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学习手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体学习手册-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危险讯号以及应急处理(1)
步态异常
  步态异常其形态表现可多种多样,大多由骨骼、关节、肌肉及脑神经、前庭迷路、视觉、听觉等疾病引起,常见步态异常如下:
  鸭步或摇摆步,是先天性髓脱位的常见体征,单侧脱位者出现跛行,双侧脱位者,站立时骨盆前倾,臀部后耸,腰部前凸,腹部隆起,行走时左右摇摆故称鸭步或摇摆步,走路稍快,即易跌倒。
  剪步,是大脑瘫,即由于分娩时因窒息引起的大脑损伤或先天发育异常、感染等引起,是痉挛性麻痹的一种表现,即肌张力增加,腱反射亢进,表现为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足下垂及内翻,行走时双膝互相摩擦,甚至两腿完全交叉,呈典型的“剪刀式”步态。
  间歇性跛行,常见于脉管炎、椎管狭窄症,表现为行走一定距离后,由于下肢血液供应不足,突然小腿肌肉抽搐、疼痛,迫使病人跛行或坐下休息,休息后疼痛减轻或消失,又可继续行走一定距离,而后又出现小腿疼痛,周而往复,称为间歇性跛行。出现此种情况,注意触摸足背动脉搏动(位于足背内侧第一、二跖骨间),如搏动减弱或消失,应考虑脉管炎。
  醉汉样步态,见于小脑疾患及癔症等。
  慌张步态,见于震颤麻痹者,如帕金森症。
  鸡步摔身,摔腿步态,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足下垂,常见表现为抬脚特高,摔身向前,足尖先着地,以后足外缘,最后足跟着地。
  连枷步,见于脊髓灰质炎(即小儿麻痹)后遗症病人,由于髋、膝、踝、足、脊柱的关节囊松弛,肌肉韧带松驰或痉挛及其引起的畸形所致,结合以往病史及肌萎缩,步态异常和多种畸形存在,容易诊断。
  坐骨神经疼痛
  坐骨神经痛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常见综合症状,经常与腰下部疼痛同时存在,多为单侧发病,其症状及体征如下:疼痛位于腰部,臀部并向股后,小腿后外侧及足外侧放射,活动及牵引坐骨神经可使疼痛加剧,其体征表现为沿坐骨神经有压痛,如臀中央的臀点,臀横纹中央的臀下点,窝部的腘点,腓肠肌中部及外踝后各点常有局部压痛及向下的放射痛。如病人平卧,两下肢伸直,让患者侧下肢主动抬高,使髋关节屈曲,膝关节仍伸直,下肢后侧沿坐骨神经一线有疼痛出现而上抬受限,不能达到70 °者,是坐骨神经痛的典型体征,称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有少数病例出现小腿肌力减退及小腿外侧皮肤感觉迟钝,由于坐骨神经病变部位不同,症状及体征表现可有差别。坐骨神经痛的病因很多,重点介绍如下: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外伤或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引起椎间盘向后方(椎管内)突出,压迫神经根导致放射性神经痛和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常见病,其特点如下:
  多发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或参加剧烈运动者,三分之一有明显的腰部外伤史。腰痛,部分患者既往有慢性腰腿痛症状,另一部分则突出腰痛。下肢放射痛,并有沿坐骨神经压痛点,咳嗽喷嚏,用力排便,可使下肢放射痛加重,小腿后外侧常有麻木感。
  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减少或消失,甚至变为后凸畸形、腰肌痉挛有压痛。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直腿抬高踝背屈试验阳性(即直腿抬高试验中,在抬至最高时,推压患者踝关节或其背屈,出现下肢后侧沿坐骨神经一线的疼痛及放射痛称为阳性)。
  肌力减退和肌肉萎缩,常见小腿肌力减弱严重者可有萎缩,有的则累及股四头肌等。
  椎管狭窄、脊椎结核、肿瘤、炎症及脊髓炎、血管畸形可出现坐骨神经痛。
  另外骨盆炎症、肿瘤、子宫附件炎以及骶髂关节炎症,结核等也可出现坐骨神经痛。
  总之病因很多,表现不完全一致,重点介绍的常见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比较容易做出自我诊断。
  腰腿痛
  腰腿痛是一种常见症状,是指腰部、腰骶部、骶髂部的疼痛及部分伴有下肢感应性疼痛或放射痛。引起腰腿痛的原因很多,概括如下:
  

危险讯号以及应急处理(2)
先天性畸型。如腰椎骶化,骶椎腰化,脊柱裂,脊椎骨峡部不连等,此类病人素日多无明显症状,往往由于急慢性损伤后就诊,经X 光拍片后发现畸型存在,由于先天性畸型存在,更容易引起腰腿痛,并成为慢性腰腿痛的病因。急性腰腿痛。主要指因弯腰,抬重物,转体运动,滑跌及车祸等外伤因素所致的各种损伤。包括:韧带损伤,棘间、棘上韧带损伤,压痛点常在脊椎正中,1 ~2 个棘突或棘间压缩肿胀;髂腰韧带扭伤压痛点在髂嵴后部与下位腰椎间;腰部关节扭伤:如腰骶关节扭伤以腰骶部疼痛为主,部分患者感到腿痛;骶髂关节扭伤常以骶髂部疼痛为主并伴有下肢疼痛,患者腰部僵直,可有侧弯,坐位时屈伸腰部疼痛不显著,立位时疼痛剧烈,挤压或分离骨盆或直腿抬高均可引起腰腿疼痛加重,椎间小关节损伤以下腰部疼痛剧烈,可伴有臂部及下肢放射痛;骨折,腰椎骨折,多有后凸畸型,局部深压痛,下肢放射痛,严重者可出现截瘫;横突骨折,椎弓根骨折压痛点在椎旁肌边缘;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为急性腰痛及下肢放射痛,也可为慢性。慢性腰腿痛。急性腰腿痛,未治愈而转为慢性;职业及作业姿式(如铸工、矿工、运动员、演员、搬运工、司机等)所致的慢性损伤,超出人体代偿能力而出现的功能性腰腿痛;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及骨质增生,发生于40岁以上中老年,可先为慢性腰痛而后出现下肢放射痛;腰椎结核,骶髂关节结核,可有结核病病史及全身症状及腰腿痛,常伴有寒性脓肿;强直性脊柱炎,常伴有驼背畸型,腰腿痛或骶髂关节痛;腰椎肿瘤为持续的程度严重的慢性腰腿痛,晚间加重,应怀疑本症;骨质疏松,发生于中老年病人,轻微损伤即出现腰腿痛等症状;脊髓、马尾及神经根肿瘤有腰腿痛及下肢放射痛,神经症状明显,并有肌肉萎缩等;内脏反射性腰腿痛,如肾结石,肾周围或肾脏感染、胰腺炎、盆腔炎等。
  由于腰腿痛病因繁多,所以必须结合病史、年龄、职业、疼痛的性质、部位、伴随的症状及体征,综合分析,必要时X 光片检查及化验检查,才能正确诊断,得到及时及恰当的治疗。
  膝关节痛
  膝关节痛可由膝关节或膝周围组织疾患引起,常出现膝关节疼的疾病如下:
  膝部损伤。包括侧副韧带损伤,交叉韧带损伤,创伤性滑膜炎,半月板损伤,髌骨骨折,股骨髁上骨折,股骨髁骨折,胫骨平台骨折。以上损伤都有明显的作用于膝关节其及周围的力,损伤后出现膝关节肿胀,或局部肿胀、压痛,或浮髌征出现,即因膝关节腔内积液或积血而肿胀增粗,膝上下固定后,压迫髌骨,出现飘浮感及撞击感。膝关节稳定性受到破坏,功能活动受限,结合明显外伤史,诊断容易。
  膝关节结核。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是全身结核病的一部分,常为单发,以膝关节弥漫性肿胀,疼痛及功能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
  骨髓炎。常发生于股骨下段及胫骨上端,多有感染或损伤史,全身高热,局部疼痛及压痛,患肢不敢活动。
  急性化脓性膝关节炎。多有膝关节开放性损伤,关节腔穿刺,周围感染病灶或远处感染病灶经血行感染等因素存在,出现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伴高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诊断为化脓性关节炎。
  骨肿瘤。发生于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的骨肿瘤,局部持续性钻入样痛疼,难以忍受是出现最早的症状,2 ~3 月后才可摸到肿瘤出现,有以上性质的症状,应及早就医详细检查。
  风湿性关节炎。常以膝关节痛为主,伴有其他关节疼痛,多为对称性,游走性。结合病史及全身症状,皮肤红斑等诊断不难。
  胫骨结节骨骺炎。发生于爱好运动的青少年,常诉膝关节疼痛,不能跪跳或上下台阶,多表现膝下胫骨结节隆起增大,压痛明显。
  骨性关节炎。多见于老年人,全身关节都可发生,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或为持续性钝痛,或为活动时突然刺痛,一般运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X光拍片可见骨质增生是最后诊断依据。
  

危险讯号以及应急处理(3)
脚痛
  脚痛常见于急慢性损伤、畸型、结核、感染、增生等疾病。因踝关节损伤常与足内外翻位置有关且行走时疼痛显著,故将其列入脚痛中,以便于自我诊断,也可称作足踝疼痛。常见于下列疾病:
  踝关节损伤。包括外侧副韧带损伤,内侧副韧带损伤,及踝部骨折(其中有单踝骨折,双踝骨折等类型)。其共同点即是踝部肿胀,或有局部淤血,疼痛及行走困难,如为外侧副韧带损伤或外踝骨折,肿胀区和疼痛多局限于踝前下方,足内翻时,疼痛加剧,如为内侧副韧带损伤或内踝骨折,则肿胀及疼痛局限于内踝的下前方,足外翻时疼痛加剧,如为内外踝双骨折,则踝关节肿胀,疼痛更显著,甚至不能走路,有明确的外伤史,结合其特点,诊断不难。X 光拍片检查可以确定有无骨折。
  跟腱断裂。可分为团合性跟腱断裂及开放性跟腱断裂。前者多发生于中年人,剧烈运动或劳动时发生,后者如足跟上方有铁锨、锄头利斧、铁条等切割伤,除注意皮肤伤口外,要注意跟腱断裂伤的可能性,跟腱断裂伤常表现为足跟部剧烈疼痛,跟腱部肿胀、断裂处可扪及或见到裂隙及缺损,站立位足跟提起时,疼痛及裂隙增大,严重者不能提起足跟。
  踝关节结核。发病缓慢,常有扭伤史,局部可有肿胀,疼痛较轻,但关节活动受限明显,局部常伴有窦道,应想到踝关节结核。
  跟骨骨骺炎。多见于儿童及少年,以足跟痛为主,有时有运动量大等诱因。
  跟骨骨刺。即跟骨骨质增生,多见于中老年,足跟痛为主,X 光拍片有助于诊断。
  疲劳骨折。外伤性足部各种骨折,都能引起脚痛,而疲劳骨折因无明显外伤史常被延误诊断及治疗。本病多见于长途行走及行军中,由于肌肉疲劳,足弓下陷,第二、三跖骨头负重增加而发生骨折,最多见于第二跖骨头负重增加而发生骨折,表现为前足痛,劳累后加剧,休息后减轻,2 ~3 周后足底前部可摸到骨性隆起,拍片多显示骨折已愈合,骨痂增多。
  母外翻及母囊炎。表现为母趾关节过分凸出,容易发生压迫性滑囊炎(称为母囊炎)。急性炎症时,局部红肿、疼痛,且常波及2 、3 、4 跖骨头疼痛,影响行走。
  嵌甲和甲沟炎。多由于穿鞋过小所致,表现为母趾内侧趾甲嵌入相邻甲沟之组织中,局部疼痛,红肿,严重者感染并有脓性分泌物,行走时疼痛加重,其余各趾亦可发生嵌甲和甲沟炎。
  平底足。是常见的足部畸形,表现为足弓消失,足前部外展,行走时易疲劳,酸痛,重者足内侧灼痛,可放射到小腿外侧,同时平底足容易并发胼胝(即足底皮肤角化层局限性增生),出现足底疼痛,鸡眼也可引起足痛。红斑性肢痛症。一般多发于青年女性,表现为两脚皮肤发红,发热,多汗,遇热时疼痛加重,遇冷缓解,也有累及两手者。
  颈肩痛
  颈肩痛主要痛点在肩关节周围,故称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俗称凝肩、漏肩风或冻结肩。起病多因肩关节周围组织,如肌膛、滑囊等受冷冻、外伤、感染所致。不少患者是由风湿病引起的。其主要症状为颈肩持续疼痛,患侧上肢抬高、旋转、前后摆动受限,遇风遇冷感觉有沉重隐痛。如不及时治疗,拖延日久可使关节粘连,患侧上肢变细,无力甚至形成废用性萎缩。该病多见于50 岁左右的中年人,青年与老年人也有发生。疼痛特点是胳膊一动就痛,不动不痛或稍痛,梳头、穿衣、提物、举高都有困难。发作严重时可疼痛难忍,彻夜不眠。一般治疗方法如下:
  1。对抗疗法此病主要是肩关节周围组织发生的病变,常致关节发生粘连。为此,功能锻炼和局部推拿、按摩、被动与主动肩关节运动等,是防止肩关节粘连、肌肉萎缩和恢复健康的根本办法。对抗疗法要持之以恒,以自我锻炼为主,其做法:每天晨起后自觉做3 种锻炼。第一,自动按摩运动,即用健侧手揉按病肩部肌肉,由上至下、由前至后反复作按摩运动30 次;第二,肩关节运动,即将病侧上肢向前高举、向对肩高举、向后旋至对肩的肩胛部、将手在胸前做圈形旋转活动,每个动作各30 次;第三,肩肢上举运动,即预先在墙或树干上作好标度,然后用最大气力忍住疼痛将手臂由低到高地上举,使手指触到自定的标度,连续做30 次。3 项共做肩部活动180 次。如能忍痛坚持,缓慢渐进,锻炼1 个月,病痛可不治自愈。此法最有益于防止病残和尽快恢复功能。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危险讯号以及应急处理(4)
2。伸缩疗法病人直身跪坐于软垫物上,将两肩头尽量耸起,头颈尽量缩进(似乎感到两肩头要碰上耳朵),然后将两肩尽量用力下落,这样反复伸肩、缩颈各30 下(见图3…17),对肩颈痛(所谓“蹩筋”)有很好的疗效。
  3。推拿疗法此法主要由术者做4 个拿摩动作:
  (1)病人端坐,术者站在病人背后,一手置于病人的病肩上,另一手的手掌置于病人的同侧肘下;当患者手臂外展向上时,置于病肩上的手用力下压,以阻止胸廓肩胛骨的运动,置于时下的手用力向上推,使病人的手臂尽量往上伸展,如此反复进行20 次。
  (2)术者面对端坐的病人,一手手掌置于病人病侧肘下,另一手握住病人病侧手腕,将其上肢向外作环形转动,如此反复转动20 次。
  (3)病人背靠墙站立,并将两手放于自己的头后,术者面对病人握住其正常一侧的肘部,使之靠墙(主要防止病人扭转身子),另一只手握住病人的病侧肘部顺势向墙壁用力下压,如此反复动作20 次。
  (4)令病人保持第三个手法的位置,将健侧手臂伸直过头靠墙,由术者用手抓住病人患肢的肘关节部,顺势用力朝墙壁推压,如此反复动作20 次。以上4 个推拿动作共80 次。如病人可忍,应循序渐进,每个动作逐渐增至每次做30 下甚至40 下,每天1 次,14 次为一疗程,一般可痊愈。此法对肩周炎、肩下峰滑囊炎、颈肩综合征等疗效显著。
  4。验方疗法对肩臂痛、别(蹩)筋痛、肩周炎等风湿性痛,可用下方治之:
  (1)片姜黄6 克,研末水煎服。
  (2)嫩桑枝30 克,切碎,用3 碗水煎至2 碗水连服。
  (3)威灵仙5 克,防己6 克,甘草3 克、研末水煎服。
  (4)秦艽6 克,羌活3 克,红花5 克,丝瓜络10 厘米,水煎服。
  (5)老生姜500 克,葱子250 克,醪糟(即酒酿、江米酒)200 克,捣
  烂后,炒热敷痛处,冷后加热再敷,对肩、臂痛有效。
  (6)老年气血虚衰者,治以补气养血、舒筋活络之方,可用八珍汤(熟
  地、当归、川芎、白芍、党参、云苓、白术、甘草)加地龙、宽筋藤、桑寄生、丹参、羌活等药煎服,可连服10 日;羌活9 克,防风、黄柏、姜黄、秦艽、细辛、生地各12 克,苍术、白芷、川芎、甘草各9 克,灵仙24 克,桑枝30 克,共煎,分头二汤服(每日1 付服2 次),可连服7 ~10 天,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