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到教堂时,他跪在圣坛前,诚恳地说:“上帝呀,请您看在我多年敬畏您的份上,您让我中彩票大奖吧!”
几天后,他又来重复同样的话和动作,就这样反反复复一共祷告了二十多次。
这一天,他又来到了教堂:“我的上帝,您怎么不倾听我的祈祷?就让我中一次吧,只要您满足了我的请求,我愿意终身敬奉您。”
就在这时,圣坛上传来了这样一个声音:“我一直在倾听你的祷告。可是,最起码,你也该先去买一张彩票吧!”
商鞅诚信变法
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
为了表示他说话算数,他让人在都城南门外竖立了一根3丈长的木杆,并当众许诺:“谁能将这根木杆搬到北门,奖赏十金。”围观的人很多,但没有人相信这是真的,谁也不动手。
商鞅见没有人去搬它,就又宣布:“谁能将这根木杆搬到北门,奖赏五十金。”这时,有个男人上前把这根木杆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
知道这件事的人都说商鞅诚实守信。于是,他的新法在秦国推行了起来。
仅有诚实的愿望是不够的,诚实必须付诸实践。不付诸实践,诚实只是空谈。
付诸实践,要求我们在工作中,犯了错误,要勇于承认错误,而不遮掩搪塞,推卸责任。勇于承认错误的人,才能担当起重要的责任。
付诸实践,要求我们在工作中,面对取得的成绩,不掠人之美。
人无信不立。
一个人的成功,有许多种条件和因素,但“诚信”是一种最重要的因素;一项政策的落实,有许多种途径,但诚信是一种最重要的途径。
第一道防线:诚实不欺法(2)
:刘玉瑛:《关键在于落实》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人无信不立:固守信用法(1)
固守信用,就是说话算数,讲信誉,重信用,不逃避自己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守信是诚实的具体表现。不诚实就很难做到守信,不守信也很难说是真正的诚实。
但实事求是地讲,我们现在是一个信用迷失的时代:假货泛滥,骗子横行,浮夸成风。不仅一般百姓不讲信用,就连一些领导干部也不讲信用。 “村骗乡,乡骗县,一级一级地往上骗,一直骗到国务院”。这段顺口溜绝对不是文学笔法,而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社会现象。
这种社会现象的存在,对组织工作任务的落实具有极大的危害。
首先,不守信用,会使组织丧失凝聚力。如果组织成员在台上讲人话,在台下讲鬼话,阳奉阴违,“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就会使组织涣散,从而丧失凝聚力。
其次,不守信用,会使组织丧失战斗力。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曾经说过:“虚假的言词不仅是本人的罪过,而且还用有害的病菌感染了他人的灵魂。”一个组织如果假话成风,就会缺乏战斗力,从而影响工作任务的落实。
因此,落实,必须在组织内形成固守信用的风气,说话算数,承诺兑现。答应的事情就要办,而且要办好。上级布置下来的工作就要落实,而且要落实好。
(1)提升组织成员固守信用的基本素质
一般说来,组织成员固守信用的基本素质,主要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诚信的道德品质。鲁迅先生说过:“伟大的人格的素质,重要的是个‘诚’字。”诚,是正直的基础,高尚人格的核心,是“威武不屈,富贵不淫”的前提,是固守信用的基石。
二是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求真务实的本质和要义,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才能讲心里的话,讲真实的话,固守信用。
三是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毋庸讳言,我们现在有些地方、有些单位,人们习惯于看领导的眼色行事。在这种环境中,讲真话是需要勇气和魄力的。培养这种勇气和魄力,关键是要有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有了这种态度,组织成员才能不计个人得失,对党、对人民忠诚老实,讲真话。彭德怀同志给我们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他曾指着茄子秧对侄女说:“茄子不开虚花,小孩不说假话。我这个老头就像小孩不说假话。”
历史证明,彭德怀从来不说假话。尽管他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他始终坚持不说假话。杨献珍曾赞扬他:“目不随人视,耳不随人听,口不随人语,鼻不随人气。”说他具有“‘宁可找到一个因果的解释,不愿获得一个波斯王位’的气质”。杨献珍的评价是公允的,是对彭德怀最恰当的评价。
(2)营造一个固守信用的社会环境
固守信用,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好人不必为了自保而说假话,小人说了假话不仅得不到好处,还会受到惩处。如何营造这种环境?
一是领导上要带头守信用。1962年2月2日,周恩来总理在中共中央扩大工作会议福建组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大家讲真话,首先要领导上喜欢听真话,反对说假话。”《周恩来选集》下卷,第349页,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版。领导上喜欢听真话,大家才能讲真话。
领导上不仅要喜欢听真话,还要带头讲真话。毛泽东同志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说:“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邓小平同志也曾经指出:“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同志又是全党的表率”;“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以身作则非常重要。群众对干部总是要听其言、观其行的。”
贞观初年,有人上书唐太宗,请他斥退身边那些佞邪的臣子。唐太宗问上书者:“我认为所任用的臣子,都是贤臣,你知道谁是佞邪的臣子吗?”
上书者回答说:“我住在民间,的确不知道谁是佞臣。请陛下假装发怒来测试一下身边的大臣。如果有人不怕雷霆之怒,直言进谏,那就是正直的大臣;如果有人依顺陛下的心情,迎合陛下的旨意,那就是佞臣。”
。 想看书来
人无信不立:固守信用法(2)
唐太宗听了这话,对大臣封德彝说:“流水是否清浊,关键在于源头。君主是执政的源头,臣民就好比流水。君主自行欺诈,就好似水源浑浊而欲使流水清澈,是没有这种道理的。我向来以为魏武帝曹操言行诡诈,很鄙视他的为人。若是我也这样做,我怎么能对百姓施行教化呢?”
随后,唐太宗又对上书人说:“我要使大信行于天下,不想用诈骗的方法来败坏淳厚风俗。你的建议虽然出自好意,但我是不能采纳的。”
唐太宗的确是一位有见识的皇帝。他知道其身不正,焉能正人?因此,要想不被别人欺骗,就不要欺骗别人。
二是为固守信用提供制度机制。邓小平同志曾经讲:“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套用邓小平同志的话说:好的制度,可以让习惯于不守信用的人无法不守信用;不好的制度可以使不愿意不守信用的人不守信用。因此,我们要形成固守信用的风气,必须为人们固守信用提供制度机制。
三是为组织成员建立信用档案。通过建立信用档案,将其不守信用的行为记录在册,并把它作为考核组织成员道德优劣的重要依据。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