长肉哦。

    好说歹说,总算把杨贤德说转悠了。杨贤德便叫李站长接了电话。他先是劈头盖脸地训上一通,嫌他想钱都想疯了,不知道杏花村是全镇力保的牌子么。要是你敢把牌子砸毁了,你就把你的饭碗也一块砸了。夹七杂八地一顿数落,最后又蛮横地给敲定了价格,一辆车只能收二百块钱的运费,油钱另算。

    李站长一边抹着亮脑门儿上的细汗,一边对了木琴拱手作揖道,木支书,我怕你哩,也服你哩。你的腰杆儿比我粗,比我硬。今后,你可得多关照着点儿。等哪天我的饭碗被砸哩,还得找你要饭吃去呢。

    定好了车辆和拉运的时间,木琴一行出了拖拉机站。

    茂林说,这一辆车就二百块钱,十几辆车,再加上油钱,没有四千块钱是玩不下来呢。

    洋行恨道,瞧李站长神气的,就好像这世上只有他能给咱拉果子似的。没有他,咱的杏果就还会烂在山里运不出去么。等啥时,我要买了车,就把他的臭架子挤趴下,叫他见天儿跟在我的屁股后头寻饭吃。

    木琴接道,好哦。等咱的大路修好了,想法支持你买车跑运输。就看你有没有这个胆量和志气了。

    洋行说,嫂子,你放心。只要有机会,还没有我不敢做的事呐。就是缺钱,一分钱能憋倒英雄汉呀。

    木琴鼓气道,困难都是暂时的。只要有这个心劲儿,别松懈了,办法总会有的。

    已经到了吃中午饭的时辰,一行三人一边说着,一边走到了供销社饭店门前。

    木琴说,咱吃过午饭再回村吧。说着,带着茂林和洋行进了饭店,正与银行打了个照面。

    银行惊喜万分,就要往自己宿舍里引。木琴不去,说你也正忙着,在外面大厅里吃就行了。

    银行死活不让,说见到你们挺不容易的,今儿说啥也得请你们吃顿饭,平时想请还请不到呢。说罢,他探头朝卖饭菜的大窗口内正在灶上忙活着的四方喊叫,说,三哥,来贵客哩,你都猜不到是谁呢。

    四方探头隔窗瞥见是木琴等人,立即放下手中的炒锅,跑了出来。他一边用身上的大白围裙擦手,一边惊讶地道,嫂子,是哪阵风把你给刮来哩。这么些年,就没见你下过饭店吃过饭呢。

    木琴就笑,说,来联系拉运果子车辆的。要过饭时了,就进来吃顿饭,也借机请你茂林哥和洋行的客。这段时间,可把他俩累毁了。

第六章 大路弯弯3)

    四方说道,都来这儿了,哪会叫你请客吔。再说,俺俩还有大事要叫你给拿拿主意呢。本想回村去求你的,现今儿却不用跑腿了。想来,这事要成呢。

    洋行也说道,嫂子,还是给我俩哥一个机会吧。要不的话,今晚儿,他俩要悔得连觉都睡不成了呢。

    茂林当然想叫他俩人请客的。不吃白不吃,这样的便宜怎能不占。他也在旁劝说。在一堆人的坚持和谦让下,木琴不好驳了众人情面,便在四方的接引下,到了他的宿舍。四方还解释道,嫂子来了,本应到单间去坐的。可有些事,不好叫别人听见。传了出去,影响不好不说,还会把事体办砸咧。

    坐下喝水的时辰,四方就把他说的大事讲给木琴等人听。

    最近,镇上要求镇直农、林、水部门及供销社各个饭店商店搞经济承包。每年只要向单位缴纳一定数额的承包金,就可以自行管理经营,盈亏自负。供销社饭店便首当其冲,列入了第一批承包范围,近日正在动员磋商呢。但是,承包金也是高得吓人。第一年就要上交一万块钱,第二年再视经营状况,重新议定。饭店里的人都想承包,就是被高额的承包金给吓住了。细算下来,连承包金,带人员工资费用,一年不挣出两万块钱来,是完不成任务的。谁也没有独立承包经营的经验,不知道能不能完成。四方和银行一心想合伙承包,也是被这样高的承包金吓住了,一时拿不定主意。俩人也曾跟家里人商量过,都说不出个子丑卯酉来。振富和振书都出主意,叫他俩去找木琴讨意见。俩人本想这个月底休假时,回村专门去找木琴的。谁知,今天木琴竟会不请自到,让俩人逮了个正着。

    木琴帮他俩粗略地匡算了一下,就鼓励道,要我看,这是天大的好事呢,一定得承包下来。原先是大集体大锅饭,人员的积极性不高,管理也跟不上。光内部损耗,就顶一大半的承包金数了。自己独立搞经营了,把责任奖惩制度定严密了,都把手里的活计当自家事情来办理,再把内外环境卫生和服务态度提上去,把经营路子搞活泛了,哪有挣不出来的理儿呀。就像咱村搞土地承包似的,承包前,家家吃不上喝不上的。一旦承包了,头一年就收了个囤满盆冒的。这不就是个明显的例子嘛。

    洋行也在一旁极力撺掇鼓动道,哥,听嫂子的话没错呀。要是换了我,早就把合同签下来了。这样的好事,就是打着灯笼也难寻呀。

    四方喜道,就听嫂子的。我和银行兄弟这就跟单位签合同。别再晚了,叫精明人占了先,可就要后悔一辈子呢。

    银行把饭菜端了过来。听四方把刚才木琴的话讲说了一遍,也是吃了颗定心丸。他说道,都说行,咱就干。下午,咱就去找领导定实脚儿。

    木琴一再地叮嘱俩人道,等合同签下来后,你俩也要有个协议。常言道,亲兄弟也要明算帐。把一些亏赢的责任和红利分成的条款搞明白了,省得日后生出啥事体来。那样,好事就会变成坏事了。

    四方和银行就一齐笑,说,哪会呀。俺俩在一块这些年,真比亲兄弟还要亲上三分呐。嫂子就只管把心放进肚子里。不管谁人会弄出生分来,俺俩也不会呀。

第六章 大路弯弯4)

    这顿饭吃得很是愉快。四方和银行是真心实意地款待木琴等人。银行把看家本事使了出来,偷偷地弄来了两个硬菜,一盘糖醋鲤鱼,一盘香酥烧鸡。俩人一个劲儿地殷勤劝让,把茂林灌得晕头转向,走起路来一摇三晃。洋行也是喝得话多劳神,一个劲儿地在众人面前表白自己想买车搞运输的决心,现出一副好像他已经开上了车的自得架势。

    木琴自是高兴。她所高兴的是,眼前几个年轻人慢慢开始要放开手脚了。有了他们的影响和带动,肯定会有更多人加入到闯荡社会搞活经济的行列中来。因了高兴,她也破天荒地被敬劝了一小杯酒。她的脸色顿时红润起来,眼眉间泛着一抹勃勃生机。

    出了饭店大门,走在大街上,就瞥见一个身影一晃悠,拐进了不远处一个街巷子里。木琴心里莫名其妙地一阵狂跳,一种直觉顿时跳入了有点儿昏沉的脑际。木琴疾走几步,奔到那个巷口。里面空无一人,只有几只鸡在墙角里觅食,一条土狗懒洋洋地趴在旁边闭目沉睡,此外便没有活物了。木琴揉揉眼睛,心想,是自己喝了一杯酒,搞得眼花头沉的缘故吧,肯定看走了眼。青天白日的,没有一点儿的消息预兆,他咋就会又回来了呢。

    正犯嘀咕的当空儿,洋行也快步赶来。他问道,咋的啦,有啥事么。

    木琴问他,你刚才看没看见一个人影进了这个巷子哦。

    洋行摇头道,没注意,好像没有人呀。

    木琴不再说话,继续走自己的路,但心下依然忐忑不安。觉得自己就是看见了一个人影子晃进了巷子,身相和走路的习惯既陌生又熟悉,像极了一个人,就是茂响。她宽慰自己道,兴许是自己眼花,看错了。

    有了去年卖杏的路子和经验,今年杏果销售也还算顺利。只有两件事,叫木琴不太满意。一件是杏果的过量积存;另一件就是在拉运出山的途中出了车祸,损失了将近大半车的果子。还差点儿搭上了人民的一条小命。

    今年杏果的产量,自然要比去年的多,这是意料之中的事。但是,村人没有想到果子的积存量如此之大,将近有五分之一的果子卖不出去。过剩的原因有二:一是村里的杏林全部纳入了集中管理,管理技术和经验更加成熟,再加上村人可着劲儿地往果树上改土施肥,果子产量有了大幅度增长。市场需求量却只有这么大。与去年相比,虽有些许扩展,毕竟产出量大大超过了需求量。二是经过了杏花村对去年杏果市场的刺激,各地盛产杂果的山区人家原本没有把这些杏树当成什么摇钱树,但看到杏果也能卖钱,便上心地看护着。不等果子熟透了,他们就抢先上市叫卖。如此积少成多,也对有限的市场容量造成了不小冲击。因此,一个严俊问题,就很现实地摆在了杏花村人面前。眼见得村里迅速膨胀起来的杏果产量,怎样做到产销对比均衡,重新闯出一条销售新路子来,是木琴等人必须面对和亟需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第六章 大路弯弯4)

    这顿饭吃得很是愉快。四方和银行是真心实意地款待木琴等人。银行把看家本事使了出来,偷偷地弄来了两个硬菜,一盘糖醋鲤鱼,一盘香酥烧鸡。俩人一个劲儿地殷勤劝让,把茂林灌得晕头转向,走起路来一摇三晃。洋行也是喝得话多劳神,一个劲儿地在众人面前表白自己想买车搞运输的决心,现出一副好像他已经开上了车的自得架势。

    木琴自是高兴。她所高兴的是,眼前几个年轻人慢慢开始要放开手脚了。有了他们的影响和带动,肯定会有更多人加入到闯荡社会搞活经济的行列中来。因了高兴,她也破天荒地被敬劝了一小杯酒。她的脸色顿时红润起来,眼眉间泛着一抹勃勃生机。

    出了饭店大门,走在大街上,就瞥见一个身影一晃悠,拐进了不远处一个街巷子里。木琴心里莫名其妙地一阵狂跳,一种直觉顿时跳入了有点儿昏沉的脑际。木琴疾走几步,奔到那个巷口。里面空无一人,只有几只鸡在墙角里觅食,一条土狗懒洋洋地趴在旁边闭目沉睡,此外便没有活物了。木琴揉揉眼睛,心想,是自己喝了一杯酒,搞得眼花头沉的缘故吧,肯定看走了眼。青天白日的,没有一点儿的消息预兆,他咋就会又回来了呢。

    正犯嘀咕的当空儿,洋行也快步赶来。他问道,咋的啦,有啥事么。

    木琴问他,你刚才看没看见一个人影进了这个巷子哦。

    洋行摇头道,没注意,好像没有人呀。

    木琴不再说话,继续走自己的路,但心下依然忐忑不安。觉得自己就是看见了一个人影子晃进了巷子,身相和走路的习惯既陌生又熟悉,像极了一个人,就是茂响。她宽慰自己道,兴许是自己眼花,看错了。

    有了去年卖杏的路子和经验,今年杏果销售也还算顺利。只有两件事,叫木琴不太满意。一件是杏果的过量积存;另一件就是在拉运出山的途中出了车祸,损失了将近大半车的果子。还差点儿搭上了人民的一条小命。

    今年杏果的产量,自然要比去年的多,这是意料之中的事。但是,村人没有想到果子的积存量如此之大,将近有五分之一的果子卖不出去。过剩的原因有二:一是村里的杏林全部纳入了集中管理,管理技术和经验更加成熟,再加上村人可着劲儿地往果树上改土施肥,果子产量有了大幅度增长。市场需求量却只有这么大。与去年相比,虽有些许扩展,毕竟产出量大大超过了需求量。二是经过了杏花村对去年杏果市场的刺激,各地盛产杂果的山区人家原本没有把这些杏树当成什么摇钱树,但看到杏果也能卖钱,便上心地看护着。不等果子熟透了,他们就抢先上市叫卖。如此积少成多,也对有限的市场容量造成了不小冲击。因此,一个严俊问题,就很现实地摆在了杏花村人面前。眼见得村里迅速膨胀起来的杏果产量,怎样做到产销对比均衡,重新闯出一条销售新路子来,是木琴等人必须面对和亟需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第六章 大路弯弯5)

    看着整车的杏果窝在县城和市里大街上安送不下,随车的人都傻了眼。好话说了一箩筐,人家就是一句话,实在不敢再要了。再要的话,卖不出去霉烂了,这样的损失谁负责呀。

    那几天,木琴等人的嘴唇上又起了一层水泡。嗓子里急得直冒烟,说话也变得沙哑起来。木琴只得再次求告杜县长和市里的秦技术员,连姚大夫也插了手。依靠各自的社会关系和人情面子,总算在其他县城里把剩余的果子安顿下来。

    为此,镇拖拉机站的李站长大呼上当受骗了。他直接找到杨贤德诉苦说,当时,你只讲一车的运费是二百块钱,却没讲定天数。我的车白白多耽误了好几天,这损失大了天边去啦,你说咋办吧。杨贤德也没法。总不能叫小门小户的杏花村来赔偿吧,况且也赔不起呀。他只得软硬兼施好说歹说地让李站长硬生生吞下了这口怨气。

    其实,这杏果出售不利,先在运送途中就已有了征兆。

    那天,拉运杏果的十几辆拖拉机一溜儿开出村子,浩浩荡荡地驶上新修出的宽敞大路。当时,跟车的村人还坐在鼓鼓的车斗子里,相互开玩笑。有的说,这些个熊司机,都叫去年的事弄怕哩。这样的大路,就可着劲儿地跑吧,还怕它会翻车么。有的讲,这回,酸枣婆娘没有咒,当然不会出事呀。

    谁知,走过了新修的大路,随即就驶上了狭窄弯曲的小路。拖拉机如跳舞一般扭转跳蹦起来。不只是那些心有余悸的拖拉机手们了,就连跟车的村人也立时闭紧了嘴巴。心揪在了嗓子眼儿里,紧张得大气不敢喘。

    车队万分小心地向前挪移着,每辆的车头后腚上都有自以为在行的村人在指挥着。当时,人民站在车左侧,埋头察看松动的路基上能不能撑住沉重的车体。正想喊叫司机别开动的时候,庞大的车厢就慢慢地倾斜过来。车两头的人惊呼人民快闪开些。人民还没待反应过来,车体就已经翻倒在路旁的深沟里。好在人民本能地向后疾退了几步,堪堪躲避开沉重的车体。他却被倾泻而出的杏果深深地埋了起来。虽是脚脖子崴了,身体上倒没有啥儿大碍,却也把周边人吓了个半死。人们好半天都缓不过劲儿来。

    人民被夏至背回了家里,把酸杏一家老少吓得够呛。酸杏女人暗地流泪,思忖道,自家咋就这么过低儿吔,男人刚刚丢了条腿,娃崽儿又差点儿丢了小命。是不是真就应了金莲的话,修路把自家祖坟脉气给破了,才搞出这么多的祸事呀。她踌躇了好几天,还是硬着头皮腆着脸面,去了村西金莲家。

    金莲家的堂屋内早就恢复了先前状态。神位依然供奉在原来的北墙条几上。上面依旧摆放着供品,香炉里插着三支常年不间断的供香。有袅袅烟雾缓缓升腾,氤氲了满庭院的浓郁香气,与神庙里的气味一般无二。

    酸杏女人的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