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 河 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辰 河 潮-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22章、万不得已(1)
一晃好多天过去了,义成找过镇政府几次,但割禾的事直到如今还是得不到解决。今天他又去镇政府找黎苗。

  黎苗说:“他们还在调查,我们不能光听一面之词。等调查清楚了,我们镇党委到时自然会处理的。”

  义成说:“你们还要调查等多久?这事不是和尚头上的虱子,名明摆着嘛。怎么是一面之辞呢?你们镇里想不想处理啊?莫耍我们老百姓唦。你们不想处理,我就另想办法。” 

  黎苗发着火说:“难道我们镇党委就是你个人的党委吗,没有别的事情吗?你想要怎么样就怎么样,听便吧!”

  义成说:“好,既然这样,你们镇政府若处理不了或不想处理,也行。我就到县市里去。到时你们就莫讲我越级告状啦!”

  黎苗听了,一下子口气软了下来,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说给义成听的:“我们正在调查,调查总需要一个过程嘛。” 但转而又软中带硬威胁说,“不相信我们,你要找上面,就去找上面吧,但九九要归八十一,最后还是要我们来处理。”

  义成没有跟他多理论,知道再讲下去也不会有多大的结果,于是丢下一句话:“好,那你们看着办吧。”就走回村里。他在小秋的果园场下面溪边,见到了看守网箱的小秋,就走过去。小秋问他情况怎样了。

  义成把到镇里黎苗的态度讲了一遍。他们两人坐在岩磅上沉默了好一会儿。小秋说:“看来他们是想过拖。要想靠他们来处理不大可能了。我的意见是干脆捅到县里或市里去。”

  义成说:“好,看样子只能这么办了。”

  小秋说:“明天,我要到县城去与两家超市签订供货合同,我陪你去吧。你把材料准备好。我们去找向副书记,他分管农业。八六年曾在我们那儿办过点,还在我家里住过。你还记得吗?晚上你给义刚叔通过气,看他有什么不同意见吗,若没有,就这样定了。”

  义成说:“记得,向副书记人可好了。那就按你讲的办吧。明天一早我来邀你。

第22章、万不得已(2)
早晨,天高露浓。青郁的禾叶上,草地上已罩上了一层灰蒙蒙的大露水。太阳还没出,东方已现出了鱼肚白。义成和小秋搭乘双喜拉货的汽车去县城。双喜把他们送到县委大院的门口,就调头拉货去了。

  小秋和义成下了车,就朝县委办公大楼走去。小秋到县委办公室去打听情况。值班秘书还以为他是农口战线哪个单位的工作人员,说:“向副书记在二O五房间。”

  小秋说了声“谢谢”就和义成往二楼走去。到了二O五房间的门口,小秋轻轻地敲了敲门。里面有声音问:“谁呀,请进。”

  小秋推开门,就和义成走了进去。向副书记正低着头在写材料。小秋喊了一声:“向副书记,你忙啊?”

  向政农抬起头,揉了揉眼睛,见是小秋忙说:“嗯,是小秋呀。怎么这样早,从哪里来?来,你们坐,坐。”

  向副书记让小秋和义成坐下,就起身走到饮水机傍,给他们接凉水,然后,把凉水放在他们两面前的茶几上。

  小秋说:“向副书记,你莫客气啰。我们是从家里来的。”向政农回到座位,问:“有什么事吗?”

  小秋说:“是有事。我们那里有人破坏生产,把义成叔的禾给割了。”小秋递给了向付书记一份材料,又介绍了义成。义成把刘光汉唆使吕趔子割禾的事述说了一遍。

  向副书记听完反映,又看了看材料和图片,纵着眉头问:“镇里还没有处理?我是前几天听政府办黄主任说起过。”

  义成说:“我到镇政府反映过几次了,还没处理。昨儿我又到找黎苗书记。可黎苗书记还发了火。”他把黎苗和镇政府的态度一五一十地讲了。

  向副书记站起身,把材料重重地掼在桌子上,严肃地说:“真是乱弹琴,上面三令五申地强调要按政策办事。但下面就是各行其是,甚至阳奉阴违,无法无天。”向副书记在房间的地板上走来走去,“那天,农办主任汇报,说是处理了,我还信以为真呢。过几天省委省政府落实责任制检查领导小组就要下来,检查落实责任制土地调整落实情况。辰河镇这不是瞒上欺下,往县委政府脸上抹黑嘛!胆子也太大了。”向副书记抓起桌上的电话,拨通了政府办的电话:“喂,是张主任吗?我是向政农。你和农办周主任赶快到我办公室来一下。”说完挂了电话。不一会儿,只听到门外走廊里响起了“咚、咚……”的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张浩源和周炳星快步走了进来,他们扫视了房子一眼,觉得气氛有点儿不对劲,就徛在那里。

  向副书记叫他们坐在木沙发上,说:“这两位是辰河镇蓝溪村小秋和义成同志,他们专门跑来要求县委政府处理毁禾事件。”

  向副书记眼睛盯着张浩源和周炳星,“那天,你们不是说毁禾事件处理了?究竟是怎么事?”

  张浩源和周炳星两人听了面面相觑,顿时面如土色。张浩源小心翼翼地说:“事发的第四天,我们接到信息,在周主任办公室里,就专门给黎苗打了电话,催问情况,黎苗亲口在电话里讲的。当时周主任也在旁边,你可以问周主任。”

  周炳星盱了向副书记一眼,忙说:“是。我在旁听得清清楚楚。我当时为什么请张主任给他打电话呢?因为张主任代表县政府,来头大些。像黎苗这种人势利小人,他自以为是县委书记黄晋金的红人。他的眼睛长在额头上,除了县领导,他是不把部委办局长们放在眼里的。”

  向副书记说:“那你们问问小秋和义成他们,看是怎么回事。”

  义成没等他们开口说:“黎苗一口假话。我反应多次,他还发火,说什么不管我告到哪里,最后还得要他来处理。”

  向副书记说:“这样恶劣的事件,你们看怎么办?后天检查组就要到了。是不是让检查组来处理?这不是给我们西陵抹黑是什么?”

  张浩源和周炳星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张浩源说:“向副书记,我们今天就下去。你给我们写个批示,看他处理不处理?”

  向副书记说:“我给他打个电话。你们下去给我盯着,有什么问题随时报告。”说着拿起电话,拨通了问:“是辰河镇吗?我是向政农,叫黎苗接电话。”

  “好,我去叫他。” 。。

第22章、万不得已(3)
没过多久,那边的电话响了。

  “向副书记,我是黎苗,你有什么指示?”

  “指示倒没有,但有件事问你一下,蓝溪村毁禾破坏农业生产的事,你处理好了吗?请你从实告诉我。”

  “我……我……正在调查,”黎苗哩哩罗罗地说。

  “省委省政府的检查领导小组后天就到我县来了,你们蓝溪村毁禾的材料和录像摆在我办公桌上,是否也要摆到检查组桌上去。辰河镇是不是要县里有名,省里有榜啊。这件事你有能力能处理就处理,没有能力我就另外派有能力的人来处理。”

  “向副书记,我们已经调查清楚了,我就处理!”

  “好,明天十二点钟之前,把处理结果报给我。”向副书记“啪”的一声把电话挂了。

  向政农对张浩源和周炳星说:“你们回去,去筹备召开一个落实生产责任制领导小组紧急会议,通知领导小组各成员参加会议。时间定在今天晚上八点半。会议要求各分区包片的领导联席会议。并下一个通知,要求各工委、乡镇党委,办事处和乡镇要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各乡镇要搞好自查自纠,迎接省市检查。今晚的会议请徐县长主持,我来强调几句。”

  张浩源和周炳星走后,小秋和义成也起身准备告辞。向政农见他们要走,忙说:“莫急,你们两人坐会儿。小秋,我还有件事还要问你呢。”

  小秋和义成听说还有事,就只好重新坐下来。

  向政农记起了,在上次研究为参加十月份西南五省农博会筹备会上,听农业局高级农艺师梁益秾讲,蓝溪村一个叫于小秋青年,大学毕业回乡搞山地丘岗开发。他说小秋的果园场可作为我县山地丘岗开发一个样板。他建议把小秋种植珍珠玛瑙、葡萄、粉葛和金秋梨,作为我县农业开发的拳头产品,推介到省农博会上去。向政农本想专门抽出个时间去看看。现在正好,小秋来了,借这个好机会,顺便了解一下情况,他问:“小秋,听说你搞了个果园场。现在情况怎样?你给我说说。”

  小秋说:“场是办了个,规模不大。果园场面积大概有二十来亩。租用土地十四五亩,自己四五亩。九五年试办,至今已有四五年了。当时栽种了金秋梨、板栗、葡萄等,现在已经全面挂果,正处盛果期。这些品种是我到山东参观带来的优良品种。今年是大年,预计可产三万来斤。还搞了个网箱养鱼,六个网箱,大概下半年可收三千来斤。我这次来顺便与几个超市签订一些供货合同。”

  向政农说:“现在市场行情怎样?”

  “葡萄四块五一斤;金秋梨六块一斤;板栗三块一斤;鲜鱼八块一斤。价钱还可以。”

  义成说:“小秋这孩子是个人才,有文化,有胆识,有正义感,只是在农村桌子底下打拳,有点儿屈起了。他搞这个,起初很多人反对,现在见了他的葡萄园和网箱搞成功了,大家都很眼馋。还有些人也想跟着搞起来。”

  向副书记说:“好,小秋确实不错,是一个有志向的青年。立志农村,就要敢闯敢干。过天等我得空了,我要到你那儿去参观,学习取经呢。”

  小秋说:“向副书记,莫讲参观了。欢迎你来在指导工作。随你哪时来,瓜果是有吃的。现在园里香瓜出了,过晌西瓜也禁熟了,你来尝个鲜吧。”

  “好,一定来。不过你要把金秋梨和葡萄、粉葛等管理好,我们已经把它列为省农博会的拳头产品。”向政农嘱咐说。

  “我已经全部采取套袋无害化处理,百分之百的绿色果品。既然县里这样看得起我,我绝不会给县里丢脸。”小秋胸有成竹地说。

  向副书记走上前,紧紧地握着小秋的手说:“好,咱们一言为定。”向副书记要留小秋和义成两人吃中饭。小秋和义成说还有事,就辞谢了。向副书记把他们送到门口说:“毁禾的事会处理的,你们放心吧。万一有什么情况,你们就告诉我,不过,我量他们不敢。”

  小秋和义成辞别了向政农,走出了县委大院。义成说他要去看看外甥,就先走了。小秋就到西陵超市和福满嘉超市去签合同,签好合同后,还要到芝兰那儿去。芝兰前天特地托人带信来,要他去。他在街上买了些水果,就朝芝兰的学校走去。。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23章、水落石出(1)
下午,太阳偏西了。义成刚下车,朝家里走去。他走到村口,离老远就看见家门口蓬着很多人。义成的心情突然紧张起来,他担心是不是又出了什么事,急忙往家里赶。不知谁说了声“义成叔回来了。” 大家都扭头朝他看。他堂客见义成回来了,忙迎了上来,说:“孩子他爹,宏富哥刚刚到找你。”

  “他找我啊,有吗事吗?”义成惊疑地问。

  “不晓得。他叫你到村委会去,说是镇里黎书记和刘光汉找你有事。我猜,莫怕是找你处理调田的事儿。我告诉他,你不在家,上坡去了。他叫我去喊你。”他堂客说。

  启南从人丛里挤过来说:“义成叔,你到县上?”

  “嗯,”义成应着。

  “情况怎样?”启南问。

  义成把到县里见了向副书记的情况简单地讲了,问:“他们找我到村委会去做什么呢?会有什么好事?”

  启南说:“我看十有*是处理调田的事儿。可能向副书记的话起作用了。俗话是说‘不怕官,只怕管。’”

  义成的堂客问:“你去不去呀?”

  “怎么不去呢,怕老虫吃人啊?!”义成斩决地说。

  启南说:“你去看看,处理得合理就同意,不合理就翻他们的过,和他们搞到底。”

  义成说:“好。”

  他堂客担心地说:“要不要把春燕叫回来,我和她陪你一起去。”

  义成粗声粗气地说:“又不是去相骂打架,有我去就有了。他们能把我怎样啊?”义成走到灶屋里,舀了勺凉水咕噜咕噜地喝了,就朝村委会走去。

  村委会在蓝溪村的中心地带吴家坪上。这里地势较高。原来这里是大恶霸吴启奎的大四合宅院,占地一公顷多,大小跑马楼二十多间。四九年解放前夕,吴启奎随他在国民党的两个儿子逃到台湾去了。留下他两房小妾:大的叫仙娥,二十六七岁;小的叫凤娇,只有十八岁。土改反霸时这里作为蓝溪村指挥部,关押了十多个地主恶霸分子,包括吴启奎的俩房小妾。一天审问吊打一个姓聂的地主婆聂花时,叫仙娥和凤娇两人陪罪。两个小妾看到车半边猪吊挂在屋梁上的聂花,杀猪般地嚎叫时,吓得屁滚尿流,尿湿了一裤裆。当晚年纪小的凤娇骇不过,用裤带吊死在关他们那间房子的屋梁上。后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时期,这里做过村委会和大队部,办过夜校和做过小学学校。*后期七十年代初,教育改革,全面实行普及教育,就近入学,村村办学。这里办过村小学。

  直到七三年上学期,这里发生了一件怪事,后来才停办。一天中午,一个五年级的女学生,在这里睡午觉,梦见一个二十岁左右的漂亮女子,一身血污,披头散发和她睡觉。女学生惊醒后,吓得大叫,坐在桌子上,大汗淋漓,留着鼻血,从此人也懵糊了。骇得孩子们不敢上学。虽然那时候不准信迷信,但大人们说那是死了的凤娇翻魂讨替身。后来只得把学校搬到现在的刘家祠堂。

  学校搬走后,这只剩下大队部了。八十年代初,全国实行撤社建乡,大队部又改为为村委会,直到现在。 。。

第23章、水落石出(2)
义成来到村委会。在会议室的门口,村主任陈宏富见义成来了,就招呼他到会议室。

  会议室里的长桌周围,按官职大小依次坐着黎苗书记、杨孟春镇长、村支部书记刘光汉、陈宏富的座位空着,他刚离开到外面,还有村支委他弟弟义刚、村妇女主任和五组的组长盛兴。

  会议桌上摆满了香瓜,还有切开的没有完全禁熟的粉红西瓜。见义成走了进来,黎苗书记主动站起来客气地打招呼:“义成哥,等你好久了。”

  大家见黎苗站起来,都面带笑容。只有他弟义刚面色木然则身坐在那里。刘光汉也微笑着站起来,指着一张空凳子说:“义成哥,你坐。”

  黎苗说:“来,吃香瓜。”待义成坐下后,黎苗才坐下。他说:“我们镇党委和镇政府都很重视蓝溪村调田毁禾事情,经过认真地调查,今天上午,我们又和村里的主要领导进行了研究,刚才又和村支两委进行了商量,做出了处理决定。等会儿由杨镇长来宣布处理决定。”黎苗停下来,扫视了大家一眼,最后目光落在义成的脸上,说“义成哥,请你来就是征求你的意见。若有不满意的地方,我们还可以再商量。杨镇长你先来宣布处理意见。”

  杨孟春清了清嗓子,说:“刚才黎书记都讲了。过套话我就不讲了,弯田打耙过直了。经研究,我们的处理意见是:一是关于毁禾事件的性质,我们认为这是十分错误和严重的,决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