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驸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极品驸马- 第1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正是。”薛绍微然一笑,“我特意前来,恭请夫人与小公子们与我一同前往洛阳,与我同住。这样,也方便我来照顾。”

    “多有叨扰,还是不必了。”库狄氏婉拒,“我还年轻,能够照顾得了三个孩儿。”

    “不行。”薛绍的态度很坚决,“我必须照顾夫人和令公子的一切。这既是朝廷给我的差事,这是裴公留给我的责任!于公于私,无可推卸!还请夫人成全!”

    “我只是担心,我们这一大家子搬了过去和薛公子同住,小孩子们吵吵闹闹的,太平公主殿下身怀六甲,于她不利。”库狄氏说出了她的担忧。

    薛绍笑了一笑,“夫人多虑了。太平公主府极其广大,纵然你们想见到公主一面,也是不易。再说了,若是夫人觉得同住一宅多有不便,我可以另为夫人择室而居。总之,夫人和小公子必须待在我随时可以探望得到的地方。”

    “既如此……只好劳烦薛公子了!”库狄氏拜谢。

    “郭安,带你的人帮夫人打点行装,即刻搬迁洛阳!”薛绍下了令。

    “是!”

    半日之后,薛绍与库狄氏一家子在裴行俭的墓前拜别,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开出了小山村,望洛阳而去。

    这样一来,最高兴的莫过于妖儿了,她欢天喜地的与月奴同乘一驹,时不时的摸一把月奴的美胸,声称好想吃大肉馒馒了。

    薛绍看到她这副样子都觉得有点窘,这丫头,怎么老是长不大呢?身体不长也就罢了,心志也一直都是这样!

    &;lt;!

    杨思勖先行一步,把薛绍即将去洛阳的消息,报知太平公主了。

    薛绍知道,这个消息或许也是二圣现在想知道的。以太平公主现在的智慧与觉悟再加上她与武则天的亲密程度,若非是二圣表露出这样的心迹,太平公主不会私自派杨思勖到乡村来寻夫的。

    “公子,我仍想提醒一句,你现在奉命在长安留守。”吴铭好心提醒道,“如此这般私去洛阳,似乎有些不妥?”

    “放心,不会。”薛绍微然一笑,说道,“我只是护送裴夫人一家子去洛阳定居而已。这是朝廷交给我的使命之一,不属违制。”

    “裴炎若是知道了,终会不悦。”吴铭说道,“或许,他又要搬弄是非说三道四了。”

    “这一回,由得他说。”薛绍无所谓的笑了一笑,说道:“裴炎容不得薛氏子弟在军队扩张势力、在朝中形成气候。因此裴公故去之后,他马上就拆散了我们的这一套军武班子,让我们各奔东西难以彼此呼应。他的目的算是达到了。但这不代表,二圣希望看到这样的局面。当时二圣之所以顺着裴炎,是因为还要依靠他主持西京的局面,对他有着很大的仰仗与需要。可是二圣绝对不会放任何人去拆毁大唐军队的筋骨,哪怕他是首席宰相,也不行!”

    吴铭眼睛一亮,“公子睿智!朝廷现在缺的就是公子这种在贵族当中有名望、在军队里也能有号召的能征惯战之将。陛下龙体欠安随时可能驾崩,值此多事之秋,裴炎对公子越忌惮,或许就意味着二圣对公子越器重,朝廷和军队对公子也越加需要和倚仗!”

    “知我者,老吴也!”薛绍笑了。若非如此,我也不会结束归隐,复出前往洛阳。说白了,这既是太平公主的个人意愿,也是中宫二圣的需要。

    ……

    薛绍一行人行抵洛阳之时,正当午时。

    相比于古都长安的苍劲雄浑、大气磅礴,身为水陆交通枢纽的东都洛阳,显得更加繁华瑰丽、妖娆秀美。就如同,长安是一位睥睨天下的霸气王者,而洛阳则是一位母仪天下、仪态万方的王后。

    长安是关陇军事贵族的聚集之地,充满更多的热血豪迈与张扬雄劲。洛阳,隐约之间与武则天的气质不谋而合。薛绍心想,这难道就是武则天选择洛阳的原因?或者说,正是武则天开始经营洛阳之后,才使得这座城池的气质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二圣刚刚迁都不久,洛阳的治安管制很严,出入城池的盘查都很严密。薛绍一行人在入城之时,将那一册“大唐从三品右羽林卫将军”的官凭告身一现,立马引起了一阵不小的轰动。

    守城的小卒就算是再眼瞎,不认得薛绍也终究是认得字。他们慌忙列队下拜,并且马上有人奔向上峰官将通报去了。

    裴公的学生、当朝驸马与羽林卫将军薛绍回归了,这对朝廷来说当然是一件大事。

    原本薛绍可以隐蔽行藏低调行事,这也一向符合他的行为风范。但是这一次他没有这样做,他就是想让整个朝廷和军队还有长安的裴炎知道,我薛绍来洛阳了。

    ——你们怎么着吧?!

    第一个给出反应的,仍是太平公主。至从派出杨思勖之后,她每日倚门而盼派人守等,希望等来丈夫的归家。薛绍一行人刚刚通过了定鼎门的盘查入城,就有双骑如风电掣的对着城门飞奔而来,吓得沿途的过往百姓仓皇逃避,好一阵鸡飞狗跳。

    敢在洛阳的主街道上如此驰马飞奔的,定非寻常之人。那些守城的将士一时都傻了眼,不敢相阻。

    两骑飞奔到薛绍面前,双双落马下拜,“琳琅拜见公子!”

    “谁准你们在闹市大街纵马飞奔的?”薛绍骑在马上,表情不善,“自行去往县府衙门认罪受罚,出付赔偿!”

    “公子息怒,琳琅甘愿受罚!”琳琅姐妹跪地应诺,虽是受罚仍是难掩狂喜之色。

    “你二人这般跪着已经阻挡了大道,还不起来?”薛绍声色俱厉,但是心中仍是难免暗暗欢喜。

    久别重逢,人之常情。

    “是!”琳琅欢喜应诺起了身,其中一人去和县衙小吏交涉认罚,另一人上前牵住了薛绍的马缰,引路前行。

    “公主好么?”薛绍小声问道。

    “殿下甚好。只是日夜思念驸马,难免有所伤感。”

    走了不出百步,前面跑来了一群军士,又是引得一片尘土飞扬鸡飞狗跳。薛绍还没有看清迎面是谁来了,就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傻笑声音,“哈哈哈,我就知道你会回来的!”

    郭元振!

    薛绍跳下了马,郭元振也已跑到了他面前。薛绍定睛一看,这厮身后带着一整队的兵卒满满齐齐五十人。看那情形……像是在进行巡逻!

    薛绍暗自叹息了一声,之前早有斥侯回报消息说,至从迁都洛阳之后,朝廷对北衙禁军的班底再一次进行了调整。千骑的队伍被扩允了兵员增至两千人,而且增设了一位将军。新上任的将军不是别人,就是此前的千骑郎将武攸归。随后,郭元振与薛楚玉就都离开了千骑,调任他处。

    “你怎么搞成了这副鬼样子?”看到郭元振满身灰土不修边副而且邋里邋遢,薛绍劈头盖脸的就喝问。

    “嗨,一言难尽!”郭元振满不在乎的咧嘴笑了起来,“反正,我现在是右金吾卫的翊府左郎将了,每天都要亲自带兵在城中巡逻治安,有些灰土邋遢再所难免嘛!这些兄弟和我一样都离开了千骑,到了左金吾卫当差。”

    薛绍往他身后一看,都是曾经一起征讨过白铁余的千骑兄弟。

    “少帅回来了!”

    “少帅总算回来了!”

    “少帅回来,我们就好过了!”

    他们全都在看着薛绍一顿傻笑,好不欢喜。

    薛绍笑着点头和他们打过了招呼,又问郭元振,“楚玉兄弟,最近如何?”

    “二竿子傻人有傻福,当然过得好了。他离开千骑就到了右卫和李多祚一起共事,整天在洛水大营里逍遥自在呢!”郭元振左右看了看,“大街上不好说话,以后再谈!总之,你回来了就好!”

    “行。回头方便的时候你叫上楚玉和其他兄弟,我们聚上一聚。”薛绍说道。

    “好,好。”郭元振笑得嘴都歪了,“反正你回来了,什么都好说。咱们这些兄弟,也就都有主心骨了。”

    薛绍微笑的点了点头,也就没有再多说。

    在回洛阳之前薛绍就早已把这里的情形打听得**不离十。裴公故去之后自己归隐,当初和自己关系最为密切的郭元振与薛楚玉等人,就纷纷离开了北衙禁军不再侍奉陛下御前。

    这既有可能是裴炎的意思,也有可能是天后的安排。

    总之,树倒猢狲散,一朝天子一朝臣,官场之上历来如此。
第535章 隐伏山野
    薛绍还没走出长安地界就打听到,正如薛元超预料的那样,朝廷把西征军拉回了洛阳护驾,兵权直接交还给了中宫。与此同时,朝廷给夏州都督王方翼下了一令圣旨命他出征西域,剿平十姓突厥的叛乱。

    关于李多祚的这一手人事安排,薛绍倒是可以理解。首先李多祚的出身很简单,他和已逝的虎将李谨行一样都是靺鞨族出身,在朝中的关系也比较简单,他唯一追随的人就是裴行俭。现在裴行俭已经故去,李多祚不会再牵扯到有太多的政治立场。二圣给他来一个火线提拔予以重任,李多祚感铭圣恩必然竭尽报效,无有二心。

    这是番将最大的好处,当初李谨行得以重用也是这个原因。

    薛绍心想,安西虎师终于有机会杀回他们的成名之地,曾经裴行俭率领他们战斗过的地方。这对王方翼等人来说,应该是壮志得酬、大展身手的一件好事。可是他们这一走也就留下了一个重大的隐患,大唐在西北边陲的防御与镇劾作用极大减弱。如果北方大漠或者河套一带的胡人乘此作乱,大唐将防不胜防。

    薛绍不由得想到了艾颜,朝廷去年年底的时候派奉宸卫郎将刘冕秘密护送艾颜一行去往北方边境安抚突厥遗民,至今未归。也不知,情况如何了。

    “薛公子,何必想太多?”看到薛绍心事重重,库狄氏劝道,“既然人不在朝中,就不必想那些烦心之事了。这段日子以来,公子也是一直都在疲于奔命忙碌不堪。现在就当是落了清闲休憩一番,有何不可?”

    薛绍笑了一笑,“夫人说得是。我确是有点杞人忧天了。朝中不乏能人,我在这里一顿空想,确是无用。”

    “我并非此意。”库狄氏说道,“公子以军国之事为己任,这一点像极了先夫。只是我不希望公子也像先夫那样忧劳过甚,伤身伤神。若在其位则谋其事;既然不在其位了,何不放开心神给自己一个轻松?”

    “所言极是!”薛绍顿时笑了,“夫人,真是豁达!”

    “这人活着,就是要豁达,要想得开!”库狄氏说道,“先夫这样的为人固然受人敬重,但是劳碌一生他也没有享受过一天的安逸与快乐,临到死也一直都在呕心沥血。他固然是对得起大唐,对得起君王,也对得起他的军队和袍泽。但同时,他又何尝又不是让他的亲人和子女伤透了心?”

    薛绍叹息了一声,说道:“夫人放心,我会照顾好你们的。”

    “我并非担心此事。”库狄氏也叹息了一声,说道,“我是在奉劝公子,忠君报国固然重要,但也不要辜负了身边的亲人。人一辈子,什么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清史留名又有何用?人都死了,虚名还有用处吗?…???……唯有亲人,才会因为一个人的去世而彻底的改变一生,仍然对他念念不忘。所以,一定要珍惜、一定要善待你的每一位亲人!”

    “我知道了。”薛绍深有所悟的点了点头,未亡人库狄氏的这一番话,可算是现身说法的肺腑之言了。

    两日之后,薛绍一行护卫裴行俭的灵枢,抵达了闻喜县的裴家乡村。

    裴行俭为官一生,清廉厚德乐善好施而且乐于助人,哪怕是从来没有和他过任何交集的平民百姓,也发自内心的尊敬于他感激于他。

    十里八乡的人听闻裴行俭逝世,都来祭拜吊唁。

    朝廷也下达了旨令,命令朝中大小官员都要亲往闻喜乡材的裴公故居,吊唁裴公。

    因此,裴行俭的丧事和葬礼,办得十分的热闹。来了很多的京城大官,朝廷也派了专人前来操持。薛绍披麻戴孝在裴行俭的灵前行孝子之礼主持丧事,直到裴行俭下葬。

    那么多的京城大官,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裴行俭入土为安之时,裴家故居已是门前冷落鞍马稀。

    官场,向来即是人走茶凉。

    世态炎凉,莫过如此。

    薛绍在裴行俭的墓冢旁边,用竹木茅草建了一排茅舍,自己就住在这里为裴公守墓。吴铭与月奴及郭安等人,也一同住在这里。

    薛绍除了每天晨昏之时给裴公上香扫墓,余下闲时大部份用来读书,读裴公留下的那一摞厚厚的黄麻纸稿,薛绍给它命名为《闻喜遗书》。

    其中有很多很多关于西域的记载,从风土人情到地貌水文,再有各个部族的民族特性与生活方式,还有治理民生的经验总结和设谋用计、排兵布阵的要略。

    可以说,裴公在出发之前就已经成竹在胸的确定,平定西域的这一仗该要怎么打了。同时他也知道自己的身体很有可能撑不到西征胜利的那一刻,于是他把所有的要点都写了下来,交给了薛绍。

    其用意,一目了然。

    薛绍每每读这一册《闻喜遗书》,时常忍不住内心一阵辛酸和愤慨。如果裴公在天之灵得知,他麾下的西征军甚至没有走出过关中,他的继承人现在每天躲在山野之中默默无闻与山野林泉为伴,他老人家当会作何感慨?

    不过,薛绍总归还是有一件跟军武有关的事情可做——操练斥侯!

    闻喜乡村这里有一大片天然的丛林,另有湖泊和峻岭,实在是天造地设的练兵好所在。

    薛绍把操练斥侯的主要任务交给了吴铭,但是他自己也没有闲着。身为二十一世纪的顶级特种兵,薛绍掌握的很多科技含量极高的现代军事技能,是郭安这些人无法想像也永远也学不完的。甚至当初在三刀旅,他也只是教了一些皮毛而已。毕竟,当时三刀旅的人只是一些新兵,薛绍并未指望把他们训练成大唐的“特种兵”。

    现在好了,薛绍把自己的一身技能倾囊相授。其中有很多的技能,甚至让吴铭都叹为观止。

    比如,一招制敌的军警搏击术!

    吴铭出身少林,是中华传统的武林高手。他的一身功夫,是练了几十年才算有所成就。可是一招制敌的军警搏击术是在科技的指导之下博览百家之长的大成之术,是最为实用也最能速成的杀敌功夫。否则,现代那些入军不过两年的年轻人,也不可能在没有什么武功基础的情况之下,迅速成长为以一担百的“杀人机器”。

    薛绍把郭安他们,全都教会了!

    还有许多特种兵必修的野外生存技巧,化学与物理应用,秘码的编译与破译……等等许多,薛绍在与吴铭交流切磋之后,结合大唐的实际情况,全都教给了郭安这些人。

    这一批斥侯的特点可谓是古今结合,科技与传统的完美融合。他们注定非比寻常,出类拔萃。

    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